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弱智儿童的感知觉比正常儿童迟钝、缓慢、对事物分辨能力较差,认识活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一,弱智儿童的触摸觉发展较为迟钝,难以区分物质的软硬、轻重,差别感受性差,手眼协调能力也很差、动作很笨,极不协调。在我教过的学生当中,有的学生反映就特别迟缓,动觉和视觉很难互相配合。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天都要针对一个动作、一件小事情进行反复的训练,训练中要有耐心,有爱心。
第二,弱智兒童的感知觉范围比较狭窄,视觉感受性比较差,只能感受到局限性很大的、较强的、对比鲜明的物体。比如我在上《认识水果》一课时,我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出:水果超市里都有什么水果,大多数同学只能说出“这是水果”,至于什么水果,他们很难说出来。就连常见的水果也都是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说出来的。由此可见,弱智儿童感知速度很慢,视觉停留的时间要长于正常儿童,他们对某一对象的辨认要一个一个地浏览,这样就造成弱智儿童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很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范围,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第三,弱智儿童的视觉的差别感受性也很差,分化水平很低。例如,演示一个多媒体课件,让他们观察一幅画,他们只能看到个别的东西来,发现不了其中潜在的联系。如果让儿童观察一个装满洗澡用品的洗澡筐,正常儿童不仅能看出这是洗澡筐,还能看出里面都有什么东西。而弱智儿童只能看到这是一个洗澡筐,至于里面有什么根本说不出来。甚至有的学生连洗澡筐也说不出来。
第四,弱智儿童的颜色视觉也很差,大多数儿童都很难辨别物体的颜色,连自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很难辨别。如上课时,我有意的让学生给一朵小花涂上红颜色,可有的同学偏偏图上黄色或者涂其它颜色,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中度和重度学生身上。所以在上每节课之前,我都要反复的让学生来辨认各种颜色,加深学生对各种颜色的记忆。
第五,弱智儿童的方位知觉很差,尤其对左右的理解特别差,许多弱智儿童不知道左右真正意义,不知道方位的相对含义。自己的左右手不分,即使有些学生知道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却不知道以其他物体为中心的左右,如果你问他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他就回答不出来了。更谈不上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道理了。让弱智儿童观察一幅图画,远处一头老牛,近处有一只山羊。问他们谁大谁小,他们可能会一致回答山羊大,老牛小。他们知觉的恒常性也比较差。从某些角度认出一个物体是什么,当你换了一个角度,只看一个侧面时,就认不出是一个什么玩意儿。弱智儿童认知形状很困难,如果让弱智儿童把一串虚线、虚点想办法用实线连起来,画出一个动物,他们大部分都认不出来,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
二、弱智儿童的观察特点
观察笼统粗糙,分辨能力不行,感受性差,感知比较迟钝,观察的组织性、系统性不行,缺乏严密性。
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弱智儿童打开通往知识的大门,启迪智慧,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悉心指导他们进行观察活动。
1.向弱智儿童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
弱智儿童观察的无意性,情绪性明显,要求其观察一幅画,往往只被几个颜色鲜明的、神态动人的形象所吸引,而忘记观察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十分明确地提出要观察什么,要注意些什么,反复提醒,特别要让他们从画面的隐蔽、细小的情节中,找到事物间的联系。如上语言训练《认识水果》一课时,我提出问题:图上都有哪些水果?(苹果、香蕉、草莓、西瓜、鸭梨)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品尝、比较,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出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弱智儿童的感知觉比较迟钝,反应迟缓,老师对他们讲话声音要放响亮一点,讲话速度要放慢一点,学习进度也要慢一些。在做课堂教学演示时,演示的物体形态大小要适当,色彩要鲜明,这样能换起弱智儿童的注意力;演示时物体距离弱智儿童的远近要适当。太近,眼睛费尽,又不一定看得清。鉴于弱智儿童感知容量小,所以讲课时内容不宜太多,呈现材料时间要稍长些,让他慢慢的仔细地观察。
2.教给弱智儿童观察的方法
弱智儿童观察物体时往往一会看这,一会看那,分不清主次,零零乱乱的。所以教师要教会他们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如让他们观察装有洗澡用品的洗澡筐时,可让他们从整体观察这是什么?然后再观察里面有什么?这样轻度的学生既能回答出这是洗澡筐,又能回答出里面有什么。还有在教他们认识一些形状时,可让他们利用合理的方法,与实物联系在一起。比如,三角形像一座小山;圆形像块饼;正方形像手帕等。
3.要调动弱智儿童用多种感官协同进行观察
触摸觉是认识事物特征的一个方面。弱智儿童的触摸觉迟钝。我们就要就此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比如,玩猜玩具的游戏时,把小狗、小熊、皮球、苹果、香蕉等放入暗箱中,让学生边摸边猜自己摸到了什么物品,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可让他们经常摸摸铁,摸摸冷热水和面粉等。玩橡皮泥时,可以让他们捏出各种各样的形状。这样既可培养他们的触摸觉,又可发展他们的视觉和动觉。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到了知识。
另外,要经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多听、多看,发展他们的视听能力。在观察物体时,教会他们用多种感官,协调进行活动,用眼睛看看、用嘴尝尝、用手摸摸等。如在学习“苹果 ”一词时。我让学生先观察苹果形状、颜色、再掰开来瞧一瞧、尝一尝它的味道,然后看老师怎么读,怎么写这两个字。这样由于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大脑就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各方面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弱智儿童印象深刻、全面提高观察效果。有效的提高弱智儿童的学习能力。
