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贞观八年(公元624年),唐太宗李世民准备派遣各道黜陟使——负责巡视与监察的官员,其职能跟后来的“巡抚”有些相类,唯独关内道这个地方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于是他问房玄龄:“这个地方的事务最为重要,谁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右仆射李靖说:“关内道的事务重大,只有魏征才行。”唐太宗严肃地说:“我要到九成宫,这也不是小事,怎么可以派遣魏征出去?我每次出行都不想与其分开,实在是为了让他观察我的是非得失。你们能够像他一样匡正我的错误吗?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没有道理了。”于是命令李靖担任关内道黜陟使。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为善于纳谏的皇帝——没有之一,而魏征则是历朝历代十分勇于进谏的臣子,无人能出其右。一个善于纳谏,一个勇于进谏,成就了这对史上难得一见的君臣关系。不仅如此,因为他们的榜样作用,大唐贞观年间做臣子的勇于进谏蔚然成风——除去魏征之外,我们能够列举的史上有名的谏臣还有王珪、刘洎、褚遂良、皇甫德等等。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李世民眼里,其他谏臣与魏征的差距还是存在的,所以,这时候的他才会说:“朕每行不欲与其相离者,适为其见朕是非得失。公等能正朕不?”而透过这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揣见,有的臣子在皇帝面前提出“宝贵意见”的时候,往往是有所保留的?
这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为什么?因为并不是每个臣子在李世民心目中的信任度,都如魏征那样高;也不是每个臣子胆量都像魏征那样大——不管是哪个人,自我保护意识总是有的,所以,能够达到魏征那样可以不顾生死尽进忠言的,只能是少数甚至是个别。而这,与魏征的特殊经历有一定的关系:他本是隐太子李建成的高参,甚至于还曾经建议后者谋杀李世民以除后患,所以,在唐太宗面前,他本是“死有余辜”之人。因此,他把他这条老命早就算在李世民的名下了,哪里还会在乎一言不慎可能招来横祸?并且,他也向来是以无所顾忌勇于进谏而赢得李世民的欢心的;或者说,如果在唐太宗面前说话也藏藏掖掖、躲躲闪闪,那就不是他魏征了,就体现不出他的价值了。
当然,即便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开明的皇帝,对魏征的谏言还是有不耐烦的时候。据说,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聲,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气冲冲地对长孙皇后表示:“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后来,因为长孙皇后“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的一句话,方才让他冷静下来。可想而知的是,当这样的事儿悄然传播开去的时候,是不是有很多人以后再给唐太宗进谏的时候,会留一个心眼?扯顺风旗的更多一些,而拂逆其心意的更少一些?
所以,唐太宗的“公等能正朕不”之问,不只是表明了他对魏征的高度信任,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在贞观年间的朝堂之上,有勇于谏诤的魏征,也有喜欢逢迎拍马的长孙无忌,还有更多暗中窥测皇帝心思,说话有所保留的其他臣子。而既然在贞观年间属于唐太宗的时代都是这样,那么,在其它年代——在君王没那么开明,更多独断与霸道的年代,还不更是如此?也因此,唐太宗与魏征这对君臣,真的让我们不能不由衷赞叹。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为善于纳谏的皇帝——没有之一,而魏征则是历朝历代十分勇于进谏的臣子,无人能出其右。一个善于纳谏,一个勇于进谏,成就了这对史上难得一见的君臣关系。不仅如此,因为他们的榜样作用,大唐贞观年间做臣子的勇于进谏蔚然成风——除去魏征之外,我们能够列举的史上有名的谏臣还有王珪、刘洎、褚遂良、皇甫德等等。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李世民眼里,其他谏臣与魏征的差距还是存在的,所以,这时候的他才会说:“朕每行不欲与其相离者,适为其见朕是非得失。公等能正朕不?”而透过这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揣见,有的臣子在皇帝面前提出“宝贵意见”的时候,往往是有所保留的?
这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为什么?因为并不是每个臣子在李世民心目中的信任度,都如魏征那样高;也不是每个臣子胆量都像魏征那样大——不管是哪个人,自我保护意识总是有的,所以,能够达到魏征那样可以不顾生死尽进忠言的,只能是少数甚至是个别。而这,与魏征的特殊经历有一定的关系:他本是隐太子李建成的高参,甚至于还曾经建议后者谋杀李世民以除后患,所以,在唐太宗面前,他本是“死有余辜”之人。因此,他把他这条老命早就算在李世民的名下了,哪里还会在乎一言不慎可能招来横祸?并且,他也向来是以无所顾忌勇于进谏而赢得李世民的欢心的;或者说,如果在唐太宗面前说话也藏藏掖掖、躲躲闪闪,那就不是他魏征了,就体现不出他的价值了。
当然,即便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开明的皇帝,对魏征的谏言还是有不耐烦的时候。据说,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聲,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气冲冲地对长孙皇后表示:“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后来,因为长孙皇后“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的一句话,方才让他冷静下来。可想而知的是,当这样的事儿悄然传播开去的时候,是不是有很多人以后再给唐太宗进谏的时候,会留一个心眼?扯顺风旗的更多一些,而拂逆其心意的更少一些?
所以,唐太宗的“公等能正朕不”之问,不只是表明了他对魏征的高度信任,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在贞观年间的朝堂之上,有勇于谏诤的魏征,也有喜欢逢迎拍马的长孙无忌,还有更多暗中窥测皇帝心思,说话有所保留的其他臣子。而既然在贞观年间属于唐太宗的时代都是这样,那么,在其它年代——在君王没那么开明,更多独断与霸道的年代,还不更是如此?也因此,唐太宗与魏征这对君臣,真的让我们不能不由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