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聚焦党员这一重点群体,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党员主题实践、修身展演展示”等内容,广泛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载体新颖的市民修身主题活动。目前,博物馆已成为中央组织部全国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上海市委党校的现场教学点、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
针对“市民修身行动”,提出了“把博物馆建成党建宣传窗口、红色教育基地、研究交流平台、锻炼成长窗口”的目标。调整场馆内容,更好地体现市区最新党建成果;制作一套巡展展板,系统反映凝聚力工程的传承和发展;丰富“相约时代楷模”主题活动内容,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继续编印凝聚力工程案例集(三)、故事集(三);探索“信仰的力量”姐妹篇,继续实践红色教育创新等十大工作项目。制定了合作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以及活动联搞、项目联做、服务联推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实施方案,共建工作已拓展到全市并走向全国。
一是举办喜迎十九大系列活动。作为党建主题的博物馆,积极宣传十九大精神,在序厅和小影院组织观看十九大开、闭幕会,很多老百姓自发到博物馆看直播,承办“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新成绩:砥砺奋进五年的历史性变革”讲座,讲座同时通过广播和阿基米德“学习同心圆”社区直播。举办“喜迎十九大聚力新征程——身边的凝聚力工程”主题活动,激励“凝聚力工程”的亲历者、建设者、参与者在新的征程上凝心聚力,開拓创新,以更加高远的目标、开拓的视野、务实的举措,不断书写“凝聚力工程”的新篇章。
二是举办“相约时代楷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邀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包起帆、吴尔喻、朱国萍、马卫星等来馆宣讲,与基层青年党员和“两新”组织白领进行互动交流,弘扬工匠精神和岗位成才、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精神。
三是举办“信仰的力量”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了“同城寄乡情——2017年长宁区流动党员看上海活动”“不忘初心跟党走——长宁区新党员开放式组织生活会”和重温入党誓词等一系列党员教育、党性锤炼、党务知识宣传活动41场。
四是举办“我爱我的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长宁实验小学、新普陀小学、愚园路第一小学等同学,开展“寻宝”“庆生”“猜谜”等活动,了解父辈过去的生活状况,体会自己生活品质发生巨大变化的本质因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红色记忆”教育阵地。
五是举办“上海新地标”主题系列活动。先后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协助举办微旅行活动;参与“上海地标”城市定向赛活动;组织“跟着党旗看长宁一主题定向赛活动”等,还先后与松江商旅委、广东佛山风光假日旅行社、苏州三九旅行社等14个旅游部门合作,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六是举办展演展示活动。激活馆内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宣教多样性,利用馆藏资源,先后创作了小品《小巷总理》、诗歌《凝聚的故事》、朗诵《燃灯者》等红色文化产品,在市文广系统、淮海中路街道、长宁区等党员群众中做宣传。联合有关部门,举办长宁区建党95周年诗歌朗诵会、上海市“5·18”国际博物馆日启动仪式等,并为2所学校的课外活动提供指导服务。
博物馆注重从内部完善、机制创新、联合联动、平台搭建等多种渠道,扩大服务的受益面、满足服务的多样性、提高服务的满意度。
一是开展文明创建宣传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党员干部、普通群众等群体,形成不同版本的讲解词,做到因人施讲。有完善的咨询服务台和导览服务,配备中英文两种博物馆简介,重点展板有中英文对照。开通网上和微信预约,为来参观的团队免费提供会议室、开展交流座谈、赠送凝聚力工程《案例集》《故事集》、安排重温入党誓词等党性教育活动。
二是开展案例教学活动。为有需求的参观团队开设了参观一案例教学一座谈交流一馆外实践参观点一现场互动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根据需求,还安排参观团队到长宁区推进凝聚力工程有亮点的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实现理性和感性的有机联系。目前,博物馆已编印《凝聚力工程案例集》和《凝聚力工程故事集》各三集,形成15个精品教学课程,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馆外实践参观点达到25个。
