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语文的学习是大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语文教学被忽视,不再占据重要地位。只注重刻板教育,教学方法老套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日益加剧,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改革策略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职学生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比较欠缺,影响日后的职业发展。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定位、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及考试方式的选择五大方面探索了高職院校全方位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改变教学观念,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知识性等特点。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一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没有良好的人格素质,则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对高职生的职业教育如果不建立在对其良好心理、人格、人文素养的教育上,那么,所谓的职业教育也只是一句空话。而高职语文教学以其广阔性、综合性、 丰富性、文学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 、健康人格的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应服从并服务于这一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实用为原则,努力做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学生获取必需的语文实际运用技能为标准的、以增强学生人文底蕴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教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职能。对于文化基础知识相当薄弱的高职学生,必须把加强说读、交际、阅读、写作等基础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有针对性地改编
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教材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间找到最佳接合点。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一是制订适应该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二是编写适合该专业的自编教材和阅读材料。,《大学语文》教材有50%以上的课文都是选文言文和古诗词,精巧时文很少,不能反映年代的展开,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导致积极性差,我们的教材应侧重选择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经典时尚且有强烈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同时,要实现人文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并重兼顾,通过渗透民族精神、公民道德、人生观、荣辱观、人格与尊严、自重自爱和自强不息等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上,训练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学生愿意接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三、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进行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 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大多喜爱于互动式、启发式、评论式教育,应适当选用朗读、评论、讲演、扮演、分组评论等教育手法。再次,添加实践教育环节,展开文学、文明类讲座,安排观看戏曲扮演、话剧扮演活动;结合校园艺术节、文明月活动,展开辩论赛、汉字听写大会、语文常识竞赛、诗歌朗读竞赛等;和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安排学生参与文学社、诗社、写作社等社团活动,兴办文学刊物,鼓舞学生创造。。如,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可打破传统语文课程教学的单一模式,将艺术、文学与学生职业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作品的学习中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其次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 教学手段,比如微课,在进行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确保微课资源制作的程序性和条理性,并且确保微课资源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实用性,能够真正地为学生带来益处,并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使学生亲身感受美的熏陶,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以取得良好成效;三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考、顿悟和创新,给予 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兴趣和动力,来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
四、围绕教学目标,重新设计考试方法
大学语文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纸质考试办法,不能彻底检测学生的学习作用和表现学生的特性展开 。因此,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重点考查学生平时的情况,包括课堂表现、课下活动等,把这些内容同考试内容有机融合,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科学、 合理;另一方面要着重“说”的考核比例。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口 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报告会、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都 进行考核,并对成绩进行评价记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进而提升其未来在社会工作生活中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 大学语文课程是公共基础课,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集文学知识、传承文化以及人文道德于一体,通过大学语文公共课程的学习,使得各个门类专业的大学生都能够达到大学文化水平,具有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当前信息时代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我们应正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诸多优势,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合理改进,充分地推进资源方面的整合,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鲁渊.略论大学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嘉应大学学报,2001(4).
[2]何二元:蔚:《母语高等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李全祥.试论“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1(2).
作者简介:
况军,女,56岁,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语文副教授。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改革策略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职学生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比较欠缺,影响日后的职业发展。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定位、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及考试方式的选择五大方面探索了高職院校全方位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改变教学观念,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知识性等特点。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一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没有良好的人格素质,则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对高职生的职业教育如果不建立在对其良好心理、人格、人文素养的教育上,那么,所谓的职业教育也只是一句空话。而高职语文教学以其广阔性、综合性、 丰富性、文学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 、健康人格的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应服从并服务于这一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实用为原则,努力做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学生获取必需的语文实际运用技能为标准的、以增强学生人文底蕴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教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职能。对于文化基础知识相当薄弱的高职学生,必须把加强说读、交际、阅读、写作等基础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有针对性地改编
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教材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间找到最佳接合点。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一是制订适应该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二是编写适合该专业的自编教材和阅读材料。,《大学语文》教材有50%以上的课文都是选文言文和古诗词,精巧时文很少,不能反映年代的展开,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导致积极性差,我们的教材应侧重选择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经典时尚且有强烈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同时,要实现人文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并重兼顾,通过渗透民族精神、公民道德、人生观、荣辱观、人格与尊严、自重自爱和自强不息等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上,训练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学生愿意接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三、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进行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 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大多喜爱于互动式、启发式、评论式教育,应适当选用朗读、评论、讲演、扮演、分组评论等教育手法。再次,添加实践教育环节,展开文学、文明类讲座,安排观看戏曲扮演、话剧扮演活动;结合校园艺术节、文明月活动,展开辩论赛、汉字听写大会、语文常识竞赛、诗歌朗读竞赛等;和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安排学生参与文学社、诗社、写作社等社团活动,兴办文学刊物,鼓舞学生创造。。如,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可打破传统语文课程教学的单一模式,将艺术、文学与学生职业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作品的学习中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其次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 教学手段,比如微课,在进行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确保微课资源制作的程序性和条理性,并且确保微课资源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实用性,能够真正地为学生带来益处,并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使学生亲身感受美的熏陶,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以取得良好成效;三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考、顿悟和创新,给予 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兴趣和动力,来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
四、围绕教学目标,重新设计考试方法
大学语文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纸质考试办法,不能彻底检测学生的学习作用和表现学生的特性展开 。因此,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重点考查学生平时的情况,包括课堂表现、课下活动等,把这些内容同考试内容有机融合,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科学、 合理;另一方面要着重“说”的考核比例。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口 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报告会、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都 进行考核,并对成绩进行评价记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进而提升其未来在社会工作生活中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 大学语文课程是公共基础课,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集文学知识、传承文化以及人文道德于一体,通过大学语文公共课程的学习,使得各个门类专业的大学生都能够达到大学文化水平,具有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当前信息时代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我们应正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诸多优势,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合理改进,充分地推进资源方面的整合,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鲁渊.略论大学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嘉应大学学报,2001(4).
[2]何二元:蔚:《母语高等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李全祥.试论“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1(2).
作者简介:
况军,女,56岁,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语文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