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向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保持的相对稳定、具有个性化、特征化的方式、方法。教师向师性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性的影响。本研究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教师向师性加以研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利用教师的向师性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建议。有助于深化教师向师性的研究,为改善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案的制定以及调整自己的向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低段 向师性 新型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学界和家长对于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都在与日俱增。教师向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保持的相对稳定、具有个性化、特征化的方式、方法。教师向师性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小學阶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重要参与者,其个人的向师性不仅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情况,更对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学习积极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逐渐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结合已有研究可知,国内对向师性的研究大多是对其进行理论阐述,而加以实证研究的相对较少。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研究向师性的较多,而从教师以及学生二维角度来研究教师向师性的甚少。因此,本研究拟从多维的角度对教师向师性加以研究,分析教师教学对不同类别学科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利用教师的向师性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建议。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学习受到教师的影响较大。本研究对比不同教师向师性下小学生期末数学成绩,发现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同程度的受到教师向师性的影响。不同向师性下学生的成绩成绩高低依次递减为:关爱分享型、严谨逻辑型、幽默活跃型和创新探索型无显著的区别。
这可能是由于关爱分享型的教师强调人文关怀,能够赢得学生们的好感和支持,从而移情到学习当中,学生将教师的积极评价作为一种“奖励”,产生更高的学习主动性。
严谨逻辑性向师性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谨慎,讲授的内容逻辑严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严谨逻辑性向师性的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由简入繁,理解数学题目的逻辑结构点,继而深入透彻地领会数学知识。
创新、幽默活跃型的教师可能由于要求较为松散,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比较贪玩、自制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很容易被教师的幽默所吸引,而更多地关注教师本身,却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在这样的向师性下,学生可能对数学学科报以敷衍的态度,降低了学习的成绩。
二、不同教师向师性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影响的原因
1.教师是学校课堂的主导者
从我国目前教学的整体环境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堂一直是“教师本位”,而非“学生本位”,这就使得教师对于整个课堂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觉性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向师性都适合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作为学校课堂的主导者,其向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态度都构成了重要影响。
已有研究显示,学生感知的班级氛围与学业情绪的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维度呈现出及其明显的正相关,与消极高唤醒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良好的班级氛围会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并且与学业成绩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并发现班级环境对于学业倦怠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而不同的向师性会影响到班级氛围。由此可见,小学教师的向师性可能会通过影响班级氛围来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1]。
三、利用不同教师向师性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对策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形成更灵活的向师性
教师是学校课程向师性的课堂设计者和执行者,没有教师的参与和实施,何来向师性一说。通过研究显示,不同的向师性能够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此教师向师性的灵活化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从小学教师向师性的现状可以看到,各类向师性都占有相当的比例,什么样的向师性最合适于自己专业的教学呢?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关爱分享型和严谨逻辑型向师性的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这与教学对象的群体特征有着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选择或调整自身向师性时必须要结合教学对象的特征,寻找最适合的向师性。并且,本研究仅仅针对的是数学学科进行的调查,在其他类别的学科学习当中,是否某种向师性更适合于学生的学习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2.提高学生对教师向师性的认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小学生作为小学教育的主体,无论是自然科学学科还是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习成绩都与小学生自身对学习的认知和努力是分不开的,调查显示,在不同的向师性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着很大的差异,然而研究并未涉及对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因此笔者尝试推测,自我同一性较高的小学生在任何向师性下的学习成绩和自我效能感都是较好的,因为同一性发展好的个体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想要的、想学的是什么,从而较少的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教师向师性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在教师向师性相对固化的背景下,学生应该加强对向师性的认识,了解各类向师性下有哪些教学资源更为充沛,例如幽默活跃型向师性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讨论和思考的空间,严谨逻辑型向师性的教师更致力于训练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够获得更多细节性的锻炼机会。
四、结论
教师向师性会对小学生的成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建议可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形成更灵活的向师性;提高学生对教师向师性的认知,充分利用各类向师性下的资源;加学校校对课程建设的关注和投入: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等四方面入手,提高小学生的成绩。最后,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例如,由于研究资源的局限、调查时间的紧迫等,不能保证每次问卷施测都能做到绝对的一致性,有些施测被安排在课间进行,就可能有无关变量影响被调查者答卷,希望研究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陆根书,韦娜等.学校教师教学观与小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J].教学研 究,2010,(1).
