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视域下大学生“四史”教育论析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zh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大学生;“四史”教育;建党百年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教育统称为“四史”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国国情并竭力谋求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的辉煌奋斗史。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时间节点。面对波云诡谲的世界形势,我们不仅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要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因此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要总结“四史”的精神内涵,思考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大学生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该群体的“四史”教育是实现文化、教育、人才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史”教育,自十八大以来,对此他多次作出重要论述,系统、全面地阐释了学习“四史”的重大现实意义。在2020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中提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党员的谆谆教诲、殷切期盼,为青年人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也彰显了加强“四史”学习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基本内容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总结“四史”的经验教训并深入分析其中的精神内涵以汲取力量,可以更好地凝聚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
  (一)勇于自我革命
  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其伟大之处在于自我反省,善于寻找自身的问题与不足,而且敢于直面错误本身并纠正错误。自我革命精神自党成立以来一直贯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精神特质和独特的思想优势,是党带领人民抵御风险挑战,翻越重重难关并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无私无畏的自我革命精神发端于“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汲养于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与执着追求。不同历史阶段党内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有别,自我革命的要求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自我革命的精神与党始终相伴而生、历久弥新。
  鲜活的案例如荒漠之砂砾,天空之繁星,数不胜数,难以计量。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黨主动向自身的顽瘴痼疾开刀,纠正“左”倾错误思想,终结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地位,挽救中国革命的同时引领中国共产党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1941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更具意义,这次运动使全党上下主动抓问题、找痛点、揭疮疤,大力整顿党风、文风、学风,批判了盲目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确立了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这是党在革命时期主动提高科学理论水平的一次自我革命。1956年,中共“八大”理性分析了当时国内生产条件以及生活情况,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准确的论断,为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到了新时期,我党力主全面深化改革,强调作风和纪律建设,重拳出击惩治贪污腐败,主动攻克“三大攻坚战”并推出“八项规定”,在全党广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这些都是党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而不断自我革命的具体实践。由此观之,“四史”就是一部党在自我批评、自我反思、自我纠正以及自我革新中实现不断超越和发展的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清晰认识到自我革命之于党的重要意义,多次在不同场合对全党做了警示,若想长期执政就不能丢掉政党的本色,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与使命,也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这三条缺一不可,无论缺少哪一条都将时刻有失败的风险。
  当下,我们的改革进程到了攻坚期、深水区,能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探索出长期执政条件下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方案”,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关乎我们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对此,全党上下需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拿出“不畏涉险滩”的勇气,下定“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决心,继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站在建党百年新的历史方位,全体党员要不断彰善瘅恶、吐故纳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净化自身、砥砺前行,为群众造福中提高自我。
  (二)善于开拓创新
  没有开拓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我们美好的未来。创新精神是“四史”最鲜明的标签、最亮丽的底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极力推崇创新精神,这一品质在改革开放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得到了尤为生动的彰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变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大幕。在此后的40余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间,创新精神具体表现在制度、理论的两个维度上。
