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脑力劳动的效率。”并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喜欢数学,掌握数学语言,全面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教师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还要讲究数学语言的艺术。要让数学语言散发魅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创造欲望,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魅力呢?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语言的精确性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数学语言表达必须严谨、科学。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在打基础,教学中对各种数学概念以及逻辑关系的表达要求就更高。概念的揭示、问题的剖析、内容的阐述都必须用正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具有科学性的语言应当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词精当、不生歧义。这样才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认识。如果辞不达意、模糊不清,或用语含混、模棱两可,只能使学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如,把“除以几”表达为“除几”,漏了一个“以”字,就把除数与被除数颠倒了。又如,“数”与“数字”,“增加”与“增加到”,“数位”与“位数”等。再如,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分数都由分数线、分母、分子组成”“任何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大约”“差不多”“多(少)得多”“多(少)一些”等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也不可小视它们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像敲钉子——声声入耳”。
二、语言的简练性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作为数学教师有时更要注重导语的简洁性,花最少的时间,用最少的话语,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我用三个问题来完成。(1)你是用什么方法(剪拼、拼摆等)将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2)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梯形各部分间有什么联系?(3)你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简短的三个问题使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热情和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使用简洁而规范的语言。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语言就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提升,思维品质也会得到发展。
三、语言的形象性
吴正宪老师曾执教“不同类量不能相加减”时,她问学生:“一个人加一个手指等于两个人呢还是两个手指?”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得出人和手指是不同类的,不能相加的。从而形象地将一个抽象的数学道理浅显地道出来,让学生恍然大悟且终生难忘。因此,使用形象的、贴近小学生的儿童化语言,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明白流畅,是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学语言的魅力所在。
四、语言的幽默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天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的艺术;幽默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减轻压力,缓和师生关系,摆脱逆境的力量;幽默是一种智慧,能将深奥的问题形象简单化。如果一位数学教师能够运用好语言的幽默,那么他的课堂一定是吸引学生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课堂。如,黄爱华老师在执教“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对于商中间不够商1商0时,他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坑’,大家知道,假如路面有坑,必须填平才好走,跳过去难免伤脚。好,我们大家想办法将‘坑’填平。噢,我找到了一个填‘坑’的鹅卵石(即‘0’)——商上‘0’。”学生一听,若有所悟,咧嘴笑了。其算理于诙谐幽默中得以理解。再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鸡兔同笼”时,有这样一道题:“有头100个,脚24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看到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思路纷乱,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每只鸡的两只脚和每只兔的4只脚在捣乱,如果兔和鸡的脚只数一样,那就好办了。于是,教师说:“我们命令全体兔子立正(像人一样两脚着地),提起前面的两只脚。”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师说:“现在,兔和鸡的脚只数相同了。上面有100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答:“脚的只数是头的个数的2倍,是100×2=200(只)。”师问:“和原来脚的只数比,少了多少只呢?”学生计算后马上得出是240-200=40(只)。“这40只脚到哪里去了呢?”教师问。学生回答:“被兔子提起来了。”师又问:“现在笼里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学生欢叫道:“有20只兔子,80只鸡。”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题目,在教师幽默的教学中,变得那么浅显,生动而有趣,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一切东西都看得明明白白,幽默与风趣,令学生发出了愉悦的微笑。
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智慧之花。数学课的语言是一门非常值得研究的艺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无止境,只要我们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使数学教学语言更具艺术魅力。
编辑 董慧红
一、语言的精确性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数学语言表达必须严谨、科学。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在打基础,教学中对各种数学概念以及逻辑关系的表达要求就更高。概念的揭示、问题的剖析、内容的阐述都必须用正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具有科学性的语言应当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词精当、不生歧义。这样才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认识。如果辞不达意、模糊不清,或用语含混、模棱两可,只能使学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如,把“除以几”表达为“除几”,漏了一个“以”字,就把除数与被除数颠倒了。又如,“数”与“数字”,“增加”与“增加到”,“数位”与“位数”等。再如,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分数都由分数线、分母、分子组成”“任何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大约”“差不多”“多(少)得多”“多(少)一些”等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也不可小视它们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像敲钉子——声声入耳”。
二、语言的简练性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作为数学教师有时更要注重导语的简洁性,花最少的时间,用最少的话语,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我用三个问题来完成。(1)你是用什么方法(剪拼、拼摆等)将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2)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梯形各部分间有什么联系?(3)你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简短的三个问题使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热情和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使用简洁而规范的语言。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语言就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提升,思维品质也会得到发展。
三、语言的形象性
吴正宪老师曾执教“不同类量不能相加减”时,她问学生:“一个人加一个手指等于两个人呢还是两个手指?”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得出人和手指是不同类的,不能相加的。从而形象地将一个抽象的数学道理浅显地道出来,让学生恍然大悟且终生难忘。因此,使用形象的、贴近小学生的儿童化语言,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明白流畅,是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学语言的魅力所在。
四、语言的幽默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天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的艺术;幽默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减轻压力,缓和师生关系,摆脱逆境的力量;幽默是一种智慧,能将深奥的问题形象简单化。如果一位数学教师能够运用好语言的幽默,那么他的课堂一定是吸引学生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课堂。如,黄爱华老师在执教“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对于商中间不够商1商0时,他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坑’,大家知道,假如路面有坑,必须填平才好走,跳过去难免伤脚。好,我们大家想办法将‘坑’填平。噢,我找到了一个填‘坑’的鹅卵石(即‘0’)——商上‘0’。”学生一听,若有所悟,咧嘴笑了。其算理于诙谐幽默中得以理解。再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鸡兔同笼”时,有这样一道题:“有头100个,脚24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看到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思路纷乱,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每只鸡的两只脚和每只兔的4只脚在捣乱,如果兔和鸡的脚只数一样,那就好办了。于是,教师说:“我们命令全体兔子立正(像人一样两脚着地),提起前面的两只脚。”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师说:“现在,兔和鸡的脚只数相同了。上面有100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答:“脚的只数是头的个数的2倍,是100×2=200(只)。”师问:“和原来脚的只数比,少了多少只呢?”学生计算后马上得出是240-200=40(只)。“这40只脚到哪里去了呢?”教师问。学生回答:“被兔子提起来了。”师又问:“现在笼里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学生欢叫道:“有20只兔子,80只鸡。”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题目,在教师幽默的教学中,变得那么浅显,生动而有趣,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一切东西都看得明明白白,幽默与风趣,令学生发出了愉悦的微笑。
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智慧之花。数学课的语言是一门非常值得研究的艺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无止境,只要我们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使数学教学语言更具艺术魅力。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