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是学生从看图说话写话过渡到自主选材、独立习作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会有“无从下笔”的困顿。究其原因,是因为有经历无认识,没有从凝视的角度看世界,没有从凝视的视角炼语言。近日重新阅读了贾志敏老师关于素描作文的几个课例,可以找到突破这一困境的钥匙:凝视。也就是说,在习作课上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从外到内的细致观察和情感体察,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和兴趣,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扎扎实实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功。从作文教学的突围来看,中年级作文课上的“凝视”至少有以下三个视角。
一、素材:场景再现,重组素描资源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很多学生的直觉反应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无从寻找习作素材。长此以往,学生怕作文的心理就产生了。贾老师的素描作文教学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学生没有写作素材,贾老师就做动作给他们看,找一些物品给他们看,看完了要学生练习写作。贾老师说:“事与态都是摆在眼前的,极具体而有可观性,比较容易捉摸,好比习画写生,模特儿摆在面前,看着它一笔一笔地模拟,如果有一笔不像,还可以随看随改。紧抓住实事实物,决不至坠入空洞肤泛的恶习。”这番话其实就在告诉我们:写作,首先就要学会对素材的凝视。
在贾老师《叙事素描作文》一课的伊始,就曾有这样一段指导学生凝视素材的经典片段:
师:写作文少不了观察,观察主要的手段就是用眼睛看周围的事物。可是如果光用眼睛看,不用脑子记,眼睛就会欺骗你。我问两个问题,看你能不能回答。对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马路上控制交通的红绿灯不陌生吧?见过吗?(生点头)红绿灯中哪一个灯在上面?
生:绿灯在上。
师:是绿的?(出示)哪个在上?
生:红灯。
师:尽管我们的眼睛每天看到同一事物,但是却熟视无睹,脑子不用,看到的也是假的,眼睛会欺骗我们。再问第二个问题,我刚才进来跟你们见面,你们看到我穿了件大衣是吧?(生点头)这件大衣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的。
师:黑色的?(拿出一件上衣)是大衣吗?不是的。所以观察要看仔细,而且脑子也要记,记清楚。
课未始,贾老师就从如何观察这一角度对学生进行身体力行的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继而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观察与感受。
细致的观察能力,只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在作文课上,还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对素材加工,从而实现资源的重组,为学生的习作服务。贾老师的素描作文课,经常会在此时停下脚步,用表演、实物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凝视”,让场景在作文课堂再现。比如,在《叙事素描作文》一课中,师生共同表演,再现了“爷爷找手机”的场景;在《一个橘子》一课中,贾老师直接拿出橘子,引导学生凝视观察其外形、大小、形状、味道。在贾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步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学会了用儿童的语言来表现生活,从而走向作文练习的正道。
在贾老师的素描作文课上,对素材的“凝视”,其实就是对真实生活的聚焦和重组。它符合小学生直观感性的认知要求,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情境、直观的事物,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尤其是刚接触写作的学生。凝视素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克服“写什么”的难题。
二、语言:巧用策略,拉长炼字成文
贾老师指出:“小学生习作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是他对习作性质的一种理解。其基本元素是:写什么和怎么写。凝视“素材”,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凝视“语言”,就能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贾老师的素描作文课常常巧用策略,帮助学生炼字成文,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情感转化为文字的表达,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1.巧用“拉长”策略,让语言表达有血有肉
贾老师认为:写作文就是由一句话变成几句话,而后再由几句话变成数十句话、数百句话的过程。他颇有趣味地说:“作文有点像兰州拉面,一个面团,拉长以后,一折二,二折四,四折八……面条越拉越细,最终拉出的是细如头发丝的面条。”他的很多作文课都巧妙地运用这一策略,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师:中国人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要交代起因、经过、结果。这5句话,就是一篇文章。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题目就叫“找手机”。(出示,生读。)
找手机
爷爷刚要出门,发现手机不见了,非常着急。他让我们全家出动,寻找手机,结果一无所获。当我知道爷爷的手机开着的时候,我拨通了他的手机。爷爷的手机在冰箱里唱着歌呢。手机怎么会跑到冰箱里去的呢?原来,爷爷吃完了早餐,把剩下的饭菜送到冰箱里的时候,随手把手机也放进去了。
师:真有趣,两百字不到,把事情说清楚了,可是这样写,这样交代,不具体。我们可以把一句变成几句,再把几句连起来。这里一共有五句话。(师指挥学生分组)每一组,把一句话变成几句话。
(生写作3分钟)
师:先写好的同学,可以轻声地讀一读自己写的作文。通吗?顺吗?用词恰当吗?能不能再写得具体一点?清楚一点?生动一点?
