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初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ko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种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初中课本上所选的古诗文占教材的30%左右。学习文言文,可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语感和思维,提升精神品格。可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箴言,教法僵化,使学生日生厌倦之情。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成为广大教师颇为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对初中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来说,读文言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不要说学习它了。所以,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文言文就好比是“天书”,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望洋兴叹。但语文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也不能不学,笔者认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有效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力。
  以下是笔者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1、美文美读。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要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给学生讲很有趣味的文言小故事。如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杯弓蛇影、鹬蚌相争等,文章短小,学生当堂就能够背诵,融文言知识与哲理学习于一体,趣味十足,学生兴趣极高。
  3、从每篇文言文中挑出几个重要的词。借助工具书从造字法的角度研究它的本义,然后推断整句话的意思,并把它讲给学生,会很好地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来。
  总之,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正如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正确朗读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应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令其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总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古之良训。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对课文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才能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才能使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感情、特色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
  
  三、切合实际,授之以渔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受益。学生学习文言文,首先要了解其内容。而了解文言内容,最简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熟读的基础上利用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文章。通过翻译,不仅了解了文意,还深入地学习了相关的文言文的一些基础知识,积累了文言词汇,提高了文言阅读水平。教师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授人以渔”。 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调序;最后按照语言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
  
  四、熟读背诵,传承文化
  
  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歌,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读多了读熟了,就能增强语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古诗文的语言规律、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为此,每教一篇文言文,都应采取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背诵竞赛等多种诵读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激励学生反复诵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说话能力,读出“文言之味”。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传承中国古文化之精髓,这应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根本之所在。但怎么去传承它?背诵应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可很多学生不愿背诵古文,是因为文言文读来拗口,背来易脱句,加之一些同学不理解语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近些年来总结出几种辅导学生轻松灵活记诵的方法。 1、还原法。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2、问答法。即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 3、连贯法。此法常用于骈文或诗句,因为其句式对偶而连贯,教师诵出上句,学生会很自然地接出下句。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喜欢学,让学生主动学,并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激发学生兴趣,那么文言教学也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尝试和探索。“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这是我们教学追求的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从学生抓起,是《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每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中要通过化学知识传授,利用多媒体,联系身边的实际、课外实践向学生渗透环保理念。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渗透 环保理念    3月11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余震未平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纲要》和《讲话》为中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要在总体目标下构建具体的目标、途径和方法,做到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通俗地讲,就是各学科都要研究自己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探讨的“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亦即语文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问题,  在小学阶段切实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质,将对各类人才的成长,从基本素质上打好基础。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一、明确认识学科性质    小学语文具有语言
期刊
中学地理教育要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目的是使人的个体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相适应,并最终促进社会发展。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要使学生树立新观念、新道德、新价值、新态度和新行动,以此做为理解、支持、参与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和行动的思想基础和自觉意识。  要使学生对周围环境质量及人地关系引起兴趣和关注,正确判断和评价人地关系现状和趋势,并能自觉调控自身行为使之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期刊
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早在《学记》中也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阐述,意在对学生课堂教学外做些补充和延伸的练习。可长期以来的语文作业,除了抄、背、练之外,很少有其他形式,也让学生觉着“语文作业可以不做”,更不用说感兴趣了。其实作业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融会贯通。那么在新课程的活动课程理念下,究竟该如何优化语文作业的设计,让它爆发出时代的活力呢?    一、形式上,讲究趣味性  
期刊
在小学阶段口算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道题,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容多,贯穿于各个年级的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如果口算出错误,笔算必然出错误。因此,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在高年级也应同样重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概念、法则,增大课堂教学的密度
期刊
高中美术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发挥好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有关概念的理解    理论研究对“创新”有多种解释:1、指一种创新精神、创新意识;2、淘汰落后的东西、创造先进的东西的过程;3、是一种心智能力,是流畅、变通和独特的思维特点外显的能力特性;4、标志新事物的生成。  美术教学创新,教师要更新美术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具有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认识、实践和改造社会的主体。 面对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  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逐步培养才能达到。小学语文阅
期刊
数学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桥梁”,是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途径,是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环节。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做好例题的教学工作。在例题教学时,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去模仿教材的编写者是如何把已知条件与所要求证的结论相联系的,去探索有别于书上的例题的解法等;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启发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