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地西藏班地理复习中初、高中知识的整合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9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总复习内容包括初、高中两部分知识,其中,初中地理知识是学习和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但内地西藏班学生普遍基础差,没有很好地掌握初中地理知识。在复习时间紧的情况下,作为面向高考的初中地理知识的复习绝不能是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从考纲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运用高中系统的地理理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挖掘初中区域地理“地”表面下掩盖的“理”。笔者在多年的内地西藏班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处理好以上关系,是关系内地西藏班地理复习成败的重要环节。本文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初高中知识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关系和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探讨如何在内地西藏班地理复习中进行初高中知识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内地西藏班   高三复习 知识整合   区位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一、初、高中地理教材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关系
  高考考纲明确规定:初中、高中地理均为内地西藏班高考考试内容。初中地理的内容包括:地球、地图、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其中,地球与地图部分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而区域地理则告诉我们,所研究的区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它们在初中课本中呈现的方式主要是一些地理事实,没有或很少用地理原理及规律加以解释其成因和规律。这样,如果仅仅局限于初中教材内容,我们只知道所研究的地方在哪里,有哪些地理事物,至于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会出现这些事物,它们的发生、发展有怎样的规律,人们如何做才能趋利避害地利用它、改造它,教材未做深入的分析。也就是说,初中教材只提供了“地”,却未讲清“理”。
  高中的系统地理知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自然地理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组成、分布、成因及运动变化规律,阐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人文地理的内容实质是“人地关系”,它阐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的产生及其发展依赖于环境;人类活动对其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使得环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改变,改变了的环境又对人类产生反馈作用。人地关系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人类活动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充分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成因、发生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人类采取适当的方式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显然,掌握好初中区域地理中的“地”,是系统学习和掌握系统地理知识“理”的基础。系统地理中许多原理要引入区域地理的案例来说明和印证,没有了这些基础,系统理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道理,只有掌握了系统地理原理,才能更好地认识某地具有某种地理特征的原因,并运用正确的人地关系理论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现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个问题也是地理学研究最为核心的问题。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地理事物,学生会逐渐学会用“地理的眼睛”去观察,用“地理的头脑”去分析、判断,并能正确评价人类活动。这对于提高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益,使内地西藏班学生具有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二、高三系统复习阶段教学面临的现状
  根据中学地理课程的安排和高考考纲的要求,内地西藏班地理高考复习内容有8本教材,初中4本,高中4本。教学任务重,但是课时少,高一、高二每周只有3课时,到了高三才能每周5课时。按照规定,高中4本教材的必修上下册的教学任务必须在高一的一学年内完成,选修的教学内容在高二完成,之后就是高考前的质量检测和模拟考试。这就是说,高三的系统复习最晚也必须在高三第一学期的11—12月份结束。在这之前,教师必须合理地安排时间,将初中地理4本教材的复习穿插在几本高中教材的讲授过程中。这个工作不仅量大、困难多,而且也很重要。因为,虽说是在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普遍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很差,这种情形下的复习无异于讲新课。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又不能按部就班地把初中4本教材重新讲一遍,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初中的知识毕竟简单,照本宣科,复习过后,学生虽然在头脑中堆砌了大量的诸如地名、物产、交通线等等的地理事物名称,却不能很好地说出其中的规律,而且他们会感觉这些死记硬背的知识枯燥乏味,可能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这种复习效果距考纲的要求和高考命题的思路相去甚远。
  类似的情况也会出现在高中教材的学习中。例如,高中必修下册的人文地理知识中与实际联系最密切、应用最广泛的理论就是区位理论,其中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商业区位等。这一理论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阐明了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所以,通过区位理论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很多复杂的人文地理现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是,由于在对某区域各种人文现象的分析中,都要涉及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自然资源等的特点,如果抛开这些自然要素特征的支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就成了空中楼阁。实际上,学生在区位理论的学习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对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不了解,根本无法分析这里的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等等特征形成的原因,只能机械地记忆课本中现成结论,至于为什么能有这样的结论不是很清楚。如果学生有较好的初中区域地理基础,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内地西藏班高三系统复习阶段,把初高中知识即区域地理知识与系统地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是这样的:因为复习初中地理内容时,学生已经学完了高中必修课本上下册的内容,掌握了一定的系统地理理论,所以,教师可以把高中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复习穿插在初中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区域地理告诉我们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地理事物,系统地理理论则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在这里有这些事物,人类活动应怎样进行才能使人地关系协调。在这样的复习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打好了地理基础知识的底子,而且培养了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了内地西藏班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系统地、逻辑严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世界地理“美国农业生产”与高中系统地理“农业区位理论”的整合
