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叶树法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ping121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点叶法概述
  中国画一般根据树的点叶方法不同进行分类,总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 “个字”“介字“点(属于常用点法): (2)花型点{点笔呈中心包围势态); (3)直笔,横笔点; (4)椿叶点; {5)特殊点法(如松.柳、梧桐之类)。学习者进行点叶树的训练主要在于明了各种点叶符号的组构意图,比如同是用“介字点”,由于组构意图不同,所形成的视觉效果差别会很大。古人画论对点叶也有所论及,整理后有如下几个要点:
  (1)清方薰《山静居画论》: “点叶随浓随淡,一气落笔。” ”一气落笔”意思是一笔墨、一笔墨地安排组构,其好处是墨气和泽,生动。
  (2)清方薰《山静居画论》“点叶尤须手熟,有匀整处,有洒落处,用笔时在收放得宜”。这里说的”手熟”要区别于画家习气,因为手熟要拷问的是画家到底理解了多少画理.绝不是”自来熟”。事实上,画家从手生到手熟的过程,也就是他对画理.画法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求索过程。
  (3)清龚贤: “画叶之法不可雷同,一树横则二树直,三树向上,四五树又一改变“。这一段话实际上指阴了山水画中树与树之间的最行之有效而又简洁明快的区分方法,名日“相間法”。不同点叶(或夹叶)的“相间”法则使我们在画面上很容易区别出不同种类树木的前后左右关系。掌握了此法.我们就能够很好地处理繁茂的杂树林了。
  初学点叶,结体宁紧勿松,在养成各类点叶的组合习惯后.用笔方可进入到放松阶段。开始时可选择“个字” “介字” “花型”等常用的点叶符号进行组构练习,学习的重点是培养组构树枝,树体的意识以及对浓淡枯湿变化的感应。
  二,点叶步骤
  画点叶树步骤与画枯树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中枝画好后,添加细枝需少而简,中枝与细枝的用笔也要更柔软一些。每组点叶一般从上开始,进而向下及左右两边延伸。点叶要点是一定要抓住领头的点叶符号,其他用点都应围绕它而展开或三或五组构成体。特别要注意点出树梢的形态,在这里最能显出点叶树体的感觉。
  点叶的用点总体要求是紧凑,这不仅是指单个用点与一小组用点之间的用笔要紧凑,还指整棵树的树叶都要紧抱树枝,并依树势而成。切不可无规则散漫乱点,否则添加的点叶与树枝毫无关系可言。
  三、常用点叶符号
  选用何种点叶法要注意整个画面的组构意图,因为画一个点叶符号是容易的,难的是数个符号根据什么理念,按何种方式排列而成树形。山水画里点叶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其中常用的1 5种。
  四、 “介/个字点”组构实例介绍
  “介/个字点”因其形似“介/个”字而得名,基本上由三至五笔形成一组小树丛:再由三至五组树丛形成一小枝。与其他点法一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树梢与树冠部位的处理。
  总而言之,点叶法在结体方面有以下三忌:
  (1)忌小枝支撑过量的树叶.显得树身臃肿。
  (2)忌干、枝均等排列。
  (3)忌树形平头齐边、僵硬呆板。
其他文献
清宫有贡犬画作多套,较为著名的有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的《十骏犬》轴以及艾启蒙(Ignaz Sichelbart,1708-1780)的《十骏犬图》册,它们虽体倒不同,但内容上高度相似。后者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八玺全,录《石渠宝笈》(下称:《石渠》)续编,原藏宁寿宫乐寿堂。全册共十对开,纸本设色,顺序依次为:“第一睒星狼。第二霜花鹞。第三墨玉螭。第
期刊
周昉(约活动于八世纪下半期至九世纪初),字景玄(一说仲朗),京兆人,先后任越州长史、宣州长史等职。作为贵族出身的士大夫画家,周昉对人物画、道释画皆有所长。尤其擅绘绮罗人物。《唐朝名画录》称其『画佛像、真仙、人物、仕女,则为古今之冠』。  《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纵四六厘米,横一八○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该图描绘了五名贵族仕女及一名侍女,其间穿插逗狗、观鹅、挥扇、捉蝶、赏花等种种闲适的生活情景。
期刊
