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程为切入点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

来源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g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4)03—115—04
  [内容提要]《马克思哲学过程论:一种实践过程思维方式》提出了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新的思路,揭示了过程思想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认为过程思维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实体思维方式,实践哲学突破了传统的思辨哲学模式,实践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其实质上是一个具有辩证特性的过程。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在综合论述本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比较客观地评价该书的得失。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实践;过程;思维方式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方面有比较典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等不同的理解方式。闫顺利教授所著《马克思哲学过程论:一种实践过程思维方式》(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在总结、分析上述理解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把马克思哲学的本质视为一种实践过程辩证法和实践过程思维方式,从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社会历史观和发展观等方面阐释马克思哲学过程思想及其价值。
  综观西方哲学史可以发现,过程思想源远流长,从赫拉克利特的流变说到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彰显了过程思维方式,期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布鲁诺、卢梭、狄德罗、康德、费希特、黑格尔、柏格森等人都曾把人类社会、自然和宇宙描绘为一个过程。由美国哲学家小约翰柯布、大卫格里芬创立的“过程研究中心”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其理论前提就是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在当代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尤其面对当代世界性的环境难题,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回过头来人们发现:“马克思哲学过程思想早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这个思想恰被忽略了,所以开掘马克思的过程辩证法从而与‘过程哲学’展开对话,且能够吸收‘过程哲学’合理的因素,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建设具有裨益。”[1]马克思哲学过程思想研究能够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生长点,究其原因:第一,马克思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过程思想,这种思想尚处于等待开掘的状态;第二,实践过程思维方式有助于突破传统的实体思维方式,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第三,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未能从马克思哲学的变革实质来理解马克思哲学过程思想的本质及意蕴;第四,现有研究成果缺乏马克思哲学的域外视角分析,特别是缺乏与过程哲学、存在主义等相关理论的对话。
  (一)以过程思维方式突破传统的实体思维方式。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实质是一种实体思维方式,即把某种实体视为解释世界的无可怀疑的、坚不可摧的质点,从这个质点出发构建整个理论体系,例如泰勒斯的水、巴门尼德的存在、笛卡尔的我思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都是类似的实体。这种实体思维方式无法突破机械性和还原论的困境,在其理论阐释过程中难以避免康德所说的二律背反,相互冲突的理论之间难以达到和谐与圆融。过程思维方式认为在一个事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某种实体,而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坚持以联系和发展的辩证观点把握事物的整体。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就是马克思哲学中包含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正像作者在本书中指出的那样:“辩证法的过程思维是对形而上学思维的超越,所谓超越是指这种思维方式拒绝了形而上学的绝对论和独断论,同时又包含了形而上学的命题,增添了为形而上学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是把思维与存在、运动与静止、此岸与彼岸、科学与价值等等统一起来的真理,以更加全面性、包容性、整体性的视野审视世界。”[2]
  (二)以实践哲学突破传统的思辨哲学模式。以实体性思维为根基的思辨哲学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第一,它在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中兜圈子、绕弯子;第二,它把现实世界视为概念的外在表现或实现,幻想只要在概念的范围内解决了问题,现实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与思辨哲学相比,实践构成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哲学奠定了实践哲学范式,开创了新的哲学解释原则。思辨哲学是从天国下降到人间,实践哲学则是从人间上升到天国,人们“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马克思);思辨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实践哲学则侧重于“改变世界”,它不局限于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而是要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把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马克思凭借实践范畴超越了在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上的二元对立,在他看来,在认识论领域中,人的思维的真理性问题实质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在社会生活的本质观上,“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正如本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意识到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且只能在实践中求得现实的解决,马克思完成了从思辨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
  (三)实践是一个过程。本书作者曾经设问:“既然以实践作为理解马克思哲学实质的关键点,那么实践是什么或什么是实践是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3]有的学者把实践理解为感性的活动,这就造成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混淆;有的学者把实践规定为一种抽象范畴,这又造成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之间难以区分。实践既不是一种实体范畴,也不是一种客体意义上的关系范畴,实践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过程中的一切要素构成对象性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是非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一切现实中的存在物必然是对象性存在,并且在实践中、在对象性关系中展现为真实的存在及其过程。一切矛盾在实践中产生,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化解。   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论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把实践视为过程凸现了哲学的现实性之维和发展原则,真正体现了把哲学从天国拉倒人间,因而马克思哲学才是真正的行动哲学和过程哲学;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在实践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关系,主体和客体在对象性关系中获得相互规定;第三,人与自然的矛盾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地化解;最后,实践过程是我们确立一切价值的根基,消泯一切最终的、永恒的东西,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失的实践过程中追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四)马克思哲学实质是一种实践过程思维方式。所谓思维方式,就是思维活动中相对稳定的模式、程序和习惯,也表示着人们考察事物的不同视角。观点仅仅属于哲学理论的个别表现,而思维方式才代表哲学家思想的精神实质。哲学思维方式处于不断地演变之中,本体论思维方式追求世界普遍终极的本体,陷入理论纠结的抽象思辨;科学世界观思维方式难以避免二元对立思维,无力使主观与客观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现代西方哲学过程思维方式对“过程”的强调意味着西方思想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认识模式的根本转变,但它本质上还停留在抽象思辨层面。马克思哲学立足于实践,将自然、社会、人看作客观的实践活动不断生成的过程,使哲学最终由天国降到人间,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也实现了现代思维方式的实践过程论转向。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就是现实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一定手段而进行的主体活动,它把主观和客观、本质和现象、目的和实现等等相互作用中的对象性存在看作原本不可分割的流动整体,人、自然、社会都处于生成性的实践过程中,体现着否定性的自我统一,通过创造而实现进化;又通过对象性存在关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互动生成。[4]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坚持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世界在实践过程中的生成性以及事物本质的辩证性。
