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歌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jw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马拉古奇所说:“幼儿通过记录,看着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时,会更加好奇、感兴趣以及有自信心。”由此可见,记录是幼儿学习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
  晨间活动过后,我带领幼儿来到了我们的种植园地。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叫起来:“你们看,这是蜗牛的化石。”“不对,恐龙才有化石呢,这是蜗牛的贝壳。”……孩子们一下子把话题切入到蜗牛身上去了。对于幼儿来说,蜗牛可能是一个神秘而又特感兴趣的动物,它能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于是“蜗牛旅行记”开始啦,我们引导幼儿记录探索过程,并仔细分析幼儿的记录结果,从而让活动的痕迹更深、更精彩。
  序曲:蜗牛在哪里?
  第一次寻找踪迹:
  我们经过讨论决定将幼儿分成三组探索,并记录本组寻找蜗牛的情况。这样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幼儿不同的知识发展水平,同时为生成活动提供线索。幼儿开始在三位教师的带领下在幼儿园室外的每个角落寻找。
  第一组最先冲到大树下,有的手拿小树枝寻找,有的趴在地上耐心观察,有的拿起树枝上下看个遍……很长时间过去了,他们没有一点收获,一个个失落而归。
  第二组幼儿比较大胆,一下子冲到车棚后面的种植园地,因为曹圣卓说:“我好像听妈妈说过,没有太阳的地方可能有蜗牛。”有的孩子蹲下来仔细观察,有的孩子用两手轻轻拨开种植物。曹圣卓的经验似乎比较丰富,干脆趴下来看,“你们快来看呀,一只小蜗牛在爬呢!”说完,调皮的曹圣卓用手捉住了它,兴高采烈地炫耀着。
  第三组幼儿在原地寻找,他们找来找去,似乎只找到了刚开始看到的干外壳。一个一个沮丧着脸:“怎么没有呢?”也是一无所获。
  大家集中到一起,一个个对曹圣卓的收获极为羡慕和欣赏,分别在议论着,哪儿才有蜗牛的家。
  分析:幼儿经过不停地尝试,在盲目寻找失败之后,他们对曹圣卓的收获展开了讨论。经过曹圣卓已有经验的引导,大家一致认为蜗牛可能喜欢生活在没有太阳、潮湿的地方。为下一步的深入探索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寻找踪迹:
  幼1:下雨天,大树下的叶子旁有小蜗牛。
  幼2:乡下潮湿的田野里有小蜗牛。
  幼3:砖头底下也有小蜗牛。
  幼4:菜叶上有小蜗牛。
  幼5:潮湿草丛里有许多小蜗牛。
  结论: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的环境中生活,调节体内湿度和吸取部分养料,时间可长达12小时之久。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
  分析:开始的时候,幼儿对间接了解的经验并不满足。接着,他们回家和大人一起寻找了小蜗牛。我们收集和展示了幼儿的调查答案,并引导幼儿进行整理,从中找出较为合理的答案。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大人的帮助下不停地尝试、观察,积累了经验,知道蜗牛的活动场所。而且有的幼儿还坚持饲养小蜗牛,放在我们的自然角。接下来,他们的记录本上会更丰富。
  插曲:蜗牛的秘密
  在找到蜗牛后,幼儿互相比较各组饲养的小蜗牛。受幼儿的启发,我找到了新的切入点。我请幼儿看一看蜗牛是什么样子的?并引导他们将每次不同的发现记录下来,一周后进行统计。
  讨论结果:
  幼1:蜗牛没有眼睛,也没有嘴。
  幼2:它有眼睛,我妈妈说它的触角就是它的眼睛。
  幼3:对,爸爸说触角能帮助它辨别方向。
  幼4:我知道蜗牛喜欢吃青菜,那天朱老师喂给它吃的。
  幼5:我们喂水给它吃,可惜都淹死了,只有躲在上面的没死……
  结论:蜗牛是杂食性和偏食性并存的动物。喜潮湿怕水淹,如果在潮湿的夜间投入湿漉的食料,蜗牛的食欲活跃,但水淹可使蜗牛窒息。当受到敌害侵扰时,它的头和足便缩回壳内,并分泌出粘液将壳口封住;当外壳损害致残时,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质修复肉体和外壳,具有很强的忍耐性。
  分析:幼儿用具体形象的绘画方式记录,同时辅以家长的文字说明,达到了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的效果。所以,教师对幼儿探索记录的把握很重要,如果不能从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活动就会陷入僵局,活动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在这一活动中,幼儿由于有了前期的成功探索和记录经验,因此他们对下一个探究活动充满信心。
  间奏曲:蜗牛生宝宝
  饲养了小蜗牛后,幼儿对于蜗牛的知识有了更强烈的探索欲望,记录的兴致也提高了。孙思远提出:“老师,那黑黑的是什么东西?”孩子们一致认为是蜗牛排出的粪便。孩子们继续提出疑问:“蜗牛是怎样生宝宝的?”于是新的探索有了方向。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答案多样,结果不能确定。为了保持幼儿的信心,我鼓励他们将问题带回家和大人一起寻找答案。一周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记录表上终于看到了蜗牛生宝宝的图片和资料,幼儿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同伴分享。
  结论:蜗牛有4个成长时期:孵化期、幼螺期、成螺期、种螺期(生长满6个月以上的蜗牛)。而且小蜗牛一孵出,就会爬动和取食,不要母体照顾。
  分析: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幼儿对于蜗牛生宝宝的知识是一无所知的,但我还是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操作记录,发挥主观能动性。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学会了等待,学会了相信自己和信服别人。而且,幼儿和家长一起做的记录表更丰富、更精彩,不但有大人的智慧,还有幼儿的操作痕迹,这对于幼儿来说是最大的收获和喜悦。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述:“小组探究共同的主题和内容,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合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的机会,他们会不断遇到分歧,需要不断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和重新认识同伴的许多长处和价值。”
  尾奏曲:我的思考
  活动记录是一种对现象的观察、记忆、记载和回放的过程,同时也是引起思维的一种直接的反应,是人们对事物现象进行思考和归纳的凭据和工具,更是学习的一种手段。幼儿的记录是原始状态的,其中也有好多是错误的想法,但它们充分展现了幼儿的真实想法和思维过程,在这无形中,许多幼儿经历了无意——兴趣——有意——有目的、有侧重的观察记录过程。如果一开始教师就否定他们的提议,那么所有的记录、尝试、探索都不会发生,幼儿也会失去一个很好的主动学习的机会,更别谈培养刨根问底、深入探究的精神了。
