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力是初中英语一项必备的技能,也是重要的学科素养,牛津英语教材的Integrated skills板块也以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为主。由此可见,听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学生在英语上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听力薄弱会制约着读、写、说的发展,会让学生丧失学英语的信心。但初中学生的听力水平,远不如说、写、读,因此在进行听力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搭建适当的支架,以让他们愉悦地完成听力任务,生成听力素养。
【关键词】听力;支架;阅读;问题;合作
【作者简介】章海勤,江苏省如皋市东陈初中。
学生听力能力有待提高,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时过度强调读与写,对听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初中听力难度增大,学生对听力训练不够,没能养成好的听力习惯。教师在听力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架,可让他们的听力水平顺势向深层发展,听力兴趣得以延续。支架式教学源于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指在学生现有认知与所能达到的认知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支架就是两个认知之间的一个桥梁。听力中的支架式教学即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让他们的思维与能力能顺应任务往纵深发展,从而给他们获得感与成就感。
一、阅读支架,使文本变得亲切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听的材料比较熟悉,他们在听的时候,就不会很紧张,也很容易就能听懂。学生听力做得比较差的题目,往往也是对材料的内容不熟悉导致的。在学生做听力前,教师可以给他们搭建阅读支架,让他们对同类题材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一方面,他们听的时候,会更容易进入状态;另一方面,他们如果能对此题材感兴趣,会寻找类似的进行训练,从而提升听力的广度。有了一定的广度,再进行类似的听力训练的时候,就可以不需要阅读来做铺垫了。学生就着材料,就能感知熟悉的话题,会有一种自豪感。以牛津英语9A Unit2的综合技能板块为例,听力的内容是Mrs Rainbow开的一家颜色疗法诊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唱一段chant,让学生跟着唱,既熟悉了相关的内容,又对接下来的听力进行了热身。Chant如下:Colours, calm colours、Blue, sadness calm、White, calm peace、Colours, warm colours 、Orange, success joy。支架的搭建,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适时引入,使任务的完成如行云流水。 可见给学生搭建阅读支架也是一门艺术,既要能对应学生的听力水平,又要能对应他们的兴趣点。
二、问题支架,让思维变得清晰
教材的这段听力任务是让学生在听完听力后,完成相应的填空。学生先看材料,能找到材料信息的一些蛛丝马迹,然后再听,会容易一些。但填空比较琐碎,学生很难抓住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听力文本,创设一些问题,将问题以听力文件的形式先播给学生听。学生先把问题听一遍,也就大致知道听力的主要情节了。这些问题都是按照行文的顺序依次设置的,学生会在听的过程中,将它们一个个解答。带着问题去听,学生容易集中精力,也容易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至于让他们游走在材料之间,不知所云。这一课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如下:1. How can colour therapy help us? 2. How much do we have to pay for the colour therapy? 3. what if the therapy doesn’t work?教师可让他们听一部分回答一个问题,这样学生能容易记住答案,同时也给下一个问题留有思考的空间。当教师停放听力的时候,学生就给以抢着回答。上面三题,学生给出这样的答案:1. It can help us change our moods and improve our life.2. One hundred yuan for half an hour. 3. We can get our money back. 很明显,学生能理解这段听力,当教师再播放的时候,他们就能将所有的空格填上。因为他们对全文已有所了解,知道了行文的逻辑,边听边推理,支架让空格不再“空”了。
三、合作支架,促任务变得清爽
听力跟其它类型的能力训练一样,也需要一个提升的过程,即要对听力材料进行深度挖掘,以达到素养的渐渐生成。教师通常是将课本听力做完,就对这一课进行小结,小结往往是以知识点为主,“听”的任务暂告一段落。其实这不利于“听”的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趁热打铁,让有灵感的耳朵,生出更多的“听”的能力。新生的任务,通常又会有难度,教师可以借助合作支架,让“听”在合作与交流中有进一步的飞跃。比如这课教师可设置这样的听力的情境,播放视频介绍“我”准备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当然是英语介绍情节,里面有具体的人物,具体的画面,也有字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听懂。接着教师说,When I go to my friend’s birthday party, what should I wear? And why?Could you give me some suggestions?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流这些问题,交流的过程也是培养听力的过程,更是他们解决听力问题的过程。教师先让一个学生说,自己想穿什么。当其余学生听完之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情感与认知给出他们的见解。见解不管正确与否,一定只有学生在认真倾听之后,才能给予回答。回答的过程中,另外的学生又会给予补充。这个补充,就是合作,是学生见在听力上的主动帮助。这个过程中,“听”变成交流的先决条件,学生的倾听能力会不知不觉中生成。“听”不仅要听音频,也要“听”学生自己的声音。他们会在合作的时候,不断修正自己的语音,为的是能更好地接受“听”的信号。
