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甘其勋.阅读学与中学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高尔基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现在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不乐意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阅读那些名著。如何引领中学生阅读名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一、充分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意义所在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名著,才有可能激发起他们阅读名著的激情。名著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阅读名著,对一个人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说明了读书特别是阅读名著对人气质形成的重要。
二、多方面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做的事情有兴趣,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走近名著,亲近名著,最终爱上名著。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
第一,课内课外广泛联系,内外渗透。初中阶段有些文章就节选自名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课堂上对某些问题不必讲深讲透,而有意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如学习《香菱学诗》,当学生对香菱这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我抛下了这样几个问题:像香菱这样聪慧的女子,是怎么被卖到到薛家的呢?她有着怎样的身世?香菱最后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的胃口被高高地吊起了,课后,他们就会主动找原著的相关章节来看。
第二,让学生观看由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当然要选择那表演很成功的影视作品。直观的电影电视,更容易吸引学生,一旦学生对其中的人物、情节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不会满足于与电影电视的浅层次的接触,课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找原著来补充“营养”。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容易被社会热点、新鲜事物所吸引,利用他们这种心理特征,适时地给他们推荐一、二道“热点大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央台开设的“百家讲坛”栏目就很火爆,可以有意识地推荐给学生观看。很多学生正是在看了“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节目后,才激发了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愿望,看了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之后才走近《论语》。
三、精心策划,要对学生课外阅读作一些必要的组织引导
由于名著大多是大部头的作品,文字量大,有的名著内容还有些艰深,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老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把学生“扶上马,送一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尝试:
第一,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刚开始接触名著起点一定要低,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比如《水浒》,这么一本砖头似的名著,一下子让学生全部读完,学生恐怕会被吓住了。可以把全书分为若干个小的板块,如“鲁智深的故事”、“林冲的故事”、“李逵的故事”……把任务分到各小组,一周后,请各组成员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上台介绍这些人物的精彩故事。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在看故事、听故事中,轻松地熟悉了《水浒》全书。
第二,开设班级图书角,给学生创造读名著的氛围。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想读名著,但却苦于没有书籍,发动学生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每人拿出自己读过的名著,大家交换读,资源共享。看完后及时送回图书角,让图书继续“源流”,这样既解决了没有书的问题,又掀起了浓郁的读名著的气氛。
第三,指导学生写读书心得。在阅读中,学生总会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人物,或情节,或写作技法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体会。在撰写阅读心语的过程中,学生对名著的人物、情节、写法更加熟悉了,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对其中写得精彩的,利用课前5分钟在班上宣读,并把它们张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视同在班级公开发表。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有学生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写道:“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每当我遭遇挫折流泪时,我总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形象,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有学生在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写道:“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在这个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武器、没有被救的希望的孤岛上,他没有悲观,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一切!他对生活的热情,他面对困难的顽强,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第四,举办读书交流会、报告会。“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在读书交流会、报告会上,学生或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或介绍自己喜爱的名著人物,或交流自己悟出的写作技巧……在交流中,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在以《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的主题交流会上,有学生说:“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是简·爱,她那种自立自强自爱的精神,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会以她为榜样,不惧艰难险阻,乐观向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五,开展读书辩论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人,同一个问题,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开展辩论会,可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敏捷,更深刻,加深学生对名著人物、内容的理解。同时,中学生好胜心强,乐于展示自我,而辩论会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要,在以“‘孔子与庄子’、‘林黛玉与薛宝钗’、‘项羽与刘邦’,你更喜欢哪一个,谁更有魅力”的辩论会上,学生唇枪舌剑,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激烈争论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学生说:“我支持项羽,因为他重情义讲信用,百战百胜,所向披靡。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而刘邦心狠手辣,无德无能,完全是依赖张良、陈平等人的帮助起家的。”有学生说:“我支持刘邦,他志向远大,有亲和力,善于采纳别人的智慧,能听进别人的建议,这正是他成功的秘诀,而项羽只不过‘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且刚愎自用,最终只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第六,开展名著知识竞赛活动。以一部名著或几部名著为主题,把关于该名著的文学常识,作者、人物、情节、主旨等分类设计成几组题目,在班级分小组开展竞赛,这种竞赛的办法一般提前布置下去,学生目的明确,读得主动,读得投入,对名著内容、结构、写法的掌握,也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开心辞典”之类的栏目,学生很爱看,并且百看不厌。我们也可以采用知识竞答的方式保持阅读兴趣的持久性。
在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时,我就采用知识竞答的方式。我设计了几组题目:
①常识题。《红楼梦》这本书的作者及朝代?本书共有几回?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书中诗句填空。a满纸荒唐言,______________。都云作者痴,______________。b假作真时真亦假,________________。
③细节记忆题。大观院中有很多有趣味的名称,请根据住处名或人名写出对应的人名或住处名。a潇湘馆——_____________b贾宝玉——___________c秋爽斋——___________ d衡芜院——___________
④理解题。根据给出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对应的人物名(金陵十二钗中的人物)。
只见头一页上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有四句诗道: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问:是写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画后也有四句写着道: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问:是写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竞答的方式,可40天左右进行一次,使学生已激起的阅读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
