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富翁的财富排行榜、胡润财富榜10月刚刚揭晓,世茂集团董事长许荣茂高居中国富翁第五,2005年身家100亿元。蓬勃发展的世茂集团,是一个“家族企业”。许荣茂唯一的儿子,年仅28岁的许世坛执掌整个集团的营销策划重头戏。许荣茂一直注意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儿子许世坛进行培养,在父亲的雕琢下,许世坛已经呈现出大将风度,逐渐接过了父亲事业的接力棒。
●特征
许世坛很崇拜父亲。10多年里,许荣茂南征北战,不管房地产行业是时值高峰,还是低谷,他的事业总能蒸蒸日上。许世坛将这一切归功于父亲的眼光:“他总能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看到。”
从他对父亲的描述中隐约可见许世坛倾向的工作作风:父亲在生活中是一个细致、严谨的人,他埋头做事,对每个细节都认真对待,光是一个灯都要调上几百次。正是这种勤奋和亲和力感染了许多员工和他一起努力,取得了现在的成就。
许世坛在总结父亲的经营哲学时,一再突出“诚信”二字,这个26岁的年轻人和他的姐姐许薇薇一样,是名基督教徒。
关于许世坛和父亲,有一个经典的细节。不管工作多么繁忙,只要许荣茂在上海,他每晚都会与儿子在黄浦江边散步一个小时。“这样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白天工作上的问题提出也好,商量也好,这都是相互沟通的一个好机会。”这或许也是我们听过的比较生动的一种家族企业里父教子学的模式。
外人把上海世茂滨江的成功跟许荣茂连在一起,其实许世坛的表现也相当不俗,甚至让业界惊异。当时黄浦江边的房子才卖7000元/平方米,世茂滨江的价格却在13000元/平方米到14000元/平方米之间,当很多人还在为这个天价咋舌的时候,世茂滨江一期450套住宅在推出后愣是被迅速一抢而光。在2001年、2002年、2003年连续3年名列上海市住宅销售金额第一名,至今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亿元。许世坛还有神来之笔,世茂当时是大陆第一家到台湾地区电视台打广告的房地产公司。当时世茂集团的销售总监正是许世坛。如今,身为世茂集团执行董事许世坛显然肩上的担子更重
●趋向
许荣茂行事一向低调,特别不愿意接触媒体,也不像有些富豪那样喜欢追溯当初发迹起家的故事,至于目前集团的发展情况,许也不愿过多透露。在这一点上,其子许世坛似乎与父亲截然不同。如今许世坛已经开始代替父亲对外接待,俨然成为世茂集团的新代言人。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这或许与许世坛简单且透明的经历不无关系。
许荣茂是在70年代末年近30岁时从福建老家前往香港,并在香港淘得了第一桶金。他的创业经历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去香港闯荡回福建老家投资到北京地产市场淘金在上海大展拳脚这样一个过程。
而其子许世坛的经历相比之下,就显得简单顺利得多。许世坛从小就一直随父亲在香港生活。期间许荣茂携妻带子移居澳洲闯业发展,于是许世坛在澳洲完成了大学学业,读的是经济管理专业。而后许世坛返回香港大学读研究生,获得了房地产方面的硕士学位。目前许世坛的状态是在职攻读NBA。在这方面,父亲许荣茂起了表率作用。两年前,当时已经50岁的许荣茂还是香港一所大学HBA的在校学生。关于他几乎不落每一堂课,全力以赴每一次考试的细节,香港的媒体曾不惜笔墨地报道过。
许荣茂一手打造了世茂集团,“世茂”二字是从自己和儿子的名字中各取一字。世茂集团作为一个家族企业,这样的做法并不让人奇怪。在父亲许荣茂的身影背后,许世坛如今正在走的是一条通往财富接班人的道路。
●展望
世茂新一代的代言人许世坛表示,世茂做开发,不太可能涉足规模很小的城市,因为对世茂而言,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所以在这些小城市的开发商,还是可以通过关注一到两个城市,做一些特定的产品,来寻求他们的出路,或者跟别人去整合,或者被别人收购合并,他们只要在一、两个小城市做得比较好,有特定的客户群,就可以生存,可以有很多出路。
目前,世茂至少有7个百万平方米的超级大盘,这是考验世茂各项能力的“巅峰境界”。其中,资金链问题尤为重要。由于世茂楼盘很能吸引境外客,拿地到立项又十分有眼光且实施良好,所以资金能随着热销快速回笼。世茂手持“核心竞争力”这把利器开始了目标明确的全国布局。
许世坛认为:“世茂的拿地方式不是哪里价格便宜或大块土地,就去那里拿地。最重要的是适不适合我们开发模式。”
对城市的前瞻性分析是拿地眼光的判断基础,这包括对城市发展走向的判断和政府政策引导的理解。许世坛说:“比如世茂在哈尔滨e400万平方米项目,我们选择在城市的北部而不是市中心。因为市中心的实际潜力已不如北部了,整个城市正在北迁,我们的项目将参与城市的经营之中。”因为世茂是一个标志性的品牌,它的核心竞争力十分明显,政府总是极力支持其介入城市的综合开发之中,以提升区域的档次。
深入思考这些话,就会发现世茂在无形中化用了“和谐之道”。所谓和谐地产是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地产。世茂的项目没有盲目扩张的冲动,而一旦选择进入某个城市,总是去契合整座城市的精神和发展目标,融入最后升华整个片区的价值。这是世茂之道,也是许世坛的高明之处,更是世茂之福。如此这般,它才能在许氏家族的手中,一直走在地产市场的浪尖上,成为整个行业不可忽略的高峰。
