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习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对教师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有效教学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始终都是永恒的话题。只有精心备课,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才能符合新课程理念。
本文以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北方的民族融合》一课为例,从备课方面来谈谈,教师如何在备课环节中达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轻负担高质量地参与学习的。
《北方的民族融合》是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的第三框,该课主要在讲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我心里比较没底,因为这课既有北方各民族融合的教学内容,又涉及孝文帝改革,还得让学生了解北魏分裂和南北朝对峙的相关知识,看上去内容的知识点比较散,没什么线索而言。况且,这节课是刚修订的新教材内容,网络上并没什么可借鉴的教案或课件。那该如何来设计本课教学活动?这是个难题。
一、我在山下抬头望:研读教材是备好课的基础环节
教材是我们上课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对教材的反复研读,我理清了本框题的几个知识点。首先,教材在开篇介绍了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各民族交融的情况(辅助图4-6和4-7);其次,结合教材第81页阅读卡和第82页的资料1、资料2和资料3来讲解孝文帝改革,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最后,教材笔峰一转,向学生介绍了北魏分裂和南北朝对峙的相关知识。
在研读教材之后,我有许多困惑,比如教材图4-7《西晋内迁各民族的分布》和图4-9《北魏骑马佣》,这两张图仅仅是想让学生了解当时各少数民族内迁分布状况和北魏有骑兵部队吗?这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否存在联系?如何存在,这又是孝文帝改革哪一方面的原因呢?又比如教材第81页以阅读卡《孝文帝迁都洛阳》和教材82页的图片和表格仅仅是为了介绍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吗?如果不是,其中还涉及改革的什么内容?内容是否有重复之处?不过,我知道教材都是经过学科专家精心设计的,因此,我认为教材中的每块知识点放置的位置必定有它的合理性。既然这样,那这些困惑我该如何处理呢?
二、拾级而上、攀折花枝:教参和教学资料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有效保证
在山下抬头望,不禁心生丝丝困惑,于是我又认真地研读起了教师教学用书。教学用书在教材的基础上,由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构分析、内容要点、教学建议等多部分内容组成,通过研读它,我的一些困惑也有所解决,而且也加深了我对教材的理解。比如,图4-7,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当时西晋时期内迁各族的分布,还有更深一步的用意:通过少数民族的内迁杂居,可以看出当时民族区域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以及例举有关民族融合的食物。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也是当时孝文帝改革时的社会背景。又比如,课本81页阅读卡描述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故事。其实从这故事中可以看出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这样也就启示我是否也应让学生了解掌握孝文帝其他改革内容的影响或意义?我又该用何种教學方式去完成这一教学内容?
在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后,我同时又邀请教研组成员来听课指导,试图通过她们的评课来琢磨她人对本教材的处理与阐述。在经历了如此数步后,不禁觉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拾级而上,终拾花枝。
三、半山腰时歇歇脚:自己的思考是备课的亮点和特色
拾级而上,已到半山腰,在借鉴与参考之后,我停歇脚步,思索着如何对材料进行组织与选择。我们知道本课时内容较多(前面已罗列了知识点),而且知识点也是散落在书本中的,对照教学用书课程标准,我发现网上他人教案以及部分课件仍不尽如人意。如何导课?是直接以孝文帝本人导入抑或是讲解凳子的来历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导入呢?如何实施新课的教学?是一块块知识点详略得当地解析还是创设教学情境以“孝文帝改革”为线索贯穿整节课?如何检验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呢?是新课教学完成后以练习形式作评价,还是新课中创设案例情境让学生自觉运用本课知识来检查他们的各种能力呢?总之,我陷入了沉思,力求以较高效的方法,以较适合借班学生(本节课是市级研讨课)实际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完成对本课的探索。
四、一览众山小:形成教学设计是备课思维的结晶
备课到此,在停顿休歇进行材料的组织与选择后,我设计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图片人物黄晓明,让学生畅谈黄晓明在各种电视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老师也介绍其所扮演的一个角色人物独孤求败。同时抛出问题,为什么在现在的百家姓中已找不到像独孤、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等姓氏了?(设计意图,黄晓明是初中学生所熟悉的一个偶像人物,让学生来回答他所扮演的角色人物,可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这些独特姓氏的流失与孝文帝改革有直接关系,从而为本课的展开做了铺垫。)
(二)阅读图文资料,分析改革背景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提示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最终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北魏自身的特殊性两方面来思考。同时,在学生分析当时社会环境中,还可让学生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并例举民族融合的食物。(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是一种历史进步现象。)
(三)穿插游戏,识记改革内容
