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拐点之后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ulsww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冒进、莽撞的PE管理者将失去市场的信任,PE必须面对大浪淘沙的命运
  
  《财经》记者 陈慧颖 于宁
  
  投资潮水退去,在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下称PE)也正失去昔日的光环。
  虽然人民币基金在各方努力下步步推进,全国社保也以市场化“选秀”锁定了第一批PE管理团队,但近期屡屡出现的“败战”案例,无疑给这个行业投下了阴影。PE究竟给企业带来了什么?是帮助企业脱胎换骨的改造者,还是搭便车的投机者?
  在新的一年里,围绕着PE核心价值的讨论势将持续下去。与反思同步,在中国的PE仍将发动新一轮投资行动。不过,冒进、莽撞的管理者将失去市场的信任,无论是外资PE,还是新生的人民币基金,都必须面对大浪淘沙的命运。
  
  进退之间
  2008年底,全球经济跌入低谷,PE的处境喜忧参半。
  伴随资本市场的恶化,在融资、投资、管理、退出这几个运作的环节中,基金管理团队都承受了巨大压力。在市场最高点开始投资的PE,其入场价已经与二级市场的估值相差无几。有些PE投资的企业虽然抢在股本市场冻结之前完成了IPO,无奈二级市场价格迅速回落,短期内无法退出。新基金的募集开始变得困难,即使已经完成了资金募集,也要面对出资人流动性枯竭、不能履约的窘境。
  “PE的运作周期一般是七年,有些在过去三年中投资了三十几个项目,但几乎都未能上市。考虑到IPO市场可能要两年才会复苏,而此后还要经历锁定期,并择机减持,再考虑到经济周期对企业的筛选淘汰,这样算下来,最后能如期顺利退出的项目会非常有限。”一位外资管理人称。
  另一方面,对于此前谨慎行事、手握现金的PE来说,出手时机也终于到来。很多重量级的PE,或者刚刚完成募集,或者是有意保存实力,正蓄势待发。
  2008年,鼎晖和弘毅各自开始募集第一期人民币基金,现在已经到位的资金分别为41亿元和35亿元。
  第一期60亿元人民币的渤海产业基金,在过去两年中也只进行了两笔投资。另外,KKR、百仕通等国际PE各自仅在中国投资了一个项目,手中仍有大量资本。
  在国家发改委审批的“官办PE”中,尚有九只产业基金仍在募集之中;券商以直投方式参与PE投资的试点也正在起步。在融资端,国务院已批准了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商业银行投资PE的呼声亦时有耳闻。
  在经济下行周期里,PE转移投资重心,多宣称在产业升级、城市化、环保、消费等主题之下寻找投资机会。尽管企业估值水平已经回落,但这并不意味着满地黄金,毕竟目标企业的盈利预测也低于往年。在什么时间、什么价位出手,将是对PE投资能力的真正考验。
  