阅读充实生活,阅读改变人生,让每个学生走近名著,从名著中汲取精神的食粮,打好精神的底子,为他们的人生奠基,这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老师精心组织,巧加引导,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名著这方精神的沃土上收获成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高尔基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现在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不乐意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阅读那些名著。如何引领中学生阅读名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一、充分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意义所在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名著,才有可能激发起他们阅读名著的激情。名著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阅读名著,对一个人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说明了读书特别是阅读名著对人气质形成的重要。
二、多方面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做的事情有兴趣,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走近名著,亲近名著,最终爱上名著。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
第一,课内课外广泛联系,内外渗透。初中阶段有些文章就节选自名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课堂上对某些问题不必讲深讲透,而有意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如学习《香菱学诗》,当学生对香菱这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我抛下了这样几个问题:像香菱这样聪慧的女子,是怎么被卖到到薛家的呢?她有着怎样的身世?香菱最后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的胃口被高高地吊起了,课后,他们就会主动找原著的相关章节来看。
第二,让学生观看由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当然要选择那表演很成功的影视作品。直观的电影电视,更容易吸引学生,一旦学生对其中的人物、情节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不会满足于与电影电视的浅层次的接触,课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找原著来补充“营养”。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容易被社会热点、新鲜事物所吸引,利用他们这种心理特征,适时地给他们推荐一、二道“热点大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央台开设的“百家讲坛”栏目就很火爆,可以有意识地推荐给学生观看。很多学生正是在看了“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节目后,才激发了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愿望,看了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之后才走近《论语》。
三、精心策划,要对学生课外阅读作一些必要的组织引导
由于名著大多是大部头的作品,文字量大,有的名著内容还有些艰深,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老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把学生“扶上马,送一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尝试:
第一,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刚开始接触名著起点一定要低,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比如《水浒》,这么一本砖头似的名著,一下子让学生全部读完,学生恐怕会被吓住了。可以把全书分为若干个小的板块,如“鲁智深的故事”、“林冲的故事”、“李逵的故事”……把任务分到各小组,一周后,请各组成员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上台介绍这些人物的精彩故事。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在看故事、听故事中,轻松地熟悉了《水浒》全书。
第二,开设班级图书角,给学生创造读名著的氛围。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想读名著,但却苦于没有书籍,发动学生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每人拿出自己读过的名著,大家交换读,资源共享。看完后及时送回图书角,让图书继续“源流”,这样既解决了没有书的问题,又掀起了浓郁的读名著的气氛。
第三,指导学生写读书心得。在阅读中,学生总会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人物,或情节,或写作技法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体会。在撰写阅读心语的过程中,学生对名著的人物、情节、写法更加熟悉了,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对其中写得精彩的,利用课前5分钟在班上宣读,并把它们张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视同在班级公开发表。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有学生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写道:“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每当我遭遇挫折流泪时,我总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形象,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有学生在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写道:“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在这个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武器、没有被救的希望的孤岛上,他没有悲观,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一切!他对生活的热情,他面对困难的顽强,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第四,举办读书交流会、报告会。“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在读书交流会、报告会上,学生或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或介绍自己喜爱的名著人物,或交流自己悟出的写作技巧……在交流中,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在以《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的主题交流会上,有学生说:“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是简·爱,她那种自立自强自爱的精神,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会以她为榜样,不惧艰难险阻,乐观向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五,开展读书辩论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人,同一个问题,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开展辩论会,可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敏捷,更深刻,加深学生对名著人物、内容的理解。同时,中学生好胜心强,乐于展示自我,而辩论会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要,在以“‘孔子与庄子’、‘林黛玉与薛宝钗’、‘项羽与刘邦’,你更喜欢哪一个,谁更有魅力”的辩论会上,学生唇枪舌剑,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激烈争论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学生说:“我支持项羽,因为他重情义讲信用,百战百胜,所向披靡。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而刘邦心狠手辣,无德无能,完全是依赖张良、陈平等人的帮助起家的。”有学生说:“我支持刘邦,他志向远大,有亲和力,善于采纳别人的智慧,能听进别人的建议,这正是他成功的秘诀,而项羽只不过‘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且刚愎自用,最终只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第六,开展名著知识竞赛活动。以一部名著或几部名著为主题,把关于该名著的文学常识,作者、人物、情节、主旨等分类设计成几组题目,在班级分小组开展竞赛,这种竞赛的办法一般提前布置下去,学生目的明确,读得主动,读得投入,对名著内容、结构、写法的掌握,也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开心辞典”之类的栏目,学生很爱看,并且百看不厌。我们也可以采用知识竞答的方式保持阅读兴趣的持久性。
在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时,我就采用知识竞答的方式。我设计了几组题目:
①常识题。《红楼梦》这本书的作者及朝代?本书共有几回?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书中诗句填空。a满纸荒唐言,______________。都云作者痴,______________。b假作真时真亦假,________________。
③细节记忆题。大观院中有很多有趣味的名称,请根据住处名或人名写出对应的人名或住处名。a潇湘馆——_____________b贾宝玉——___________c秋爽斋——___________ d衡芜院——___________
④理解题。根据给出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对应的人物名(金陵十二钗中的人物)。
只见头一页上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有四句诗道: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问:是写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画后也有四句写着道: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问:是写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竞答的方式,可40天左右进行一次,使学生已激起的阅读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
阅读充实生活,阅读改变人生,让每个学生走近名著,从名著中汲取精神的食粮,打好精神的底子,为他们的人生奠基,这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老师精心组织,巧加引导,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名著这方精神的沃土上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