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促使企业必须提升管理以应对不断的挑战,在这一时期,员工面临着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释放,最终将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工作绩效。本文从打造幸福企业的必要性和影响员工幸福感的诸多因素入手,得出幸福企业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管理模式。最后,提出了如何打造幸福企业,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几点建议,如将提升员工幸福感纳入到企业管理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更完善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引入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等。打造幸福企业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但毋庸置疑的是,一个充满幸福感的企业,必将更有效地引导员工以积极情绪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激发团队的激情和活力,促进企业工作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幸福感;幸福企业;有效增强;提升绩效;员工心理援助
继科技、关系是生产力的诸多“生产力要素热”之后,“幸福也是生产力”逐渐进入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在现实生活中,不需要太多数据就能证明一个幸福的员工可以产生更积极更主动的工作热情,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也将大大提高。可是,随着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与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刻都在接受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员工也明显感觉到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标准越来越高,加之物价的上涨,来自生活的压力等,使员工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笔者根据分公司团委对青年员工的一份思想调研了解到:分公司有27.32%的青年感觉“很累,能力透支”,20.97%的青年处于“疲于应付,快要崩溃”的境地,繁杂的工作、时常加班的工作状态、难以顺利达成的工作目标、来自家庭的重重压力,使一半的青年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一些员工的不良情绪影响了工作,还有一些员工出现了家庭、感情危机。
如何有效提升员工的幸福感,笔者对打造幸福企业、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因素、如何提升员工幸福等方面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一、幸福企业是成就幸福员工的前提
“幸福感”最早来源于美国学者罗伯特—莱恩,他的理论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的价值、人生的目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用贴近人们的实际情况来表达,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更舒心、安心、放心以及对未来有信心”。
企业对于员工而言,是一个大家庭,企业和员工相互依存。员工是否感到幸福,和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幸福的外在和内在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什么是幸福的企业?大部分人会联想到丰厚的薪水、完善的福利。但幸福的企业并不是光靠钱就能做到的,一个企业的幸福感来自很多其他方面,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多样化的培训手段、顺畅的晋升渠道等,而充分认识和发掘员工个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更有效地引导员工以积极情绪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激发团队的激情和活力,促进工作绩效提升,更是一个幸福企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在企业行为里,员工满意度每提高5%,外部客户满意度就提升11.9%,企业效益就提升2.5%。
一个企业若能有效提高员工的职业幸福感,就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保持企业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如联想公司,在21世纪初期就全面提升了公司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极大发挥了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使企业保持了长久的活力。
与之相反的一个例子是富士康公司,它创造了高额利润,但该企业的“十连跳”却一直作为反面教材被国内公众所诟病。这种高强度非人性化的方式其实是现在许多企业的缩影,即:把员工当成“螺丝钉”,要求员工一切服从命令。
在传统的员工关系中,企业与员工之间是单纯契约关系,企业支付员工一定的报酬、福利,以换取员工的劳力与脑力。而幸福企业的员工关系则认为,企业与员工之间不仅是经济契约关系,也是一个心理契约的关系,企业应不断关注员工心理状态,从各个层面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和满意度,这样的企业一定是以人为本、员工受到尊重,受到激励,非常有朝气和竞争力的个体。从这个角度来看,幸福企业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管理模式。
二、影响企业员工幸福感的因素
在一个企业里,员工幸福感主要受到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物质因素包含广泛,主要是薪酬福利,合理的薪资体系可以增进员工的积极性并促进其发展,同时使员工的努力与组织的目标、理念与文化相一致,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同时,员工福利也是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和忠诚度的重要方式。从长久的趋势看,企业应该更多开发能安定员工的福利,如家庭友好式福利,即工作与家庭需求的平衡计划中的儿童看护,老人护理服务,员工为照顾家庭而累计的休假日,为照顾孩子或老人而延期休假的政策等,将有利于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员工的生活质量。