  告别“草莽时代”
  2008年底,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给宽带基金大家庭的成员们写了一封简短、恳切的公开信,分享“过冬”的想法和建议,其中提到加强团队建设,全力降低成本、保证正向现金流,探索行业协作、联盟与合并的可能性,积极获取政策支持等几个方面。
  信中的建议几乎都是商业运作的最基本原则,也常常被企业家和PE们挂在口头上。可惜,往往在泡沫破裂之后,最根本的原则才会得到应有的重视。
  当A股的平均市盈率高达40倍时,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下称VC)只要能够“快进快出”,依靠二级市场估值的拉动,企业上市后几乎都可以获得高额回报。不过,这种“一级市场低估、二级市场高估”的PE投资黄金时期已一去不返,“Pre IPO”模式失去吸引力。
  在2008年,PE、VC“走麦城”的故事屡屡见诸报端,其中包括经营难以为继的衬衫直销公司PPG、连续两次上市聆讯被否的服装销售集团ITAT、被东京交易所摘牌的中国企业亚洲互动传媒,“对赌协议”下控制权易手的太子奶集团、卷入命案的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再加上PE股东与管理者对簿公堂的中科智担保,一时间,坊间对于PE的投资动机和管理能力充满了质疑。
  PE与参股企业之间的恩怨情仇、是非对错往往一言难尽,但诸如管理层挪用资产、公司财务造假以及股东不睦等问题,本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宿疾。PE在进入之初,多宣称带来的不只是资金,还有人力资本和制度优势,然而在经济上升周期,显然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在过去的几年中,“对赌协议”已经成为中国式PE的一大特色。但太子奶集团在“对赌协议”下管理权易主,创业者对公司万般不舍,PE们对在经营情况不佳时增资也是左右为难。“对赌”究竟能不能将各方利益引至一处,业内看法已出现分歧。
  以ITAT为例,其10亿美元IPO计划数次上报至香港交易所,但始终不能通过聆讯。从业务模式到销售数据,投资界对这家公司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在ITAT的交易中,一些外资机构通过可转债方式投资。以目前估值水平,债转股的条款根本无法被触发,ITAT现在很可能需要还本付息。
  不过,这种看似审慎的投资方法仍有漏洞。“以可转债的方式把钱借给一个净资产很少的公司,并不意味着还款就有了保证。”一位知名外资PE的合伙人认为,做尽职调查认清公司面目才是根本。
  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多数PE在以往对企业盈利状况和行业潜力的调查之外,还增加了新的考察项目,包括企业的资本结构以及企业家对主营业务的专注度。
  方源资本总裁唐葵分析,在资本市场高涨的时期,很多企业涉足主营业务之外的更多领域,有些企业家用公司股权为其他融资项目担保,企业家因此分散了精力,特别是当市场逆转的时候,担保、质押等交易更让公司主业暴露于市场风险之下。
  “我最近对投资团队强调,除了要关注企业的运营数据,还要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担保、质押等未计入资产负债表的风险。”唐葵说。
  
  政策看点
  “PE是一个慢热的行业,比公开市场启动慢,也不会出现公开市场那样快速、剧烈的调整。有些公司日后融资不成,可能会悄无声息地从投资界消失。”Asia Alternatives的共同创始人徐红江表示。徐的复合基金(Fund of Funds)着力于投资亚洲的PE和VC,徐本人一直密切关注着PE行业的趋势。
  不过,也有一些投资人等不及下一轮融资的时候“用脚投票”,已经主动炒了基金管理人的鱿鱼,甚至出现了出资人绕开管理人直接接管基金的先例。这亦反映出中国PE行业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目前,在资金来源、税收、管理人资质等领域,PE都在等待管理层的态度和回应。相比具体投资,政策突破是2009年PE行业的更大看点。
  2008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条政策措施中,首次提出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在2008年12月8日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里,更是明确提出要制定股权投资管理办法。
  上海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则公开建议,应参考目前已存在的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形式,从国外引入一些成熟的有限合伙人,带动国内的有限合伙人市场。此前商务部官员亦曾表示,如果《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管理办法》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出台的话,外资PE将可以在中国设立合伙企业,募集管理人民币基金。
  据悉,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酝酿出台一个更为详细的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拟对未来的大型PE实行市场化核准,而不再采用特批的方式。
  前方的广阔天地,只有幸存下来的PE才能享受得到。■
  
