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21世纪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这支撑宽阔海洋、高广天空的责任则需我们教师来承担。
【关键词】阅读期待 ; 快乐的阅读气氛 ; 自由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75-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课程教材改革方案活动课的重要部分,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必需的精神粮食。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学生的社会信息在不断地扩大,学校教育必须要与信息社会相适应,才能培养出一代新人?才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需要。教科书不可能包羅学生所需的各种知识,也不可能及时反映社会发展中不断更新的知识。学校教育是有局限性、阶段性的,因此,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活动是完全必要的。
一、充分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
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充分激发和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激情感染,诱发期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的激情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
2.深情投入,激扬期待。
文字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读起书来,通过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同表现,激起了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二、营造快乐的阅读气氛,深入开展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激活课外阅读的快乐因子,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悦读” (愉悦的悦)。那么,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又应该怎样指导,则显得尤为重要。
营造快乐的阅读气氛。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是其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知识、能力及品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形成和促进作用。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等。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加强阅读指导。
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快乐因子,给学生创设快乐的阅读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心理需求是有年龄特征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如奇心强,好表现自我,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等。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倡导自主、快乐地阅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
每天每节语文课开始,让一名学生把阅读收集的歇后语、俗语、谚语作为内容,上讲台口头交流,与其他同学对话,培养学生胆量,提高他们口头表达能力,也促使他们更好地去阅读书刊。
2.边读书来边积累。
(1)记读书笔记。让学生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自己所读书目及所用时间,摘录好词好句,记下心得体会,另外可在摘录本上描描画画,以增加趣味。
(2)编办小报。让学生每两周办一张剪贴报或手抄报,每月两个学生合办一份小报。小报的栏目丰富多彩,有“新书架”、“人物介绍”、“请您欣赏”、“名人名言”等。学生把阅读中感受到的美再用文字、图画表现出来,就是创造美的过程,是课外阅读的飞跃。
(3)办资料卡。学生把自己在课外搜集的一些资料以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分门别类地加以收藏,便于知识、信息的积累。 3.每月展评。
随着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各种各样的读书笔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扎实。小报亦如此,越办越出色,内容更是精彩纷呈。可组织学生一月开展一次学生互评活动,并在学习园地中展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和小报,让学生在展评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4.每周吟诵诗一首。
小学生如果只靠记住1—6年级每学期那么几首古诗,是满足不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所以我挑选了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这本诗集。根据年级的不同,有目的的筛选古诗。每周利用小黑板,让孩子们抄在统一规定的笔记本,并提醒在本周内尽量背诵起来。检查由其他孩子向中组长背诵、中组长向大组长背诵,最后大组长再向老师背诵,做到人人都能过关。愿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能一生体验阅读的心情,享受读书的快乐。我们应有效地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让孩子们快乐的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书的天空里纵情飞翔,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在读中学,在读中积累、完善和提高,让阅读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习惯和动力,让阅读成为孩子们一生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龍文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学法》编委会. 小学语文教学法,三联出版社,2002
[5]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7]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阅读期待 ; 快乐的阅读气氛 ; 自由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75-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课程教材改革方案活动课的重要部分,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必需的精神粮食。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学生的社会信息在不断地扩大,学校教育必须要与信息社会相适应,才能培养出一代新人?才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需要。教科书不可能包羅学生所需的各种知识,也不可能及时反映社会发展中不断更新的知识。学校教育是有局限性、阶段性的,因此,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活动是完全必要的。
一、充分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
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充分激发和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激情感染,诱发期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的激情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
2.深情投入,激扬期待。
文字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读起书来,通过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同表现,激起了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二、营造快乐的阅读气氛,深入开展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激活课外阅读的快乐因子,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悦读” (愉悦的悦)。那么,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又应该怎样指导,则显得尤为重要。
营造快乐的阅读气氛。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是其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知识、能力及品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形成和促进作用。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等。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加强阅读指导。
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快乐因子,给学生创设快乐的阅读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心理需求是有年龄特征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如奇心强,好表现自我,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等。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倡导自主、快乐地阅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
每天每节语文课开始,让一名学生把阅读收集的歇后语、俗语、谚语作为内容,上讲台口头交流,与其他同学对话,培养学生胆量,提高他们口头表达能力,也促使他们更好地去阅读书刊。
2.边读书来边积累。
(1)记读书笔记。让学生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自己所读书目及所用时间,摘录好词好句,记下心得体会,另外可在摘录本上描描画画,以增加趣味。
(2)编办小报。让学生每两周办一张剪贴报或手抄报,每月两个学生合办一份小报。小报的栏目丰富多彩,有“新书架”、“人物介绍”、“请您欣赏”、“名人名言”等。学生把阅读中感受到的美再用文字、图画表现出来,就是创造美的过程,是课外阅读的飞跃。
(3)办资料卡。学生把自己在课外搜集的一些资料以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分门别类地加以收藏,便于知识、信息的积累。 3.每月展评。
随着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各种各样的读书笔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扎实。小报亦如此,越办越出色,内容更是精彩纷呈。可组织学生一月开展一次学生互评活动,并在学习园地中展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和小报,让学生在展评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4.每周吟诵诗一首。
小学生如果只靠记住1—6年级每学期那么几首古诗,是满足不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所以我挑选了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这本诗集。根据年级的不同,有目的的筛选古诗。每周利用小黑板,让孩子们抄在统一规定的笔记本,并提醒在本周内尽量背诵起来。检查由其他孩子向中组长背诵、中组长向大组长背诵,最后大组长再向老师背诵,做到人人都能过关。愿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能一生体验阅读的心情,享受读书的快乐。我们应有效地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让孩子们快乐的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书的天空里纵情飞翔,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在读中学,在读中积累、完善和提高,让阅读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习惯和动力,让阅读成为孩子们一生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龍文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学法》编委会. 小学语文教学法,三联出版社,2002
[5]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7]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