  从制度上看,改革开放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创新性地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粮食产量在短期内迅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改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国家创造了仅用世界有限的土地供养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奇迹。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这一制度创新不仅打破了人们心中对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无法兼容的固有印象,还为人们深入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现实参考。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助推中国在21世纪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从理论层面看,改革开放之后不同的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充分吸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前人思想的滋养,创新发展了治国理政的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充分昭示了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只有接受变化,主动创新,才能顺势而上,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中国凭借开拓创新的精神大步踏入21世纪,一定也会凭借开拓创新的精神奋勇迈向未来。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共产党人胸怀千秋伟业之鸿鹄之志,百年风雨磨砺正是年富力强、风华正茂之际。面对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对于我国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回顾、总结过往的创新经验,可以破解未来发展过程面临的各种障碍与难题,化解前进路途中的各种风险挑战,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壮大提供智慧与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创新精神的价值意蕴已逐渐凸显,日益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活力之源。
  (三)甘于牺牲奉献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在一个世纪的光辉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赴汤蹈火,勇往直前,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奋斗史,汇集了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创未来的磅礴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是革命中不可避免的,“四史”正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中艰难谱写的,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全中国并引领国家走向强大的艰难历程。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得来的胜利果实。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离不开不畏艰险、敢于亮剑的拼搏精神,更离不开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品质。同为革命烈士,同样写就的《就义诗》,不管是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还是杨超的“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归报楚王仇”。这些诗句铿锵有力地道出了革命进程中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工人和农民,而工人与农民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物质条件极度匮乏,战士的武器装备、生活用品、粮食以及医疗医药等方面均无法得到充足补给的情况下,精神的支撑就变得尤为重要。牺牲奉献精神在长征途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前有追兵、后有堵截,饥时无饱餐、寒时无保暖的恶劣条件下甚至出现了红军战士“啃树皮”“吃皮带”以充饥的极端困难的境况。在这种情况下,部队中逐渐出现了大规模的非战斗性减员,诸如疾病、饥饿、寒冷、体力不支等夺去了众多将士的生命。但正是如此艰难困苦的外部环境,非但没有击垮革命力量,反而激发了官兵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英雄们在绝境中的牺牲奉献,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苦难辉煌。最终,红一、红二以及红四方面军于1936年10月22日在甘肃会宁迎来了胜利会师。
  红军长征走了两万五千里,令人敬畏的牺牲奉献精神伴随始终。每一辈人有每一辈人的“长征”要走,每一辈人有每一辈人的时代使命要去完成。这精神亦是我们走好新长征路、续写中华民族新辉煌的坚强力量,为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
  二、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必要性
  “四史”教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的重要支撑,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体,诚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说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富有青春活力,胸怀远大理想,但同时由于涉世未深,辨别能力较弱,极易被影响、利用、诱导。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四史”教育事关重大,不仅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同时对于稳固国家发展根基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加深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维护民族团结统一、巩固执政党执政地位、推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和基础,起到“压舱石”的作用。中华优秀文化历经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连绵不断的历史孕育了炎黄子孙引以为傲的灿烂文化,这种文化承载着各族儿女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各族人民最深层的精神内涵。中华民族在历次磨难中均能迅速调动一切力量,众志成城、扶危救困,最终成功化险为夷、渡过难关,也正是受益于人民心中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的巨大力量。
  近年以来,东西方文化冲突不断,本土的民族文化遭受了剧烈的冲击,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下,出现了崇拜西方文化、漠视本民族文化,因本民族文化而妄自菲薄等涉及文化认同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过“洋节”每逢西方的平安夜、圣诞节,大批学生盲目跟风购买平安果、圣诞树等节日庆祝活动,甚至在一些高校的学生社团中出现了感恩节、圣诞节时组织聚会、狂欢庆祝等现象。但值中国传统节日之际,却不重视、不关心,失去了节日的气氛与活力。大学生还相互攀比、炫耀,以购买、使用国外品牌的电子产品、运动服饰为荣。不可否认,当前西方文化在与中国文化的抗衡中占据着优势,正在不断冲击、消解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加强“四史”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中华文化遭受的冲击和压力。“四史”教育是一个可以将文化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显性化的过程。学习新中国史,体悟其中蕴含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学习改革开放史,理解改革开放后生产力水平突飞猛进的过程中体现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学生正确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理论优势。