  
其他文献
外需已难以继续担当“保增长”的重任,即使未来外部经济趋于稳定,对外贸易最多也只能起到“保稳定”的作用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 沈明高    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是过去几年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的主要动力,净出口贡献了GDP增长的近四分之一。然而,进入2008年后,对外贸易的角色开始转变,外需已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09年仍然将延续这一趋势。    动力顿衰  在长期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降息周期再次来临,在上一次降息周期中深受“利差损”之困的保险行业,将在销售、份额、投资、内控等方面面临压力,偿付能力再受考验    《财经》记者 陈慧颖      对于习惯了规模扩张的保险业而言,在逆境中改革已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    对复业30年的中国保险业而言,2008年可谓祸不单行。从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开始,地震、台风等巨灾频频来袭。中国保监会预计,保险行业为此做出的赔付约为100亿元。随着
期刊
从2008年的激情捍卫到最终的折衷处理,会计准则将如何变革以回应此次危机带来的反思    《财经》记者 宋燕华      在危机蔓延之初,会计准则一度为千夫所指,首当其冲的就是公允价值条款    每逢经济危机,会计准则都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一次尤为严峻。  在各界对“公允价值”对于危机的放大效应的攻击之下,国际上会计准则的制定者最终选择了折衷退让,使得管理层对于计价方式有了更多调整余地。不过,对于主
期刊
“胡六点”奠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大陆对台政策的基调,也将成为2009年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根主轴    《财经》实习记者 欧阳斌 记者 徐和谦    2008年12月,熊猫“团团”和“圆圆”赴台,成为两岸关系急速回暖的标志之一。  早在2005年,这两只作为大陆赠台礼物的熊猫就已整装待发;但时任台湾“总统”的陈水扁称大陆赠台熊猫是“统战工具”,并设置种种行政限制,使两只熊猫一直“滞留”大陆。  除了大陆赠
期刊
2008年的电力企业巨亏及电煤双方无法弥合分歧,再次暴露出“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矛盾    《财经》记者 李其谚    电力行业在2009年一开局,就蒙上了一层阴影——“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下称订货会)破裂,发电企业陷入了需求疲软与电煤价格趋涨的两难境地之中。  在订货会的价格谈判中,五大电力集团亮出谈判底牌,要求2009年合同电煤价格比2008年下降50元/吨。与之相对,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煤
期刊
因2008年大跌搁置的各类创新,有无希望在2009年重启?    《财经》记者 乔晓会 李箐    “跌幅超过65%,全球股市跌幅排名第十三,在主要股市中跌幅排名第一。”这是在2008年底的最新统计中,上证指数获得的名次。  两年来轰轰烈烈的牛市在几个月里草草结束,投资者的狂热迅速降温。20万亿元市值蒸发,让所有参与者都付出了代价,而监管机构力挽市场的自信也随之化为泡影。  另一方面,股市的“过山
期刊
2009年中国铁路建设将迎来“大跃进”,但由此可能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铁路体制改革也可能随之延后    《财经》记者 张娜    2009年,将是1949年以来铁路投资最多的一年。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公开表示,2009年铁路计划完成6000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  即将大规模建设的铁路项目,包括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煤运通道项目以及资源开发性西部干线铁路项目三大类。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规
期刊
在2008年演绎过一波惊心动魄行情的大宗商品,能否在2009年重返牛市?中国需求能否拯救世界?    《财经》记者 严江宁    火与冰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2008年可谓跌荡起伏。上半年时,市场还在谈论涨价、盈利和扩产,下半年话题就变成了裁员、降薪和减产。  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期货为例,2008年7月,冲至894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位,随后短短几个月又迅速从高点呈“自由落体式”下落,仅
期刊
中国钢铁行业从火热到寒冷,兼并重组的动力来源从政府转移到市场    《财经》记者 张伯玲      盈利能力下滑,给中国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创造了良机。钢铁行业出现了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以“过冬”的迹象    五年多的狂热增长后,中国钢铁企业正经历着记忆中最糟糕的时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中国钢铁企业71家大中型钢厂亏损额达到127.7亿元。
期刊
债券市场的发展终于消除了重大政策障碍,且获低利率周期的发展契机,但信用风险和价格风险不可轻忽    《财经》记者 张宇哲    2009年上半年,债市将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契机,这是业内人士普遍达成共识的一个判断。  2008年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动向,已经透露了这一趋势:一方面,债市分割的格局正在逐步打破,诸多促进债市发展的利好出台;另一方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出的流动性,由于不确定的宏观经济现状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