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不是舞台,但胜似舞台。语文课堂和其他的课堂相比,最大的特征是有味道的课堂。一节好的语文课,它声色味俱全。所以,一节好的语文课堂,应是声犹天籁,味如佳肴,色似春野。一节好的语文课,讲者醉,听者迷,其味纯正而又回味无穷。那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要让自己首先具有语文味,这样的语文老师,才会让睿智的语言充盈着温度的情感,沐浴着学生的心房。语文课上设计的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让学生在听课中,感受着语文的博大、美丽。
关键词:语文味;真实;诵读;语言和情感
古人云:“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不知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堂似乎不再是语文,为了达到考高分的效果,我们的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呀讲,我们的学生在老师家长的要求下,不厌其烦地做呀做,脱离了语文而进行简单的机械训练,文字没有了温度,没有了情感,还谈何滋味?没有味道的语文课堂,还真的是语文课堂吗?为人语文之师者,都应思考之。
黃厚江、宁鸿斌、于漪等老师的语文课,朴实而富有情味,他们看似平平淡淡,但细细品玩,味如甘饴,越嚼越甜。黄厚江老师的朴实大气,一篇《黔之驴》吟咏演读,驴之外强中干,虎之聪明“狡猾”,不疾不徐之语,缓缓而来,真的只有语文课堂才这样有味;宁鸿斌老师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几个标题一换,真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让人感到,唯有语文才有如此之课;于漪老师的课,确如其名——“漪”,她的文章品味之余,总会感觉其文字之中,有一股涟漪,有丝轻风,有缕柔情,让人留连,让人回味无穷。
怎样使自己的课更有“语文味”呢?下面,我想就自己的教学心得,和大家作一交流。
一、 “语文味”来自生活
任何一种先进的东西,一旦离开了生活,它就会变得没有生命了,语文尤其是。语文课文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教学时,就让它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它。现在很多“优课”,高潮迭起,掌声不断,热闹非凡,但是,当下课铃声响起,似乎什么都没有听到,除了热闹还是热闹。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接地气,到生活中去。只有到生活中去,学生才会真正感受文中蕴含的语言之美,才会真正体会到语文的浓厚底蕴。
“万籁俱寂”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样的?你只要让学生在有风的时候,到野外一听,他就会知道,哦,这就是“天籁”之声。霜,到底是什么东西,有味道吗?你只要在秋天的清晨,带着他们到野外去看一看,甚至于尝一尝,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这,就是语文,它在生活里。
二、 “语文味”来自吟诵
语文,更多的是语言的交流,这个交流,更高尚的说法,是吟咏诵读啊!学好语文,提升语文素养,丰厚语文内涵,那就要读,中国的语言,更多的要读,要大声地读!古人读书,各具特色。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寿镜吾先生读书时的情形,就是中国古人吟诵的最好例子。其实这样的事儿,我们很多做学生的都做过,或是经历过。但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变大,年级的增加会渐渐地淡然呢?特别是对语文的学习显得冷淡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再如小学生那样伸长着脖子大声地诵读。
语言,作为静态,它只是一个个方块字。而语言本身是有温度,有生命,有情感的。当我们把它读出来,它就会把你读进的情绪、情节给读出来。
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那就要读,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忘情地读,当你读出语言的味道时,你就真正地走到了语文的身边。
三、 “语文味”来自语言
语言是人的,它只是属于人的。这一点不能忘记,忘记了,你就会迷失方向,而不知语文为何物,你也就教不好语文,学不好语文了。
“给你一杯水”就是五个方块字,但它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的人说它,表达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给者是想告诉对方,这水是送给你的,不要钱,你只管喝。
受者要明白,人家给你一杯水,而且,只有一杯,你不要嫌少,这是一种帮助,是无私的;你要明白,它虽只是“一杯水”,而不是一杯糖水,更不是一杯饮料,但你也要学会感激。
是的,“语文味”源自语言。语言本身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它要你去表达,更要你去体味。诸葛亮的《出师表》,表面看来,它是一篇典范的“表”类经典范文;而细细品味,它是一篇抒情言志的美文,是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佳作,读者动情,闻者动容!
