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促成长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k78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认知、情绪和个性的发展。我们通过多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幼儿的同伴关系有明显差异,而幼儿同伴关系的年龄差异是幼儿交往能力差异的体现。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对不同年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小班——“关注促交往”“友好促交往”
  
  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刚刚起步,同伴关系处于混沌期,比较松散,大多数幼儿还没有稳定的互选朋友,个别幼儿虽能主动交往,但缺乏交往手段和方法,同伴地位为矛盾型的幼儿比较多。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从关注同伴和友好交往两个方面展开。
  
  1 关注同伴
  小班幼儿大多还不会主动交往,在活动中更关注自己。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学会关注同伴。
  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幼儿找朋友。例如,在“朋友大转盘”“动物匹配”等游戏中帮助幼儿两两互选朋友。这样组合出来的朋友关系具有随机性,可以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帮助幼儿与不同的同伴结交,而且这种游戏具有趣味性和新鲜感,很受幼儿欢迎。“朋友大转盘”游戏,即在大转盘上张贴全班幼儿的照片,请一名幼儿来转动转盘,当指针停下来指向班级中的某一名幼儿时,他们俩就成为一对朋友。依次类推,所有幼儿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朋友。“动物匹配”游戏就是在纸箱里装有一对对动物挂牌,幼儿早上一到幼儿园就随意摸一个挂在脖子上,等全班幼儿到齐了,教师引导幼儿找一找与自己的挂牌一样的同伴,挂牌一样的两名幼儿就是当天的好朋友。一般而言,幼儿找到朋友后,需要20天左右的交往稳定期,即两名幼儿在一段时间内要保持朋友关系。等幼儿间的朋友关系稳定了,再扩大交往范围,让幼儿换个朋友一起玩,与更多的同伴交往。
  其次通过两两互动游戏,帮助幼儿学会关注朋友。小班幼儿的游戏以平行游戏为主,他们对同伴的关注还不够。因此,教师要专门设计一些让幼儿互相关注和互动的游戏。起初,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要求幼儿和朋友在一起,了解朋友在玩什么,有没有和自己在一个活动区域。随着幼儿关注朋友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设计初级的合作游戏,即设立共同的目标,让幼儿进行简单的合作,实现让幼儿关注朋友的目的。如游戏“朋友车”中,用呼啦圈将两个幼儿圈在一起,或我做司机你做乘客,或我做乘客你做司机。为了使“汽车”开起来。两个幼儿需要彼此关注,互相配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两名幼儿是否因关注不够而引发交往冲突,分析其行为与目标的差距,帮助幼儿进行认知上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开展进一步的体验。若幼儿已掌握在当前情境下的交往方法,教师就要增加情境难度,再观察分析其冲突情况,再进行认知上的提升,直到幼儿具有关注朋友的能力。
  此外,在建立朋友关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意念引领和亲身体验,让幼儿感到拥有朋友的乐趣。如让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与同伴一起玩时发生的趣事,经常表达一种“有朋友真好”的情感态度,从而促使幼儿去关注同伴,向往与同伴一起玩,并觉得与同伴一起玩是快乐的事。
  
  2 友好交往
  幼儿在关注同伴和与朋友一起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交往冲突。这种冲突具有情境性和随机性,持续的时间短暂。这大多是因小班幼儿缺乏交往手段和方法而引起的。因此,教师要教会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好听的话和表现出友好的交往态度。如“我们一起玩”“我喜欢你”“我的玩具给你玩一会儿”“你是我的朋友”“我们是好朋友”等都是可以促进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好听的话。微笑待人、陪伴玩耍、诚恳道歉等都是被幼儿认可的友好的交往态度,教师可通过“送微笑”等主题活动帮助幼儿学习友好的交往态度。
  在处理幼儿的交往冲突时,教师的应对方式很关键,教师千万不可当众批评幼儿,否则容易导致幼儿的同伴关系恶化,形成稳定的负面形象。教师要个别处理交往冲突,理解冲突双方的情绪,为幼儿指出解决交往冲突的可行方案。
  文学艺术作品的运用可贯穿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整个过程,如《一起玩》《我们都是好朋友》《拉拉手》《送微笑》等作品具有形象化、情景化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友好交往,学习友好交往的行为。
  