三是开展签约共建活动。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浦东展览馆、上海支部生活编辑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党委等共19家单位签约共建,派送巡展32场、引进临展24场。还签约成为上海市中小学生家庭护照基地。与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联合,共同举办了高中生志愿者团日纪念活动;还到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互相交流学习办馆体会。
四是联合各方力量参与主题宣传活动。注重搭建科普教育平台:先后举办“科学发展观”“社区科学治理”“建筑设计学”“植物养殖”等讲座,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技术和知识;注重搭建法律咨询平台,引入市一中院法官,为博物馆周边群众提供普法宣传;注重搭建市情宣传平台,引入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馆,举办“传承市情文脉,传播科学思想”的宣传活动。
博物馆围绕“党的诞生地”主题,突出“党的领导力、创造力、凝聚力”这一重点,踏实工作,收获满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做法提炼,经验复制
博物馆陈展的内容,不仅用图片、实物展现,还将基层党组织创新的各种工作法用文字、图表加以展现,做到文字精练、形象生动,图表清晰、简洁明了,所以许多参观团队边听讲解,边认真拍摄。博物馆经常会出现:先是领导来参观,然后领导回去再组织下属单位党组织来参观,有效服务了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2.案例教学,融会贯通
案例教学是博物馆强化对“凝聚力工程”再认识的一种展教新模式,通过系列安排,深度灌输,交流答疑,大家都会对“凝聚力工程”的核心,从最初的“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到现在的“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有了本质认识。从基层党组织一家做到动员社会力量一起做有具体了解,对一时做和长期做有了深刻认识。
3.核心引领,砥砺奋进
博物馆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党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七所党员干部培训机构的现场教学点,从局级干部轮训班到各级后备干部培训班、甚至是居民区书记能力班,大都会安排到博物馆参观。通过参观,这些领导对民情、民意、民需、民主、民生会认识更加深刻,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会认识更加深刻,对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会认识更加深刻,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
(责任编辑 周巍)
一、目标计划方案进一步科学细化
针对“市民修身行动”,提出了“把博物馆建成党建宣传窗口、红色教育基地、研究交流平台、锻炼成长窗口”的目标。调整场馆内容,更好地体现市区最新党建成果;制作一套巡展展板,系统反映凝聚力工程的传承和发展;丰富“相约时代楷模”主题活动内容,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继续编印凝聚力工程案例集(三)、故事集(三);探索“信仰的力量”姐妹篇,继续实践红色教育创新等十大工作项目。制定了合作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以及活动联搞、项目联做、服务联推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实施方案,共建工作已拓展到全市并走向全国。
二、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厚植开放
一是举办喜迎十九大系列活动。作为党建主题的博物馆,积极宣传十九大精神,在序厅和小影院组织观看十九大开、闭幕会,很多老百姓自发到博物馆看直播,承办“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新成绩:砥砺奋进五年的历史性变革”讲座,讲座同时通过广播和阿基米德“学习同心圆”社区直播。举办“喜迎十九大聚力新征程——身边的凝聚力工程”主题活动,激励“凝聚力工程”的亲历者、建设者、参与者在新的征程上凝心聚力,開拓创新,以更加高远的目标、开拓的视野、务实的举措,不断书写“凝聚力工程”的新篇章。
二是举办“相约时代楷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邀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包起帆、吴尔喻、朱国萍、马卫星等来馆宣讲,与基层青年党员和“两新”组织白领进行互动交流,弘扬工匠精神和岗位成才、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精神。
三是举办“信仰的力量”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了“同城寄乡情——2017年长宁区流动党员看上海活动”“不忘初心跟党走——长宁区新党员开放式组织生活会”和重温入党誓词等一系列党员教育、党性锤炼、党务知识宣传活动41场。
四是举办“我爱我的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长宁实验小学、新普陀小学、愚园路第一小学等同学,开展“寻宝”“庆生”“猜谜”等活动,了解父辈过去的生活状况,体会自己生活品质发生巨大变化的本质因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红色记忆”教育阵地。
