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思考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u_ke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开始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老师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指导学生慢慢去认知、理解并接受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他们的认知口味,感受到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学生很快就会接受。只有学生掌握了这种学习方式,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加精彩,课堂学习效率才会明显提高。
  【关键词】内涵;鼓励;创新;思维;展示
  【中图分类号】G633 【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组成的。教师无法教,学生就无法学,整个语文教学系统就无法运行了。因此,语文教学方法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内涵
  目前在我国对“教学方法”的定义有好几种观点,虽然定义不同,但是对教学方法的界定却有共性:1.教学方法被特定的教学目的所指导,服务于特定的教学任务。2.教学方法把人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融于师生共同的课堂活动中。3.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来完成教学内容的手段。
  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对“语文教学方法”这一概念的较全面和统一的认识。所以笔者尝试着把教学方法的核心内涵和现实相结合,进行分析讨论。
  二、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各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本文主要从以人为本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鼓励创新原则进行分析。
  (一)以人为本原则
  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教师的教学往往只会采用“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这样的方法存在许多弊端。要想革除上述教学弊端,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即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教学重心从教师身上转到学生身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去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才能让学生自己愿意去学,想要去学,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因材施教原则
  以人为本,针对共性差异;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只有针对不同的学生,重视差异,区别对待,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更好的发展。
  教师应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全面分析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多鼓励和引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认真教育,多加辅导,充分发挥他们的其他优点,不能产生偏见和歧视,要用相同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
  (三)鼓励创新原则
  创新具有求异性和发散性等特点。如果一直因循守旧,就不能产生新的方法,只能止步不前。
  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要敢于从不同的方向,用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表达方式去解决问题。教师要改变以往“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观念,让学生大胆地去学他们喜欢的东西,创造新的方式方法。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要求
  (一)对教师的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要培养人才,除了靠实践,课堂教育很重要。要让中学语文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职业素质。
  1.由知识搬运工到教育指导者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是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强加给学生,把参考书和课本上的东西强灌给学生。但是,课本上的东西和教师的思想观点毕竟不是学生自己的,老师不应该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应该“传道、授业、解惑”,引导学生自己去学。教师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他们主动去学,乐意去学。
  2.由书本复制者到能力激发者
  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教师重视参考书和课本,将参考书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复制到学生脑袋里,使得学生思维定势,阻碍了他们的发展。语文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他们的创新教育,开发他们的新潜能。教师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创作新的教学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灵活思考,自己思考,从新的角度去想问题,不单单止于一个答案,鼓励他们创新。
  (二)对学生的要求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好坏,自己本身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由知识接受者到知识创造者
  教师讲,学生听,是最基本的课堂模式。但是,单单听是不够的,学生要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创造。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积累,善于创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举一反三。
  2.由问题回答者到问题提出者
  学问学问,要会学会问。学生在学会回答老师提出问题的同时,要学会自己思考,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除了老师提问外,老师还应该多让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多问为什么。
  四、中学语文中古文的教法
  (一)要教给学生设疑、质疑的学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这个目标,老师要先教给学生设疑、析疑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当学生看到一首诗时,思维反应点能自然出现,才能真正体味学习古诗的乐趣与魅力。那么学习古诗该如何设疑呢?
  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目标要注意两点:一是简单浅易的知识点不设为学习重点;二是设计问题要具体且明确。这一环节是为设疑做准备。   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每个学生要结合大纲要求和山水田园诗特点设计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再与本小组成员讨论,筛选出最确切的目标,科代表收集各小组写讨论的结果并写在黑板上(相同的写一个),最后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明确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抓住诗歌意象及其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特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诗歌清新自然、含蓄优美的语言特色;3.学习这首诗情景交融,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4.了解山水田园诗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制定了学习目标,接下来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设计问题的方法。
  问题教学法是一项设疑、激趣和引思的学习模式,设疑要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的问题要有科学性、代表性和典型性,既能完成学习目标,又能拓展知识,提高学习水平和能力,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如,学生设计《山居秋暝》问题时,学生设计了12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所以,我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体现学习目标;二是突出诗歌题材特点;三是体现知识的联系性。最后筛选出以下问题:
  1.诗歌描写了哪些物象?描绘了哪些画面?2.分析诗歌的意境特点。3.诗中的“春芳”和“王孙”是指什么?4.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7.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特点。8.《山居秋暝》与陶渊明《归园田居》有何异同?
  问题确定好了,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各学习小组进入合作探究的阶段。
  (二)教给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美国学者纽曼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方式,既包括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又包括认知参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在教学中要采用“探索——发现”式方法,与美国教育学家施瓦布提出的“探究学习”法,要旨大致相同,他们认为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新课改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最有实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竞争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作探究”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学生有团队意识。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首先,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要按照好、中、差和男女生有机搭配原则,每个小组八个人左右,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其次,对学生设计的问题进行合理取舍,哪些内容是自主完成,哪些是合作完成的。此外,教师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当小组讨论出现偏差时,老师要有所提示和启发。
  为了使读写更好的结合,我常常是以读促写,写中有读。诗歌的读与背是理解诗歌内容与作者情感的前提,“写”是为了突破阅读难点,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所以,学习每一首诗时,我都会设计一些练习,或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是对诗歌的拓展与巩固。
  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开始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老师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指导学生慢慢去认知、理解并接受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他们的认知口味,感受到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学生很快就会接受。只有学生掌握了这种学习方式,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加精彩,课堂学习效率才会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郭 颖)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依据,联系教学实际,多角度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其直观性、形象性等特有的优势,突破时空界限,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释疑解难,突破难点;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感情共鸣,促进学生理解。从而使学生敏化感知,丰富情感,启迪想象,深化理解,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目的:探究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接受THR术的116例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
本文将加肋的水工压力管道看成厚曲梁与柱壳的组合体,考虑肋壳的相互作用,推导了厚曲梁及柱壳的非线性几何方程.应用无单元技术建立曲梁的位移形状函数,消除了有限元法计算板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特点和总结救治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救治的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2例。结果42例中治愈41例,死亡1例。
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外的学习时空,教育者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中,我们的语文课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摒弃落后的教学套路,开辟新的教学路径。围绕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实效这一问题,本文从教学设计、关注文章表现形式、贯彻学以致用思想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传授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等任务。通
【摘要】2001年6月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途径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能对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并能提升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方法;途径;思考;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