  一直以来我都尝试着让幼儿在活动中对活动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记录,并将活动记录的范围进行拓展。记录的内容从刚开始的只局限于常规的科学探索活动和科学游戏活动逐渐扩展到每日的区域活动,再延伸到平时的生活活动,如:自选活动中的有目的地观察和发现、自然角中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操作玩具过程中的发现……教师只有给予充分的机会和时间,才可能知道幼儿的真实想法,才能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其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要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需要明确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  一、现阶段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幼儿园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全身心地付出,才能完成保教任务
期刊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教师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因为从骨子里,没有一个教师是不愿意上进的。因此,园长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自己对教师的“外需”转化为激励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需”,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促使教师不断努力地主动进取。我们引用中医学上“望、闻、问、切”四诊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望——希望——自我期待——帮助教师确立自我成长的目标  幼师是个特殊的
期刊
教材简解  “花儿开了”表现的是冬天梅花开放的季节,正好结合“冬天”的主题活动。利用吹画、点画的形式创作梅花,让幼儿在体验活动新奇之余感受绘画作品的“美”所在。梅花在小区、公园等地会有,部分孩子有观察的经验。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新奇创作手法的诱导,孩子们会兴趣浓厚,其艺术活动价值“感受、表现、创造美”就得到体现。  目标预设  1.欣赏梅花盆景,了解梅花只有枝干和花朵的特征,感受梅花的美。  2.
期刊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科学领域“数学认知”目标2中指出:“5~6岁幼儿能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本活动设计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到了游戏情景中,以幼儿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10以内数的分合为目的,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体验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0元、5元、1元,会使用钱币。  2.通过配营养餐的方式,学习10以内数的分合。
期刊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进行合理应答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不仅伤害了师幼之间的感情,降低师幼言语互动的质量,而且有可能抹杀幼儿的智慧,限制幼儿的思维发展。本文探讨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言语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帮助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更好地与幼儿对话,让幼儿有一个发展智慧与思维的健康环境。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言语互动的问题  (一)教师的独人舞台  有的教师很容易把教学活动当成自己的独人
期刊
5岁的儿子在幼儿园上大班。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总是喜欢玩他的外生殖器。一天晚上我帮他洗澡时,他又在摆弄。我轻轻地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因为手上脏,沾满了很多细菌,如果细菌沾到小鸡鸡上,就会发炎,那样尿尿时会很痛,甚至尿不出尿来。听了我的话,儿子很乖地把手拿开了。刚过一会儿,他突然指着自己的睾丸问:“妈妈,这叫什么?是干什么用的?”我一时语塞,真不知怎么回答。我是学习心理学的,看过很多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期刊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  2.知道遵守游戏规则,懂得不随意离开集体。  3.能听指令,顺一个方向走跑,走跑时不拥挤。  活动准备:  1.物品准备:动物头饰若干,幼儿人手四只“老鼠”玩具。  2.幼儿学会儿歌“捉老鼠”。  3.场地:中心为小猫的院子,四周分别是四种颜色的圆圈。  活动过程:  一、扮演小猫热身活动(初步学会听指令做动作)  师:亲爱的猫咪宝宝,跟
期刊
设计意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重要的。但是他人制定的规则是强加的,属外力约束,而自己制定的规则有内省成分,易于自律。我设计了这样一次社会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认识到没有规则带来的不良后果,知道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己商量制定出规则并自觉遵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无序到有序的体验,意识到规则在集体活动中的重要。  2.学会自己制定一些简单的集
期刊
班级是幼儿园的基本单位,是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习得,一日活动的开展,家园之间的沟通等,都是依托班级进行的。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园管理的成功与否。  笔者通过跟班观察以及与班级教师的讨论交流,发现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极大影响幼儿园管理、班级工作质量以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
期刊
互动,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具体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互动作为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其分类也较多。其中亲师互动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人际互动,是教师与家长两个主体间的交互行为。互动的核心是相互依赖,社会学中将这种相互依赖称为相倚。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特·W·巴克在对人际互动行为进行研究时,曾依据互动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个体行为和反应依赖的三个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