(师选两组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作文)
这一片段来自《叙事素描作文》一课,前面通过师生表演故事,学生已经对作文素材进行“凝视”,构建了新的作文素材,但是只有短短5句话。此处,教师将“凝视”的目光聚焦到语言的表达上,引导学生任选一句话,用“拉长”的策略将一句话变成几句话,从而把语言表达变得有血有肉。
2.妙用“炼字”策略,让语言表达准确规范
写作文要咬文嚼字,静心会文。对此,贾老师几乎把它做到了极致。有的句子看似无可挑剔,句子通顺,意思明白,然而还得反复诵读,仔细推敲。在《贾老师教作文系列讲座》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师:请看这样一句话:“寒假里,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对这一句话,我们不妨来“咬一咬”“嚼一嚼”。
(1)“有幸”,指机会难得,非常幸运。句子中的“有幸”能管住“我”,而要管“爸爸”,则有些牵强了。道理很简单,上海、杭州相距不甚远,爸爸去杭州的机会一定不少,因此,应将“有幸”一词置于“我”的后面较为
贴切。
(2)将“和”改成“随”或“跟”较好,借以说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3)从行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是在上海写这篇习作的,故不能用“来到”,而须用“去”或者干脆删去“来”字。
(4)到杭州去干什么?句子没有交代。别人读了就会产生疑问,如果去奔丧、扫墓,也算“有幸”?因此,后面该加“游览”一词。
这么一“咬文嚼字”,就能辨别出一点味道来了。最后把原句改为:“寒假里,我有幸随爸爸到杭州游览。”这个片段中,贾老师将“凝视”的目光聚焦在语言的锤炼上,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三、評价:灵活点评,丰富言语场域
在作文之后,教师还应该将“凝视”的目光聚焦到“点评”上。
1.凝视习作题目,炼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作文练习必然需要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所以激活思维是作文教学方法的主要指向。题目的拟用,是思维的结果呈现。在贾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思维锤炼过程:
师:手机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手机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演变出许多故事。我们今天的故事是手机系列中的一个,如果在“手机”前面加一个字,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目。
生:《找手机》。
师:可以。可否在“手机”后面加几个字,变成一篇文章的题目呢?
生:《手机失踪了》。
生:《手机去哪儿了》。
师:现在有个电影叫《爸爸去哪儿》。如果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可以吗?什么题目?
生:《糊涂的爷爷》。
师:如果将“爷爷”放前面,这句话怎么说?
生:《爷爷真糊涂》。
师:《爷爷真糊涂》,举了三个例子:第一个,拿着眼镜找眼镜;第二个,回家摸错了门,跑到别人家里去了,差点被人家当成老贼,抓到派出所去;第三个,手机放到冰箱里。三件事,写出爷爷的糊涂。
从叙事文章的取题,到写人文章的取题,设计可谓匠心独运,在锤炼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无痕地渗透了方法。
2.凝视关键语句,炼语言
贾老师非常关注学生习作后的点评。点评时,贾老师特别关注关键语句,对学生的用词字斟句酌。
生:啊,这个橘子真可爱!
师:你读出了感受,我听了,也觉得这个橘子真可爱。
生:它黄中透绿,扁扁的,像个小南瓜。
师:写得很形象,文章就生动了。
生:又像节日里挂着的灯笼。你
看!你看!
