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学困生是教师必须高度关注的群体,这一部分教学对象学习成效的高低直接关系语文整体教学效果的强弱。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更需要来自教师的关心呵护与帮助,他们才是教学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倾注更多的情感关怀,让学困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并整合力量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技巧、夯实学习基础,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困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促进因素,和谐氛围更是首要因素。笔者在教学中立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注意态度语气,和学生民主地开展交流,让学困生感受到尊重,从而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一)在态度上更加和蔼。和蔼可亲的老师是小学生喜欢的,有些教师一走上讲台就满脸严肃,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就怒气冲冲,这样的老师显然不受学生欢迎。笔者在教学中始终注意自己的态度,无论上课之前遇到了什么样的状况,是什么样的心情,只要走上教学讲台就始终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将积极阳光、充满激情的一面展示在小学生面前。笔者这样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正面影响,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和蔼,从而有效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语气上更加温和。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简单地以成绩论英雄,对学困生态度冷淡,甚至训斥,这更加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教学中和学困生讲话的语气格外温和,柔声细语地向他们提问,指出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求他们进一步改进,等等,以这样的方式让学困生消除封闭心理,能够配合教师积极开展学习活动。
(三)在交流上更加民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结合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设计与优化。除了听取中等以上学生的意见之外,还听取学困生的需求。笔者在教学中与学困生进行民主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从人格上尊重他们,将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吸纳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氛围的和谐,有助于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设置分层目标,提高学困生学习动力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是学困生。教师应当针对学困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情感特点设置相对应的语文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语文教学工作更加生动活泼。
(一)以分层学习要求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认真分析,进行能力、基础、态度、情感方面的定位,以此为基础设置分层学习目标。只有设置了分层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班级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能够准确定位、找准位置,有效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对学困生专门设置了低难度的学习要求,让他们感觉到语文学习不再那么难,离成功只有几步之遥,以这样的方式让学困生降低对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兴趣。
(二)以分层课堂提问强化学生参与效果。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较为活泼,踊跃发言,渴望表达观点,课堂提问互动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学困生群体单独设置了一些低难度的提问内容,可以在课文中找出答案,或是稍加思考基本能够回答正确,这种类型的提问的目的是提高学困生的参与度,防止他们在课堂中被边缘化。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回答的机会,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有效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
(三)以分层作业考核促进学生长足进步。以分层目标位引领,学困生的作业布置和过关考核都应当单独设置,以适应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一方面在作业设计上从难度、数量方面对学困生降低要求,防止学困生因为过多过难而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在考核问题上针对学困生进行基础性内容的检测,与教学目标相一致,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有了分层作业与考核相配合,学困生转化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落实帮扶措施,促进学困生进步提高
学困生群体在班级中处于弱勢地位,无论是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还是学习方法、学习技巧,都落后于一般学生。教师要将目光紧盯这一群体,充分整合力量,转化学困生。除了自己挤出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之外,还要动员其他学生对他们进行结对帮扶。
(一)鼓励学生之间结对共建。语文学习优秀生和学困生之间可以结成帮扶对子,笔者要求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安排两名优秀生结对一名学困生,以这样的规模组建帮扶小组。在选择的过程中由学生自主进行,这样可以充分兼顾学生家庭住址、性格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因素,能够充分发挥帮扶小组的作用,通过这种自主方式建立的帮扶小组,更加有利于日常帮扶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组织帮扶小组开展竞赛。在每一个帮扶小组的人员确定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制订帮扶工作计划,按照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等,阶段性地开展学习成效检测,对帮扶小组的成效进行评估。同时,组织各个小组开展竞赛活动,赛一赛帮扶对象进步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强化帮扶的实际效果。
(三)实施学习成效综合考核。为了辅助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从两个方面予以保障,一方面规定在班级各项表彰奖励项目中增加了有关进步奖和帮扶奖内容,让付出辛劳、帮助他人的学生获得荣誉表彰,另一方面对每一个帮扶小组进行综合考核,不仅考虑帮扶人的成绩,而且兼顾被帮扶对象的成绩进步情况,将小组成员捆绑起来进行语文学习成效考核,使他们融为一个小小的集体,更有利于促进小组之间认真帮扶。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密切关注学困生群体,让情感倾注于学困生转化的各个环节,让他们充满积极的情感,快乐地开展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文奇.浅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魅力中国,2010(17).
[2]黄冬生.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8).
[3]陈小玉.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效率[J].学周刊,2012(19).
[4]方其锋.帮教从心开始——小学语文学困生帮教策略谈[J].小学教学参考,2008(03).