总之,我们掌握了弱智儿童的感知觉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有效的教育和补偿,我们工作的效益才能充分的发挥,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弱智儿童的触摸觉发展较为迟钝,难以区分物质的软硬、轻重,差别感受性差,手眼协调能力也很差、动作很笨,极不协调。在我教过的学生当中,有的学生反映就特别迟缓,动觉和视觉很难互相配合。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天都要针对一个动作、一件小事情进行反复的训练,训练中要有耐心,有爱心。
第二,弱智兒童的感知觉范围比较狭窄,视觉感受性比较差,只能感受到局限性很大的、较强的、对比鲜明的物体。比如我在上《认识水果》一课时,我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出:水果超市里都有什么水果,大多数同学只能说出“这是水果”,至于什么水果,他们很难说出来。就连常见的水果也都是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说出来的。由此可见,弱智儿童感知速度很慢,视觉停留的时间要长于正常儿童,他们对某一对象的辨认要一个一个地浏览,这样就造成弱智儿童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很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范围,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第三,弱智儿童的视觉的差别感受性也很差,分化水平很低。例如,演示一个多媒体课件,让他们观察一幅画,他们只能看到个别的东西来,发现不了其中潜在的联系。如果让儿童观察一个装满洗澡用品的洗澡筐,正常儿童不仅能看出这是洗澡筐,还能看出里面都有什么东西。而弱智儿童只能看到这是一个洗澡筐,至于里面有什么根本说不出来。甚至有的学生连洗澡筐也说不出来。
第四,弱智儿童的颜色视觉也很差,大多数儿童都很难辨别物体的颜色,连自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很难辨别。如上课时,我有意的让学生给一朵小花涂上红颜色,可有的同学偏偏图上黄色或者涂其它颜色,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中度和重度学生身上。所以在上每节课之前,我都要反复的让学生来辨认各种颜色,加深学生对各种颜色的记忆。
第五,弱智儿童的方位知觉很差,尤其对左右的理解特别差,许多弱智儿童不知道左右真正意义,不知道方位的相对含义。自己的左右手不分,即使有些学生知道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却不知道以其他物体为中心的左右,如果你问他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他就回答不出来了。更谈不上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道理了。让弱智儿童观察一幅图画,远处一头老牛,近处有一只山羊。问他们谁大谁小,他们可能会一致回答山羊大,老牛小。他们知觉的恒常性也比较差。从某些角度认出一个物体是什么,当你换了一个角度,只看一个侧面时,就认不出是一个什么玩意儿。弱智儿童认知形状很困难,如果让弱智儿童把一串虚线、虚点想办法用实线连起来,画出一个动物,他们大部分都认不出来,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
二、弱智儿童的观察特点
观察笼统粗糙,分辨能力不行,感受性差,感知比较迟钝,观察的组织性、系统性不行,缺乏严密性。
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弱智儿童打开通往知识的大门,启迪智慧,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悉心指导他们进行观察活动。
1.向弱智儿童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
弱智儿童观察的无意性,情绪性明显,要求其观察一幅画,往往只被几个颜色鲜明的、神态动人的形象所吸引,而忘记观察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十分明确地提出要观察什么,要注意些什么,反复提醒,特别要让他们从画面的隐蔽、细小的情节中,找到事物间的联系。如上语言训练《认识水果》一课时,我提出问题:图上都有哪些水果?(苹果、香蕉、草莓、西瓜、鸭梨)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品尝、比较,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出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弱智儿童的感知觉比较迟钝,反应迟缓,老师对他们讲话声音要放响亮一点,讲话速度要放慢一点,学习进度也要慢一些。在做课堂教学演示时,演示的物体形态大小要适当,色彩要鲜明,这样能换起弱智儿童的注意力;演示时物体距离弱智儿童的远近要适当。太近,眼睛费尽,又不一定看得清。鉴于弱智儿童感知容量小,所以讲课时内容不宜太多,呈现材料时间要稍长些,让他慢慢的仔细地观察。
2.教给弱智儿童观察的方法
弱智儿童观察物体时往往一会看这,一会看那,分不清主次,零零乱乱的。所以教师要教会他们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如让他们观察装有洗澡用品的洗澡筐时,可让他们从整体观察这是什么?然后再观察里面有什么?这样轻度的学生既能回答出这是洗澡筐,又能回答出里面有什么。还有在教他们认识一些形状时,可让他们利用合理的方法,与实物联系在一起。比如,三角形像一座小山;圆形像块饼;正方形像手帕等。
3.要调动弱智儿童用多种感官协同进行观察
触摸觉是认识事物特征的一个方面。弱智儿童的触摸觉迟钝。我们就要就此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比如,玩猜玩具的游戏时,把小狗、小熊、皮球、苹果、香蕉等放入暗箱中,让学生边摸边猜自己摸到了什么物品,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可让他们经常摸摸铁,摸摸冷热水和面粉等。玩橡皮泥时,可以让他们捏出各种各样的形状。这样既可培养他们的触摸觉,又可发展他们的视觉和动觉。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到了知识。
另外,要经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多听、多看,发展他们的视听能力。在观察物体时,教会他们用多种感官,协调进行活动,用眼睛看看、用嘴尝尝、用手摸摸等。如在学习“苹果 ”一词时。我让学生先观察苹果形状、颜色、再掰开来瞧一瞧、尝一尝它的味道,然后看老师怎么读,怎么写这两个字。这样由于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大脑就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各方面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弱智儿童印象深刻、全面提高观察效果。有效的提高弱智儿童的学习能力。
总之,我们掌握了弱智儿童的感知觉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有效的教育和补偿,我们工作的效益才能充分的发挥,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