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纲要》所提出教育的重要性,也完全适用于西藏和四省藏区的民族教育事业。这是因为,一方面,西藏和四省藏区的民族教育事业是面向21世纪的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全国民族教育事业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到本区域能否顺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而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安宁的根本大计,影响到中国和平崛起的伟大历史进程。
一、民族教育对于西藏和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战略意义
藏区民族教育担负着为本区域和国家培养各级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的崇高使命,对于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宁,推进藏区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西藏和四省藏区需要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和大量各类专业人才,但由于藏区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内地的汉族干部和专业人才很难长期适应。要培养进得去、用得上和留得住的人才,还必须依靠民族教育对西藏和四省藏区以藏族为主的广大各族青少年的精心培养。
民族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西藏和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本身就包含着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例如基础教育的“普六”、“普九”到“普十二”;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是藏区民族教育和藏区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没有藏区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也就没有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既包含经济的腾飞,也包含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还包含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妥善保护与传承。其中,人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依赖区内各族干部、群众和各类人才的共同努力。各族干部、群众和人才的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本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因此,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就是为西藏和四省藏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长期持续的内在动力。
西藏和四省藏区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长治久安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西藏和四省藏区要实现长治久安,一方面,要在中央和全国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推进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各地藏区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为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则必须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该区域以藏族为主体的各族干部、群众和各界爱国人士;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法制,依法坚决打击和抵制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和其他犯罪分子的不法活动,长期维持社会稳定局面,努力构建和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准确把握西藏和四省藏区的两个矛盾(主要矛盾与特殊矛盾),及时正确化解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本区域安宁祥和的环境。
民族教育是维护藏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藏区各族干部、群众、各界人士的政治立场、认知水平、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宗教传统以及综合素质,都是直接影响藏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实现藏族地区长治久安,摆脱宗教迷信对人们的束缚,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民族教育。通过长期的现代民族教育,一方面培养优秀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使其成为在政治上立场坚定,在业务上是行家里手。具有敏锐的职业嗅觉,准确的判断力,卓越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能够在复杂的反分裂斗争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民族教育也包含着对各族群众、各界人士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国民与公民教育、民族理论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提高各族群众、各界人士的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宗教观、法制观,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提高人的素质。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现代法治社会准备了条件,也为西藏和四省藏区长治久安准备社会条件,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内地发达或中等发达地区。表现在:有的省分存在学校量多质弱或量少质少的问题。基础设施与教学设备短缺,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教师队伍难以稳定,部分存在“三心现象”(不安心,不用心,不热心),生源质量相对较差(不少干部、商人及家庭有条件的都把孩子送到内地读书),教学质量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差距较大,与内地相比差距明显。
藏区各地间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西藏与四省藏区之间存在差距,西藏各地之间及四省藏区各地之间存在差距、藏区城乡之间存在差距。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干扰破坏民族教育,达赖集团和境外敌对势力采用各种方式渗透学校,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明显。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学校、村寨和家庭还不够;教材、经费、方式均存在不足。
受区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藏区职业教育水平低下;同时受就业形势影响,一些农牧民家庭不愿让孩子多读书。民族高等教育存在发展瓶颈制约。受体制与政策影响,除中央民族大学外,其他民族院校均未被纳入到“211”大学和“985”大学系列。导致民族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院校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扩大,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方面与民族院校担负的使命不相吻合;多数民族院校存在办学经费不足问题,部分民族院校债务负担比较沉重,制约了事业发展。
三、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发展的对策
提高对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战略重要性的认识,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考虑。充分认识发展民族教育对于西藏和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统筹考虑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资源、政策,坚持藏区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办学宗旨,制定适应西藏和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需要的民族教育发展规划,加大教育投入,使藏区教育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为西藏和四省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提供内在动力和基本保证。
统筹制定《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规划》。建议由教育部、国家民委牵头,西藏和四省藏区地方政府分工负责,制定该规划。明确提出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政策保障、措施和实现时间表。在推进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优先推进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统筹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统筹安排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的资金资源、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内容。加大对藏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制定特殊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四省藏区推行或继续推行“振兴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加大对西藏边远地区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尽量缩小藏区内各地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
继续执行和扩大对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继续大力在内地举办西藏和藏区藏族学生班,但建议把学生分散到内地汉子学生不同班级中。(可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爱国主义思想)。继续加大大学预科的招生和教育的力度、继续采取适当高考降分录取措施等。
切实推进“教育对口支援”,加大全国教育援藏的力度。巩固“两基”、“普九”成果,加强双语教育,尽量解决农牧民家庭的困难。在西藏和四省藏区普及四川举办“9+3”职业教育行动计划的成功经验,解决好农,牧民子女学而有用,学有专长,开展现代农业,现代牧业养殖业,种植业等技术。
坚决抵制境外势力插手藏区教育;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加大学校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加强“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教育。加强政治教育、国民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培育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边疆故乡的情怀和团结奋进、遵纪守法、彬彬有礼的政治素质。
