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被总结为“费时低效”。“费时低效”英语学习状况源于对英语课程实施缺乏监控。中学英语课程实施中缺乏对教材使用、教学计
划、教学实施和命题等方面的监控,导致课程实施不够合理高效。建立完善的监控体制,组建课程实施监控组织,在教材使用、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命题等方面加强监控,可以不断改进课程,让课程以最优化方式运行,有助于结束英语学习中“费时低效”的现象。
[关键词] 费时低效;中学英语;课程实施;监控
一、研究背景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前后达十几年,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与付出的时间却不成正比。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已经被总结为“费时低效”。
中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英语不是主课,课时量也不足;在大学阶段,英语对很多学生来说只是公共课。而中学阶段里,英语是一门必修课,而且是高考的必考课。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英语能力的高低。
中学英语学习中需要考虑“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学生“学什么”是由课程内容等决定的,“怎么学”则是由教和学的方式决定的。程晓堂认为学生“学什么”比学生“怎么学”更重要。中学英语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 英语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课程决策、设计、实施、评价以及监控。
当前我国对课程运作系统缺乏必要的整体监控,课程实施领域出现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课程监控机制的缺失。[2] 监控是指参与监控的双方或多方相互作用,使被监控者保持某种相对稳定的运动状态,目的是让被监控者(课程)在预定轨道内向着预定目标运行。[3] 为了让课程合理高效实施,需要进行监控。课程的监控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反馈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目的是改进工作。[4] 课程监控工作应偏重于课程实施方面,教师是监控的重点。监控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与课程设计的过程,监控的主要形式是评价。[5]
二、中学英语课程实施的监控现状
本研究在多所学校通过听课进行课堂观察,并对其中两所学校进行深度跟踪研究,主要研究手段为教材研究、课堂观察和教师采访等。教材研究主要针对浙江省目前使用的教材。课堂观察采用田野研究,实地听课并记录要点,课后根据录音整理。教师采访是半开放提纲式访谈。
通过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能最大程度发现在课程实施环节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对教材使用的监控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从“一纲一本”走到了“一纲多本”。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义务教育的内容应该因地制宜。为此,中小学教材建设开始实行国家统一基本要求下的多样化的方针,即“一纲多本”的政策。[6] 一般来说,一个省或者一个地区使用统一的教材。但即便如此,在教材使用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是指课内和课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狭义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7] 本文是指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
笔者发现中学英语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不是非常清楚学生在前一阶段使用过的教材,导致无法发现正在使用的教材和学生此前使用过的教材中的重复内容。教师基本上还是充分尊重教材,按部就班操作。大多数教师是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缺乏对教材的合理整合。如果教材编制非常科学,忠实于教材也无可非议。问题是教材本身尤其是初中英语教材和小学英语教材存在较多的重复之处。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的课程质量会受到影响。
笔者在比对了浙江省现行的小学PEP教材和初中《新目标》教材后,发现在语法、词汇、话题上存在诸多重复。根据笔者统计,小学阶段的四会词汇有400多个(不包括词组),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时,学生能初步运用这些词汇。[8] 四会词汇意味着小学生在听说读写技能上都能初步使用这些词汇,对初中学生就不应该是新单词了。但是笔者通过对小学PEP课本和初中最新版(2012
划、教学实施和命题等方面的监控,导致课程实施不够合理高效。建立完善的监控体制,组建课程实施监控组织,在教材使用、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命题等方面加强监控,可以不断改进课程,让课程以最优化方式运行,有助于结束英语学习中“费时低效”的现象。
[关键词] 费时低效;中学英语;课程实施;监控
一、研究背景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前后达十几年,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与付出的时间却不成正比。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已经被总结为“费时低效”。
中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英语不是主课,课时量也不足;在大学阶段,英语对很多学生来说只是公共课。而中学阶段里,英语是一门必修课,而且是高考的必考课。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英语能力的高低。
中学英语学习中需要考虑“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学生“学什么”是由课程内容等决定的,“怎么学”则是由教和学的方式决定的。程晓堂认为学生“学什么”比学生“怎么学”更重要。中学英语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 英语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课程决策、设计、实施、评价以及监控。
当前我国对课程运作系统缺乏必要的整体监控,课程实施领域出现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课程监控机制的缺失。[2] 监控是指参与监控的双方或多方相互作用,使被监控者保持某种相对稳定的运动状态,目的是让被监控者(课程)在预定轨道内向着预定目标运行。[3] 为了让课程合理高效实施,需要进行监控。课程的监控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反馈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目的是改进工作。[4] 课程监控工作应偏重于课程实施方面,教师是监控的重点。监控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与课程设计的过程,监控的主要形式是评价。[5]
二、中学英语课程实施的监控现状
本研究在多所学校通过听课进行课堂观察,并对其中两所学校进行深度跟踪研究,主要研究手段为教材研究、课堂观察和教师采访等。教材研究主要针对浙江省目前使用的教材。课堂观察采用田野研究,实地听课并记录要点,课后根据录音整理。教师采访是半开放提纲式访谈。
通过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能最大程度发现在课程实施环节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对教材使用的监控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从“一纲一本”走到了“一纲多本”。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义务教育的内容应该因地制宜。为此,中小学教材建设开始实行国家统一基本要求下的多样化的方针,即“一纲多本”的政策。[6] 一般来说,一个省或者一个地区使用统一的教材。但即便如此,在教材使用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是指课内和课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狭义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7] 本文是指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
笔者发现中学英语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不是非常清楚学生在前一阶段使用过的教材,导致无法发现正在使用的教材和学生此前使用过的教材中的重复内容。教师基本上还是充分尊重教材,按部就班操作。大多数教师是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缺乏对教材的合理整合。如果教材编制非常科学,忠实于教材也无可非议。问题是教材本身尤其是初中英语教材和小学英语教材存在较多的重复之处。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的课程质量会受到影响。
笔者在比对了浙江省现行的小学PEP教材和初中《新目标》教材后,发现在语法、词汇、话题上存在诸多重复。根据笔者统计,小学阶段的四会词汇有400多个(不包括词组),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时,学生能初步运用这些词汇。[8] 四会词汇意味着小学生在听说读写技能上都能初步使用这些词汇,对初中学生就不应该是新单词了。但是笔者通过对小学PEP课本和初中最新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