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充与王符是东汉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著作《论衡》与《潜夫论》具有许多相同或者类似的地方,同时这种相同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形成同异互见的特色。但是,王充与王符所处的地域和具体历史环境不同,彼此之间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交往,思想上没有继承关系,不能认为王符是王充思想的继承者。他们的思想自成系统,各具特色。本文将在思想内容、哲学体系、文风与学术渊源、历史地位等四个方面概括二者的同异互见特点,以及从二者的成长背景与生活的时代背景上寻找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关键词】王充;王符;《论衡》;《潜夫论》
王充与王符无直接联系,王符对王充思想也没有继承关系。但他们的著作《论衡》与《潜夫论》这两本书却显示出了许多相似的思想学说,同时又各有各的特点,形成他们同异互见的特点。笔者试归纳二者之间的同异互见,并试析形成这种同异互见特点的原因。
1 思想内容
1.1对宗教迷信的批判
王充继承先秦以来唯物主义传统,以元气自然论和天道自然无为思想为武器,对天有意志论、天人感应论、符命说、谴告说等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所向披靡的进攻,在中古哲学史上掀起了滔天的波澜。
王符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元气自化论,对天有意志论的批判如此,对符瑞灾异说的批判也是如此。在王符看来,非但宇宙间事物及其变化是“气之所为”,而且符瑞灾异等变异吉凶也都莫不是元气使然,不仅完全排除了上天的创造与主宰,更是毫不含糊地抽掉了神学目的论赖以存在的两根撑天大柱——日亏月馈,地崩山裂,星坠石陨,风灾蝗虫等灾异和麟龙鸾凤等符瑞之说,使天人感应的神学堡垒不攻自破。
1.2社会批判
对宗教迷信和社会政治的批判,是《论衡》和《潜夫论》共同的话题。二王对神学世界观的批判各有特点,王充非常勇敢、全面和深刻,王符则略逊一筹。然而当天国的批判转而为人间的批判时,王充就显得力不从心,而王符在这方面又比王充更为突出和深刻。
2 哲学体系
如果说,对宗教迷信和社会政治的批判,是属于二者共同的话题,那么,部分哲学观点的区别则是最能体现二者同异互见的地方。
2.1元气论
二王关于元气范畴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二者都认为元气是宇宙的本源,都否定了宇宙有始说。但是他们的元气也有明显不同。首先表现为元气自然论与元气自化论的区别。王符比王充高明的地方,在于他把王充的模糊认识明确化,提出了元气自化说。其次,王充的元气论只是从本源上强调元气构成世界万物最基本的物质元素,但没有元气演化为天地过程的系统理论,而这一演化过程的描述,恰恰是王符元气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梦论
从生理病理方面探索梦的原因是他们梦论的共性之一。王充坚持元气自然论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天是自然无为的,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和神灵。相比较而言,王符虽也以元气自然论作为理论基点。但在占梦这个问题上却表现出态度上的含混,不像王充那样旗帜鲜明,而是在占梦与反占梦之间左右摇摆,思想上某些方面亦不能摆脱占梦密性的影响。尽管如此,他对梦象产生的内外因素及生理病理原因的分析,却比王充更为深入和全面。
从精神心理方面揭示梦的成因是他们梦论的共性之二。王充着重阐发六梦的“思梦”说,指出了梦是由于人思念存想等精神心理原因所引发的。
梦论的不同点在于他们的方法论不同。王充高举“疾虚妄”、“重效验”的旗帜,用事实戳穿了占梦迷信的真相。但其将某些事务归之于偶然论的解释方法,却暴露出理论认识水平的局限。王符在形式上对占梦迷信有所肯定,实质上又以人的德行取代神灵的作用,否定了占梦迷信,其方法论带有折衷主义色彩。
由此可见,哲学观点的区别是最能体现二者同异互见的地方。
3 形成原因
3.1 出身、经历遭遇、社会地位相似
王充出身“细族孤门”,地位低微而贫贱,为俗人所轻鄙。虽然才学知名当世,却一直遭受屈辱和鄙视;王符也由于庶出,而为世人卑视:“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在汉代这样一个宗法社会里,一个人的出身往往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加之当时随着豪族地主经济政治权势的急剧膨胀,形成“以族举德,以位命贤”的世俗风气。这种相似的出身背景和社会现实,对王充和王符的思想性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2 性格志趣相似