  二、中班——“赞美促交往”“理解促交往”
  
  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具有探索性和冲突性特点。同伴关系处于分化期。中班幼儿在不断探索朋友关系,对同伴有了明显的好恶,受拒绝型和受欢迎型幼儿明显增多。这主要与幼儿的自我发展有关。因此,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强大其内在自我和帮助其理解他人两方面入手。
  
  1 赞美促交往
  中班幼儿的交往冲突大多与幼儿的自我发展有关。如幼儿不喜欢同伴的理由是“他批评我”“他骂我”之类,冲突的性质从小班的“以物为中心”转化为“以人为中心”。这也与中班幼儿开始关注自我有关。强大的内在自我可以通过“赞美”来培养。这需要幼儿具备过程性能力观,即能体会到“虽然我在这方面还不够好,但我在其他方面有优势”“虽然我现在还不够好,但我会进步的”,能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评价。
  教师首先要对幼儿的积极行为进行梳理和归类,为幼儿对自己进行全面评价奠定基础。我们将积极的行为归为五类:友好交往——同伴友好;意志坚强——不怕困难;认知发展——本领变棒;同情同理——关心帮助;生活自理——自我服务。在此基础上又将“友好交往”分为:分享——一起玩、给你玩;谦让——你先我后:礼貌——好听的话、友好的行为;宽容——没关系、不生气。将“意志坚强”分为:我很勇敢——不怕黑、不怕疼;努力坚持——耐心完成。将“认知发展”分为:学习内容——各领域的学习项目发生了过程性增长: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创造性、主动表现。将“同情同理”分为:助人——帮助家人、老师和同伴;爱物——爱身边的物品及花草树木和小动物。将“生活自理”分为:自己穿脱衣服、洗脸刷牙,自己进班,整理玩具,管好物品,单独入睡。
  一般而言,幼儿起初的赞美往往笼统而且直接指向结果,如“我很能干,我今天真棒”,教师应引导幼儿将赞美指向具体的事件,学习从过程上去评价自己,如“我不怕困难,坚持做好值得夸”。在赞美过程中,幼儿也常常只集中在某一点上,教师应引导幼儿尽量全面地赞美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实施其他方面的积极行为,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教师还要引导幼儿体验到自己不断进步的快乐,让幼儿感到“虽然我当前做得不够好,但是只要通过努力或改变方法我也能得 到赞美”。教师可设计一些表格。让幼儿看到自己和他人进步的轨迹。如记录阶段性拍皮球的数量,统计跳绳的个数等。
  幼儿通过赞美自己,形成过程性能力观,会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在让幼儿赞美自己的基础上,教师也要让幼儿对他人进行赞美,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学习别人的长处,从而更加真诚地赞美他人。如在“竖起你的大拇指”主题活动中,我们罗列了很多源于孩子们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值得夸奖的事情,让孩子们找出自己哪些地方值得夸,别人哪些地方值得夸,一一用图表示,并张贴出来。这样孩子们就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值得夸奖的地方。这样一方面可让幼儿看到他人的优点,引导他们努力向他人学习,避免了有些幼儿总是看到他人的缺点,喜欢到老师处告状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让幼儿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赞美的方法可多种多样。除了用言语、竖大拇指外,还可以用绘画、拥抱、送眼神、送礼物、分享等方式表达。
  