[5]顾学琴.给学困生一个“摸”得着的目标[J].小学教学参考,2008(36).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困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促进因素,和谐氛围更是首要因素。笔者在教学中立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注意态度语气,和学生民主地开展交流,让学困生感受到尊重,从而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一)在态度上更加和蔼。和蔼可亲的老师是小学生喜欢的,有些教师一走上讲台就满脸严肃,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就怒气冲冲,这样的老师显然不受学生欢迎。笔者在教学中始终注意自己的态度,无论上课之前遇到了什么样的状况,是什么样的心情,只要走上教学讲台就始终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将积极阳光、充满激情的一面展示在小学生面前。笔者这样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正面影响,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和蔼,从而有效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语气上更加温和。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简单地以成绩论英雄,对学困生态度冷淡,甚至训斥,这更加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教学中和学困生讲话的语气格外温和,柔声细语地向他们提问,指出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求他们进一步改进,等等,以这样的方式让学困生消除封闭心理,能够配合教师积极开展学习活动。
(三)在交流上更加民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结合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设计与优化。除了听取中等以上学生的意见之外,还听取学困生的需求。笔者在教学中与学困生进行民主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从人格上尊重他们,将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吸纳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氛围的和谐,有助于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设置分层目标,提高学困生学习动力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是学困生。教师应当针对学困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情感特点设置相对应的语文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语文教学工作更加生动活泼。
(一)以分层学习要求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认真分析,进行能力、基础、态度、情感方面的定位,以此为基础设置分层学习目标。只有设置了分层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班级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能够准确定位、找准位置,有效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对学困生专门设置了低难度的学习要求,让他们感觉到语文学习不再那么难,离成功只有几步之遥,以这样的方式让学困生降低对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兴趣。
(二)以分层课堂提问强化学生参与效果。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较为活泼,踊跃发言,渴望表达观点,课堂提问互动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学困生群体单独设置了一些低难度的提问内容,可以在课文中找出答案,或是稍加思考基本能够回答正确,这种类型的提问的目的是提高学困生的参与度,防止他们在课堂中被边缘化。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回答的机会,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有效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
(三)以分层作业考核促进学生长足进步。以分层目标位引领,学困生的作业布置和过关考核都应当单独设置,以适应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一方面在作业设计上从难度、数量方面对学困生降低要求,防止学困生因为过多过难而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在考核问题上针对学困生进行基础性内容的检测,与教学目标相一致,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有了分层作业与考核相配合,学困生转化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落实帮扶措施,促进学困生进步提高
学困生群体在班级中处于弱勢地位,无论是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还是学习方法、学习技巧,都落后于一般学生。教师要将目光紧盯这一群体,充分整合力量,转化学困生。除了自己挤出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之外,还要动员其他学生对他们进行结对帮扶。
(一)鼓励学生之间结对共建。语文学习优秀生和学困生之间可以结成帮扶对子,笔者要求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安排两名优秀生结对一名学困生,以这样的规模组建帮扶小组。在选择的过程中由学生自主进行,这样可以充分兼顾学生家庭住址、性格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因素,能够充分发挥帮扶小组的作用,通过这种自主方式建立的帮扶小组,更加有利于日常帮扶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组织帮扶小组开展竞赛。在每一个帮扶小组的人员确定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制订帮扶工作计划,按照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等,阶段性地开展学习成效检测,对帮扶小组的成效进行评估。同时,组织各个小组开展竞赛活动,赛一赛帮扶对象进步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强化帮扶的实际效果。
(三)实施学习成效综合考核。为了辅助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从两个方面予以保障,一方面规定在班级各项表彰奖励项目中增加了有关进步奖和帮扶奖内容,让付出辛劳、帮助他人的学生获得荣誉表彰,另一方面对每一个帮扶小组进行综合考核,不仅考虑帮扶人的成绩,而且兼顾被帮扶对象的成绩进步情况,将小组成员捆绑起来进行语文学习成效考核,使他们融为一个小小的集体,更有利于促进小组之间认真帮扶。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密切关注学困生群体,让情感倾注于学困生转化的各个环节,让他们充满积极的情感,快乐地开展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文奇.浅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魅力中国,2010(17).
[2]黄冬生.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8).
[3]陈小玉.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效率[J].学周刊,2012(19).
[4]方其锋.帮教从心开始——小学语文学困生帮教策略谈[J].小学教学参考,2008(03).
[5]顾学琴.给学困生一个“摸”得着的目标[J].小学教学参考,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