王符出身“庶孽”的低人一等的命运,不但使其备受世俗的侮辱,而且在社会交际中也显得十分难堪。宗法制度对王符身心造成的这种伤害,无疑对他个性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影响,其所以耿介不同于俗,终身不仕,或许正是这种令他屈辱和难堪的出身所致。他和王充都是才高好学之士,有理想有抱负,颇具政见,却又都怀才不遇,被排斥于仕途之外,
3.3 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不同
王充生活于东汉前期,这一时期,封建政治相对稳定。但是在思想方面,谶纬之风愈演愈烈,一股神学思潮,弥漫整个东汉社会。王充处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一反当时的思想潮流,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封建正统神学及谶纬世俗迷信。
王符生活于东汉中后期,从光武帝到章帝六十四年间,王符处在危机四伏的时代,思想不能不受到影响和震动,反映在其著作中,便有相当篇幅对黑暗社会政治进行大胆的揭露与批判。另外,随着汉以来生产和科学的发展,神学唯心主义的统治地位也发生了动摇,尤其到东汉后期,作为统治思想的谶纬神学日趋荒诞烦琐,失掉了生命力,随着东汉王朝的衰危,其作用和地位也一落千丈。因此,在思想界从王充的宗教神学批判转变为王符的社会政治批判,乃是时势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因此,他们虽因同处于东汉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地位的相同,个人遭际的近似和思想政治主张的一致,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哲学立场的共同,还有品格志趣的相合等等,必然会使《论衡》与《潜夫论》的思想学说呈现出许多相似之处;而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文化氛围的不同,以及哲学视角的不一又使其具有相异之处,由此形成他们同异互见的哲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甘肃理论学刊》 李少惠《论王充与王符的宗教神学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
[2]《甘肃社会科学》 李少惠《王充与王符关系发微》
[3]《文化长廊》李少惠《王充与王符梦论之比较》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王充;王符;《论衡》;《潜夫论》
王充与王符无直接联系,王符对王充思想也没有继承关系。但他们的著作《论衡》与《潜夫论》这两本书却显示出了许多相似的思想学说,同时又各有各的特点,形成他们同异互见的特点。笔者试归纳二者之间的同异互见,并试析形成这种同异互见特点的原因。
1 思想内容
1.1对宗教迷信的批判
王充继承先秦以来唯物主义传统,以元气自然论和天道自然无为思想为武器,对天有意志论、天人感应论、符命说、谴告说等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所向披靡的进攻,在中古哲学史上掀起了滔天的波澜。
王符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元气自化论,对天有意志论的批判如此,对符瑞灾异说的批判也是如此。在王符看来,非但宇宙间事物及其变化是“气之所为”,而且符瑞灾异等变异吉凶也都莫不是元气使然,不仅完全排除了上天的创造与主宰,更是毫不含糊地抽掉了神学目的论赖以存在的两根撑天大柱——日亏月馈,地崩山裂,星坠石陨,风灾蝗虫等灾异和麟龙鸾凤等符瑞之说,使天人感应的神学堡垒不攻自破。
1.2社会批判
对宗教迷信和社会政治的批判,是《论衡》和《潜夫论》共同的话题。二王对神学世界观的批判各有特点,王充非常勇敢、全面和深刻,王符则略逊一筹。然而当天国的批判转而为人间的批判时,王充就显得力不从心,而王符在这方面又比王充更为突出和深刻。
2 哲学体系
如果说,对宗教迷信和社会政治的批判,是属于二者共同的话题,那么,部分哲学观点的区别则是最能体现二者同异互见的地方。
2.1元气论
二王关于元气范畴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二者都认为元气是宇宙的本源,都否定了宇宙有始说。但是他们的元气也有明显不同。首先表现为元气自然论与元气自化论的区别。王符比王充高明的地方,在于他把王充的模糊认识明确化,提出了元气自化说。其次,王充的元气论只是从本源上强调元气构成世界万物最基本的物质元素,但没有元气演化为天地过程的系统理论,而这一演化过程的描述,恰恰是王符元气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梦论
