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石研究现状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hit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花蕊石;本草考证;化学品质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7-0111-02
  花蕊石,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1]149规定其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含大量钙、镁的碳酸盐,少量铁岩、铝岩及少量酸不溶物,主要功效为化瘀止血,治疗咳血、呕血、外伤出血、跌扑伤痛等症。笔者现就花蕊石有关本草考证、鉴别方法及化学品质研究等作一综述。
  1 本草考证
  花蕊石始载于宋《嘉佑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指出:“出陕华诸郡,其阌乡县者体至坚重,色如硫黄,形块有大小,方圆无定。陕人用琢为器。古方未有用者。”[2]《本草蒙筌》认为:“极大坚重,出自陕州。颜色仿佛硫黄,黄中间有白点。因名花蕊,最难求真。”[3]《本草纲目》记载:“[禹锡曰:]花乳石出陕、华诸郡。色正黄,形之大小方圆无定。[颂曰:]出陕西阌乡,体至坚重,色如硫黄,形块有极大者,陕西人镌为器用,采无时……玉册云:花乳石,阴石也。生代州山谷中,有五色,可代丹砂匮药。蜀中汶山、彭县亦有之。”[4]《本草乘雅半偈》所述[5]与《本草纲目》一致。古代本草对其形状、产地、用途等记载与目前习用的花蕊石相符,其中晶莹的白点是由方解石组成的大理岩,黄色的花斑及花纹即是蛇纹石。其产地主要集中于河南三门峡、陕西、山西风陵渡一带,四川也有部分出产。
  2 现代研究
  2.1 鉴别
  2.1.1 性状 本品为粒状和致密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较粗糙,具棱角而不锋利;白色或淡灰白色;对光照之具闪星样光泽;其中夹有点状或条状的花纹(蛇纹石),呈淡黄绿色,蜡样光泽,习称“彩晕”;体重,质硬,砸碎后,断面粗糙;可用小刀刻划成痕;无臭,无味。以块整齐、夹有黄绿色斑纹者为佳[1]149。
  2.1.2 显微 蛇纹大理岩主要由矿物方解石形成的大理岩与蛇纹石组成。方解石为六方晶系,有完全的菱面体解理,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普通为白色或无色,亦含有不少其他颜色,条痕白色。蛇纹石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呈片状或长纤维状,低正突起。片状者干涉色为Ⅰ级灰色,波浪状消光;长纤维者,干涉色可达到Ⅰ级黄色,近于平行消光,正延长符号。二轴晶,负光性[6]。
  2.1.3 化学 加稀盐酸显碳酸盐反应,而滤液显钙盐的各种反应。取加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静置;取上清液滴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加碘试液,转成红棕色[6]。
  2.2 化学品质
  2.2.1 红外光谱分析 高氏等[7]运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生花蕊石及煅花蕊石进行分析,比较花蕊石炮制前后红外光谱特征,寻求红外光谱是否对花蕊石有鉴别意义。结果发现,炮制前后的花蕊石红外光谱图有明显差异,说明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花蕊石进行直接、快速、有效分析,为炮制前后的花蕊石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2.2.2 X射线衍射分析 何氏等[8]应用X射线衍射法对10批花蕊石药材进行定性分析,并用Origin6.0软件比较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夹角余弦和相关系数的相似度,结果发现,不同来源花蕊石样品X衍射图共有峰相似度均各达到95%以上,与其他矿物药区别明显。所以,花蕊石的X衍射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行,可作为与其他矿物药进行区分鉴别的手段。
  2.3 炮制工艺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花蕊石及其炮制品煅花蕊石,按明煅法(附录ⅡD)煅至红透[1]149,但并无详细规定。目前对花蕊石炮制工艺的研究也未有统一标准。花蕊石煅制的目的是增强其固涩收敛作用,同时使其酥松,利于粉碎,易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朱氏等[9]对市售5批煅花蕊石及自制8批煅花蕊石采用综合分析法评定,初步确定最佳炮制条件,为花蕊石的规范化炮制及对市售花蕊石的质量控制提供了试验条件及参考数据。
