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教学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y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国内关于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研究众多,从所获得的文献资料来看,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对在游戏活动中的幼儿教师行为的研究,二是关于区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的研究,三是关于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研究,四是关于幼儿园区间活动教学材料投放设置的研究,五是关于区域活动中幼儿方面的研究。通过梳理研究,一方面各类文献集中阐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但另一方面,大多数研究者往往以第三者的视角来审视幼儿园区域活动。无论是对幼儿教学活动的调查研究还是针对幼儿园的个案研究,研究主体较为集中在非幼儿教师的幼儿园以外的学者,以实践者身份进行高质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则以园所为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试图为大家呈现一个完整而真实的区域活动问题发现及改进过程。
  关键词:角色游戏 区角活动 幼儿园教学 教学材料投放
  在幼儿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往往更加关注新鲜有趣的事物,新奇的东西更能激发探索发现的兴趣和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设置游戏区域,如何制作或发现这些新鲜事物并在幼儿教学中科学设置以激发幼儿学探索潜能,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学投放活动材料,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索学习兴趣
  区角游戏活动是近年来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種新型互动教育模式,通过师幼双方互动,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学习探索,进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学术专家研究成果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发现区角游戏的活动领域具体包括语言、数字、自然、运动、社会、视觉、机械、音乐等
  方面。
  在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大小进行科学分类设置,由幼儿根据兴趣自行选择。在具体分类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几个原则:一是游戏及材料的设置应满足或实现幼儿园学期、阶段教学目标;二是游戏活动区域的划分要满足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兴趣和身心发展需要;三是游戏区域的划分和活动材料的投放可以依托光线等条线进行设置;四是游戏区域和活动材料可以根据幼儿兴趣能力进行调整;五是活动结束后要根据游戏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总结,确保每个儿童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在幼儿教学中,多数幼儿园高度重视区角游戏的设定,为幼儿准备各式各样的活动材料,幼儿可以在活动中自由选择使用活动材料或玩具。在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托不同活动材料的设置与投放,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升幼儿教学水平和能力。
  要精心维护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如器具与资料等,活动材料既包括投放在园环境内的材料,如大型活动设施轮胎阵、攀爬架等,也包括投放在户内活动区中的材料。教师要根据儿童发展和教育的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投放一定数量、种类、结构的材料,以保障幼儿区角活动顺利进行。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观察者、记录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尊重者、支持者、引导者,要尊重和指引幼儿进行区角游戏活动,真正让区域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提高。
  以幼儿园大班为例,儿童大多为五至六周岁幼儿,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增加,心理特点为好学好问、抽象思维能力逐步萌芽、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见雏形。因此,设置区域活动十分必要.将教学活动场所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板块、不同的区域范围,并在各自的活动范围内放置不同的新颖教学材料、设置不同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吸引儿童自主进行选择,进而实现教师的教育目标。这种活动也是一种学前儿童自主探究活动,这种探究有时在儿童之间,有时是教师与儿童的双边互动。
  二、尊重个体差异,因人而异采取不同教学策略
  应结合幼儿园阶段教学目标和大班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设置游戏活动区域,科学灵活地投放活动材料,比如:设定一个能够促进儿童某项技能的学习开发的活动主题,在引导儿童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投放能发出声音或能发出光的材料,或是盒子、厨房用品和包装等身边常见的物品,使活动材料在适合活动区域的前提下,令游戏活动丰富多彩。
  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上,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段以及安全性,相比于小班或中班,大班的材料应更具挑战性或者让儿童更具成就感,适度增加游戏的难度和游戏的趣味性,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不断激发参与的积极性,调动活动的主动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不断地探索发现中实现身心的快速健康发展。
  在游戏区域的设置上还应注重活动的层次性以及材料的多样性,因为不同年龄段乃至同一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儿童都可能有不同的爱好和兴趣。因此,在游戏区域的设置上要体现层次性,比如活动区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越往后越复杂,使得儿童每实现一次突破即获得一次成就,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下一步的游戏活动。在活动材料的设置上,以此类推,前期设置简单的材料或玩具,后期逐渐复杂,由简易到困难,有效调动儿童学习的热情,激发活动的兴趣。
  根据游戏活动制定适合幼儿园大班幼儿区域以及材料投放等游戏活动的策略。优化游戏活动环境,科学设置活动空间、合理投放材料,探索幼儿园中班幼儿游戏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指导策略。
  游戏过程中,教师针对时间情况,结合幼儿时间游戏学习情况,根据幼儿兴趣能力,适时对游戏区域和活动材料进行调整。活动结束后,对活动游戏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总结,确保每个儿童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搜集每班区域游戏活动活动的资料,能够获得教师对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了解程度、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想法等。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各个区域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课题实施中不断修正、完善,在理论指导下开展行动,在行动探索中思考理论,探寻有效、灵活地使用材料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有效开展的
  策略。
  让幼儿自己创造或者选择游戏材料,教师能按各种类型游戏的特点指导游戏,既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经验、增长知识,同时对教师来说也总结经验,补足了缺点。   三、把握教育时机,形成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幼儿阶段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性格、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区角游戏中,不仅要激发儿童的兴趣爱好,更要通过区角游戏这个平台使幼儿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思维空间,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区角游戏过程中,及时把握教育时机,对教学空间和教学材料不断调整适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快形成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应注意对幼儿园大班游戏区域的层次性设置以及材料的多样性投放,以及对活动区域和材料的及时调整,教师在活动中应灵活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掌握划分获取区域的策略,既能够合理设置室内室外活动区域,又能灵活投放活动材料,形成区角游戏设置和材料投放策略。
