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会课着上时代的色彩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会课是课程表上唯一一门有“课”而没有课本的“课”,从目标到内容没有体系。班会课作为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主要途径,如何与新课程理念紧密结合,附着上鲜亮的时代色彩呢?
  一、班会课的教学内容应突出主题性
  主题是班会课的生命力所在。主题班会可以以当前时政为题,以中学生热点问题为题,以周围人与事为题,以本班焦点为题,展开讨论与活动,寓教于乐。调动每个人的参与热情,在无形中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不过主题应突出生活化和人文化。
  1.主题应生活化
  班会课要与学生的生活链接,把教育过程还原为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把遥远的、空洞的说教变为现实的行动纲领,使班会课贴近学生生活。如:针对有些学生在桌子上、铅笔盒里、书包上、裤子上到处贴满或挂着影视明星或歌星,我们举办了“偶像与理想”的主题班会;针对课堂上手机铃声响起的现象,我们举办了“手机与学习”的主题班会;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早恋现象,我们举办了“青春期异性好感问题”的主题班会;针对有些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我们举办了 “中学生上网利弊谈”的主题班会;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迟到、抄袭作业、吃零食等现象,我们举办了“习惯决定命运”的主题班会……这样的主题是鲜活的,其实际教育效果是深远的。
  2.主题应人文化
  新课程要求“解放”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制约”天性,因此班主任应积极改进班会课,让班会课成为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课,使他们在班会课上相互交流、相互对话,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具有人文关怀的班会课能够内化群体的精神、行为、作风等,这就要求班会课的主题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潜移默化。如:为了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我们举办了“我爱读书”的主题班会;为了让学生更加珍惜时间,理解人生是没有返程票的旅途,我们举办了“悄悄溜走的童年”的主题班会;每当中央电视台结束了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和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后,我都利用班会课组织收看此类节目让学生了解、学习先进人物;为了帮助学生懂得、理解、感激自己身边无数的爱,我们举办了“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这样的主题班会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有利于建立和谐、人性化的班级体。
  二、班会课的教学主体应凸显自主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应该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班会课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思想,畅谈个人见解、相互沟通、相互教育的时间与场所,因此班主任不能搞说教,永远当主讲,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既是主持人,也是“演员”,达到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之目的。如:在“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的活动准备中,学生设计问卷调查,向老师、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选取有效信息;布置感恩实践的作业:利用寒假,写一封信给你的家长、老师或同学,写出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同时为你的父母做一件事,并记录过程及你的感想;进行活动的构思并制作课件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积极参与并实施的。这样做锻炼了学生组织工作能力,同时这种自我教育,消除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距离,多一份亲近感,少一份压迫感,教育实效性就不言而喻了。
  三、班会课的教学效果应力求优化性
  在教育现代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使教育内容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如:在“学会感恩” 的主题班会中,同学们用多媒体展示了为本次活动专门设计的心型图案;展示了对老师、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展示了部分同学的全家照、师生照以及同学们之间的生活照;链接到网络上打开CCTV《感动中国》的节目;为小品剧、诗朗诵配乐等等。通过多媒体创设出传统班会活动中不能解决的某些重要场景,从时间、空间上大大提高了一节班会课的容量和质量,使主题班会真正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最佳地实现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
  四、班会课的教学模式应追求创新性
  要使班会课真正体现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我们需掌握合理的班会课教学模式,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任何事物,学生必须有切身的体验,才能有深刻的感受,进而才能幡然领悟,从而达到“身体”之后的“力行”。基于上述的认识,我提炼出“活动——体验——感悟——力行”的班会课教学模式。活动、体验——师生运用各种活动形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进入问题情境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从而对问题获得真实感受的体验。感悟——对问题充分认同之后,学生被问题的各种信息深深打动,并产生自己的理解的一种状态。力行——学生在对问题有自己深切的感受和理解之后,产生的一切自觉而为的境界。如:“学会感恩”主题班会,学生在同学之间的感恩互动、师生之间的感恩实践和亲子之间的感恩实践等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自己身边无数的爱,在感悟中学会感恩,健康成长。这种班会课模式形式新、方法活且生活化、人本化,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了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实践证明,在班会课中引入新课程的理念,能够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以往班会课过于僵化、千佛一面的局面,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的效果,这样的班会课风景独好!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要使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教室必须实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历史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必须选择。未来需要创新性人才,教育领域是教师发挥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领域。中学时期是人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不断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改
期刊
【摘 要】一叶扁舟银河游,摘星赏月龙门走,改革创新路途遥,意志坚定不用愁。本文作者从巧设问题情境、鼓励大胆质疑和通过求异思维三方面论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的培养。  【关键词】问题情境;大胆质疑;求异思维  春意盎然荷塘涟漪,课程改革日新月异,创新教学一枝独秀,初中历史连台好戏。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奠基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化的史诗。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历史新课程资
期刊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情感与表达向来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难点。综合义务教育段新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初中段)和新课标高中段涉及到的相关写作目标与内容,我把初高中写作中的情感与表达概括解读为: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呼唤真实,回归生活;感情真实健康;有感而发,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从
期刊
作文批改,是中学语文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最令语文老师头疼的一项工作:投入大量的精力,而收效却微乎其微,学生往往看看分数或等级就扔在一边了事。老师的付出与回报形成很大反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曾直言:“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说:“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转变教学行为,改变教学模式。而我们初中化学的教学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培养、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在学习探索活动中、在化学解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探究与合作能力的提高;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一种探究
期刊
【摘 要】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成分,要求职高教师需要培养出创新型、知识型与技能型并举的人才。但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学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教师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普遍缺失。职高物理教师应该如何营造有计划、有效的物理课堂来激发职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成了广大职高物理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职高物理;学习兴趣;分组讨论;实际生活  在教育、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
期刊
【摘 要】学习物理的兴趣一般由浅入深,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兴趣的产生阶段——有趣;二是兴趣的发展阶段——乐趣;三是兴趣的高潮阶段——志趣。由有趣开始,发展到乐趣,最后形成最高水平——志趣。  【关键词】物理;境界;有趣;乐趣;志趣  有人根据生活经历与体验,总结出做事情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强迫。生活所迫,如大学毕业,一时难于找到自己所学专业,适合自己的工作,为了生计,也只能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愿干的工作
期刊
【摘 要】利用比较异同提问法,总结归纳、区分识别相关知识间的异同;解决问题提问法有助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灵活地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感悟和体验学习生物学的价值和快乐。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生物教学提问艺术;提问技巧;注意的问题;提问艺术的方法;  提问的质量和技巧往往影响教学的质量,甚至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教师根据具体课型,教学内容,教学目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现代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扩宽教师的备课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攻克高难度动作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等方面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关键词】备课;兴趣;动作;情操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滚滚推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革新也如火如荼,广大一线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
期刊
现今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先进,因此也顺带着我们的教学课堂也不断地走上了科技之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除了对老师的基本功提出了高要求,而且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方面也相应的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事实上,很多老师在各种要求的课堂中都很喜欢运用多媒体技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老师热衷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呢?下面我就结合思品课的特点来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思品课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