其次,建立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工作生活环境的面积、形状、陈设、通风、采光、温度等与在内工作、生活的员工心理感受有密切的关系,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影响员工幸福感的非物质因素则更为多元,更为复杂。
(一)企業改革、岗位调整、人员分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都会给员工造成心理压力。在日新月异的企业变革与发展中,员工对工作能否适应,能否胜任时常会产生焦虑。
(二)职业发展带来的压力。员工在关注薪酬福利的同时会更加关注自身未来的成长发展与进步。而个人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努力、背景、机遇都密不可分。各岗位之间的竞争,各位员工之间的竞争,渴望升迁或是提高待遇都需要具备更多的优势,要想在同事中间保持出类拔萃,也需要员工付出更多的心力。
(三)来自生活的压力。现阶段社会环境造成了钱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年轻人一毕业就要为高昂的生存艰难拼搏,不断飙升的物价、房价、育儿费用让很多员工感到家庭经济生活压力偏大。同时,家庭幸福也会影响到工作上的情绪,如果婚姻、恋爱受到挫折和遇到问题,员工也会格外感到悲观失望,情绪低落。 (四)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的丧失让员工内心充满矛盾。有的企业为了发展,目光短浅,对环境造成了大的破坏,也有的企业自私罔顾,对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采取躲避的方式,使员工内心充满自责。
如果企业不能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将导致员工降低满意度和对组织的承诺,最终对个人和组织绩效和形象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如何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一)从企业文化建设着手,营造宽松活跃、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幸福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企业不仅要从制度上提供更为保障的举措,更重要的是,将提升员工幸福感纳入到企业的整体文化中去,让企业更加关注人,真正将员工作为更为宝贵的财富来对待。同时,对员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员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广阔的胸襟、洒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德,在企业内部号召向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学习,挖掘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开展行之有效的道德讲座,不搞形式主义和虚无主义,使“凭良心做人做事”、“绝不让老实人吃亏”真正渗透到每个员工心里;中高层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搞官本位主义,尽量作到管理扁平化,建立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企业的年轻员工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不以名利为奋斗目标,潜心工作,努力钻研,在自身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如此企业会拥有良好的风气和组织士气。同时,领导人与管理团队的高度配合,统筹协调,在顺境中让员工们时刻保持警醒,在逆境中让员工们看到希望,培养员工坚定于未来导向的信念,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才会得到根本性提升。
(二)加强制度建设,为提升员工幸福感提供保障。我们企业属于大型国企,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员工之间关系复杂,心态多变,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员工工作态度懒散,却拿着不菲的收入。久而久之,会挫伤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企业亟待建立更为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做到以制度选人、制度培育人,减少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要运用多维的综合评价和申诉、面谈等方式,使考核内容更为客观,考核方式更为全面,考核结果更为公正。变考核为评价、沟通、促进,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幸福感和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业绩,勇于承担责任。当员工的努力得到最大的薪酬回报时,当他们觉得他们受到了最公平的对待时,他们才会觉得幸福。
(三)提高企业民主管理水平,增强提升员工幸福感的沟通渠道。承认、尊重、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也是提高员工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中高层领导,要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心声,尤其是一线员工的心声,畅通意愿表达的渠道,建立管理层与员工的日常沟通机制,使员工可以畅所欲言,管理层可以释疑解惑,共同探讨企业发展问题、日常管理问题及员工个人发展问题、生活学习问题,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从而从心理上产生一种受到尊重的幸福感。
建立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最大限度地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从企业本部到一线项目部,从制定政策到具体操作,从全局平衡到局部调整,都应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并通过厂务公开等各种方式让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公开意圖、在具体操作中公开过程、在选人用人上公开招聘,在薪酬福利上公开方案,使得考核评价体系,培训发展体系,薪酬福利体系公开透明,如此,员工才会得以安心、快乐的工作。
(四)完善职业目标和计划,让员工看到未来
要让员工工作得更快乐,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我的未来在哪里”,有无良好职业发展前景是员工能否快乐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员工对前景迷茫是一个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企业应该为员工尽量搭建一个公平、合理、公正的发展平台和建立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计划。
