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只有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能实现师生双赢。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求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已然成为广大教师当前应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教学经验,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期待能和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回想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仍旧历历在目。题海战术——三天一小测,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对于学生来说,永远有做不完的题,答不完的卷子;对于教师来说,永远有批不完的卷子,讲不完的错题。或许这种教学方法会在短期内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无论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提高、不变还是下降,其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都是出于衰减的状态中。这种教学方法有违素质教育的理念,不利于学生在数学方面的长远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而情景教学作为新课改后的一种新型方式,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来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中,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内容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面积。首先,笔者创设相关情景导入教学:“这是小红和小明家种白菜占地的面积(出示图片),这些土地的面积都是按相同比例缩小过的,你能判断出谁家的白菜种植面积较大吗?”学生回答两块地的大小接近,不能用观察法直接判断。由此,笔者引出面积的计算,笔者将相关的数据填到图中,让学生进行计算。学生可以算出小红家菜地的面积是4*6=24㎡,但是算不出小明家的面积。由此笔者通过实际的剪纸操作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变化关系,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时,“面”的大小没有转变,最后再带领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减轻学习压力,用微课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生年纪尚小,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于兴趣的基础上。如果此时教师还依旧遵循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就势必会导致学生产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厌恶情绪,进而难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我们在小学数学重难点教学时就可以采用微课教学的形式,利用微课视频形象、具体、内容凝练的特点,可以有效帮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能。
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突破。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圆柱以及圆柱侧面展开图,引出圆柱表面积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圆柱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让学生在讨论圆柱形成中,理解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以上基础上,通过微课让学生对圆柱的面积进行继续探索,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特点,以及圆柱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最后,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展示圆柱的各个截面,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这样的教学形式,就能全面促进学生突破和把握这些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设计多样练习,体验数学乐趣
练习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练习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中,尝试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一个充满趣味性且气氛较为融洽的课堂氛围总是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捕捉来自于班级中学生发散出来的有用信息,并进行巧妙转化,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有用的内容,让其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学“百分數”内容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个游戏:先让学生写出10个百分号,学生动笔书写的过程中,笔者突然叫停笔。“同学们,请默默地数一数你写了几个。如果让你直接告诉我,你写了几个,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现在要求你不说出是几个,又让我们听出你完成的情况,你能做到吗?”孩子们都想利用本节课学的知识展示自己,所以积极性很高。笔者不仅让学生说出完成了百分之几,还引导他们换种方式说出完成情况,如还剩百分之几没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通过这样新颖的方式让学生更能活学活用,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
四、借助动手操作,活跃学生思维
小学生爱玩好动,对未知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小学生了解未知的方式很简单,就是通过感官触碰未知事物来满足自己的内心好奇。动手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它能帮助小学生更快捷更形象地了解未知,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也会给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数学知识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形象到直观的转变,因而不少教师忽略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重现思维的过程,一味的依靠信息技术进行展示,这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害无益。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也能够忽略了动手操作这一重要的原生态课堂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内容时,笔者就让学生尽情地在课上发挥了动手能力。上课之前,笔者手持一个纸制的圆锥体,向学生问道,“同学们,这是什么?”“——圆锥。”“它的底面是什么形状?(笔者将圆锥体的底面展示给学生)”“——圆形。”“那它的侧面是什么形状呢?”这个问题问出后学生都陷入了沉思中,然后纷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梯形,——圆形。”笔者微笑着摇摇头,然后将这个圆锥体拆开,将它的侧面慢慢展开,展开后同学们看到了圆锥体侧面的庐山真面目。“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扇形。”然后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锥体,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动起手来,课堂上的学习氛围立刻被烘托起来。做完之后,笔者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动态展示了圆锥的展开图、圆锥体的各种特征,学生都听得非常认真,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优化。
总而言之,小学的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进行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像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李冬冬.小学高段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94-195.