  杨氏[10]用X射线衍射仪及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真空)发射光谱仪分别测试了花蕊石炮制前后的矿物组分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炮制前后的矿物组分基本相同;炮制后的钙离子浓度增大,这与其煅制后增强固涩收敛的作用是相符的;少数几个元素如磷、锶等含量在炮制前后有较大差异。这是否与其炮制前后的药效有关,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何氏等[11]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比较各产地花蕊石生品和炮制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以及炮制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花蕊石各产地的生、煅品中钙、镁、铝、铁元素含量均较高,尤其是钙元素含量最高;生品经高温煅制后,钙、镁、铝、铁元素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而铜、锌、铅等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显著下降。
  2.4 药理作用
  彭氏等[12]发现,花蕊石能缩短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并能显著增加外周血小板数目。另外,花蕊石能增加血中钙离子浓度,有防止血浆渗出和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6]。丁氏等[13]比较了花蕊石生品和炮制品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以考察花蕊石生制品的止血作用,发现花蕊石炮制后不仅易于粉碎,而且还能提高疗效。彭氏等[12]比较了花蕊石炮制前后的止血作用强度,发现炮制前后止血作用无显著差异,故认为炮制作用主要在于煅后易于粉碎。高氏等[14]对花蕊石进行了含量测定,并通过药理实验比较其与化学试剂碳酸钙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结果发现,花蕊石止血效果明显好于化学试剂碳酸钙(P<0.01)。故认为花蕊石止血效果与碳酸钙含量多少无关。
  2.5 临床应用
  2.5.1 阴道出血 谢氏[15]自拟蜂花合剂治疗62例阴道出血(均为胞宫非时出血),近期总有效率为93.15%。黄氏等[16]以血竭、花蕊石为主药,结合辨证加味用于“止血塞流”,收效良好。   2.5.2 重症咯血 邱氏[17]以花蕊石散加三七、郁金等辨证治疗重症咯血14例,结果服药后1 d血止者11例,2 d血止者2例,3 d血止者1例;1例肝火犯肺型患者,经11 d治疗咯血始止。王氏[18]以花蕊石散加减治疗34例重症咯血,结果服药后1 d血止者27例,2 d血止者5例,3 d血止者1例,11 d血止者1例。认为本方适合于各型咯血,有止血迅捷而不留瘀之妙。
  2.5.3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症 刘氏等[19]在辨证用药基础上加花蕊石、大黄治疗青春期崩漏,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2.6 现代制剂研究
  目前,花蕊石在市场和临床上的应用较多,中药部颁标准里收载含有花蕊石的复方就有4种,即止血定痛片[20]、止血宁片[21]、花蕊石止血散[22]、颈复康颗粒[23]。其中,对止血宁片和花蕊石止血散有相应的鉴别方法,但无有关化学研究资料。另外,颈复康颗粒已收载进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成方制剂中[1]1138,对其质量标准、工艺、疗效有较深入的研究。
  3 小结
  花蕊石复方制剂目前主要为散剂和丸剂,内服经胃酸作用,一部分变为可溶性钙盐,至肠吸收入血能增加血清钙离子浓度,防止血浆渗出和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故可以止血。《中国药典》未对花蕊石的有效成分及含量进行规定,且目前的文献少有对花蕊石成分含量的测定报道,只有关于花蕊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随着对花蕊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关花蕊石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方式将会更加明确。但就目前而言,花蕊石质量标准的制订则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7.
  [3]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87.
  [4]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266.
  [5] 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64.
  [6] 江西中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062.
  [7] 高锦飚,李祥,陈健伟.花蕊石炮制前后红外光谱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901-902.
  [8] 何立巍,李祥,高锦飚,等.中药花蕊石的X射线指纹图谱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22(6):25-27.
  [9] 朱天琪,董艳芬,张萱,等.花蕊石煅制方法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1998,23(9):537-538.
  [10] 杨美华.花蕊石炮制前后的矿物组分及微量元素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9(4):34.
  [11] 何立巍,李祥,高锦飚,等.中药花蕊石炮制前后宏微量元素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8,4(12):26-27.