师:好!这儿为什么要写两个“你看”呢?我觉得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惊喜的感觉,小孩子就喜欢这样说话。
生:放在手上掂一掂,沉甸甸的。放在鼻子前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
清香。
师:“闻”“有”可以去掉。另外。“放在鼻子前一闻”和“一股淡淡的清香”中间缺了一个字。你再读,读好了,语气出来了,这个字也就出来了。
生:(一连读了好几遍,直到读进去,仿佛为清香所陶醉时,“啊”字脱口而出。)放在鼻子前一闻,啊,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剥开橘皮,我一数,一共有12瓤,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加上“着”和“呢”,再读一下。
生: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呢。我摘下一瓤,放在
嘴里。
师:“放”是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阳台上等,嘴是一个腔囊,应该说
“放进”。
生:我摘一瓤,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甜滋滋的,还有点酸溜溜的感觉。
短短的一段话,贾老师放慢脚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凝视”语言,在评价中及时修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素描作文,其本质就是让“凝视”走进作文。凝视素材,凝视语言,凝视点评,这三大视角的合理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当前作文困境的突围。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一、素材:场景再现,重组素描资源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很多学生的直觉反应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无从寻找习作素材。长此以往,学生怕作文的心理就产生了。贾老师的素描作文教学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学生没有写作素材,贾老师就做动作给他们看,找一些物品给他们看,看完了要学生练习写作。贾老师说:“事与态都是摆在眼前的,极具体而有可观性,比较容易捉摸,好比习画写生,模特儿摆在面前,看着它一笔一笔地模拟,如果有一笔不像,还可以随看随改。紧抓住实事实物,决不至坠入空洞肤泛的恶习。”这番话其实就在告诉我们:写作,首先就要学会对素材的凝视。
在贾老师《叙事素描作文》一课的伊始,就曾有这样一段指导学生凝视素材的经典片段:
师:写作文少不了观察,观察主要的手段就是用眼睛看周围的事物。可是如果光用眼睛看,不用脑子记,眼睛就会欺骗你。我问两个问题,看你能不能回答。对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马路上控制交通的红绿灯不陌生吧?见过吗?(生点头)红绿灯中哪一个灯在上面?
生:绿灯在上。
师:是绿的?(出示)哪个在上?
生:红灯。
师:尽管我们的眼睛每天看到同一事物,但是却熟视无睹,脑子不用,看到的也是假的,眼睛会欺骗我们。再问第二个问题,我刚才进来跟你们见面,你们看到我穿了件大衣是吧?(生点头)这件大衣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的。
师:黑色的?(拿出一件上衣)是大衣吗?不是的。所以观察要看仔细,而且脑子也要记,记清楚。
课未始,贾老师就从如何观察这一角度对学生进行身体力行的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继而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观察与感受。
细致的观察能力,只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在作文课上,还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对素材加工,从而实现资源的重组,为学生的习作服务。贾老师的素描作文课,经常会在此时停下脚步,用表演、实物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凝视”,让场景在作文课堂再现。比如,在《叙事素描作文》一课中,师生共同表演,再现了“爷爷找手机”的场景;在《一个橘子》一课中,贾老师直接拿出橘子,引导学生凝视观察其外形、大小、形状、味道。在贾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步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学会了用儿童的语言来表现生活,从而走向作文练习的正道。
在贾老师的素描作文课上,对素材的“凝视”,其实就是对真实生活的聚焦和重组。它符合小学生直观感性的认知要求,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情境、直观的事物,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尤其是刚接触写作的学生。凝视素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克服“写什么”的难题。
二、语言:巧用策略,拉长炼字成文
贾老师指出:“小学生习作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是他对习作性质的一种理解。其基本元素是:写什么和怎么写。凝视“素材”,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凝视“语言”,就能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贾老师的素描作文课常常巧用策略,帮助学生炼字成文,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情感转化为文字的表达,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1.巧用“拉长”策略,让语言表达有血有肉
贾老师认为:写作文就是由一句话变成几句话,而后再由几句话变成数十句话、数百句话的过程。他颇有趣味地说:“作文有点像兰州拉面,一个面团,拉长以后,一折二,二折四,四折八……面条越拉越细,最终拉出的是细如头发丝的面条。”他的很多作文课都巧妙地运用这一策略,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师:中国人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要交代起因、经过、结果。这5句话,就是一篇文章。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题目就叫“找手机”。(出示,生读。)
找手机
爷爷刚要出门,发现手机不见了,非常着急。他让我们全家出动,寻找手机,结果一无所获。当我知道爷爷的手机开着的时候,我拨通了他的手机。爷爷的手机在冰箱里唱着歌呢。手机怎么会跑到冰箱里去的呢?原来,爷爷吃完了早餐,把剩下的饭菜送到冰箱里的时候,随手把手机也放进去了。
师:真有趣,两百字不到,把事情说清楚了,可是这样写,这样交代,不具体。我们可以把一句变成几句,再把几句连起来。这里一共有五句话。(师指挥学生分组)每一组,把一句话变成几句话。
(生写作3分钟)
师:先写好的同学,可以轻声地讀一读自己写的作文。通吗?顺吗?用词恰当吗?能不能再写得具体一点?清楚一点?生动一点?