四、 “语文味”来自个体
语言是每个人的,是每个学生的。有句俗语说得好——“说话轻,过话重”,还诸如“十里无真信”,“谎言,说了十次,也就成了真理”等等,鲜明地告诉我们,语言是个体的,“语文味”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是不一样的。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时,注意个体的差异性。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文,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结出的硕果,他们感受不到这其中的滋味,更不易感受到作者那紫色的忧郁。老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就要注意与生活的巧妙链接,就要加强诵读的体验感悟,甚至编写课本剧,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升华。
“语文味”的淡化,甚至于缺失,那样,语文课真的成了“知识”简单地生产,机械地传递,语文,也就不再是语文,它只是一堆没有温度的方块字堆砌罢了。作为语文老师,让语文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是应有的担当。
作者简介:
平国臣,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首羡初级中学。
关键词:语文味;真实;诵读;语言和情感
古人云:“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不知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堂似乎不再是语文,为了达到考高分的效果,我们的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呀讲,我们的学生在老师家长的要求下,不厌其烦地做呀做,脱离了语文而进行简单的机械训练,文字没有了温度,没有了情感,还谈何滋味?没有味道的语文课堂,还真的是语文课堂吗?为人语文之师者,都应思考之。
黃厚江、宁鸿斌、于漪等老师的语文课,朴实而富有情味,他们看似平平淡淡,但细细品玩,味如甘饴,越嚼越甜。黄厚江老师的朴实大气,一篇《黔之驴》吟咏演读,驴之外强中干,虎之聪明“狡猾”,不疾不徐之语,缓缓而来,真的只有语文课堂才这样有味;宁鸿斌老师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几个标题一换,真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让人感到,唯有语文才有如此之课;于漪老师的课,确如其名——“漪”,她的文章品味之余,总会感觉其文字之中,有一股涟漪,有丝轻风,有缕柔情,让人留连,让人回味无穷。
怎样使自己的课更有“语文味”呢?下面,我想就自己的教学心得,和大家作一交流。
一、 “语文味”来自生活
任何一种先进的东西,一旦离开了生活,它就会变得没有生命了,语文尤其是。语文课文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教学时,就让它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它。现在很多“优课”,高潮迭起,掌声不断,热闹非凡,但是,当下课铃声响起,似乎什么都没有听到,除了热闹还是热闹。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接地气,到生活中去。只有到生活中去,学生才会真正感受文中蕴含的语言之美,才会真正体会到语文的浓厚底蕴。
“万籁俱寂”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样的?你只要让学生在有风的时候,到野外一听,他就会知道,哦,这就是“天籁”之声。霜,到底是什么东西,有味道吗?你只要在秋天的清晨,带着他们到野外去看一看,甚至于尝一尝,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这,就是语文,它在生活里。
二、 “语文味”来自吟诵
语文,更多的是语言的交流,这个交流,更高尚的说法,是吟咏诵读啊!学好语文,提升语文素养,丰厚语文内涵,那就要读,中国的语言,更多的要读,要大声地读!古人读书,各具特色。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寿镜吾先生读书时的情形,就是中国古人吟诵的最好例子。其实这样的事儿,我们很多做学生的都做过,或是经历过。但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变大,年级的增加会渐渐地淡然呢?特别是对语文的学习显得冷淡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再如小学生那样伸长着脖子大声地诵读。
语言,作为静态,它只是一个个方块字。而语言本身是有温度,有生命,有情感的。当我们把它读出来,它就会把你读进的情绪、情节给读出来。
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那就要读,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忘情地读,当你读出语言的味道时,你就真正地走到了语文的身边。
三、 “语文味”来自语言
语言是人的,它只是属于人的。这一点不能忘记,忘记了,你就会迷失方向,而不知语文为何物,你也就教不好语文,学不好语文了。
“给你一杯水”就是五个方块字,但它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的人说它,表达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给者是想告诉对方,这水是送给你的,不要钱,你只管喝。
受者要明白,人家给你一杯水,而且,只有一杯,你不要嫌少,这是一种帮助,是无私的;你要明白,它虽只是“一杯水”,而不是一杯糖水,更不是一杯饮料,但你也要学会感激。
是的,“语文味”源自语言。语言本身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它要你去表达,更要你去体味。诸葛亮的《出师表》,表面看来,它是一篇典范的“表”类经典范文;而细细品味,它是一篇抒情言志的美文,是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佳作,读者动情,闻者动容!
四、 “语文味”来自个体
语言是每个人的,是每个学生的。有句俗语说得好——“说话轻,过话重”,还诸如“十里无真信”,“谎言,说了十次,也就成了真理”等等,鲜明地告诉我们,语言是个体的,“语文味”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是不一样的。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时,注意个体的差异性。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文,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结出的硕果,他们感受不到这其中的滋味,更不易感受到作者那紫色的忧郁。老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就要注意与生活的巧妙链接,就要加强诵读的体验感悟,甚至编写课本剧,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升华。
“语文味”的淡化,甚至于缺失,那样,语文课真的成了“知识”简单地生产,机械地传递,语文,也就不再是语文,它只是一堆没有温度的方块字堆砌罢了。作为语文老师,让语文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是应有的担当。
作者简介:
平国臣,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首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