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评讲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堂优质的讲评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所存在的问题,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还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回顾那一堂堂平常随意的作业评讲课,发现自己总在重复相同的模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常常就题论题,忽略了追问学生的思维起点及剖析相关知识;学生的疑难困惑之处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看法及体验,通过反复的讲解强行灌输给学生,结果是学生订正的效率高,可重复错误率也高。诚然,评讲作业不同于新授课,它没有华美精致的包装,没有宏伟绚丽的场景,也没有张扬完美的技法,作业评讲课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这是由它自身局限性所决定的。由于所评讲的习题学生已经思考过,不再具有新鲜感与挑战性,学生失去了再次锤炼思维的动力,自然难以全心投入了。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评讲的效果,让学生在知识的查漏补缺及学习的方法、情感方面均得以进步与发展呢?下面的一次作业评讲给了我很多启示:
题目: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求相遇时,两车所行的路程比。
评讲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法。一学生说可以分别求出两车相遇时所行的路程,也就是300千米和250千米,写出比之后化简得6∶5。其余学生都赞成这一方法。我又让学生观察客货两车的速度比发现也是6∶5,速度比和路程比是相同的,这是为什么呢?有学生经思考后发现,将刚才的解答过程写成(60×5)∶(50×5),时间相同可以约分,最终路程的比其实就是速度的比。接着又有学生说:“我们还可以直接得出答案6∶5,因为两车速度比是6∶5,路程就是将两车速度分别乘时间,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5,比值不变,还是6∶5。”他的回答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在学生已基本发现“时间相同,速度比就是路程比”这一知识后,我又启发学生想一想,在其他数学问题中有没有类似的知识?经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们的答案五彩纷呈。他们有的说:“工作时间相同,工作效率比就是工作总量的比。”也有学生说:“购买的数量相同,单价比就是总价比。”还有学生想到:“两个圆的半径比就是它们的直径比、周长比。”“两个长方形宽相同,长的比就是面积的比”……
现在想来,这道题不评讲或者简单地一笔带过,大多数学生也能将它正确解答出来,可是多问一个为什么,让学生多观察一会儿、想一会儿,却能促使他们从本质上理解其中的算理,由此还衍生出这么多相关知识。学生不仅学会了一道题,更学会了一种思想方法,体验到的不仅是解答出一道题带来的喜悦,更是一种发现的成功感。这样的作业评讲,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用知识本身来吸引学生。”优化作业评讲,让它焕发内在的生命与活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所要评讲习题,激活教学资源
习题中每一个要求、问题背后都蕴藏着特定的意图,都有不同层次的目标,仅仅满足于学生会做这道题,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浅层次的,并不能完全发挥习题发展思维、启迪智慧的作用。要充分激活习题的思维含量,打造吸引学生的评讲课堂,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对所评讲习题的深入挖掘是重要前提。
首先,教师要在“面”上对所评讲习题作整体性把握:充分思考本次作业涉及哪些知识,解决的方法有哪些,题中蕴含了哪些思想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解题时障碍在哪里;区分基础巩固题和拓展提高题,以此确定评讲节奏;全部作业评讲完后,让学生找一找这份作业中,相同类型的题目、相同解法的题目、有相同注意点的题目、要加以区分的题目……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所评讲作业中的两个关键“点”:
1.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的错题、错解最容易暴露思维的缺陷与不足。记录、分析、理性反思这些错误,可以让我们找到学生思维的“死角”,评讲时,重点评错例、错解,以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辨错、识错、纠错、防错,让学生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中不断弥补认知盲区,完善认知结构。
2.适宜评讲利于思维提升的题目。有些题目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小题大做、精讲精评,则能使其成为学生思维交流的平台,促使思维更趋深入、全面。遇到这样的题目,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与精力,通过对一道题“专题式”的放大处理,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的广博与魅力。
二、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评讲作业是促使学生不断构建、完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刺激。传统的“灌输式”评讲,教师只重视自己对题目的体验,喜欢用自己一人的思考来代替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低效而乏味,学生思维机械而僵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对所评习题学生已独立思考解决过,他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已形成个性鲜明的认识,这就为我们“放手”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应努力创设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尝试并尊重他们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意见,激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应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倾听、质疑、交流、讨论中不断丰富对数学的体验。
当然,“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思维的百花齐放还需教师的细心引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深入。教师要做课堂的有心人,随时捕捉学生的想法、疑问、创见等精彩瞬间,带领学生观察比较、辨析异同、甄别优劣、沟通联系、概括规律,通过师生、生生间的积极互动,促使评讲优质而高效。