方传鑫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一年来,多少亲朋故友哀思无限,老朽我更是蚀骨悲痛,深切缅怀。传鑫先生生命如此脆微,未到从心所欲之年,就这样悄然走了。中国书坛痛失一位集书法篆刻创作、理论研究,编辑出版于一身的优秀名家,老朽我失去了一位情同朱张的良师益友。  传鑫先生走了,传鑫先生又没有走。他已定格在我的心中,永远活着。  我与传鑫先生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先生是《书法》杂志编辑,我在中共常州市委
期刊
她是一位女性,她的山水画得法宋元、清丽脱俗,她的用笔苍劲厚润、确又不失女性的秀雅;她自幼临各家山水、学习中国画,一生几乎只为中国画而存在;她年纪轻轻便在上海崭露头角,在海上画坛拥有一席之地,她就是著名山水画家房师田先生。  要说房师田的山水画.首先要谈谈两位先生。  其一便是她的父亲房虎卿。房虎卿(1889-1979)先生是由江苏常州老家走向上海画坛的一位名画家,他青年时在苏南县城做图画教师。20
期刊
吕凤子(1886-1959)是20世纪上半期崛起的一代文化伟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国画家、书法家和艺术教育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发轫者,“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重要缔造者之一。吕凤子在民国初年即从事中国画、书法创作和艺术教育、职业教育工作,不仅在中国画、书法、篆刻、画论、美术史、美术理论、诗词等方面有着非常精湛的造诣,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同时在艺术教育、职业教育、现代美术学院的创办和画
期刊
编者按:1934年,中国第一个女子书画团体,中国女子书画会在上海创立。当时沪上女子书画艺术家齐聚一堂,定时雅集酬唱,切磋画艺,被黄宾虹先生赞为创举。此后每年进行一次女子书画家作品展示,并吸引了全国女性画家的云集响应,即便是抗战期间,展会也未曾中断。值此阳春三月,我们“重访”中国女子书画会,用作品与故事回溯佳人倩影,并与有志投身艺术的当代女性同道典勉。  1、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成立  20世纪上半叶的
期刊
一、敦煌的历史地理背景及藏经洞的发现  早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不仅为汉代击退匈奴做好了准备,还开通了一条由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在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先进技术等沿着此路不断向西传播,来自西域的物产也由此传至中原地区。而敦煌就像丝绸之路的咽喉,是中西交通的重要分合点,往来的使臣,将士。僧侣、商人络绎不绝并交汇于此,中西方不同的物品在此交易,不同的文化也在此汇聚碰撞,敦煌的地
期刊
2017年岁末,由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上印社、上海书画善会主办的“古意今情——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山水作品展”展示了自2006年上师大开设山水画课程以来,历任教师及学生的优秀作品。百余幅山水的集体亮相.既有对古代经典的临习.也有远涉川泽的记录.更是十余年来教学成果的凝结。《书与画》杂志不仅受邀观摩了此次展览.更记录下了参展嘉宾对山水创作及教学的心得。在展览开幕后的研讨会上,诸位活跃于
期刊
神话题材自有汉以来风靡,至魏晋之时见于纸绢,不论示于墓葬或是传世作品.事死或事生,都以其超越现实的想象,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愿望。虽有一定的程式可言,例如西王母与东王公的形象,在汉代就有一定的发展线索可循,但作者所绘之事往往不拘于既有图式,他们往往在原有神话故事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故事人物和场景的想象。这样的作品较之其他题材,既有艺术创作空间,又足够吸引当时大众的兴趣。  相传,文徵明曾极力提携仇英,
期刊
如果仔细研究钱选绘画中的题款.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钱选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落款时基本不署时间,《山居图》《浮玉山居图》《秋江待渡图》《烟江待渡图》《羲之观鹅图》《渊明扶醉图》《归去来辞图》《杨妃上马图》等作品的款识为“吴兴钱选舜举”;《牡丹图》《梨花图》《柴桑翁像》等作品上署款为“雪谿翁钱选舜举”; 《西湖吟趣图》《石勒问道图》等作品中署款为“舜举”;《白莲图》等作品中署款为“钱选舜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