  [12] 彭智聪,张少文,康重阳,等.花蕊石炮制前后止血作用的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9):538.
  [13] 丁望,李大同,周洪雷.花蕊石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2):1109.
  [14] 高锦飚,李祥.花蕊石止血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7, 27(3):47-48.
  [15] 谢德聪.蜂花合剂治疗62例阴道出血[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7, 7(4):6-7.
  [16] 黄亚军,陈宏.血竭与花蕊石为主治疗“崩中”62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2):110-111.
  [17] 邱春生.花蕊石散治疗重症咯血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7, 16(2):233.
  [18] 王建华.花蕊石散治重症咯血撷粹[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 2(6):11-12.
  [19] 刘正鉴,黄丽光.擅用花蕊石大黄辨治青春期崩落[J].辽宁中医杂志, 1997,24(4):172.
  [2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S].1991:40.
  [2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S].1998:52.
  [2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S].1992:68.
  [2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S].1998:323.
  (收稿日期:2011-10-10,编辑:梅智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外敷离子导入防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ERCP术后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穴位外敷离子导入。观察2组患者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发生率及合并胰腺炎或胰高淀粉酶血症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至正常的天数,并对术后患者腹痛进行评分。结果 剔除符合剔除标准的病例17例,治疗组纳入14
期刊
关键词:帕金森病;厥阴病;乌梅丸  中图分类号:R277.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7-0062-02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及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疼痛等非运动症状,属中医学“颤证”范畴。笔者从六经辨证中厥阴病的角度,以培育阳气为主组方治疗
期刊
2012年11月27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举办的中医药创新系列讲座上,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著名神经科学家福克斯教授提出了“经络信号的容积传输”理论。  针灸的神奇疗效早已为世人所知,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但针灸的根基经络理论研究却进展甚微,除了我国20世纪中期开展大规模的经络研究外,国际上也有国家或机构进行经络研究,但结论寥寥,经络的实质、经络的机制等仍无定论。目前经络研究主要有两
期刊
关键词:芪参复康胶囊;神经递质;脑电超慢涨落图;焦虑症  中图分类号:R277.7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7-0075-02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等因素,焦虑性障碍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目前,现代医学抗焦虑的药物治疗主要局限于苯二氮卓类药物、丁螺环酮和三环类抗焦虑药物,但这些药物容易产生依赖和撤药症状,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综合征,以及头昏、头痛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温病诊疗知识模型,梳理温病文献知识,辅助中医温病临床决策。方法 从中医温病学入手,以本体论为基础,采用合理的知识表示方式,以OWL2本体语言为建模工具,进行模型构建的探索研究。结果 通过梳理温病诊疗概念关系,建立等价类和父子关系的联系方式,初步建立层次较清楚、结构较为合理的中医温病诊疗知识模型;通过机器学习和推理机,实现模型学习推理的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文献参考。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
期刊
关键词:清热止痛方;外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259.8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7-0077-02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现代医学目前主要采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但秋水仙碱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非甾体类抗炎药虽有消炎止痛效果,也有消化道反应、头痛及过敏反应等,临床应用常受到限制。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老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室非梗死区心肌微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加上假手术组,共5组,每组12只。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9.25、18.5、37 g/(kg·d)给予补阳还五汤水煎剂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0.2 mL/10 g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
期刊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摘要:目的 观察七龙天对缺氧大鼠动脉血气及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探寻云南民族医药防治慢性缺氧性肺病的有效手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七龙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均以常压低氧法制备大鼠缺氧模型。给药组分别于造模第1日始灌胃相应剂量的七龙天,连续用药3周。腹
期刊
2012年4月16日,广州中一药业董事长、党委书记倪依东,副总经理邹琦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副主席纪立农教授一道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会见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Paul教授。三方就从蛋白质组学层面研究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开展消渴丸国际化合作研究项目达成了初步共识。  消渴丸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药物,上市30年来畅销不衰。201
期刊
关键词:针刺;功能磁共振;静息状态;默认网络;作用机理;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03.051  中图分类号:R2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3-0103-03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通过检测大脑皮层氧血红蛋白的变化来完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