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教育的魅力来自爱的魅力,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若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一、用爱心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爱心是一缕阳光,能让娇嫩的小草感受到温暖;爱心是一股清泉,能让干涸的土地得到滋润;爱心是一阵春风,能让大地母亲体会到春的来临。爱心是神奇的,它能使荒芜变为繁荣,平庸变为高尚,懦弱变为坚强,灰心变为进取。爱心是教育的前提,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
  曾经有一位学生,因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的妈妈多次想去探望他,可是却屡屡遭到爷爷奶奶的拒绝。长期与妈妈的分离使他对妈妈产生了怨恨误以为妈妈不关心他、不爱他,因此才离开他。当他的妈妈偷偷来学校看望他时却遭到了他强烈地拒绝。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立即与他谈心并告诉他,他的妈妈有多么爱他、想念他、多想去照顾他。当他再一次与妈妈见面时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鼓励他关心他。经过一段时间,这位同学又渐渐露出活泼开朗的天性,学习勤奋了,成绩提高了。
  二、要细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俗话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大人也希望受到关注和表扬,何况小孩呢?表扬比批评效果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建立信心。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等等。此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惜 “ 好话 ” ,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
  我所带的班里有个差生尚美美,是个胆小而羞怯的女孩。她的学习方法不对,每次考试,她的成绩都排在最后。一次月考过后,我组织全班同学上讲台当众总结自己一个月来的学习、纪律等方面情况,轮到她,她人还未走到讲台,就“哇”地大哭起来,从她的哭声里我看到了希望,她并不是自甘落后,她也懂得羞愧,也懂得自责啊!她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怀,需要的是自信。于是我找她谈心,了解到她的手工做得相当好,适逢学校正在举行做手工迎校庆活动。我发挥她的特长,让她精心做了一个灯笼做全班的示范,并安排她辅导和帮助手工较差的同学完成任务,她做得很好,脸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光采,趁此时机,我在班级工作总结时表扬了她。过后找她谈心,手工作品那么复杂,你都能做好,证明你很聪明,相信你在其它方面也一样能做得出色。接着我再指出她学习方法不正确,平时听课不专心,课后又胆小不敢请教老师和同学,造成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才出现学习成绩差。于是我安排了一个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为她补课,当她取得初步进步时,我及时鼓励她,在课堂上,我也有意识地向她提上些问题,由浅入深,以锻炼她的胆量,坚定她的自信。经过努力,她的学习有了显著提高,胆子大了,开始表现出自信,在最近的一次班级演讲赛上,她以镇定的神态、流利的表达获得了同学们鼓励的掌声。她的转变也再一次说明了后进生身上也有闪光点,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发现、去把握,并以此为契机,鼓舞其志气树立其信心,帮助他们跨越自卑,走向成功。
  三、倾注爱心,善于宽容学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些。”宽容能触及人的自尊心最敏感的地方,只要学生不是出于恶意,教师谅解他们一时存在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也会使他们深深悔恨,主动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错误。
  我教过一位学生小胡,成绩一向较差,平时专爱捉弄别人,同学们都很讨厌他。多次教育引导,效果不大理想。有一天中午,他用讲台的粉笔去掷人,我知道后,就罚他买回两盒粉笔,并写检讨书,当他将粉笔和检讨书交给我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不对头的得意神色。我看了检讨书,没问题。最让我欣赏的一句:“我保证以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当我打开袋子看到那两盒粉笔,我火冒三尺,粉笔全被人全折断了,小胡竟笑出来,显得更得意了。我压住了怒火,我想以罚代教,不行,我要来个表扬的。我说:“你能买回两盒粉笔,并且保证以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我感到高兴,不管你买的粉笔质量如何。我欣赏你能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举动。这时他没有笑了,脸红了,很尴尬的样子。第二天,我的桌子又多了两盒完整无缺的粉笔。
  爱是一种高尚的师德,是成功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学生求知进取的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它勉励着我们,为党的教育事业献出我们的一份光和热吧!
其他文献
达尔文曾对自己作过这样的评论:“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既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观察力不强将直接影响你的一生。观察是我们获得资料、信息的重要途径,没有它,最聪明的头脑也成了无源之水,成了无本之木,所以观察力很重要。  为什么有许多人在大学时是高材生,但在科研上却做不出成绩,遇到复杂问题就一筹莫展?归根结底在于缺乏直觉和洞察力——“
期刊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早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是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其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增养学生的运动技能的活动与学生学习知识、技术,掌握运动技能活动的高度同步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始终是双向的,并通过各自的反馈信息构成了整个教学信息传导系统。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要充分发挥学
期刊
人的认识总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中体现了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积累增值。认识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创造也不是呈直线一次性完成的。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这就是思想的火花——灵感。钱学森曾指出:“如果我们掌握了灵感学,那么创造力将普遍地极大地提高,而且人人都可成为‘天才’”。语文教学中要培养这种“天才”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灵感开发
期刊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和谐的发展个体。他们富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发展水平,要通过教育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首先应该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特点和现有发展水平,而与孩子交流是了解孩子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与孩子交流是一种艺术,也是现代教育对每个教师的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需要。  一、亲切、和蔼、平等的态度是实施师幼交流的首要条件  师幼交流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帮助教师了
期刊
为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势在必行,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在的社会发展根本不相适应,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提升。  思维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化,是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教师认识世界的根本方式。教师的思维方式反应着教师对教育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基本看法。而教师对自己的学习和专业成长也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的思维方式的转变非常重要,传统的
期刊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如对学生的答问、板演、操作、听讲、练习等各方面的学习表现给以评说,以便于学生准确了解学习的信息,及时纠正不当的学习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 注重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而忽视对其他学习品质的评价,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获取知识的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只调动了几位好学生的积极性。现代教育论和素质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
期刊
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它是指课堂教学的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才能使学生产生满足、愉快、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可见老师在其间的主导地位。换言之,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
期刊
在08-09年是河南省新课改的第一年,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握历史教学,探索良性的教学方法,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通过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系列教学法,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
期刊
2011年高考英语命题与往年相比,作出了调整,但副度不大。2011年安徽英语考试说明指出要充分理解考纲的指导性和全面性。考纲对考试性质有了这样的明确规定:“高考应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预测2012年高考命题动向,规律范围,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外乎是以下几方面:  单项选择主要以考查考生的英
期刊
听力和口语都是复杂的综合性的技能。80年代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学机构以及个人都对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英语教学上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固有模式,但是应试教育的束缚仍然不能使英语教学从传统模式中完全挣脱出来,口语与听力考试仍在中考指挥棒的督促下。进而学生对题型练、为分练、为考题练的目的性还是十分的强,学生的考试能力在不断的强化,但是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没有得到根本提高,笔者认为,初中听力训练必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