  在该书的论证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一并提出,供大家商榷,这些问题包括:第一,本书作者主张以实践过程思维方式来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主张超越唯物与唯心的对立,思维决定存在和存在决定思维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出现的一种动态的关系,谁决定谁取决于实践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实践哲学与实用主义哲学相混淆;第二,本书名为《马克思哲学过程论》,而不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论”,之所以这样使用的本意就是为了把马克思的哲学与马克思之后的哲学进行区分,使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资源来诠释其过程思想,但是在具体论证的一些关键点上,作者往往超出马克思的相关论述,来引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相关论述来说明问题,这在实质上造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论”;第三,本书的主旨之一是与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等为代表的理解马克思哲学实质的观点形成争鸣,但是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对各种观点的缺陷以及内在演进思路的论证需要进一步加强。
  瑕不掩瑜,本书的创新之点还是主要的,它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种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关于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理解,为马克思哲学与生命哲学、过程哲学等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展开对话开辟了新的途径,展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思维方式的连续性,同时也为我们借助马克思哲学超越西方哲学的思辨特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2][3][4]闫顺利.马克思哲学过程论:一种实践过程思维方式[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17、9、3、82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哲学理论的历史感与历史叙述的哲学性: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3CZX007)部分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顺宝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外交保护是当代国际法的重大问题之一。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2006年通过的《外交保护条款草案》是该领域目前最为权威的国际文件。作为国家实施外交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国际法要求个人在寻求国家提供保护之前首先将东道国的当地救济用尽。用尽当地救济规则只适用于国家因为其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而受到的“间接损害”,因此有必要区分国家所受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在外交保护的大多数案件中,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往
期刊
[内容提要]“工人没有祖国”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重要论断,也是彰显无产阶级彻底革命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著名口号。其立论基础在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具有相同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正确理解这一原理的国际主义本质,至少可以从资产阶级的国家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西欧工人运动的政治观察,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革命条件,以及民族问题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关系等4个视角加以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
期刊
[内容提要]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作为近现代以来中国民主进程的产物,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新中国的重要民主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事业的重要载体,在新时期将肩负着更好地推动和促进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壮大,更好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样的重任。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3)04—039—06  [内容提要]基层统战工作是统一战线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流程及评价结果,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
期刊
[内容提要]爱尔兰长老会是基督教新教的教会,成立于17世纪,在19世纪随着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向世界各地派出传教使团。在1869年至1951年期间,爱尔兰长老会派出传教使团来到中国东北的辽宁,他们施医布道,创办学校,为当地的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作为殖民者的同伴,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关 键 词]爱尔兰长老会;辽宁;贡献;局限性  基督新教在近现代时期传入辽宁。据记载,历史上共有16个
期刊
[内容提要]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发展,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深化共识、凝聚共识,进而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这就要求我们对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目标定位准确,在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引导下认真分析影响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目标定位的因素,更加有针对性地把握新时期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目标实现的路径。  [关 键 词]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目标定位;实现路径  以新时期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为研究
期刊
[内文摘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保持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也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历史经验和特有政治优势。因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院要以发展为契机,切实的搞好学院的基层党建工作,为学院的长久发展、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做好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层党建;问题;对策   一、当前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
期刊
[内容提要]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几部党章及其修正章程中关于党员和组织的相关规定,逐步完善了党内选举制度,陆续提出选举权、被选举权、民主集中制等重要概念,并初步建立了基层选举的一整套制度。    [关键词]党章;选举;党内民主  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共产生了一部党纲、三部正式党章和三部修正章程。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2—0030—06    [内容摘要]2004年全省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铁岭市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发现培养选拔工作力度,不断推进全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统一战线;党外代表;队伍建设  加强党外代表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2—0051—05    [内容摘要]从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入手,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在围绕该问题所进行的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锦州地区大学生对待宗教的态度及其特点,从而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与对待宗教信仰进行科学的信仰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进一步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