与此同时,通过接受“四史”教育,使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几个时代之问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答案,进而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优秀民族的认同,提振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增强奋斗意识,提升国家软实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人民摆脱战乱频仍的岁月,得以安居乐业;抗美援朝的凯旋,打消了帝国主义妄图侵扰新中国的企图;第一枚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为当时综合国力尚且稚嫩的中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安全发展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新时代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强大的产业制造能力、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保障了中国不再畏惧任何困难与挑战。中国正在奔向繁荣富强的路上,中华民族愈发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华夏大地十几亿人民逐渐过上了幸福美好、安宁祥和的生活。但与此同时,具有新时代特点的诸多问题也仍然存在。以美国主导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强势,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传统、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错,社会形态之争此消彼长。   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国家的美好未来需要所有国民共同为之奋斗,个体也只有在为国家、社会奉献中才能最大化的实现其人生价值。当代大学生身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时代背景之下,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重大。必须将民族复兴大任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投身于人民的伟大奋斗,在时代发展浪潮中有所作为。
  加强大学生的“四史”教育,可以借助历史的感化作用,形成准确的自我认识,增强青春有我、不负韶华的士气和敢于吃苦、无畏艰险的奋斗精神,进而将个人的拼搏奋斗、成长成才与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紧密相连。为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的稳步推进贡献力量,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贡献力量。在人生路上进取、拼搏、建功、立业。高校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做出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的人生选择。使学生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当中。
  (三)训练思辨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
  只有学会用科学、理性的视角审视过去的苦难辉煌,才能无愧于今日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使命担当,才能不负中华民族未来的伟大梦想。意识形态领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甚嚣尘上,大有“登堂入室”之势。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就是否认“四史”的内容、意义,如否认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不可替代的作用,质疑改革开放的积极意义,贬低领导人的历史功绩和时代贡献等等。并通过制造错误信息,甚至伪造“史料”进行虚假宣传,迷惑人民群众,动摇群众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侵犯党的执政地位,希冀实现改旗易帜,此丑恶目的已昭然若揭,令人发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与此同时,大学生尚处弱冠、桃李年华之时,虽思维敏捷、意气风发,但终归欠缺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尚处在形成的过程中,加之部分地区、高校此前在教育中有所缺失或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许多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缺乏科学的认识。这些错误的认识,若不加以纠正、教育,长此以往,会对党和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失和破坏。近年香港出现的乱港事件就是这一问题极端化的鲜活案例。在此次事件中,大学生受到了居心叵测的势力集团的鼓吹和煽动,盲目轻信了所谓的民主和自由,不觉间便成为了他人的“排头兵”“马前卒”。破坏公共设施,扰乱社会秩序,最终酿成大祸,不光给自己的人生刻上无法擦除的污点,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建党百年,全新起点,汲取经验,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四史”教育,培养学生“慎思”“明辨”“识势”的能力。“慎思”就是慎重思考、理性思考、科学思考;“明辨”就是辨是非、辨真伪、辨利弊;“识势”就是识中国大势、世界大势,人类大势。同时把握唯物史观这一批判虚无、澄清谬误的科学思想,用来分析历史事件、解决现实问题,如评价历史人物,应置身于此人的生活时代去分析、思考,切勿忽视历史背景的局限性。系统、全面地掌握了“四史”内容后,方可慧眼甄别各种错误思想,旗帜鲜明反对错误思潮,在保证避免各种不良价值观侵扰的基础上,更能在自我德性与精神层面取得更大进步,为成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大学生“四史”教育的主要路径
  加强“四史”教育,是建党百年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大的历史任务。在教育过程中,需考虑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等核心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四史”教育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其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以及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發挥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一)让“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堂
  “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是深入贯彻加强“四史”教育的重要举措,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论证。首先,从教育目的来看,大学生思政课旨在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思想道德和品质修养等方面,与“四史”教育的目标高度一致。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四史”教育的内容与当前普通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均有契合之处,其中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合最多,内容的契合性是两者可以顺利融合的前提,同时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参考的基础。再次,从教育的实践路径来看,“四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均需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编人教材、走进课堂的方式并最终实现对青年大学生人脑、入心的重要目标。