五是举办“上海新地标”主题系列活动。先后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协助举办微旅行活动;参与“上海地标”城市定向赛活动;组织“跟着党旗看长宁一主题定向赛活动”等,还先后与松江商旅委、广东佛山风光假日旅行社、苏州三九旅行社等14个旅游部门合作,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六是举办展演展示活动。激活馆内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宣教多样性,利用馆藏资源,先后创作了小品《小巷总理》、诗歌《凝聚的故事》、朗诵《燃灯者》等红色文化产品,在市文广系统、淮海中路街道、长宁区等党员群众中做宣传。联合有关部门,举办长宁区建党95周年诗歌朗诵会、上海市“5·18”国际博物馆日启动仪式等,并为2所学校的课外活动提供指导服务。
三、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拓展延伸
博物馆注重从内部完善、机制创新、联合联动、平台搭建等多种渠道,扩大服务的受益面、满足服务的多样性、提高服务的满意度。
一是开展文明创建宣传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党员干部、普通群众等群体,形成不同版本的讲解词,做到因人施讲。有完善的咨询服务台和导览服务,配备中英文两种博物馆简介,重点展板有中英文对照。开通网上和微信预约,为来参观的团队免费提供会议室、开展交流座谈、赠送凝聚力工程《案例集》《故事集》、安排重温入党誓词等党性教育活动。
二是开展案例教学活动。为有需求的参观团队开设了参观一案例教学一座谈交流一馆外实践参观点一现场互动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根据需求,还安排参观团队到长宁区推进凝聚力工程有亮点的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实现理性和感性的有机联系。目前,博物馆已编印《凝聚力工程案例集》和《凝聚力工程故事集》各三集,形成15个精品教学课程,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馆外实践参观点达到25个。
三是开展签约共建活动。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浦东展览馆、上海支部生活编辑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党委等共19家单位签约共建,派送巡展32场、引进临展24场。还签约成为上海市中小学生家庭护照基地。与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联合,共同举办了高中生志愿者团日纪念活动;还到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互相交流学习办馆体会。
四是联合各方力量参与主题宣传活动。注重搭建科普教育平台:先后举办“科学发展观”“社区科学治理”“建筑设计学”“植物养殖”等讲座,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技术和知识;注重搭建法律咨询平台,引入市一中院法官,为博物馆周边群众提供普法宣传;注重搭建市情宣传平台,引入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馆,举办“传承市情文脉,传播科学思想”的宣传活动。
四、主要收获
博物馆围绕“党的诞生地”主题,突出“党的领导力、创造力、凝聚力”这一重点,踏实工作,收获满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做法提炼,经验复制
博物馆陈展的内容,不仅用图片、实物展现,还将基层党组织创新的各种工作法用文字、图表加以展现,做到文字精练、形象生动,图表清晰、简洁明了,所以许多参观团队边听讲解,边认真拍摄。博物馆经常会出现:先是领导来参观,然后领导回去再组织下属单位党组织来参观,有效服务了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2.案例教学,融会贯通
案例教学是博物馆强化对“凝聚力工程”再认识的一种展教新模式,通过系列安排,深度灌输,交流答疑,大家都会对“凝聚力工程”的核心,从最初的“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到现在的“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有了本质认识。从基层党组织一家做到动员社会力量一起做有具体了解,对一时做和长期做有了深刻认识。
3.核心引领,砥砺奋进
博物馆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党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七所党员干部培训机构的现场教学点,从局级干部轮训班到各级后备干部培训班、甚至是居民区书记能力班,大都会安排到博物馆参观。通过参观,这些领导对民情、民意、民需、民主、民生会认识更加深刻,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会认识更加深刻,对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会认识更加深刻,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
(责任编辑 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