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永远是对的。”在职场摸爬滚打十几年,姚玉将这两句话奉为至理名言。
如今的姚玉,已经从原来的小姚升格为姚主任,是中心主任身边的“红人”,掌握对外合作和设备采购的“生杀大权”。
“姚玉可是个实力派的人物。”另一个部门主任私底下跟同事大发感慨。
在这样一个几乎是“领导集权制”的科研单位,谁能获得大主任的青睐,谁就能“呼风唤雨”。只可惜,在这场没有刀光剑影的职场斗争中,只有姚玉一个人脱颖而出。
姚主任“出身”并不好。学文的她,2002年刚到这个理工类科研单位时只是个办公室文员。不难想象,她的工作无外乎整理文件、收集资料、给领导写发言稿等等。在以论文和专利“论英雄”的科研单位,这个职务不说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也是无足轻重的。
就是在这个无足轻重的职务上,姚玉干出了一番“大事业”,让单位里上上下下100多人见到自己都不得不恭敬地叫一声“姚主任”。
姚玉的撒手锏除了认真以外就是“邀功”。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儿可笑,邀功谁不会呀?再说了,也得有“功”可邀呀!
事实上,邀功是一门技术活儿。在我们周围+不乏邀功不成“蚀把米”的人。姚玉的单位也有,上面感慨的那个部门主任,就是因为急于邀功,被贬为“庶民”。善于邀功的第一要素是有较高的情商,这正是姚玉的优势。但光有情商还不够,邀功的第二要素是要相信“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有“领导永远是对的”。如果领导错了,请参照上一条。
“不要抱怨,更不要觉得领导比你笨。”姚玉道出肺腑之言,“能成为你的领导,肯定有比你高明的地方。”这些“职场真理”,姚玉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白的,她也走过一些“弯路”。
姚玉从某名牌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成为让人艳羡的公职人员。年少的她意气风发,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恨不得马上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
她的加入,让这个原本波澜不惊的地方增添了不少青春气息。领导也很喜欢她,项目策划、组织活动等都交给她做。不愧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姚玉几个任务都完成得很好,领导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了她。
当时姚玉的自我感觉实在太好了,简直有些飘飘然。她不仅居功自傲,还多次在领导面前说同事的“坏话”,比如某某不配合她的工作之类。而这些人,多是在单位待了很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资深人物了。
没有群众基础,姚玉就像站在一棵高高的大树上面,随时有踏空的危险。终于,“机会”来了。一次,上级领导下来视察工作。领导让小姚就近期的项目和工作进展做个汇报。没想到,在小姚那个长达2000多字的报告里只有她的付出与努力,全然没有领导的影子。
在接下去的半年时间里,领导基本把小姚冷冻起来,还动不动公开批评她不懂得团结同事无组织无纪律。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姚玉欲哭无泪。坚持了半年多,她终于辞职了。
“年少气盛,当时真是太锋芒毕露了。”姚玉偶尔还会为自己曾经的无知自责。当然,如今的她再也不会犯当年那样的低级错误。甚至可以说,经过多年的磨砺与体悟,在职场的人际关系上,她已经达到“骨灰级”的水平。
必须让领导知道你做了什么,做得有多辛苦,当然,这不一定要刻意说出来,甚至不一定要亲口说出来。姚玉在新领导面前永远是一副谦虚谨慎的样子,甚至,她还经常把功劳“让”给领导、“让”给同事。但是,以姚玉的生存哲学,她是不会真的“让”的。言语上的“让”只是为了更好地让领导知道自己的功劳和成果。
“点到为止”是姚玉的绝招儿。她主笔的、参与的、能跟她沾上边挂上钩的,她都会在“不经意”间让领导知道,领导表扬时,她也只会淡淡地微笑:“哪里哪里,没有您的指导,我怎么可能这么快完成?”