[2]黄美珍.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J].读写算,2020(32):67+69.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通榆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回想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仍旧历历在目。题海战术——三天一小测,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对于学生来说,永远有做不完的题,答不完的卷子;对于教师来说,永远有批不完的卷子,讲不完的错题。或许这种教学方法会在短期内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无论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提高、不变还是下降,其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都是出于衰减的状态中。这种教学方法有违素质教育的理念,不利于学生在数学方面的长远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而情景教学作为新课改后的一种新型方式,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来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中,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内容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面积。首先,笔者创设相关情景导入教学:“这是小红和小明家种白菜占地的面积(出示图片),这些土地的面积都是按相同比例缩小过的,你能判断出谁家的白菜种植面积较大吗?”学生回答两块地的大小接近,不能用观察法直接判断。由此,笔者引出面积的计算,笔者将相关的数据填到图中,让学生进行计算。学生可以算出小红家菜地的面积是4*6=24㎡,但是算不出小明家的面积。由此笔者通过实际的剪纸操作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变化关系,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时,“面”的大小没有转变,最后再带领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减轻学习压力,用微课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生年纪尚小,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于兴趣的基础上。如果此时教师还依旧遵循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就势必会导致学生产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厌恶情绪,进而难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我们在小学数学重难点教学时就可以采用微课教学的形式,利用微课视频形象、具体、内容凝练的特点,可以有效帮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能。
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突破。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圆柱以及圆柱侧面展开图,引出圆柱表面积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圆柱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让学生在讨论圆柱形成中,理解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以上基础上,通过微课让学生对圆柱的面积进行继续探索,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特点,以及圆柱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最后,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展示圆柱的各个截面,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这样的教学形式,就能全面促进学生突破和把握这些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设计多样练习,体验数学乐趣
练习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练习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中,尝试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一个充满趣味性且气氛较为融洽的课堂氛围总是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捕捉来自于班级中学生发散出来的有用信息,并进行巧妙转化,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有用的内容,让其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学“百分數”内容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个游戏:先让学生写出10个百分号,学生动笔书写的过程中,笔者突然叫停笔。“同学们,请默默地数一数你写了几个。如果让你直接告诉我,你写了几个,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现在要求你不说出是几个,又让我们听出你完成的情况,你能做到吗?”孩子们都想利用本节课学的知识展示自己,所以积极性很高。笔者不仅让学生说出完成了百分之几,还引导他们换种方式说出完成情况,如还剩百分之几没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通过这样新颖的方式让学生更能活学活用,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
四、借助动手操作,活跃学生思维
小学生爱玩好动,对未知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小学生了解未知的方式很简单,就是通过感官触碰未知事物来满足自己的内心好奇。动手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它能帮助小学生更快捷更形象地了解未知,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也会给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数学知识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形象到直观的转变,因而不少教师忽略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重现思维的过程,一味的依靠信息技术进行展示,这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害无益。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也能够忽略了动手操作这一重要的原生态课堂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内容时,笔者就让学生尽情地在课上发挥了动手能力。上课之前,笔者手持一个纸制的圆锥体,向学生问道,“同学们,这是什么?”“——圆锥。”“它的底面是什么形状?(笔者将圆锥体的底面展示给学生)”“——圆形。”“那它的侧面是什么形状呢?”这个问题问出后学生都陷入了沉思中,然后纷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梯形,——圆形。”笔者微笑着摇摇头,然后将这个圆锥体拆开,将它的侧面慢慢展开,展开后同学们看到了圆锥体侧面的庐山真面目。“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扇形。”然后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锥体,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动起手来,课堂上的学习氛围立刻被烘托起来。做完之后,笔者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动态展示了圆锥的展开图、圆锥体的各种特征,学生都听得非常认真,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优化。
总而言之,小学的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进行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像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李冬冬.小学高段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94-195.
[2]黄美珍.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J].读写算,2020(32):67+69.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通榆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