在企业内部要积极为员工量身定做培训学习计划,在员工成长的不同阶段,针对工作实际和他本人的需要,提供培训课程、导师、轮岗等多种发展所需的资源,让员工葆有更多新鲜感,增加学习更多新知识的机会。这对优秀的员工来说,尤其重要。同时,工会组织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自主创新实践、培育品牌员工等活动,搭建员工展示才华的舞台,创造成长成才的机会,提高员工技能素质,增强员工的幸福感。
(五)对员工进行心理援助,鼓励员工快乐生活
目前,在全球500强的企业里面,已经有90%实现了“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即为员工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心理援助,利用心理学知识,不断消除员工内心不和谐的因素,解决员工心理和行为问题,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改善企业管理的目的。我们企业现在尚无条件实现这一举措,但可以试着将“员工心理援助”纳入到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把心理援助贯穿、渗透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去,企业的政工工作者要向心理咨询师角色转变,工作内容要向“教育人”向“服务人”转变,帮助员工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企业可以在条件允许下开通员工QQ谈心室、心理咨询电话和心理咨询邮箱等多条沟通渠道,为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员工提供多条帮助路线,且保障员工的私密性。在基层项目部,思想工作人员要成为心理辅导师,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行为训练,引导员工实事求是、讲究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引导员工矫正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多沟通,消除误会等等。引导员工在追求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要有“过程第一、结果第二”的积极心态,享受追求目标的过程,不要对结果过于执著。帮助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快乐指数。
要正确处理和兼顾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中各方面利益冲突,引导员工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要多关心关注弱势群体,要多了解员工的所想、所需,并积极地创造条件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化解生活中的困难,使员工时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真正感受到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从而更积极地参与、融入企业管理,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忠诚度,增强职业幸福感。工会组织要时常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和一些能够凝聚人心、感动员工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让员工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愉悦身心。
如何提升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是一个新课题,需要长时间的探讨,但值得肯定是,在今后我们要把“幸福感” 理念引入企业管理中,切实从企业文化的营造,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发展愿望的满足,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引进等诸多方面,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切实增强员工职业幸福感,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幸福感;幸福企业;有效增强;提升绩效;员工心理援助
继科技、关系是生产力的诸多“生产力要素热”之后,“幸福也是生产力”逐渐进入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在现实生活中,不需要太多数据就能证明一个幸福的员工可以产生更积极更主动的工作热情,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也将大大提高。可是,随着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与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刻都在接受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员工也明显感觉到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标准越来越高,加之物价的上涨,来自生活的压力等,使员工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笔者根据分公司团委对青年员工的一份思想调研了解到:分公司有27.32%的青年感觉“很累,能力透支”,20.97%的青年处于“疲于应付,快要崩溃”的境地,繁杂的工作、时常加班的工作状态、难以顺利达成的工作目标、来自家庭的重重压力,使一半的青年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一些员工的不良情绪影响了工作,还有一些员工出现了家庭、感情危机。
如何有效提升员工的幸福感,笔者对打造幸福企业、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因素、如何提升员工幸福等方面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一、幸福企业是成就幸福员工的前提
“幸福感”最早来源于美国学者罗伯特—莱恩,他的理论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的价值、人生的目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用贴近人们的实际情况来表达,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更舒心、安心、放心以及对未来有信心”。
企业对于员工而言,是一个大家庭,企业和员工相互依存。员工是否感到幸福,和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幸福的外在和内在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什么是幸福的企业?大部分人会联想到丰厚的薪水、完善的福利。但幸福的企业并不是光靠钱就能做到的,一个企业的幸福感来自很多其他方面,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多样化的培训手段、顺畅的晋升渠道等,而充分认识和发掘员工个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更有效地引导员工以积极情绪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激发团队的激情和活力,促进工作绩效提升,更是一个幸福企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在企业行为里,员工满意度每提高5%,外部客户满意度就提升11.9%,企业效益就提升2.5%。