新领导非常欣赏她为人处世的这种“豁达”。由于她是领导的“大红人”,很多人在申请课题或者写论文的时候也愿意把她的名字署上,对于这些慷慨的“馈赠者”,姚玉也不会吝啬自己的“回报”,往往她会在领导面前说一些他们的好话。
深谙“邀功”之道的姚玉,正上下通吃,如鱼得水。
(摘自《中国青年报》)
如今的姚玉,已经从原来的小姚升格为姚主任,是中心主任身边的“红人”,掌握对外合作和设备采购的“生杀大权”。
“姚玉可是个实力派的人物。”另一个部门主任私底下跟同事大发感慨。
在这样一个几乎是“领导集权制”的科研单位,谁能获得大主任的青睐,谁就能“呼风唤雨”。只可惜,在这场没有刀光剑影的职场斗争中,只有姚玉一个人脱颖而出。
姚主任“出身”并不好。学文的她,2002年刚到这个理工类科研单位时只是个办公室文员。不难想象,她的工作无外乎整理文件、收集资料、给领导写发言稿等等。在以论文和专利“论英雄”的科研单位,这个职务不说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也是无足轻重的。
就是在这个无足轻重的职务上,姚玉干出了一番“大事业”,让单位里上上下下100多人见到自己都不得不恭敬地叫一声“姚主任”。
姚玉的撒手锏除了认真以外就是“邀功”。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儿可笑,邀功谁不会呀?再说了,也得有“功”可邀呀!
事实上,邀功是一门技术活儿。在我们周围+不乏邀功不成“蚀把米”的人。姚玉的单位也有,上面感慨的那个部门主任,就是因为急于邀功,被贬为“庶民”。善于邀功的第一要素是有较高的情商,这正是姚玉的优势。但光有情商还不够,邀功的第二要素是要相信“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有“领导永远是对的”。如果领导错了,请参照上一条。
“不要抱怨,更不要觉得领导比你笨。”姚玉道出肺腑之言,“能成为你的领导,肯定有比你高明的地方。”这些“职场真理”,姚玉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白的,她也走过一些“弯路”。
姚玉从某名牌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成为让人艳羡的公职人员。年少的她意气风发,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恨不得马上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
她的加入,让这个原本波澜不惊的地方增添了不少青春气息。领导也很喜欢她,项目策划、组织活动等都交给她做。不愧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姚玉几个任务都完成得很好,领导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了她。
当时姚玉的自我感觉实在太好了,简直有些飘飘然。她不仅居功自傲,还多次在领导面前说同事的“坏话”,比如某某不配合她的工作之类。而这些人,多是在单位待了很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资深人物了。
没有群众基础,姚玉就像站在一棵高高的大树上面,随时有踏空的危险。终于,“机会”来了。一次,上级领导下来视察工作。领导让小姚就近期的项目和工作进展做个汇报。没想到,在小姚那个长达2000多字的报告里只有她的付出与努力,全然没有领导的影子。
在接下去的半年时间里,领导基本把小姚冷冻起来,还动不动公开批评她不懂得团结同事无组织无纪律。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姚玉欲哭无泪。坚持了半年多,她终于辞职了。
“年少气盛,当时真是太锋芒毕露了。”姚玉偶尔还会为自己曾经的无知自责。当然,如今的她再也不会犯当年那样的低级错误。甚至可以说,经过多年的磨砺与体悟,在职场的人际关系上,她已经达到“骨灰级”的水平。
必须让领导知道你做了什么,做得有多辛苦,当然,这不一定要刻意说出来,甚至不一定要亲口说出来。姚玉在新领导面前永远是一副谦虚谨慎的样子,甚至,她还经常把功劳“让”给领导、“让”给同事。但是,以姚玉的生存哲学,她是不会真的“让”的。言语上的“让”只是为了更好地让领导知道自己的功劳和成果。
“点到为止”是姚玉的绝招儿。她主笔的、参与的、能跟她沾上边挂上钩的,她都会在“不经意”间让领导知道,领导表扬时,她也只会淡淡地微笑:“哪里哪里,没有您的指导,我怎么可能这么快完成?”
新领导非常欣赏她为人处世的这种“豁达”。由于她是领导的“大红人”,很多人在申请课题或者写论文的时候也愿意把她的名字署上,对于这些慷慨的“馈赠者”,姚玉也不会吝啬自己的“回报”,往往她会在领导面前说一些他们的好话。
深谙“邀功”之道的姚玉,正上下通吃,如鱼得水。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