(师选两组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作文)
这一片段来自《叙事素描作文》一课,前面通过师生表演故事,学生已经对作文素材进行“凝视”,构建了新的作文素材,但是只有短短5句话。此处,教师将“凝视”的目光聚焦到语言的表达上,引导学生任选一句话,用“拉长”的策略将一句话变成几句话,从而把语言表达变得有血有肉。
2.妙用“炼字”策略,让语言表达准确规范
写作文要咬文嚼字,静心会文。对此,贾老师几乎把它做到了极致。有的句子看似无可挑剔,句子通顺,意思明白,然而还得反复诵读,仔细推敲。在《贾老师教作文系列讲座》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师:请看这样一句话:“寒假里,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对这一句话,我们不妨来“咬一咬”“嚼一嚼”。
(1)“有幸”,指机会难得,非常幸运。句子中的“有幸”能管住“我”,而要管“爸爸”,则有些牵强了。道理很简单,上海、杭州相距不甚远,爸爸去杭州的机会一定不少,因此,应将“有幸”一词置于“我”的后面较为
贴切。
(2)将“和”改成“随”或“跟”较好,借以说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3)从行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是在上海写这篇习作的,故不能用“来到”,而须用“去”或者干脆删去“来”字。
(4)到杭州去干什么?句子没有交代。别人读了就会产生疑问,如果去奔丧、扫墓,也算“有幸”?因此,后面该加“游览”一词。
这么一“咬文嚼字”,就能辨别出一点味道来了。最后把原句改为:“寒假里,我有幸随爸爸到杭州游览。”这个片段中,贾老师将“凝视”的目光聚焦在语言的锤炼上,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三、評价:灵活点评,丰富言语场域
在作文之后,教师还应该将“凝视”的目光聚焦到“点评”上。
1.凝视习作题目,炼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作文练习必然需要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所以激活思维是作文教学方法的主要指向。题目的拟用,是思维的结果呈现。在贾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思维锤炼过程:
师:手机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手机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演变出许多故事。我们今天的故事是手机系列中的一个,如果在“手机”前面加一个字,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目。
生:《找手机》。
师:可以。可否在“手机”后面加几个字,变成一篇文章的题目呢?
生:《手机失踪了》。
生:《手机去哪儿了》。
师:现在有个电影叫《爸爸去哪儿》。如果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可以吗?什么题目?
生:《糊涂的爷爷》。
师:如果将“爷爷”放前面,这句话怎么说?
生:《爷爷真糊涂》。
师:《爷爷真糊涂》,举了三个例子:第一个,拿着眼镜找眼镜;第二个,回家摸错了门,跑到别人家里去了,差点被人家当成老贼,抓到派出所去;第三个,手机放到冰箱里。三件事,写出爷爷的糊涂。
从叙事文章的取题,到写人文章的取题,设计可谓匠心独运,在锤炼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无痕地渗透了方法。
2.凝视关键语句,炼语言
贾老师非常关注学生习作后的点评。点评时,贾老师特别关注关键语句,对学生的用词字斟句酌。
生:啊,这个橘子真可爱!
师:你读出了感受,我听了,也觉得这个橘子真可爱。
生:它黄中透绿,扁扁的,像个小南瓜。
师:写得很形象,文章就生动了。
生:又像节日里挂着的灯笼。你
看!你看!
师:好!这儿为什么要写两个“你看”呢?我觉得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惊喜的感觉,小孩子就喜欢这样说话。
生:放在手上掂一掂,沉甸甸的。放在鼻子前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
清香。
师:“闻”“有”可以去掉。另外。“放在鼻子前一闻”和“一股淡淡的清香”中间缺了一个字。你再读,读好了,语气出来了,这个字也就出来了。
生:(一连读了好几遍,直到读进去,仿佛为清香所陶醉时,“啊”字脱口而出。)放在鼻子前一闻,啊,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剥开橘皮,我一数,一共有12瓤,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加上“着”和“呢”,再读一下。
生: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呢。我摘下一瓤,放在
嘴里。
师:“放”是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阳台上等,嘴是一个腔囊,应该说
“放进”。
生:我摘一瓤,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甜滋滋的,还有点酸溜溜的感觉。
短短的一段话,贾老师放慢脚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凝视”语言,在评价中及时修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素描作文,其本质就是让“凝视”走进作文。凝视素材,凝视语言,凝视点评,这三大视角的合理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当前作文困境的突围。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