对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学生只要阅读了课本都能找到。但面对如此多的内容,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理解并记忆?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缩句游戏,让学生在不改变内容意思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减文字,看谁缩得最简洁。(设计意图:课堂中的游戏教学如果运用得好肯定会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本节课也不例外。通过缩句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改革措施的同时,也让学生看到孝文帝改革凸显一个“汉”字。这为后面讲解改革影响创设情境。)
(四)故事教学,透析改革影响
在学生阅读课本81页阅读卡的同时,教师讲解有关“孝文帝迁都”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分析迁都所带来的好处,并组织同桌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在语言、服饰等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同桌间简单的交流,让学生意识到孝文帝的改革是成功的,同时也为后来的“冲突”设置悬念。)
(五)设置“冲突”,讲解方法
在学生知道孝文帝改革是成功的同时,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来预测下,之前秦朝通过商鞅变法统一全国,那北魏有没有完成全国统一?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附录的《中国历史纪年表》,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冲突,并组内交流讨论北魏为什么最不能像秦朝那样统一全国,反而走向灭亡?最终得出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要想统一全国必须考虑综合性因素的结论,并明白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要采用多角度、全方位分析的方法。(设计意图: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与社会的一种方式,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设置“冲突”,引起学生的分析和争辩,营造一种活跃、激烈的课堂氛围,同时也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通过备课,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第一,备课是在征服高山。只有教师上山的辛苦,才有学生下山的轻松。备课是上课的第一环节,备好一节课绝不是读一篇文章那么简单,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
第二,备课是在山上看风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备课要充分借鉴其他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提炼和整合。这样的借鉴过程,不仅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提高备课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过程。同时,这种过程还可以提高我们备课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备课是下山的喜悦和享受。没有备课的辛苦就没有上课的喜悦,上课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想如果每节课都这样认真地备下来,那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指日可待了。
经历了在山下抬头望的仰视,拾级而上的攀登以及中途的休息整顿后,我终于攀到了山顶,体会了一览众山小的喜悦,看到了山下未曾看到的风景。
本文以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北方的民族融合》一课为例,从备课方面来谈谈,教师如何在备课环节中达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轻负担高质量地参与学习的。
《北方的民族融合》是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的第三框,该课主要在讲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我心里比较没底,因为这课既有北方各民族融合的教学内容,又涉及孝文帝改革,还得让学生了解北魏分裂和南北朝对峙的相关知识,看上去内容的知识点比较散,没什么线索而言。况且,这节课是刚修订的新教材内容,网络上并没什么可借鉴的教案或课件。那该如何来设计本课教学活动?这是个难题。
一、我在山下抬头望:研读教材是备好课的基础环节
教材是我们上课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对教材的反复研读,我理清了本框题的几个知识点。首先,教材在开篇介绍了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各民族交融的情况(辅助图4-6和4-7);其次,结合教材第81页阅读卡和第82页的资料1、资料2和资料3来讲解孝文帝改革,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最后,教材笔峰一转,向学生介绍了北魏分裂和南北朝对峙的相关知识。
在研读教材之后,我有许多困惑,比如教材图4-7《西晋内迁各民族的分布》和图4-9《北魏骑马佣》,这两张图仅仅是想让学生了解当时各少数民族内迁分布状况和北魏有骑兵部队吗?这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否存在联系?如何存在,这又是孝文帝改革哪一方面的原因呢?又比如教材第81页以阅读卡《孝文帝迁都洛阳》和教材82页的图片和表格仅仅是为了介绍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吗?如果不是,其中还涉及改革的什么内容?内容是否有重复之处?不过,我知道教材都是经过学科专家精心设计的,因此,我认为教材中的每块知识点放置的位置必定有它的合理性。既然这样,那这些困惑我该如何处理呢?
二、拾级而上、攀折花枝:教参和教学资料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有效保证
在山下抬头望,不禁心生丝丝困惑,于是我又认真地研读起了教师教学用书。教学用书在教材的基础上,由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构分析、内容要点、教学建议等多部分内容组成,通过研读它,我的一些困惑也有所解决,而且也加深了我对教材的理解。比如,图4-7,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当时西晋时期内迁各族的分布,还有更深一步的用意:通过少数民族的内迁杂居,可以看出当时民族区域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以及例举有关民族融合的食物。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也是当时孝文帝改革时的社会背景。又比如,课本81页阅读卡描述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故事。其实从这故事中可以看出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这样也就启示我是否也应让学生了解掌握孝文帝其他改革内容的影响或意义?我又该用何种教學方式去完成这一教学内容?
