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魅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脑力劳动的效率。”并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喜欢数学,掌握数学语言,全面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教师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还要讲究数学语言的艺术。要让数学语言散发魅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创造欲望,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魅力呢?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语言的精确性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数学语言表达必须严谨、科学。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在打基础,教学中对各种数学概念以及逻辑关系的表达要求就更高。概念的揭示、问题的剖析、内容的阐述都必须用正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具有科学性的语言应当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词精当、不生歧义。这样才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认识。如果辞不达意、模糊不清,或用语含混、模棱两可,只能使学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如,把“除以几”表达为“除几”,漏了一个“以”字,就把除数与被除数颠倒了。又如,“数”与“数字”,“增加”与“增加到”,“数位”与“位数”等。再如,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分数都由分数线、分母、分子组成”“任何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大约”“差不多”“多(少)得多”“多(少)一些”等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也不可小视它们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像敲钉子——声声入耳”。
  二、语言的简练性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作为数学教师有时更要注重导语的简洁性,花最少的时间,用最少的话语,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我用三个问题来完成。(1)你是用什么方法(剪拼、拼摆等)将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2)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梯形各部分间有什么联系?(3)你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简短的三个问题使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热情和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使用简洁而规范的语言。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语言就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提升,思维品质也会得到发展。
  三、语言的形象性
  吴正宪老师曾执教“不同类量不能相加减”时,她问学生:“一个人加一个手指等于两个人呢还是两个手指?”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得出人和手指是不同类的,不能相加的。从而形象地将一个抽象的数学道理浅显地道出来,让学生恍然大悟且终生难忘。因此,使用形象的、贴近小学生的儿童化语言,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明白流畅,是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学语言的魅力所在。
  四、语言的幽默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天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的艺术;幽默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减轻压力,缓和师生关系,摆脱逆境的力量;幽默是一种智慧,能将深奥的问题形象简单化。如果一位数学教师能够运用好语言的幽默,那么他的课堂一定是吸引学生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课堂。如,黄爱华老师在执教“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对于商中间不够商1商0时,他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坑’,大家知道,假如路面有坑,必须填平才好走,跳过去难免伤脚。好,我们大家想办法将‘坑’填平。噢,我找到了一个填‘坑’的鹅卵石(即‘0’)——商上‘0’。”学生一听,若有所悟,咧嘴笑了。其算理于诙谐幽默中得以理解。再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鸡兔同笼”时,有这样一道题:“有头100个,脚24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看到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思路纷乱,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每只鸡的两只脚和每只兔的4只脚在捣乱,如果兔和鸡的脚只数一样,那就好办了。于是,教师说:“我们命令全体兔子立正(像人一样两脚着地),提起前面的两只脚。”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师说:“现在,兔和鸡的脚只数相同了。上面有100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答:“脚的只数是头的个数的2倍,是100×2=200(只)。”师问:“和原来脚的只数比,少了多少只呢?”学生计算后马上得出是240-200=40(只)。“这40只脚到哪里去了呢?”教师问。学生回答:“被兔子提起来了。”师又问:“现在笼里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学生欢叫道:“有20只兔子,80只鸡。”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题目,在教师幽默的教学中,变得那么浅显,生动而有趣,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一切东西都看得明明白白,幽默与风趣,令学生发出了愉悦的微笑。
  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智慧之花。数学课的语言是一门非常值得研究的艺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无止境,只要我们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使数学教学语言更具艺术魅力。
  编辑 董慧红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的真谛在于用真爱唤醒心灵。真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施教者所必备。教育艺术方法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耐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反思;教学方法;真爱;艺术;耐心  《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教学中,海伦的家庭教师莎莉文的爱心和独具魅力的教育艺术深深地感染着师生,同时如一道电
摘 要:在简单阐述反思性教学的界定、意义与认识,反思性教学的案例研究法的基础上,着重针对“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这一教学环节开展反思。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及重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利用反思性教学理念,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存在的新问题,进行了反复尝试、探究与反思的行为研究。在实践、反思、实践、再反思、再探究、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去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突
摘 要:小学生的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近些年来,小学作文教学成效甚微,逐步演变成了一个不易化解的难题,师生们谈到作文无不千般滋味在心头,学生为不会写、写不好而发愁犯难,教师为作文耗时费力却收效甚微而焦灼,甚而有人对作文教学持不负责任的放任态度。要化解作文教学这一难题,需要下“真”功夫——指导学生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教学实践,在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型的数学教学理念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丰富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思路略尽绵力。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理念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为教育的总体目标服务。新的教学理念的发展是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
初中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中穿插着“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趣味性、实践性、操作性,备课时,我们教师应用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力求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备课时要仔细研究教材中的“做一做”  北师大版教材每个章节都安排了“做一做”活动,备课时要研究课堂上开展“做一做”活动的时机和时间长度,也要研究如何示范该活动。例,在讲“轴
【教学片段】  片段一:课伊始,趣亦生  在热身活动中,教师就让学生在简单熟悉的字母歌曲中听听唱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的状态。简单问好后,当学生还处于站立状态下就进入了紧张的比赛活动中,听一听,做一做。  T:Show me letter“B” “H” “F” “K” “M”,etc.  评析:热身活动的内容安排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在流动的音乐节奏中发展了音乐智能。众所周知,儿
摘 要:简单地从目前“数学后进生转化”的背景出发,通过一个“数学后进生转化成功”的典型个例,启示大家:只要用“温暖”去开启她们的心扉,用“兴趣”去激发她们的学习潜力,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她们走向正确的学习方向,“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大有可为的。  关键词:转化;温暖;兴趣;交流;鼓励;激发;表扬;互动合作  当前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更是一个
摘 要:如何科学、全面地测试、评价学生“说”的实际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探索一种既有一定可行性,便于教师操作,又能发挥测试应有的功能,体现培养素质人才的口语测试操作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就英语口语测试操作模式在小学的实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测试;评价;分级;分流  一、问题的由来与分析  在我多年的实际教学和评价中,英语口试并没有在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中实施。由于口试程序的繁琐性、社
知识本身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具有永久的魅力。它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和学者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小孩子对一门学科有没有兴趣,主要看他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体验到快乐。教师要在知识和学生间架起兴趣的桥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精神上也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愉悦。  小学低段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
摘 要:习作教学往往重视指导、重视写作、重视修改而很少重视读者的作用。近年来,在习作教学中研究和实践了“五读递进”习作法,充分发挥读者的作用,产生共振共生的作用,促使儿童习作语言的发展。“五读递进”习作法:“一读纠偏”“二读分享”“三读引导”“四读提升”“五读共生”,能充分发挥学生、老师的多元作用,使学生在习作之后自觉纠偏,乐于分享,接受建议,修改完善,真正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真实具体地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