四、结束语
就听力而言,支架就是学生“听”有困难的时候,给他们化解的方法,使其能顺利进入下一层次的任务。随着听力内容、难度等的变化,教师搭建支架的方式也要隨之变化,即,能不给支架的尽量不要给,能给新支架的尽量不给旧支架。
【关键词】听力;支架;阅读;问题;合作
【作者简介】章海勤,江苏省如皋市东陈初中。
学生听力能力有待提高,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时过度强调读与写,对听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初中听力难度增大,学生对听力训练不够,没能养成好的听力习惯。教师在听力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架,可让他们的听力水平顺势向深层发展,听力兴趣得以延续。支架式教学源于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指在学生现有认知与所能达到的认知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支架就是两个认知之间的一个桥梁。听力中的支架式教学即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让他们的思维与能力能顺应任务往纵深发展,从而给他们获得感与成就感。
一、阅读支架,使文本变得亲切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听的材料比较熟悉,他们在听的时候,就不会很紧张,也很容易就能听懂。学生听力做得比较差的题目,往往也是对材料的内容不熟悉导致的。在学生做听力前,教师可以给他们搭建阅读支架,让他们对同类题材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一方面,他们听的时候,会更容易进入状态;另一方面,他们如果能对此题材感兴趣,会寻找类似的进行训练,从而提升听力的广度。有了一定的广度,再进行类似的听力训练的时候,就可以不需要阅读来做铺垫了。学生就着材料,就能感知熟悉的话题,会有一种自豪感。以牛津英语9A Unit2的综合技能板块为例,听力的内容是Mrs Rainbow开的一家颜色疗法诊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唱一段chant,让学生跟着唱,既熟悉了相关的内容,又对接下来的听力进行了热身。Chant如下:Colours, calm colours、Blue, sadness calm、White, calm peace、Colours, warm colours 、Orange, success joy。支架的搭建,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适时引入,使任务的完成如行云流水。 可见给学生搭建阅读支架也是一门艺术,既要能对应学生的听力水平,又要能对应他们的兴趣点。
二、问题支架,让思维变得清晰
教材的这段听力任务是让学生在听完听力后,完成相应的填空。学生先看材料,能找到材料信息的一些蛛丝马迹,然后再听,会容易一些。但填空比较琐碎,学生很难抓住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听力文本,创设一些问题,将问题以听力文件的形式先播给学生听。学生先把问题听一遍,也就大致知道听力的主要情节了。这些问题都是按照行文的顺序依次设置的,学生会在听的过程中,将它们一个个解答。带着问题去听,学生容易集中精力,也容易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至于让他们游走在材料之间,不知所云。这一课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如下:1. How can colour therapy help us? 2. How much do we have to pay for the colour therapy? 3. what if the therapy doesn’t work?教师可让他们听一部分回答一个问题,这样学生能容易记住答案,同时也给下一个问题留有思考的空间。当教师停放听力的时候,学生就给以抢着回答。上面三题,学生给出这样的答案:1. It can help us change our moods and improve our life.2. One hundred yuan for half an hour. 3. We can get our money back. 很明显,学生能理解这段听力,当教师再播放的时候,他们就能将所有的空格填上。因为他们对全文已有所了解,知道了行文的逻辑,边听边推理,支架让空格不再“空”了。
三、合作支架,促任务变得清爽
听力跟其它类型的能力训练一样,也需要一个提升的过程,即要对听力材料进行深度挖掘,以达到素养的渐渐生成。教师通常是将课本听力做完,就对这一课进行小结,小结往往是以知识点为主,“听”的任务暂告一段落。其实这不利于“听”的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趁热打铁,让有灵感的耳朵,生出更多的“听”的能力。新生的任务,通常又会有难度,教师可以借助合作支架,让“听”在合作与交流中有进一步的飞跃。比如这课教师可设置这样的听力的情境,播放视频介绍“我”准备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当然是英语介绍情节,里面有具体的人物,具体的画面,也有字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听懂。接着教师说,When I go to my friend’s birthday party, what should I wear? And why?Could you give me some suggestions?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流这些问题,交流的过程也是培养听力的过程,更是他们解决听力问题的过程。教师先让一个学生说,自己想穿什么。当其余学生听完之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情感与认知给出他们的见解。见解不管正确与否,一定只有学生在认真倾听之后,才能给予回答。回答的过程中,另外的学生又会给予补充。这个补充,就是合作,是学生见在听力上的主动帮助。这个过程中,“听”变成交流的先决条件,学生的倾听能力会不知不觉中生成。“听”不仅要听音频,也要“听”学生自己的声音。他们会在合作的时候,不断修正自己的语音,为的是能更好地接受“听”的信号。
四、结束语
就听力而言,支架就是学生“听”有困难的时候,给他们化解的方法,使其能顺利进入下一层次的任务。随着听力内容、难度等的变化,教师搭建支架的方式也要隨之变化,即,能不给支架的尽量不要给,能给新支架的尽量不给旧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