一、民族教育对于西藏和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战略意义
藏区民族教育担负着为本区域和国家培养各级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的崇高使命,对于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宁,推进藏区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西藏和四省藏区需要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和大量各类专业人才,但由于藏区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内地的汉族干部和专业人才很难长期适应。要培养进得去、用得上和留得住的人才,还必须依靠民族教育对西藏和四省藏区以藏族为主的广大各族青少年的精心培养。
民族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西藏和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本身就包含着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例如基础教育的“普六”、“普九”到“普十二”;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是藏区民族教育和藏区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没有藏区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也就没有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既包含经济的腾飞,也包含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还包含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妥善保护与传承。其中,人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依赖区内各族干部、群众和各类人才的共同努力。各族干部、群众和人才的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本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因此,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就是为西藏和四省藏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长期持续的内在动力。
西藏和四省藏区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长治久安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西藏和四省藏区要实现长治久安,一方面,要在中央和全国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推进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各地藏区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为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则必须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该区域以藏族为主体的各族干部、群众和各界爱国人士;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法制,依法坚决打击和抵制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和其他犯罪分子的不法活动,长期维持社会稳定局面,努力构建和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准确把握西藏和四省藏区的两个矛盾(主要矛盾与特殊矛盾),及时正确化解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本区域安宁祥和的环境。
民族教育是维护藏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藏区各族干部、群众、各界人士的政治立场、认知水平、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宗教传统以及综合素质,都是直接影响藏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实现藏族地区长治久安,摆脱宗教迷信对人们的束缚,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民族教育。通过长期的现代民族教育,一方面培养优秀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使其成为在政治上立场坚定,在业务上是行家里手。具有敏锐的职业嗅觉,准确的判断力,卓越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能够在复杂的反分裂斗争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民族教育也包含着对各族群众、各界人士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国民与公民教育、民族理论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提高各族群众、各界人士的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宗教观、法制观,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提高人的素质。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现代法治社会准备了条件,也为西藏和四省藏区长治久安准备社会条件,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内地发达或中等发达地区。表现在:有的省分存在学校量多质弱或量少质少的问题。基础设施与教学设备短缺,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教师队伍难以稳定,部分存在“三心现象”(不安心,不用心,不热心),生源质量相对较差(不少干部、商人及家庭有条件的都把孩子送到内地读书),教学质量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差距较大,与内地相比差距明显。
藏区各地间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西藏与四省藏区之间存在差距,西藏各地之间及四省藏区各地之间存在差距、藏区城乡之间存在差距。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干扰破坏民族教育,达赖集团和境外敌对势力采用各种方式渗透学校,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明显。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学校、村寨和家庭还不够;教材、经费、方式均存在不足。
受区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藏区职业教育水平低下;同时受就业形势影响,一些农牧民家庭不愿让孩子多读书。民族高等教育存在发展瓶颈制约。受体制与政策影响,除中央民族大学外,其他民族院校均未被纳入到“211”大学和“985”大学系列。导致民族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院校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扩大,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方面与民族院校担负的使命不相吻合;多数民族院校存在办学经费不足问题,部分民族院校债务负担比较沉重,制约了事业发展。
三、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发展的对策
提高对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战略重要性的认识,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考虑。充分认识发展民族教育对于西藏和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统筹考虑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资源、政策,坚持藏区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办学宗旨,制定适应西藏和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需要的民族教育发展规划,加大教育投入,使藏区教育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为西藏和四省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提供内在动力和基本保证。
统筹制定《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规划》。建议由教育部、国家民委牵头,西藏和四省藏区地方政府分工负责,制定该规划。明确提出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政策保障、措施和实现时间表。在推进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优先推进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统筹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统筹安排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的资金资源、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内容。加大对藏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制定特殊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四省藏区推行或继续推行“振兴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加大对西藏边远地区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尽量缩小藏区内各地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
继续执行和扩大对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继续大力在内地举办西藏和藏区藏族学生班,但建议把学生分散到内地汉子学生不同班级中。(可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爱国主义思想)。继续加大大学预科的招生和教育的力度、继续采取适当高考降分录取措施等。
切实推进“教育对口支援”,加大全国教育援藏的力度。巩固“两基”、“普九”成果,加强双语教育,尽量解决农牧民家庭的困难。在西藏和四省藏区普及四川举办“9+3”职业教育行动计划的成功经验,解决好农,牧民子女学而有用,学有专长,开展现代农业,现代牧业养殖业,种植业等技术。
坚决抵制境外势力插手藏区教育;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加大学校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加强“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教育。加强政治教育、国民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培育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边疆故乡的情怀和团结奋进、遵纪守法、彬彬有礼的政治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