[2]黎文君.教师向师性的转变及其与学生学习关系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学校,2012.
[3]余悦.教师向师性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D].上海:上海师范学校,2012.
【关键词】小学低段 向师性 新型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学界和家长对于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都在与日俱增。教师向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保持的相对稳定、具有个性化、特征化的方式、方法。教师向师性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小學阶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重要参与者,其个人的向师性不仅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情况,更对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学习积极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逐渐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结合已有研究可知,国内对向师性的研究大多是对其进行理论阐述,而加以实证研究的相对较少。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研究向师性的较多,而从教师以及学生二维角度来研究教师向师性的甚少。因此,本研究拟从多维的角度对教师向师性加以研究,分析教师教学对不同类别学科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利用教师的向师性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建议。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学习受到教师的影响较大。本研究对比不同教师向师性下小学生期末数学成绩,发现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同程度的受到教师向师性的影响。不同向师性下学生的成绩成绩高低依次递减为:关爱分享型、严谨逻辑型、幽默活跃型和创新探索型无显著的区别。
这可能是由于关爱分享型的教师强调人文关怀,能够赢得学生们的好感和支持,从而移情到学习当中,学生将教师的积极评价作为一种“奖励”,产生更高的学习主动性。
严谨逻辑性向师性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谨慎,讲授的内容逻辑严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严谨逻辑性向师性的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由简入繁,理解数学题目的逻辑结构点,继而深入透彻地领会数学知识。
创新、幽默活跃型的教师可能由于要求较为松散,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比较贪玩、自制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很容易被教师的幽默所吸引,而更多地关注教师本身,却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在这样的向师性下,学生可能对数学学科报以敷衍的态度,降低了学习的成绩。
二、不同教师向师性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影响的原因
1.教师是学校课堂的主导者
从我国目前教学的整体环境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堂一直是“教师本位”,而非“学生本位”,这就使得教师对于整个课堂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觉性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向师性都适合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作为学校课堂的主导者,其向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态度都构成了重要影响。
已有研究显示,学生感知的班级氛围与学业情绪的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维度呈现出及其明显的正相关,与消极高唤醒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良好的班级氛围会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并且与学业成绩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并发现班级环境对于学业倦怠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而不同的向师性会影响到班级氛围。由此可见,小学教师的向师性可能会通过影响班级氛围来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1]。
三、利用不同教师向师性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对策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形成更灵活的向师性
教师是学校课程向师性的课堂设计者和执行者,没有教师的参与和实施,何来向师性一说。通过研究显示,不同的向师性能够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此教师向师性的灵活化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从小学教师向师性的现状可以看到,各类向师性都占有相当的比例,什么样的向师性最合适于自己专业的教学呢?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关爱分享型和严谨逻辑型向师性的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这与教学对象的群体特征有着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选择或调整自身向师性时必须要结合教学对象的特征,寻找最适合的向师性。并且,本研究仅仅针对的是数学学科进行的调查,在其他类别的学科学习当中,是否某种向师性更适合于学生的学习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2.提高学生对教师向师性的认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小学生作为小学教育的主体,无论是自然科学学科还是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习成绩都与小学生自身对学习的认知和努力是分不开的,调查显示,在不同的向师性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着很大的差异,然而研究并未涉及对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因此笔者尝试推测,自我同一性较高的小学生在任何向师性下的学习成绩和自我效能感都是较好的,因为同一性发展好的个体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想要的、想学的是什么,从而较少的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教师向师性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在教师向师性相对固化的背景下,学生应该加强对向师性的认识,了解各类向师性下有哪些教学资源更为充沛,例如幽默活跃型向师性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讨论和思考的空间,严谨逻辑型向师性的教师更致力于训练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够获得更多细节性的锻炼机会。
四、结论
教师向师性会对小学生的成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建议可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形成更灵活的向师性;提高学生对教师向师性的认知,充分利用各类向师性下的资源;加学校校对课程建设的关注和投入: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等四方面入手,提高小学生的成绩。最后,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例如,由于研究资源的局限、调查时间的紧迫等,不能保证每次问卷施测都能做到绝对的一致性,有些施测被安排在课间进行,就可能有无关变量影响被调查者答卷,希望研究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陆根书,韦娜等.学校教师教学观与小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J].教学研 究,2010,(1).
[2]黎文君.教师向师性的转变及其与学生学习关系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学校,2012.
[3]余悦.教师向师性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D].上海:上海师范学校,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