  “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虽具有较高可行性,但在具体落实的层面仍存在诸多难点亟待解决,教学过程中能否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完成立德树人恶根本任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相关教育部门以及教育从业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四史”教育的基本素材与课程要点之间建立一种必然的联系,创设原有教材体系与“四史”内容结合的教学逻辑,采取最佳的教学方式,科学设计的教学过程。更多细节问题有待各方继续通力配合、着力探索。但首要问题是需要深刻理解“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的逻辑前提,即不仅仅是为讲历史而讲历史,而是要通过“四史”教育以厚植历史的情怀,使青年大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历史思维,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总之,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守正创新、久久为功。
  (二)让红色文化资源为“四史”教育增色
  理论学习对于“四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学生“走出去”亦是学习“四史”的有效方法。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保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遗产,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也蕴含其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进的奋斗历程就是最好的明证。红色文化资源包含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的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纪念馆、历史遗迹、红色文化作品等实物;而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则特指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孕育的诸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精神品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学习“四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对于激励学生继承、发扬红色传统,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实践机会,指引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历史的辉煌,在求索中体会真理的力量。如带领学生探寻革命遗址,身临其境,体悟革命遗址中蕴含的伟大爱国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利用高校平台,邀请革命老兵、烈士子女、当地从事历史研究的工作人员等进行现场讲座、面对面交流,从他们口中感受历史的激荡曲折、革命的艰难困苦;以学校名义,与当地红色遗址、革命纪念馆等单位接洽、商定将此这些宝贵的资源确定为高校大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教育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接受历史知识、陶冶个人情操;鼓励学生业余时间积极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争做志愿者、讲解员,通过学习革命历史文物、革命文艺作品,体悟展品中尘封的峥嵘岁月。创新利用红色资源,使学生得到亲身体验的机会,力求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运用高科技技术辅助“四史”教育实践
  随着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产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人类的日常生活与科技的联系也愈加密切,难舍难分。鉴于这种趋势,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应该主动求变求强,顺应时代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光荣的历史使命,要以科学的、发展的、开放的胸怀与胆识,拥抱科学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多样性改变。“四史”教育应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特点、思维逻辑和行为习惯,着眼于拓宽“四史”教育方式,提升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如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App、学习强国及青年大学习等平台或渠道,传播、宣传“四史”知识,将枯燥的历史知识与现代化程度高、趣味性强、体验度高的宣传方式相结合,实现寓教于乐,为课内学习做好最有益的补充;尝试将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当前国际国内尖端的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技术力量还原特定的历史场景、历史事件,打破时空界限,让学生体验生动、立体的沉浸式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源配合教学,在课堂中适当嵌入网络资源,弥补枯燥的知识点讲授,提升教学效果,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更好地推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四史”教育水平。
  比如,我所在的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内蒙古地区率先建成了VR思政實训室并建成投入使用,效果良好。这是现代科学技术与思政课教学、“四史”教育相结合的典范。每个班级都有机会感受一至两次别开生面的高科技VR课堂,还原“四史”、近代史特定的场景,在学生中产生巨大的反响。高科技技术在授课过程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可以创新、丰富“四史”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更具快捷性、开放性、交互性的教学体验。但同时也要把握恰当的尺度,避免过犹不及,切勿过分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性而忽视“四史”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础知识,这是学好思政课、学好“四史”的“金钥匙”: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如何把握“四史”教育中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追求教学效果最大化,以达到学好“四史”、学好思政课的目的。
  四、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切实加强对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的学习,能够增进对历史的系统性认知,增进对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性理解,以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四史”的借镜作用以历史的眼光与智慧教育全党,教育更广大的青年大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历史思维面对一切潜在地风险与挑战,以高度的历史自觉铸造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根基与担责意识,对于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时期,将“四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堂成为应时之需、当务之急。青年大学生就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强,青年进步则国进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切实融入“四史”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以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汲取宝贵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普通高等学校的青年大学生开展“四史”教育,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掌握其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人才队伍。
