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借力资本市场远航

来源 :物联网与云计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86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项目投入动辄上亿,并且是一个长周期的建设过程,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仅仅依靠政府如何支持?
  吃什么安全?用手机扫描食品袋上二维码便可知食品前世今生;天气太热?回家前让空调预先启动;躲堵车?车联网实时路况信息、驾车路线帮你搞定;忘带钱包?刷手机就可以付款;老人独自在家?医院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老人的健康……这就是智慧城市的“威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享受到。
  “智慧城市”成为当下频频闯入大众视野的热门辞令,那么什么是智慧城市?
  所谓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简单来说,智慧城市就是可以将城市中诸如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连接起来,智能化作出响应,它可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以及改善政府对民生的管理、对交通的管理、对环境的控制等等,城市将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已席卷全球。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也呈风起云涌之势。
  2013年1月29日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8月5日住建部再次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103个城市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其中,市、区83个,县、镇20个。至此,仅今年确定的智慧城市试点总数就已经接近200个。这意味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将真正进入实施阶段。
  此外,为了统筹各部委的资源、集合力量,也为了引导和规范地方政府健康有序地建设智慧城市,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联合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于7月22日报请国务院发布。据悉,智慧城市发展指导意见将启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环保、智慧医疗、智能养老、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国土等10个领域智慧工程建设。由此可见智慧城市已经真正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项目。
  显然,智慧城市试点范围的迅速扩增,智慧工程建设领域的不断扩大,巨大的商机将随之而来。根据市场预测,到“十二五”期末,我国智慧城市的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催生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并将为直接参与建设的运营商和IT企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内掀起高潮的同时,如何使城市建设和管理更加正规化、健康化发展,是很现实的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有四大核心原则:第一是以人为基础,第二是以土地为载体,第三是以信息为先导,第四是以资本为后盾,缺少任何一个,城市“智慧化”道路都会遭遇瓶颈。尤其以资本为后盾显得格外突出。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任何工程建设都离不开资金,智慧城市建设同样如此。智慧城市项目投入动辄上亿,并且是一个长周期的建设过程,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仅仅依靠政府如何支持?
  住建部对此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地指导试点城市编制重点项目投融资规划,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元投资落到实处,逐一落实项目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和建设时序,确保创建任务顺利完成。在此背景下,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运营市场,开展各类增值应用业务,使得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有效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将对智慧城市建设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在既有战略规划,又有政策引导的情况下,下一步就是执行,这也是非常关键的。智慧产业投融资促进中心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众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细分领域企业也在加紧布局智慧城市相关业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市场规模,抢得智慧城市先机。但是单靠国家在政策以及财政投入上的倾斜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直接融资。然而目前还没有完全针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基金,成立智慧产业投融资促进中心将可以填补这一块市场空白。”智慧产业投融资促进中心曹主任表示,“智慧产业投融资促进中心是由润天资本集团与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成立,中心为了率先在全国探索更符合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投融资服务体系,进行了智慧城市投融资课题研究。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先行城市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主要探讨中国智慧城市现状及发展趋势、体制与机制创新、PPP投融资模式、运营规律及投资策略等,同时帮助企业了解融资政策、开拓融资思路、创新融资方法,促进政府、企业、资本的高效对接。”
  未来10-20年将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建设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依靠多方力量完成。中国在政策和资金双重支持下,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城市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物理试题从物理的基础知识、物理能力、物理知识的发展三方面三维一体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具体地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查:    1 对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    高考试题无论考查什么能力都必须以相应的基础知识为载体,这就是高考的基础性。前苏联教育家布鲁姆曾说过“学生学的知识越基础,该知识对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迁移能力就越强”。学好物
期刊
很多同学在学习了压强公式P=FS和P=ρgh之后,对两者关系以及解题时公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惑。在此,我浅谈一下两公式的关系及应用,希望同学们能理解掌握,熟练应用。  公式P=FS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决定式,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都适用。但要特别强调公式中F表示的是垂直作用在受力面积S上的压力,它不一定等于重力。而公式P=ρgh则是P=FS的推导式,该公式常在以下情况使用。    1 计
期刊
从2009年到2013年,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这5个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热点新名词,在4年的时间里“走马灯”似轮回切换。  那么,这几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区区四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新概念的更迭频率不亚于日本换首相;一时间,对这五者关系的探讨也成为大热点。  物联网是一个时代  首先,按照物联网在中国的概念,已不再是单纯的M2M,而是互联网与M2M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物
期刊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实际的生产与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光学问题虽然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不大,但几乎年年都有涉及,不可忽视。其中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棱镜的色散以及全反射出现的几率较高。光的本性部分与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且涉及较多物理学的重要实验,比如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电效应等。近年来,光的本性部分在高考命题中有分量加重的趋势。
期刊
针对互联网行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在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针对互联网行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进一步完善信息设施,加快推动互联网技术业务的创新知应用。第二条,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政府部门要适应新的形势:及时创新监管理念,丰富监管手段。第三,全力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美好的网络生活。  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呈现众多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
期刊
2013年7月12日-13日,研华科技在北京举办“2013年研华自动化合作伙伴会议”,并在会上发布“研华中国2018年愿景”。研华科技新接任的中国总经理罗焕城先生对“愿景”的阐述凸显了一个中心思想、两个亮点:一个中心思想是研华中国将更加“本土化”;两个亮点分别是:一,不仅将把中国打造成研华全球的第二总部,而且计划开发“龙芯”的产品,提出研华智能在2020年之前在上海A股上市;二,公司中文口号由原来
期刊
1 缘起    近来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四个不同质点由同一点沿同一直线同时从静止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甲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图乙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这四个不同质点的运动情况。关于图象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质点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x-t图象中t1时刻质点1和2 的速率大小为v1>v2  C.v-t图象中0~
期刊
存储是云创的根本,云创存储主要做两种存储: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前者是云存储系统,后者是云数据库系统。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们是一家活在明天的企业,只有把握好未来的需求,才有成功的希望,所以我们会按照未来世界的需求发展自己。  对南京云创存储科技有限公司的好奇始于其和Intel共同举办的数据立方云计算一体机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时云创成立仅一年多,便受到商界大鳄Intel的青睐,着实
期刊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时出行信息服务,使得公众在出行时,除了能获得静态的交通信息外,还能随时查询了解实时的道路通行状况、实时的空闲停车位以及其他的实时交通信息,智慧出行将很快真正实现。  欧美日的实时出行信息服务  面向公众的实时出行信息服务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2000年开始规划建设的美国511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多年来一直在通过511网站(www.511.org)、511电话服务台
期刊
编者按: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令国人心碎,世界震惊。我们与灾区中小学师生们血肉相连,情意深厚,对遇难的师生深感无限地悲痛。哀悼逝者之余,我们不禁思考,为减轻灾难所带来的痛苦和怎样防患于未然,我们该做点什么?考虑到地震发生的原理、现象、过程及防震抗震的知识与物理科学密切相关,中学物理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防灾、抗灾的教育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此,我们特转载一位四川老师的作品——“Ea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