  2 理解促交往
  中班幼儿的交往冲突往往与其内心感受有关。幼儿要学会从同伴的表情、语言和行为,推断同伴的动机,判断同伴的情绪状态。因此,教师要用“理解”来帮助幼儿解决交往中的冲突,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首先幼儿要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是幼儿理解同伴内心感受的基础。教师要抓住冲突情境,让幼儿体验自己在冲突中的内心感受。如在对弈游戏中,幼儿往往会发生很多冲突,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幼儿常常会说“他不按规则下棋,我很生气”“他在骰子上作弊,我觉得不公平”“我老是输,我不服气”,这样的表达能让幼儿将冲突行为与内心感受联系起来,把内心感受外显化。其次,教师要借助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的交往情境,帮助幼儿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例如,幼儿在交往中发生冲突后,教师可让他们在“和平区”和“冲突桥”等教师创设的环境中表达并理解彼此的内心感受。“和平区”“冲突桥”的操作程序为:让幼儿眼睛对视;平稳情绪;讲述冲突时的情绪和原因:双方均耐心地听对方的讲述;回应对方;握手拥抱,和好。
  要让幼儿理解同伴,仅靠日常交往情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采用主题活动的形式,聚焦幼儿的冲突情境,以“做最受欢迎的人”为目标,让幼儿体验冲突,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预测他人的行为,从而作出相应有效的积极行为以促进交往。冲突情境的体验应是层层递进的,从体验简单的冲突情境,教师给予认知上的提升,幼儿再体验,到体验复杂的冲突情境,教师再次给予认知上的提升,幼儿再体验,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帮助幼儿提高交往能力。
  
  三、大班——“合作促交往”
  
