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初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yd83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最终目的,它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指挥棒.现代课堂教学的优质标准是:无论教学手段多么先进,教学方法多么灵活,但最终都要看是否挖掘了学生的潜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本文试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作些粗浅论述.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的生命,也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培养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的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据巴甫洛夫的研究表明,兴趣能增进并引起大脑皮质的积极态度,心情愉快地学习,大脑皮层就会产生兴奋优势,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好.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这门课(或这节课)有兴趣与否,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自觉地调控好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对所讲授内容产生并保持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尤其是数学课,由于抽象性的概念很多,教师稍一疏漏,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根据课本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节奏,做到快慢得宜、动静相生、疏密相间、整体和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偶尔插一两句有幽默感的语言,使学生兴趣浓郁,思维活跃.每当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就先给学生提供掌握这一新概念的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诱发学生细致观察,独立发现,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以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比如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引入例子:有一群贪心的小猴,猴子①说我要1块,猴子②说需2块,猴子③说要3块,老猴怎样给予满足而又要分得公平呢?(隐含着分数)由此引出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思考.以故事的形式来引入,既有趣又紧扣主题,马上就会吊起學生的胃口.这样,学生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不仅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训练了思维的严密性、广阔性、求异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而这种探求推动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二、激发疑问
  古人说:“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闪现创造力火花的开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总是由问题所引起的,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正面灌输、正面教育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正面教育时,一定要同设疑、解疑相结合,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提问时,要考虑问题的答案避免单一性,最好具有多向性,使学生对解决问题有可能提出新的见解,热情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追究那个“所以然”,即使出现一些不应疑而疑的情况,教师也不应该泼冷水,而应首先肯定,然后引导其正确思维.有时教师也可能被问倒,应该为此而高兴,并向学生实事求是地说明,课后再研究解决.就如魏书生说:一位负责任的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眼前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如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推导的方法是多样的,这样提问有助于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
  三、指导思维
  每当学生的积极思维被调动起来,敢于提问题以后,学生常常会碰到“难点”而“卡壳”,茫然不知所措.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思想卡壳”现象?我想,教师本人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也常常碰到这种情况,那么是运用什么方式来克服障碍的?不妨把自己的思路和经验告诉学生,也就是教师用语言展现自己突破“卡壳”现象所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且有信心像教师一样去克服思考中的障碍.
  另外,教师绝不能以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课堂气氛活跃为满足,而应该进一步诱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再升华、再提高,既肯定他们积极思维的长处,又指导他们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否则,就如赞科夫所说的:“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丰富的联想,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由此及彼地“联想”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能力.有的人虽然“知识”丰富,“经验”不少,但不善于联想,思路就不灵活,也就不能形成创造思维.有的人善于联想,运用比较的方法,举一反三,丰富的联想也就随着展开,大胆猜测,但更重要的是要小心求证,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引出一道思考题:长方形内角和为几度?正方形呢?有学生提出了猜想:是否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都为360°呢?这个“猜想”极为难能可贵,这正是人类智慧的火花.许多知识的产生正是源于猜想,虽然这个知识点并不是那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但激励同学们想办法验证,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这样,有了“猜想”,并经过科学的验证,就导致了“新知识”的产生,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培养.
  正是因为这种创造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技的创新就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源泉,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创造性思维放在教学目标的第一位.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关键在于一个“引”字.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引”的得法、“引”的有效,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美国某心理学家曾经征得加州300户家庭的同意,对他们每周的用户电量进行记录. 研究人员查看各家的电表,对其每周耗电量进行测量,之后他们在每户门前挂个小牌,写上这户人家与其他住户平均用电量的比较.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研究人员发现,知道自己用电量超过平均线的用户们,后来的电表走速降低了5.7%,这是合乎情理的,而那些原先用电低于平均数的家庭,他们的用电量反而增加了8.6%. 后来研究人员改变了实验方案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问能解惑,问能知新.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探索精神萎缩,极大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要转变学生的学
【摘要】 在新课程下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历来是教师的基本追求,也是我们开展对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从优化新课导入、加强合作探究、认识学生差异、安排有效练习和采用多元评价五方面探讨了新课程下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 数学课堂;新课程;有效教学;途径  一、优化新课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
【摘要】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引入对传统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习情境的构建,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把计算机技术结合在数学教学中以及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给传统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影响,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 在数学课堂教学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 orexin A在鹌鹑间脑内的分布.结果显示,orexin A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间脑中下丘脑区的室旁核、室周区、外侧核和后内侧核,其阳性纤维则投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的研究概况.四极性蕈菌交配型A、B因子是非连锁的,双核菌丝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2种交配型和担孢子4种交配型的比例应分别为1:1和1:1:1
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经指出:“在列举数学教学目标时,我们把学生的发展(思维的、智力活动的)放在首位. ”“一定的发展只能是特别设计的有目的的教学的结果,所以我们把用‘数学思维’这个名称统一起来的思维活动结构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特殊的首要目的.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的认知目标、情意目标、生成性目标的达成.  一、认知目标  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
高中数学更加注重逻辑思维的应用,以学生为本位的高中数学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旧占据主导作用.高中数学中的学生本位主张以人文本,即学生用自己的创造力将数学中的数学符号、图形以及公式等表示出来,使枯燥的数学变得丰富有趣.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减负的口号变得越来越响.对应高中数学中的教学,学生本位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显现.  一、学生本位课程模式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