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验教材使用点滴谈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新教材的使用为重要标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人们利用新教材品味新的理念,使课改实验工作不断走向深入。现在,我们站在新起点,利用新理念重新认识新教材,确有一番感想。新教材那综合的编排体系,富有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引入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的探究与合作,更适合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如何把握和利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是我们面对新形势而必须解决的“老问题”。笔者认为,要运用新教材,就必须领会它的编排意图,把握它的编排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
  1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脑中有课标——以课标为依据,因为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依据、考试评价的依据。教师应经常把课程标准拿出来对照一下自己的教学。心中有教材——要以新教材的内容为凭借。眼中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某些内容,删除或者减少某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某些内容,在内容的呈现上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教师要力求做到要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适当扩充和删减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构思。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实际。教师要成为教材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让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吸取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2 “合理的编排体系”适合学生自学和预习
  新教材打破了原来的编排体系,在安排知识结构时,注意到了知识间的互相衔接,符合逻辑上的基本原则。在深浅上注意到了坡度的设计,能够被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接受。这些特点,特别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利用新教材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上自学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学习的良性循环,提高学习能力。
  3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
  新教材特别注重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材的章前解说、章前引言、正文内容以及课后习题等,都提出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便是教师可以利用的问题素材,教师可以信手拈来并以此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对知识的一种渴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一般都能使学生感到有兴趣,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有意性学习的情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 “结论与过程的统一”便于学生进行探究
  新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材的编排是以问题探究为中心,以能力培养、开发学生潜能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很多知识的结论都是由学生亲手操作或是经过探究得出的,而不是通过繁琐的推理、证明后才得到的,这就增强了结论的真实性,也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对问题的看法更深刻。我们在教学中如果省去操作过程,实际上就脱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思考与个性的发展,这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我们绝不能当这个“刽子手”。
  5 “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是实践创新的最好素材
  新教材增加了“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等内容,这是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大举措。我们切不可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要善于运用这些问题,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乐于探究的习惯。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应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自然、深入到社会中去进行实践和探究,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
  教材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新课程的理念摒弃那种照教材“教”教材的作法,倡导利用教材组织活动,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和重组。相信,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也将不断发展,我们将站在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上,不断更新观念,创造性地审视和使用新教材,将其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现在的“后进生”中较为普遍地出现了一种“逆反”的心理状态。他们一且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态度便溢于言表,有的甚至产生对立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尽量防范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因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疏导。  1 集中“后进生”的注意力,上课认真听讲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改进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时一定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抓住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进行启发想象。比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我结合教材中的插图,体验荷花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们自由、合理、丰富的想象,才能使他们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
期刊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应当开展各种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唤醒经验、累积经验、反思经验、提升经验,运用并重新创造经验,从而促使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推动他们的数学学习向更高层次迈进。  下面就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学期《平移与旋转》一课的
期刊
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能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可见,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教学的失败,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  1 在歌曲、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  从人的心理特征来看,动力因素是学好语音的基础,是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注意,而无注意又直接受兴趣的影响。兴趣能驱使人去获得知识,技能,并能促进智力,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学中利用儿童的心理特征
期刊
合作学习已经受到各国教育者的推崇,并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各项成果表明,分组教学是提高合作学习质量的有效策略。因此,现在几乎在每节音乐课中,我们都能看到分组教学的影子。但是我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在我们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没有取得很大的效果,存在一些“做秀”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  我们老师非常重视分组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是没有起到分组的真正效果、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教学
期刊
新课程理念的课堂,绝不是一潭死水的课堂,而是一个学生们积极探究,勇于创新,丰富多彩的课堂,要想使物理课“活”起来,“火”起来,教师们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 丰富多彩的语言课堂  一个好的教师,一名倍受学生欢迎的教育者,首先要做到课堂上语言风趣,表情丰富,讲解生动,能引起学生兴趣,能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去学习知识。例如,我们讲机械运动时,用不同的词语去描述各种运动,什么“
期刊
【摘 要】 有效课堂教学应该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追求有效课堂需要每一位教师时刻去努力,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培养问题意识、建立课堂评价体系等教学策略去实现有效的课堂效益。  【关键词】 有效课堂 探索路径    课改新理念引领新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不断充实我们的课堂,“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我们的课堂上日益深化。回顾课改走过那幸福而艰辛的路程,眼前大量
期刊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就应该有新的化学实验,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 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实验主体永远是学生  以往的化学实验,都是教师做,学生观,没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自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作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解决问题”教学的步骤  1.1 审题。新教材的应用题类型非常多,有图文结合式,有表格式,有对话式,而且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会同时包含几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