一个企业若能有效提高员工的职业幸福感,就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保持企业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如联想公司,在21世纪初期就全面提升了公司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极大发挥了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使企业保持了长久的活力。
与之相反的一个例子是富士康公司,它创造了高额利润,但该企业的“十连跳”却一直作为反面教材被国内公众所诟病。这种高强度非人性化的方式其实是现在许多企业的缩影,即:把员工当成“螺丝钉”,要求员工一切服从命令。
在传统的员工关系中,企业与员工之间是单纯契约关系,企业支付员工一定的报酬、福利,以换取员工的劳力与脑力。而幸福企业的员工关系则认为,企业与员工之间不仅是经济契约关系,也是一个心理契约的关系,企业应不断关注员工心理状态,从各个层面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和满意度,这样的企业一定是以人为本、员工受到尊重,受到激励,非常有朝气和竞争力的个体。从这个角度来看,幸福企业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管理模式。
二、影响企业员工幸福感的因素
在一个企业里,员工幸福感主要受到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物质因素包含广泛,主要是薪酬福利,合理的薪资体系可以增进员工的积极性并促进其发展,同时使员工的努力与组织的目标、理念与文化相一致,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同时,员工福利也是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和忠诚度的重要方式。从长久的趋势看,企业应该更多开发能安定员工的福利,如家庭友好式福利,即工作与家庭需求的平衡计划中的儿童看护,老人护理服务,员工为照顾家庭而累计的休假日,为照顾孩子或老人而延期休假的政策等,将有利于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员工的生活质量。
其次,建立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工作生活环境的面积、形状、陈设、通风、采光、温度等与在内工作、生活的员工心理感受有密切的关系,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影响员工幸福感的非物质因素则更为多元,更为复杂。
(一)企業改革、岗位调整、人员分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都会给员工造成心理压力。在日新月异的企业变革与发展中,员工对工作能否适应,能否胜任时常会产生焦虑。
(二)职业发展带来的压力。员工在关注薪酬福利的同时会更加关注自身未来的成长发展与进步。而个人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努力、背景、机遇都密不可分。各岗位之间的竞争,各位员工之间的竞争,渴望升迁或是提高待遇都需要具备更多的优势,要想在同事中间保持出类拔萃,也需要员工付出更多的心力。
(三)来自生活的压力。现阶段社会环境造成了钱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年轻人一毕业就要为高昂的生存艰难拼搏,不断飙升的物价、房价、育儿费用让很多员工感到家庭经济生活压力偏大。同时,家庭幸福也会影响到工作上的情绪,如果婚姻、恋爱受到挫折和遇到问题,员工也会格外感到悲观失望,情绪低落。 (四)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的丧失让员工内心充满矛盾。有的企业为了发展,目光短浅,对环境造成了大的破坏,也有的企业自私罔顾,对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采取躲避的方式,使员工内心充满自责。
如果企业不能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将导致员工降低满意度和对组织的承诺,最终对个人和组织绩效和形象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如何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一)从企业文化建设着手,营造宽松活跃、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幸福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企业不仅要从制度上提供更为保障的举措,更重要的是,将提升员工幸福感纳入到企业的整体文化中去,让企业更加关注人,真正将员工作为更为宝贵的财富来对待。同时,对员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员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广阔的胸襟、洒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德,在企业内部号召向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学习,挖掘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开展行之有效的道德讲座,不搞形式主义和虚无主义,使“凭良心做人做事”、“绝不让老实人吃亏”真正渗透到每个员工心里;中高层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搞官本位主义,尽量作到管理扁平化,建立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企业的年轻员工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不以名利为奋斗目标,潜心工作,努力钻研,在自身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如此企业会拥有良好的风气和组织士气。同时,领导人与管理团队的高度配合,统筹协调,在顺境中让员工们时刻保持警醒,在逆境中让员工们看到希望,培养员工坚定于未来导向的信念,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才会得到根本性提升。