  历史是最好的行动指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优秀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与教训。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融入“四史”教育的元素,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越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多变的历史时刻,越需要他们具备“不畏浮石遮望眼”的鉴别能力,要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明辨,在思想理论高度上要清醒,在政治立场上要坚定,汲取“四史”的养分与智慧,具有廓清迷雾的政治洞察力以及辨别是非乱象的政治敏感力。跨越百年的“四史”教育实践,既是波澜壮阔、砥砺前行的百年,又是关乎国家兴衰、生民休戚的百年。引导青年大学生学好“四史”以指导自己的行动,肩负起历史的担当与使命,全面系统把握“四史”教育的方法论原则,切实增强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深刻洞悉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要切实铸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号召青年大学生以史为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时期,金融机构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但是在对接新型城镇化金融需求的过程中面临农村土地担保功能缺失、农村金融基础薄弱等障碍。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进行研究,并提出破解障碍的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金融机构 集体土地流转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支付体系发展正面临着产品和服务创新层出不穷、支付服务主体日趋多元、支付风险复杂性增强等新形势,特别是非金融机构纳入人民银行监管体系后,强化支付体系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本文通过描述、分析我国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支付体系 监督管理 政策建议  一、我国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现状  近几年,我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两个地级市小银行的经营指标对比,对小银行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解开小银行生存方程的密码,并为广大小银行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标杆做法。  关键词:地级市 小银行 中间业务 产品创新  我国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剧,息差空间进入2%时代,小银行因高息揽存抬高成本,远达不到2%。为探讨小银行如何生存与发展,本文以景德镇市商业银行与达州市商业银行两家地级市小银行作为样本进行对比,发现小银
期刊
〔摘要〕文章以组织社会学为分析视角,探讨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经济法宏观调控的组织原理和实施策略。经济法宏观调控遵循“计划-经济政策-调节手段”的调控范式,体现了一种典型的组织运行过程。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经济法宏观调控实行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复产复工政策与行政体制环境和市场技术环境进行互动,从而获得制度环境的“合法性”认可。行政组织和企业组织构成了经济法宏观调控的组织基础。针对疫情防控的特点,经济法
期刊
摘要:在后次贷危机的背景下,“金融稳定”已经成为时代核心名词。如何理解,并促使央行有效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是央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制度理论的解读,反思实践操作中的得失,有针对性地就如何完善我国该项制度提出具体建议,进而充实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的内涵,力争将该职责落在实处。  关键词:金融稳定 问题金融机构 救助 最后贷款人 
期刊
〔摘要〕以事后救济为主的环境公益诉讼并不能完全实现原环境的恢复,环境议题从事后救济到事前预防的转捩,促就了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因应。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本质是通过诉讼程序落实风险管控的公法责任以发挥法院的环境规制作用,并弥补行政规制的不足。但既有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则过于模糊,存在适用盲点,亟需梳理内在规范构造。具体而言,以重大风险为启动前提,但应从“质”与“量”二维标准加以界定;以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浪潮的不断高涨,金融业务综合化、全能化,金融活动全球化及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其中,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相继放弃已实施半个世纪之久的分业经营模式,跨入了混业经营的新纪元。面对此种国际大环境和世界贸易组织后时代的现实挑战,我国金融业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发展,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
期刊
摘要:家庭农场是一种崭新的农业经营模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当前政策扶持缺位、土地流转不畅、金融支持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家庭农场的发展,亟待破解。并且,应把控好家庭农场发展的节奏、规模和流转土地的用途,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同时,构建专门的信贷优惠、财政扶持、税务减免、保险支持、培训等系统性的扶持政策,助力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家庭农场 可持续发展 制约瓶颈 注意问题
期刊
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我国城市类型有别于国外城市范畴,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等。转化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新一届中央政府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二元结构”国情出发,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我国城镇化进行了统筹战略规划,旨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金融作为经济核心,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期刊
〔摘要〕线上联动线下的O2O模式已经成为传统零售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深入,企业边界日渐模糊,信息孤岛持续融合,企业开始从单向链状发展走向多边网状合作,并逐步迈进整体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升级,共生共创共演的合作思维日渐取代传统零和博弈的竞争思维,成为企业协同整体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共创增生的新选。从商业生态系统进化视角出发,讨论O2O商业生态系统背景下,零售行业多元价值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