●特征
许世坛很崇拜父亲。10多年里,许荣茂南征北战,不管房地产行业是时值高峰,还是低谷,他的事业总能蒸蒸日上。许世坛将这一切归功于父亲的眼光:“他总能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看到。”
从他对父亲的描述中隐约可见许世坛倾向的工作作风:父亲在生活中是一个细致、严谨的人,他埋头做事,对每个细节都认真对待,光是一个灯都要调上几百次。正是这种勤奋和亲和力感染了许多员工和他一起努力,取得了现在的成就。
许世坛在总结父亲的经营哲学时,一再突出“诚信”二字,这个26岁的年轻人和他的姐姐许薇薇一样,是名基督教徒。
关于许世坛和父亲,有一个经典的细节。不管工作多么繁忙,只要许荣茂在上海,他每晚都会与儿子在黄浦江边散步一个小时。“这样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白天工作上的问题提出也好,商量也好,这都是相互沟通的一个好机会。”这或许也是我们听过的比较生动的一种家族企业里父教子学的模式。
外人把上海世茂滨江的成功跟许荣茂连在一起,其实许世坛的表现也相当不俗,甚至让业界惊异。当时黄浦江边的房子才卖7000元/平方米,世茂滨江的价格却在13000元/平方米到14000元/平方米之间,当很多人还在为这个天价咋舌的时候,世茂滨江一期450套住宅在推出后愣是被迅速一抢而光。在2001年、2002年、2003年连续3年名列上海市住宅销售金额第一名,至今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亿元。许世坛还有神来之笔,世茂当时是大陆第一家到台湾地区电视台打广告的房地产公司。当时世茂集团的销售总监正是许世坛。如今,身为世茂集团执行董事许世坛显然肩上的担子更重
●趋向
许荣茂行事一向低调,特别不愿意接触媒体,也不像有些富豪那样喜欢追溯当初发迹起家的故事,至于目前集团的发展情况,许也不愿过多透露。在这一点上,其子许世坛似乎与父亲截然不同。如今许世坛已经开始代替父亲对外接待,俨然成为世茂集团的新代言人。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这或许与许世坛简单且透明的经历不无关系。
许荣茂是在70年代末年近30岁时从福建老家前往香港,并在香港淘得了第一桶金。他的创业经历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去香港闯荡回福建老家投资到北京地产市场淘金在上海大展拳脚这样一个过程。
而其子许世坛的经历相比之下,就显得简单顺利得多。许世坛从小就一直随父亲在香港生活。期间许荣茂携妻带子移居澳洲闯业发展,于是许世坛在澳洲完成了大学学业,读的是经济管理专业。而后许世坛返回香港大学读研究生,获得了房地产方面的硕士学位。目前许世坛的状态是在职攻读NBA。在这方面,父亲许荣茂起了表率作用。两年前,当时已经50岁的许荣茂还是香港一所大学HBA的在校学生。关于他几乎不落每一堂课,全力以赴每一次考试的细节,香港的媒体曾不惜笔墨地报道过。
许荣茂一手打造了世茂集团,“世茂”二字是从自己和儿子的名字中各取一字。世茂集团作为一个家族企业,这样的做法并不让人奇怪。在父亲许荣茂的身影背后,许世坛如今正在走的是一条通往财富接班人的道路。
●展望
世茂新一代的代言人许世坛表示,世茂做开发,不太可能涉足规模很小的城市,因为对世茂而言,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所以在这些小城市的开发商,还是可以通过关注一到两个城市,做一些特定的产品,来寻求他们的出路,或者跟别人去整合,或者被别人收购合并,他们只要在一、两个小城市做得比较好,有特定的客户群,就可以生存,可以有很多出路。
目前,世茂至少有7个百万平方米的超级大盘,这是考验世茂各项能力的“巅峰境界”。其中,资金链问题尤为重要。由于世茂楼盘很能吸引境外客,拿地到立项又十分有眼光且实施良好,所以资金能随着热销快速回笼。世茂手持“核心竞争力”这把利器开始了目标明确的全国布局。
许世坛认为:“世茂的拿地方式不是哪里价格便宜或大块土地,就去那里拿地。最重要的是适不适合我们开发模式。”
对城市的前瞻性分析是拿地眼光的判断基础,这包括对城市发展走向的判断和政府政策引导的理解。许世坛说:“比如世茂在哈尔滨e400万平方米项目,我们选择在城市的北部而不是市中心。因为市中心的实际潜力已不如北部了,整个城市正在北迁,我们的项目将参与城市的经营之中。”因为世茂是一个标志性的品牌,它的核心竞争力十分明显,政府总是极力支持其介入城市的综合开发之中,以提升区域的档次。
深入思考这些话,就会发现世茂在无形中化用了“和谐之道”。所谓和谐地产是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地产。世茂的项目没有盲目扩张的冲动,而一旦选择进入某个城市,总是去契合整座城市的精神和发展目标,融入最后升华整个片区的价值。这是世茂之道,也是许世坛的高明之处,更是世茂之福。如此这般,它才能在许氏家族的手中,一直走在地产市场的浪尖上,成为整个行业不可忽略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