(二)加强制度建设,为提升员工幸福感提供保障。我们企业属于大型国企,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员工之间关系复杂,心态多变,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员工工作态度懒散,却拿着不菲的收入。久而久之,会挫伤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企业亟待建立更为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做到以制度选人、制度培育人,减少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要运用多维的综合评价和申诉、面谈等方式,使考核内容更为客观,考核方式更为全面,考核结果更为公正。变考核为评价、沟通、促进,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幸福感和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业绩,勇于承担责任。当员工的努力得到最大的薪酬回报时,当他们觉得他们受到了最公平的对待时,他们才会觉得幸福。
(三)提高企业民主管理水平,增强提升员工幸福感的沟通渠道。承认、尊重、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也是提高员工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中高层领导,要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心声,尤其是一线员工的心声,畅通意愿表达的渠道,建立管理层与员工的日常沟通机制,使员工可以畅所欲言,管理层可以释疑解惑,共同探讨企业发展问题、日常管理问题及员工个人发展问题、生活学习问题,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从而从心理上产生一种受到尊重的幸福感。
建立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最大限度地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从企业本部到一线项目部,从制定政策到具体操作,从全局平衡到局部调整,都应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并通过厂务公开等各种方式让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公开意圖、在具体操作中公开过程、在选人用人上公开招聘,在薪酬福利上公开方案,使得考核评价体系,培训发展体系,薪酬福利体系公开透明,如此,员工才会得以安心、快乐的工作。
(四)完善职业目标和计划,让员工看到未来
要让员工工作得更快乐,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我的未来在哪里”,有无良好职业发展前景是员工能否快乐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员工对前景迷茫是一个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企业应该为员工尽量搭建一个公平、合理、公正的发展平台和建立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计划。
在企业内部要积极为员工量身定做培训学习计划,在员工成长的不同阶段,针对工作实际和他本人的需要,提供培训课程、导师、轮岗等多种发展所需的资源,让员工葆有更多新鲜感,增加学习更多新知识的机会。这对优秀的员工来说,尤其重要。同时,工会组织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自主创新实践、培育品牌员工等活动,搭建员工展示才华的舞台,创造成长成才的机会,提高员工技能素质,增强员工的幸福感。
(五)对员工进行心理援助,鼓励员工快乐生活
目前,在全球500强的企业里面,已经有90%实现了“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即为员工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心理援助,利用心理学知识,不断消除员工内心不和谐的因素,解决员工心理和行为问题,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改善企业管理的目的。我们企业现在尚无条件实现这一举措,但可以试着将“员工心理援助”纳入到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把心理援助贯穿、渗透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去,企业的政工工作者要向心理咨询师角色转变,工作内容要向“教育人”向“服务人”转变,帮助员工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企业可以在条件允许下开通员工QQ谈心室、心理咨询电话和心理咨询邮箱等多条沟通渠道,为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员工提供多条帮助路线,且保障员工的私密性。在基层项目部,思想工作人员要成为心理辅导师,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行为训练,引导员工实事求是、讲究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引导员工矫正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多沟通,消除误会等等。引导员工在追求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要有“过程第一、结果第二”的积极心态,享受追求目标的过程,不要对结果过于执著。帮助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快乐指数。
要正确处理和兼顾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中各方面利益冲突,引导员工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要多关心关注弱势群体,要多了解员工的所想、所需,并积极地创造条件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化解生活中的困难,使员工时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真正感受到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从而更积极地参与、融入企业管理,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忠诚度,增强职业幸福感。工会组织要时常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和一些能够凝聚人心、感动员工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让员工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愉悦身心。
如何提升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是一个新课题,需要长时间的探讨,但值得肯定是,在今后我们要把“幸福感” 理念引入企业管理中,切实从企业文化的营造,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发展愿望的满足,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引进等诸多方面,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切实增强员工职业幸福感,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