数学是一门因思维的激荡与争辩而独具魅力的学科。优化作业评讲,无须光鲜的形式,教师的悉心钻研、潜心挖掘、智慧引领都可以让它焕发出由内而外的美丽,这种深层次的美丽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厚实,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回顾那一堂堂平常随意的作业评讲课,发现自己总在重复相同的模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常常就题论题,忽略了追问学生的思维起点及剖析相关知识;学生的疑难困惑之处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看法及体验,通过反复的讲解强行灌输给学生,结果是学生订正的效率高,可重复错误率也高。诚然,评讲作业不同于新授课,它没有华美精致的包装,没有宏伟绚丽的场景,也没有张扬完美的技法,作业评讲课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这是由它自身局限性所决定的。由于所评讲的习题学生已经思考过,不再具有新鲜感与挑战性,学生失去了再次锤炼思维的动力,自然难以全心投入了。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评讲的效果,让学生在知识的查漏补缺及学习的方法、情感方面均得以进步与发展呢?下面的一次作业评讲给了我很多启示:
题目: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求相遇时,两车所行的路程比。
评讲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法。一学生说可以分别求出两车相遇时所行的路程,也就是300千米和250千米,写出比之后化简得6∶5。其余学生都赞成这一方法。我又让学生观察客货两车的速度比发现也是6∶5,速度比和路程比是相同的,这是为什么呢?有学生经思考后发现,将刚才的解答过程写成(60×5)∶(50×5),时间相同可以约分,最终路程的比其实就是速度的比。接着又有学生说:“我们还可以直接得出答案6∶5,因为两车速度比是6∶5,路程就是将两车速度分别乘时间,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5,比值不变,还是6∶5。”他的回答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在学生已基本发现“时间相同,速度比就是路程比”这一知识后,我又启发学生想一想,在其他数学问题中有没有类似的知识?经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们的答案五彩纷呈。他们有的说:“工作时间相同,工作效率比就是工作总量的比。”也有学生说:“购买的数量相同,单价比就是总价比。”还有学生想到:“两个圆的半径比就是它们的直径比、周长比。”“两个长方形宽相同,长的比就是面积的比”……
现在想来,这道题不评讲或者简单地一笔带过,大多数学生也能将它正确解答出来,可是多问一个为什么,让学生多观察一会儿、想一会儿,却能促使他们从本质上理解其中的算理,由此还衍生出这么多相关知识。学生不仅学会了一道题,更学会了一种思想方法,体验到的不仅是解答出一道题带来的喜悦,更是一种发现的成功感。这样的作业评讲,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用知识本身来吸引学生。”优化作业评讲,让它焕发内在的生命与活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所要评讲习题,激活教学资源
习题中每一个要求、问题背后都蕴藏着特定的意图,都有不同层次的目标,仅仅满足于学生会做这道题,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浅层次的,并不能完全发挥习题发展思维、启迪智慧的作用。要充分激活习题的思维含量,打造吸引学生的评讲课堂,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对所评讲习题的深入挖掘是重要前提。
首先,教师要在“面”上对所评讲习题作整体性把握:充分思考本次作业涉及哪些知识,解决的方法有哪些,题中蕴含了哪些思想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解题时障碍在哪里;区分基础巩固题和拓展提高题,以此确定评讲节奏;全部作业评讲完后,让学生找一找这份作业中,相同类型的题目、相同解法的题目、有相同注意点的题目、要加以区分的题目……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所评讲作业中的两个关键“点”:
1.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的错题、错解最容易暴露思维的缺陷与不足。记录、分析、理性反思这些错误,可以让我们找到学生思维的“死角”,评讲时,重点评错例、错解,以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辨错、识错、纠错、防错,让学生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中不断弥补认知盲区,完善认知结构。
2.适宜评讲利于思维提升的题目。有些题目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小题大做、精讲精评,则能使其成为学生思维交流的平台,促使思维更趋深入、全面。遇到这样的题目,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与精力,通过对一道题“专题式”的放大处理,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的广博与魅力。
二、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评讲作业是促使学生不断构建、完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刺激。传统的“灌输式”评讲,教师只重视自己对题目的体验,喜欢用自己一人的思考来代替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低效而乏味,学生思维机械而僵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对所评习题学生已独立思考解决过,他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已形成个性鲜明的认识,这就为我们“放手”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应努力创设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尝试并尊重他们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意见,激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应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倾听、质疑、交流、讨论中不断丰富对数学的体验。
当然,“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思维的百花齐放还需教师的细心引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深入。教师要做课堂的有心人,随时捕捉学生的想法、疑问、创见等精彩瞬间,带领学生观察比较、辨析异同、甄别优劣、沟通联系、概括规律,通过师生、生生间的积极互动,促使评讲优质而高效。
数学是一门因思维的激荡与争辩而独具魅力的学科。优化作业评讲,无须光鲜的形式,教师的悉心钻研、潜心挖掘、智慧引领都可以让它焕发出由内而外的美丽,这种深层次的美丽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厚实,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