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教学手段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d520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其教学质量不仅影响到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因此学好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将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地应用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将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教学手段 合理有效应用
  
  兴趣是探究一切事物的动力。要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对它感兴趣,兴趣高,则求知欲望大,教学效果就好;兴趣低,则学习无动力,教学效果就会削弱。要想让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就应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如何让学生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多花时间。我结合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1.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
  在各个高校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一致,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黑板画图,并配合挂图示例、模型展示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黑板画图讲解速度慢,效率低。由于黑板的限制,在课堂上要不断进行实时画图,单是画出所需例图就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同时由于要严格保证图线的位置关系,对教师的黑板绘图能力要求比较高,整体上讲解例图数量少,教师的劳动量大,教学效率低。
  (2)挂图制作麻烦,不便于更新。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节省时间,直接采用挂图示例。但是为方便课堂演示,挂图需要制作成大幅面,且不易损坏的图面。制作相对比较困难,一般采用向专业出版者购买的方式来获取挂图,挂图更新缓慢,其内容等符合任课老师实际教学思路需要的更是难以寻找,不便于与课堂实际教学同步。
  (3)模型种类与数量普遍较少,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些比较典型的立体,往往通过展示模型来加强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这些木制或金属模型,大多由于演示的需要,体积相对较大,教师上课能够携带的数量受到很大限制。同时由于制造的问题,价格较高,易损坏,更新困难,使得一般院校的现有模型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2.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体会到:传统的教学模式虽有弊端,但也不可完全排斥。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图板教学虽然费时费力,但学生在观察教师作图的过程,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能跟上教师的节奏。所以它能起到必要的示范作用。
  二、多种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引入了课堂,《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图形直观、准确,具有模拟仿真和动画演示的功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空间概念变得直观具体,亲近真实,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例如组合体的空间形状、装配体的装配过程等都可在多媒体课件中通过模拟仿真和动画演示表示出来,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课件信息量大,调用图形方便、快捷。在课件中可以体现各种图形的空间形状、作图步骤等,而学生都是刚刚进入该课程的学习,加之刚从中学迈入大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快速展示图形和教学内容,提高上课的效率,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增大。
  (3)采用多种技术量身定制课件,充实课堂内容。用来制作课件的软件种类繁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课件所需的资源文件,教师除了可以自己亲自制作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获取到更多优秀的影音视频、Flash动画、图片和文字,等等。根据自身的讲课思路,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编排,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根据需要随时更改其内容,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课件,将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4)将UG、PRO/E、Solidworks等三维软件适时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最主要方法就是让学生更多地将图、物相结合,并反复联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例图,实时用三维软件建立起对应的实物,并根据需要实时旋转、移动、剖切、装配等,不仅能使图、物得到实时对照,摆脱实物模型在尺寸、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而且能使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物体的生成过程有更详细的了解,增强看图思物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三维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实体的生成、转换,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在PRO/E中,由三维零件图可直接生成三视图。在调节三视图时,当移动主视图时,其他两视图一起相应地移动,而移动其他两视图时,俯视图只能相对于主视图上下移动,左视图只能相对于主视图左右移动。这很直观地向学生深化了视图的形成规律,以及对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的投影规律的理解。随着机械领域和国际接轨力度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外的图纸进入我们的视野。由于国内通常采用的是第一角视图,因此我们对于国外的第三角视图很不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第三角视图的特点和识读方法,对原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具必须进行修改或转换,工作量很大,而且效果不佳。PRO/E软件提供了多种视角视图,我们可以直接对视图视角进行任意转化,直观而有富于对比的视图对于学生学习和识读第三角投影图纸显然是不可或缺的帮手。
  2.多媒体教学在该课程中的主要缺点
  (1)容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实物和作图过程,让学生只停留在看的过程中,容易使学生产生教学内容很容易掌握的错觉,而不愿去多做多想。
  (2)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和大脑疲劳。在多媒体教室上课,通过投影仪投影,一般要求教室光线比较暗,而上课的信息量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跟着老师的节奏,效果不是很好。
  三、结语
  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用多媒体讲解教学内容,用板书展示作图过程,对重难点要单独列出来讲解,指导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并合理布置作业,加强练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安排足够的习题课,和学生互动,对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单独指导。
  
  参考文献:
  [1]岳永胜等主编.工程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黄忠耀等主编.Pro/E基础与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牛红宾,李晓华.多种教学手段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巾的应用探讨.科技信息.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术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美术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阐述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创造力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创造力 教师作用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以创新为灵
摘 要: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和传统教学的比较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学概念,其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基本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更要进一步深入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思想认识,调整和转变教学思路,探索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 有效教学 教学思考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直接执行者,教师应该在强化教学效果上下功夫,引领学生尽快适
摘 要: 针对力学课程在中职学校中的重要性与独特性,作者探讨了提高中职学生对力学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提倡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适当增添力学大师的典故,使力学课程注入新的活力;采用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中职学校力学课程 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 力学史 互动式教学    1.力学课程的重要性与独特性  中职学校力学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与工程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设计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这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要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则需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现代物理教学方式。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物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物理学科
摘 要: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繁杂而沉重,光靠一个部门和辅导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完善学生干部的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和培养他们的工作艺术,努力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骨干队伍。  关键词: 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 学生党员    要抓好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通过树立学生典型来实现辐射宣传教育的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很少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创设情境。即教师将化学问题或事实镶嵌在一种模仿或真实的环境中,呈现给学生。情境主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整个教学
摘 要: 作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通俗的方法。其中要点大致为:让学生对钢琴进行认识,培养正确的弹奏姿势、规范的手形和手指的正确弹奏方法、五线谱的识别能力。而后应进行钢琴教材作业布置,其步骤包括:学生对上节课作业的演奏与反馈、教师对作业进行指导、新作业的布置,等等。同时也不应忽视家长在学生学琴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钢琴 启蒙 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它是一种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主动摄取感知材料的活动。观察能力是指人类用感觉器官和各种科学仪器,将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等信息,传入神经中枢,形成直观印象的能力。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谈及他为什么能作出如此重大贡献的原因时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又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发觉那些在时间上极易消逝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上,我是超过中等水平人们的。”这充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学习时的“低负高效”,受到了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的关注。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是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的一条重要衡量标准。课改前的物理问题也很丰富,但往往是程式化的,教师拿到题目往往就可以一讲到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物理问题的变化很大。有不少物理题目包含在一定的情境中,读题后常常找不到合适的物理模型,无从
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更是我国教育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会有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