从生理病理方面探索梦的原因是他们梦论的共性之一。王充坚持元气自然论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天是自然无为的,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和神灵。相比较而言,王符虽也以元气自然论作为理论基点。但在占梦这个问题上却表现出态度上的含混,不像王充那样旗帜鲜明,而是在占梦与反占梦之间左右摇摆,思想上某些方面亦不能摆脱占梦密性的影响。尽管如此,他对梦象产生的内外因素及生理病理原因的分析,却比王充更为深入和全面。
从精神心理方面揭示梦的成因是他们梦论的共性之二。王充着重阐发六梦的“思梦”说,指出了梦是由于人思念存想等精神心理原因所引发的。
梦论的不同点在于他们的方法论不同。王充高举“疾虚妄”、“重效验”的旗帜,用事实戳穿了占梦迷信的真相。但其将某些事务归之于偶然论的解释方法,却暴露出理论认识水平的局限。王符在形式上对占梦迷信有所肯定,实质上又以人的德行取代神灵的作用,否定了占梦迷信,其方法论带有折衷主义色彩。
由此可见,哲学观点的区别是最能体现二者同异互见的地方。
3 形成原因
3.1 出身、经历遭遇、社会地位相似
王充出身“细族孤门”,地位低微而贫贱,为俗人所轻鄙。虽然才学知名当世,却一直遭受屈辱和鄙视;王符也由于庶出,而为世人卑视:“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在汉代这样一个宗法社会里,一个人的出身往往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加之当时随着豪族地主经济政治权势的急剧膨胀,形成“以族举德,以位命贤”的世俗风气。这种相似的出身背景和社会现实,对王充和王符的思想性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2 性格志趣相似
王符出身“庶孽”的低人一等的命运,不但使其备受世俗的侮辱,而且在社会交际中也显得十分难堪。宗法制度对王符身心造成的这种伤害,无疑对他个性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影响,其所以耿介不同于俗,终身不仕,或许正是这种令他屈辱和难堪的出身所致。他和王充都是才高好学之士,有理想有抱负,颇具政见,却又都怀才不遇,被排斥于仕途之外,
3.3 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不同
王充生活于东汉前期,这一时期,封建政治相对稳定。但是在思想方面,谶纬之风愈演愈烈,一股神学思潮,弥漫整个东汉社会。王充处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一反当时的思想潮流,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封建正统神学及谶纬世俗迷信。
王符生活于东汉中后期,从光武帝到章帝六十四年间,王符处在危机四伏的时代,思想不能不受到影响和震动,反映在其著作中,便有相当篇幅对黑暗社会政治进行大胆的揭露与批判。另外,随着汉以来生产和科学的发展,神学唯心主义的统治地位也发生了动摇,尤其到东汉后期,作为统治思想的谶纬神学日趋荒诞烦琐,失掉了生命力,随着东汉王朝的衰危,其作用和地位也一落千丈。因此,在思想界从王充的宗教神学批判转变为王符的社会政治批判,乃是时势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因此,他们虽因同处于东汉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地位的相同,个人遭际的近似和思想政治主张的一致,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哲学立场的共同,还有品格志趣的相合等等,必然会使《论衡》与《潜夫论》的思想学说呈现出许多相似之处;而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文化氛围的不同,以及哲学视角的不一又使其具有相异之处,由此形成他们同异互见的哲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甘肃理论学刊》 李少惠《论王充与王符的宗教神学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
[2]《甘肃社会科学》 李少惠《王充与王符关系发微》
[3]《文化长廊》李少惠《王充与王符梦论之比较》
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