在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后,我同时又邀请教研组成员来听课指导,试图通过她们的评课来琢磨她人对本教材的处理与阐述。在经历了如此数步后,不禁觉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拾级而上,终拾花枝。
三、半山腰时歇歇脚:自己的思考是备课的亮点和特色
拾级而上,已到半山腰,在借鉴与参考之后,我停歇脚步,思索着如何对材料进行组织与选择。我们知道本课时内容较多(前面已罗列了知识点),而且知识点也是散落在书本中的,对照教学用书课程标准,我发现网上他人教案以及部分课件仍不尽如人意。如何导课?是直接以孝文帝本人导入抑或是讲解凳子的来历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导入呢?如何实施新课的教学?是一块块知识点详略得当地解析还是创设教学情境以“孝文帝改革”为线索贯穿整节课?如何检验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呢?是新课教学完成后以练习形式作评价,还是新课中创设案例情境让学生自觉运用本课知识来检查他们的各种能力呢?总之,我陷入了沉思,力求以较高效的方法,以较适合借班学生(本节课是市级研讨课)实际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完成对本课的探索。
四、一览众山小:形成教学设计是备课思维的结晶
备课到此,在停顿休歇进行材料的组织与选择后,我设计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图片人物黄晓明,让学生畅谈黄晓明在各种电视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老师也介绍其所扮演的一个角色人物独孤求败。同时抛出问题,为什么在现在的百家姓中已找不到像独孤、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等姓氏了?(设计意图,黄晓明是初中学生所熟悉的一个偶像人物,让学生来回答他所扮演的角色人物,可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这些独特姓氏的流失与孝文帝改革有直接关系,从而为本课的展开做了铺垫。)
(二)阅读图文资料,分析改革背景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提示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最终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北魏自身的特殊性两方面来思考。同时,在学生分析当时社会环境中,还可让学生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并例举民族融合的食物。(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是一种历史进步现象。)
(三)穿插游戏,识记改革内容
对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学生只要阅读了课本都能找到。但面对如此多的内容,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理解并记忆?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缩句游戏,让学生在不改变内容意思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减文字,看谁缩得最简洁。(设计意图:课堂中的游戏教学如果运用得好肯定会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本节课也不例外。通过缩句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改革措施的同时,也让学生看到孝文帝改革凸显一个“汉”字。这为后面讲解改革影响创设情境。)
(四)故事教学,透析改革影响
在学生阅读课本81页阅读卡的同时,教师讲解有关“孝文帝迁都”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分析迁都所带来的好处,并组织同桌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在语言、服饰等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同桌间简单的交流,让学生意识到孝文帝的改革是成功的,同时也为后来的“冲突”设置悬念。)
(五)设置“冲突”,讲解方法
在学生知道孝文帝改革是成功的同时,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来预测下,之前秦朝通过商鞅变法统一全国,那北魏有没有完成全国统一?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附录的《中国历史纪年表》,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冲突,并组内交流讨论北魏为什么最不能像秦朝那样统一全国,反而走向灭亡?最终得出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要想统一全国必须考虑综合性因素的结论,并明白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要采用多角度、全方位分析的方法。(设计意图: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与社会的一种方式,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设置“冲突”,引起学生的分析和争辩,营造一种活跃、激烈的课堂氛围,同时也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通过备课,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第一,备课是在征服高山。只有教师上山的辛苦,才有学生下山的轻松。备课是上课的第一环节,备好一节课绝不是读一篇文章那么简单,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
第二,备课是在山上看风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备课要充分借鉴其他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提炼和整合。这样的借鉴过程,不仅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提高备课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过程。同时,这种过程还可以提高我们备课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备课是下山的喜悦和享受。没有备课的辛苦就没有上课的喜悦,上课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想如果每节课都这样认真地备下来,那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指日可待了。
经历了在山下抬头望的仰视,拾级而上的攀登以及中途的休息整顿后,我终于攀到了山顶,体会了一览众山小的喜悦,看到了山下未曾看到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