  在高中必修课本下册的农业区位理论部分,教材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来自于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人文因素主要有交通、市场、政策等等。教材在分析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代表——美国的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农业生产时指出:优越的自然条件(平原面积广大的地形、温和与较湿润的气候、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带来的充足的水源、冲积平原上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发达的农业科技、高度发达的工业及其中部大平原的地广人稀等是其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美国利用这些优势,使这里的商品谷物农业成为机械化水平高、经营规模大、商品率高的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如果没有初中区域地理中关于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相关的人口分布、交通运输状况、城市及经济活动的分布特点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明白其中的缘由,只能依照课本中现成的结论死记硬背了。在复习区域地理“美国”时,教师通过适当的知识整合,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我们在进行初中区域地理“美国农业”的复习时,启发学生运用在以前学过的美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人文条件)的知识,并结合高中系统地理“农业区位”理论,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的农业大国?2.以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为例,分析其分布地区的主要区位优势。3.说明体现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特点的农业带的形成原因。专门化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如果学生通过分析搞清这些问题的答案,回过头来再让他们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了。之后,我们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练习。例如,针对我国这样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大国,应学习美国农业的哪些成功经验?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应在形成地理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显然,要达到如此高的要求,我们在内地西藏班高三地理的总复习阶段必须以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做基础,运用系统地理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能力的训练,才能提升复习的实效性,使内地西藏班学生逐渐具备应对高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洋.地理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慧.中学教学模式与方法.河北教育出版社.
  [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我通过新课改远程培训以及对新课标的研读,深感语文应牢牢立足于积累和写作。  曾经让人忧心的语文教学现状:现象一、学生考试时,选择题答得较快;语言运用题答得较慢;作文酝酿过程过长,只剩有限的时间匆忙完成作文,有的干脆写不完,甚至有的学生只写题目。现象二、平时作业,学生愿意完成选择判断题,不爱完成阅读理解、诗文鉴赏及其他主观题。现象三、很多学生的语文成绩停留在中等或很差的阶段,在与这些学生做了沟通工作
期刊
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学校会把“随班就读”生安排到普通班,让“随班就读”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学习,共同发展。但是“随班就读”生往往会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成绩下降。对此,教师应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帮助,帮助他们脱“困”,循序渐进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此,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找到自身价值,扬起前进的风帆
期刊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但对于农村乡镇中学九年级毕业班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陷入困境,学生的参与意识依然较差,启而不发。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原因和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培养学习能力,仍有研究和进一步解决的必要。  (二)研究现状  本人长期担任
期刊
摘要: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环节,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和吸收,是辅助教学的重要载体。本文笔者主要研究与分析初中物理作业的优化设计,强调教师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切实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作业布置 优化设计 创新  作业的布置与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环节,是反馈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应用与技能锻炼,从而更
期刊
Abstract: Translating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nvolves much more than a simple switching of languages and no translators could fail to take this into consideration before deploying a translating tas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作为课堂教学第一个环节的导入,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能够紧扣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导入环节,要设计出一个富有吸引力、充满智慧的导入环节,让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因导入环节
期刊
摘要:高考作为高中学生生命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一直以来都备受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个人的重视,而英语作为高考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更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这就要求作为高考英语教师的我们帮助学生优化复习策略,在高考中获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进行高考英语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对英语复习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考 英语复习 优化 策略建议  一、引言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英语复习的内容是非常庞
期刊
为了更大限度地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结合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我校参考高中美术教学模块中《书法·篆刻》教材,利用师资优势开设了校本课程书法课教学,为学生较大程度地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化发展的可能性。  在有关书法视觉审美的教学中,校本教材安排了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赏析与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其激昂悲壮、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以及颜真卿刚正义烈、高
期刊
摘要:优化师生关系,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究,共同享受成功喜悦,实现教学相长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性,给学生带来一种愉快体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转换角色,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创设能引导学生自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训练学生自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自主 舞台 角色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是激发
期刊
什么是学力?汉语词典里对学力的解释是:是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那么,地理学力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通过地理学习养成的智慧能力,不仅包含学生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还重视学生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综合素养。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旨在测试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必备的地理素养,注重测试学生对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