  大班幼儿的同伴关系处于形成期,其同伴交往具有群体性和稳定性特点。大班幼儿已具有稳定的同伴关系,他们主要在自发形成的小群体中进行交往,交往对象比较稳定,对同伴的喜恶也趋于稳定。根据大班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教师可从合作角度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一方面培养幼儿的合作技巧,另一方面通过合作,让受拒绝和受忽视幼儿重新进入群体,通过群体帮助他们改变消极的交往行为。
  幼儿群体组建可以运用三种方式:自由选择、教师指定、自由选择和教师指定两者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同伴地位较低的幼儿进入群体,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在不同群体中进行交往。教师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群体组建方式,营造幼儿认同的群文化,让幼儿以群为单位快乐地游戏,感受群体游戏的愉悦。可通过建立群的标志、口号、队名等帮助幼儿形成对群体的文化认同:通过竞赛活动、轮流讲故事、合作表演节目等,帮助幼儿体验群体的作用。幼儿对群的认同感很重要,这是发展合作技能的基础。
  教师可选择可持续的合作任务供幼儿练习,即合作任务情境的难度从低到高层层递进,让幼儿在层层递进的情境中开展合作练习。初期可让幼儿简单练习基本合作技能,如一起表演拔萝卜游戏,每人扮演一个角色,按先后顺序一一出场,这类合作游戏不需要很高的合作技巧。接着可提高合作难度,强化幼儿的合作技能。如让幼儿分组合作搭多米诺骨牌,教师从幼儿初级水平的搭建中观察幼儿的合作问题,帮助幼儿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认知上的提升,然后再提升合作难度,让幼儿进行情境体验,教师再次观察幼儿,发现问题,再次进行认知上的提升,如此螺旋式地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合作技能的练习中,幼儿面临的问题往往集中在不愿参与、不会分工、不会关注他人、不能坚持、不会解决合作中的争执和冲突等,教师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培养。如,合作时大家主意很多,听谁的?一开始幼儿谁也不肯放弃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学会协商,允许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但要让群体内的人员认可,可用表决、抛骰子、贴五角星等方法商议结果。除了协商,还要服从,大家为了一个目标,一定要服从群体,相互宽容。教师要引导幼儿接受延迟的满足,以等一等、忍一忍的策略,促使群体内的合作顺利进行。教师还要让幼儿认识到,要使合作有成效,还需齐心协力。在合作过程中可能会有幼儿想放弃,不愿坚持,或因出现意外情况而情绪受到影响,这时大家要互相帮助,共同承担,共同完成任务,以求得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们愿意把自己的外套借给她穿吗?”这是有关专家在进行一项相关心理测验时向幼儿提出的一个问题,当时,半天都没一个孩子说话,班上的教师只好点名让孩子回答。第一个孩子说:“病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会生病的,我妈妈就得花钱了。”第二个孩子说:“我妈妈不让的,我妈妈会打我的。”第三个孩子说会弄脏的,第四个孩子则说会弄丢的……经统计,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各种理由,拒
摘 要  财经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新兴素养,逐渐成为中学生必备的能力。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消费规划不足,理财意识不强,财经知识缺乏,学习需求较高、活动要求多样,喜爱课外实践等,以学生需求为主导,依托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进而从认知-探索-实战,构建活动模型,整合多种资源,深化学生的财经生活实践体验,涵养财经素养。  关 键 词  财经素养教育;中学生;主题活动;社团  中图分类号  G41
当幼儿表现出对鱼儿的同情时,案例中的教师尽管一时不知如何回应,但立马取消了原本打算继续做的剪腹鳍、尾鳍等环节。这也许是教师的本能反应,但我认为是正确的选择。教育首先是“成人”的教育,其次才是“成材”“成器”的教育。对于这种价值选择,古今中外有颇多论述,这里不再赘述,仅引用一位集中营生还者的请求加以印证:“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
创刊于1982年1月的《幼儿教育》杂志走过整整30个年头了。  细心的你一定发现,本期《幼儿教育》杂志封面又恢复采用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为本刊题写的刊名了。  2011年12月20日,时在岁末,本刊编辑部在杭州举办了“庆祝《幼儿教育》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会上,无论是当年为创办《幼儿教育》杂志殚精竭虑的老领导、老前辈,还是与《幼儿教育》杂志相关的各级各部门领导;无论是应邀前来参加座谈
2010年7月,笔者随江苏幼教考察团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在新西兰奥克兰市的一所儿童保育中心(Royal Oak ChildCare Centre),笔者看到每个幼儿都有一本成长档案册,从中了解到,新西兰的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采取的是叙事性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结构性较强①。有利于实现对儿童的促进性评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对家长教育观念的引领。    一、幼儿成长档案册概貌    幼儿
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兹曾说过:“教师工作在实践智慧层面……面对生动的、变化的教育对象和特定的教育情境,教师要善于及时判断并作出合乎教育规律的反应,保证师幼之间存在积极的互动关系。”可见,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来自与幼儿的互动交往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了教师的这项教育责任:“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问与答
入园难,难过高考  望京是北京人口稠密区之一,住在这里的不少年轻家长为孩子上幼儿园而犯难。从办园类型上来讲,这里公办园、民办园都有,但是由于适龄儿童数量多、幼儿园接受名额少,许多家长不得不在孩子刚出生时就考虑入幼儿园的问题。公办园在望京的幼儿园里属于“少数派”,质量好、收费低,自然是最受欢迎的,同时也是最难进的。报名录取比例常在10∶1以下。公办园名额紧张,民办园同样如此。望京两家颇有名气的民办园
进餐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重要内容,幼儿只有吃好了,才有精力参与幼儿园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发现,进餐环境对进餐质量有关键性的影响,尤其对小班幼儿而言,环境的作用更为显著。那么,怎样为小班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进餐环境,让他们充分享受进餐过程,进而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呢?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一天,户外游戏活动刚结束不久,就到了午餐时间。我们发现那天午餐时幼儿显得特别兴奋,甚至有些浮躁。幼
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冊“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呈现了近代百年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所走过的历史进程,其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道德与法治教师、教研团队,乃至整个学校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依托本单元整体设计、实施“四史”专题教育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和课外实践激扬爱党爱国精神;秉持儿童立场创生“红船精神”主题班会课,运用情景剧表演、故事讲述、宣讲行动等活动让“活”的
设计意图:    有不少幼儿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认为大便是件不便与人言说、非常难为情的事情。为此,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个为期两周的主题活动,名叫“噼里啪啦,我要拉拉粑粑”,以期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大便,减轻不必要的压力。在该主题活动中,我们以绘本《超级便便》导人,初步引导他们认识拉大便是件非常重要也很有趣的事情。活动效果表明,幼儿能正确认识拉大便这件事了,并且不忌讳谈论自己和同伴的粑粑,他们把大便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