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天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挑战意识和开放性思维能力逐渐活跃。所以,初中地理科目的教学,要配合新课改的要求来贯彻落实教学全过程,尝试走出封闭的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开放性的学习空间,从而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本文就初中地理为例,谈谈初中地理如何建构开放性学习空间的建构。
【关键词】初中地理;开放性学习;空间建构
新课标指出,地理课程要求给学生提供生活中以及周围世界里蕴含的地理知识,拓宽学生的眼界,以开放的思维来认识并了解世界。因此,地理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努力为学生构建开放性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
一、激发学生自学意识,小组开展交流分享活动
地理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地理环境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引发自学意识和行为。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习惯了从教师方被动地得到知识的学习模式,久而久之,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开放性教学的开展。想要打破常规模式,就要從多个方面进行改变。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个体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因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所以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了解清楚学生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自学计划。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的丰富性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条件,引导学生通过书籍阅读、资料查询、网络浏览等方式来接触、认识、归纳整理和运用知识。同时,可以将班级人数分为几个讨论或者研究小组,各自制定小组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等,并进行记录。小组的学习模式能让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在不同的开放性思维下求同存异,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值。在讨论介绍后,让学生挑选一位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现小组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这一节课,地理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亚洲、欧洲、北美洲等气候类型的特点,并将收集到的图片(自制手抄报,网络下载图片等)和气候特点相对应,制作成一个世界地理气候手册,并将相关的知识点标记在旁。其次,教师可以开展“自学地理气候展示课”,让学生们上台宣讲自己学习教材中的丰富内容。最后,教师将学生的自学材料整理分类,装订成册,作为新的课程资源用于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结合当地教学实际,合理进行地理课外考察
课外考察是认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最直接的学习途径,也是学习地理知识和探究地理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技能。实践出真知,在课本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不过是冰山一角,是间接性知识,更是一种思维的禁锢。教师应善于建设和开发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在参与式教学中获得的知识也会更加巩固、深刻。
例如,学习《中国的农业》这一节课时,教师开展课堂活动,要求学生去调查附近农村的农业生态发展情况、人均农业收入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耕地特征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调查的方式,如,查阅资料、面对面访问、调查问卷等,收集归纳,并总结当地农业的具体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和学习地理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和考察,引导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善于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拓宽地理学习的知识面
学习资源是指包括在学习中可以用于教学的一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其中,资源的来源有家庭的资源、学校的资源以及社会的资源。若只是单一地传授,将书本中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单调且乏味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重视方式方法。在备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地利用好学习资源,在课件中加入丰富的课程元素,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如,在知识点旁边附上视频超链接或者组图,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精彩,为学生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吸收。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认知特点,开放教学的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来推动学生地理教学的发展。学校的资源建设也是教育事业的一大重点,学校要重视学校图书资料的补充,加大学校在图书资源方面的资金投入,以供师生研读,完善多媒体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的配备,运用先进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优势,让学生在丰富的资源中了解基础地理知识,进而拓宽地理的知识面。
例如,学习《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课,教师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面积大小、地形地貌等分布特点。因此,教师可运用地球仪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地球的具体形态,同时,重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研讨,让学生亲手接触亲眼观察地球的知识。教学中应减少抽象的、空洞的念课本时间,而是随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多方面的细节,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地球知识录像,参加专家讲座,并在教师指导下写下观后感,在班上汇报交流。与此同时,安排专人拍摄学生的活动情况,由地理课代表将图片和学习成果汇总成地理课活动报告。
四、总结
综上所述,开放性学习的建构的核心就是将学生放在首位,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教会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知识,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亲身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健康学习,快乐学习,在学习中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培育初中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龚关良.开放性建构教学法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5).
[2]孙素云.如何建构初中地理的开放性教学[OL].https://www.taodocs.com/p-219345608.html.
[3]翁秀兰.利用农村乡土地理资源,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初中地理教学的启迪[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2):75—77.
责任编辑
【关键词】初中地理;开放性学习;空间建构
新课标指出,地理课程要求给学生提供生活中以及周围世界里蕴含的地理知识,拓宽学生的眼界,以开放的思维来认识并了解世界。因此,地理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努力为学生构建开放性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
一、激发学生自学意识,小组开展交流分享活动
地理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地理环境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引发自学意识和行为。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习惯了从教师方被动地得到知识的学习模式,久而久之,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开放性教学的开展。想要打破常规模式,就要從多个方面进行改变。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个体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因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所以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了解清楚学生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自学计划。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的丰富性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条件,引导学生通过书籍阅读、资料查询、网络浏览等方式来接触、认识、归纳整理和运用知识。同时,可以将班级人数分为几个讨论或者研究小组,各自制定小组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等,并进行记录。小组的学习模式能让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在不同的开放性思维下求同存异,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值。在讨论介绍后,让学生挑选一位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现小组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这一节课,地理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亚洲、欧洲、北美洲等气候类型的特点,并将收集到的图片(自制手抄报,网络下载图片等)和气候特点相对应,制作成一个世界地理气候手册,并将相关的知识点标记在旁。其次,教师可以开展“自学地理气候展示课”,让学生们上台宣讲自己学习教材中的丰富内容。最后,教师将学生的自学材料整理分类,装订成册,作为新的课程资源用于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结合当地教学实际,合理进行地理课外考察
课外考察是认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最直接的学习途径,也是学习地理知识和探究地理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技能。实践出真知,在课本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不过是冰山一角,是间接性知识,更是一种思维的禁锢。教师应善于建设和开发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在参与式教学中获得的知识也会更加巩固、深刻。
例如,学习《中国的农业》这一节课时,教师开展课堂活动,要求学生去调查附近农村的农业生态发展情况、人均农业收入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耕地特征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调查的方式,如,查阅资料、面对面访问、调查问卷等,收集归纳,并总结当地农业的具体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和学习地理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和考察,引导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善于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拓宽地理学习的知识面
学习资源是指包括在学习中可以用于教学的一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其中,资源的来源有家庭的资源、学校的资源以及社会的资源。若只是单一地传授,将书本中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单调且乏味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重视方式方法。在备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地利用好学习资源,在课件中加入丰富的课程元素,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如,在知识点旁边附上视频超链接或者组图,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精彩,为学生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吸收。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认知特点,开放教学的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来推动学生地理教学的发展。学校的资源建设也是教育事业的一大重点,学校要重视学校图书资料的补充,加大学校在图书资源方面的资金投入,以供师生研读,完善多媒体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的配备,运用先进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优势,让学生在丰富的资源中了解基础地理知识,进而拓宽地理的知识面。
例如,学习《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课,教师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面积大小、地形地貌等分布特点。因此,教师可运用地球仪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地球的具体形态,同时,重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研讨,让学生亲手接触亲眼观察地球的知识。教学中应减少抽象的、空洞的念课本时间,而是随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多方面的细节,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地球知识录像,参加专家讲座,并在教师指导下写下观后感,在班上汇报交流。与此同时,安排专人拍摄学生的活动情况,由地理课代表将图片和学习成果汇总成地理课活动报告。
四、总结
综上所述,开放性学习的建构的核心就是将学生放在首位,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教会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知识,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亲身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健康学习,快乐学习,在学习中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培育初中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龚关良.开放性建构教学法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5).
[2]孙素云.如何建构初中地理的开放性教学[OL].https://www.taodocs.com/p-219345608.html.
[3]翁秀兰.利用农村乡土地理资源,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初中地理教学的启迪[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2):75—77.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