  通过对区角活动的总结,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在课题实施中不断修正、完善,探求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案,总结出适合幼儿园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在理论指导下开展行动,促进在以后的大班教学中改善改进,探寻一套真正利于儿童发展区域游戏活动有效开展策略。
  研究改进对策的可行性和时效性,借鉴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系统理论,充分发掘幼儿园儿童最大的改进潜力,为幼儿创造接近理想预设的区域活动物质及人文环境,增强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既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经验、增长知识。教师也要总结经验,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提升幼兒教学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2] 万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干预与干涉》,《学前教育研究》2013年第8期。
  [3]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高飞燕、曹能秀《我国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的启示—基于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思考》,《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5] 孙丽影、刘翀、宗勤瑶《以“游戏”促“游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游戏创设能力的培养》,《林区教学》2018年第12期。
  [6] 邹冰璇、张更立《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反思与重塑—基于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视角》,《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7] 李霞《蔡元培“崇自然、展个性”教育思想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启示》,《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过分强调教师作用,或者过分强调学生作用,本质上都是一种教育的经验偏执主义。片面的、教条的、机械的教学理念是生态课堂教学法极力反对的内容。本文从生态课堂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入手,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生态课堂 教学研究  生态课堂是最新教学理念的成果,生态课堂把生态的概念从生物学转移到了教育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进步。在这种生态型课堂之中,教师和学
摘 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也承载着重要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对班级中的小团体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利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把传统文化作为引导的工具。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小团体的心理辅导,发挥小团体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加强对课堂提问环节的重视,力求打破以往“满堂灌”的不良局面,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内容进行提问,让提问具有启发意义。教师要准确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深入考虑问题的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智力水平提出恰当的问题,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笔者基于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策略  目前,大部分教师
摘 要:新《課标》把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写作教学目标分别定位为写话教学和习作教学,在具体目标的划分上,两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往往忽视这两个阶段的紧密联系,造成不少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后在习作上“水土不服”,习作能力跟不上,习作热情减退。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习作困难,有效提高写作教学效果,本文就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衔接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效培养小学生搜集语文信息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更快速、有效的学习语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从教师示范,提高搜集信息的兴趣;适度引领,指导搜集信息的方法;安排任务,拓宽信息获取的渠道;重视实践,养成搜集信息的习惯四方面对小学生搜集语文信息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搜集信息 能力培养  为了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高质量的作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个性,提升表达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而想要实现高质量的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关键。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以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想象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关键
摘 要:我国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的主要教学内容课文教学。如果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形成更高的语文能力,积累更加丰富的语文经验,教师就要做好课文的文本解读。本文对文本解读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育 文本解读 方法探究  课文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的主要教学内容,要想教好一篇课文,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有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与消化,即做好文本解读。文本解读,顾
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部编版教材的核心发展理念,着重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019年开学季,全国中小学迎来了教材改版
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学理念更侧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顺应教育理念的变革,“耕读”教学文化逐渐走入公众视野。“耕读”文化是将生活和教育相结合,教与学相互统一,把学和用落实在课堂之中。教师应在知识传授中立足文本,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方向,将“耕读”文化与日常生活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高中语文 “耕读”教学 文化课堂  一、教和学,学与思 
“增量”既是一个数学名词,又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作为数学名词,增量是指数的变化值,也就是数值的变化方式和程度。当数增加的时候,增量就是正的;当数减少的时候,增量就是负的。在经济学中有三种类型不同的数量,即存量、流量与增量。增量则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系统中保有数量的变化。  增量一词用到教学效果研究中可以把它称为“教学增量”,用在课堂教学效率的评价上可以称作“课堂增量”,这都是笔者自己给它下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