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孔子的教育领导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领导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孔子的教育领导角色、课程领导思想、以“仁”为本的教育领导理论、“力行中庸”的教育领导原则、“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领导方法。
关键词:孔子;教育领导;儒家思想
教育领导就是确定教育组织的发展方向与愿望,对全体成员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其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与活动。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教育领导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领导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孔子的教育领导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领导角色
孔子的教育领导角色更多地体现在其自觉修养与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虚怀若谷、学而不厌和重行重信之中。
在自觉修养上,孔子主张勤奋,学而知之。作为领导者首先做到了以身作则,因为孔子本身不仅善于学习而且乐于学习,将学习作为自己的终身的事业。但并没有因此而强求学生,他遵循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行为上领导人,以情感人。孔子多次对弟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耻下问,敏而好学”,“学而知之”,“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认为,在学习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够学到知识。孔子倡导学习要“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就比较难了,关键就在于有无恒心。学习目的是为“道”,不是欲求功利。若为了求逐功利,如在一定的时间内未达目标,必会对求知灰心丧气。俗话说,无欲则刚。若求知的目的是为了信仰、为了事业,则会在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本身就是目的,从而感到学无止境。这样去做了,必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才能真正做到“学而不厌”。孔子曾对弟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的弟子们也非常佩服孔子的这种求知精神,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言、行之间,他更重“行”,注重行为和实践。他主张出言要慢,行动要快,先做后说,多做少说,说了就一定做到。他标榜古人“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说古代杰出人物言语所以不轻易出口,是因为如果做不到会感到可耻的。所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以言、行关系的准则教育领导学生,在实践中,他也注意“听其言而观其行”。他的学生宰予在白天睡了觉,他十分气愤,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接着他发表议论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他教育学生言行统一,不光要听别人怎么说,更重要的是要观察他怎么做的。应指出,孔子并非轻视言语,只是反对那些花言巧语的人。要言而有信才是君子所为。这不仅是教育领导者自身应力行的,也是领导者成功领导的关键所在。
二、孔子的课程领导思想
孔子所要培养的是从政的君子,是有道德文化的人,既要德才兼备,又要文武双全。为了实现这种教育目的,他有选择地设置了全面合理的课程。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沿袭用“六艺”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据考证,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的时间共修订了6种经典著作,有《诗》《书》《礼》《乐》《易经》《春秋》,其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丰富且系统,为中国古代文献的传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辟了我国课程领导的先河。孔子还把这些课程传授给他的学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把学生引向君子之路,正是这样和谐的课程体系培养出了一批社会的栋梁之材。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没有天命和鬼神的内容,教育思想是唯物的,这在2500年前的战国时代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从流传下来的《论语》一书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学生把他像父亲一样尊敬和爱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是现代教育体制下很难体会到的。
三、孔子的以“仁”为本的教育领导理论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贤才,为新兴的社会力量找到政治保障,从而改变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犯上作乱、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以实现其“仁”、“礼”统一的理想的社会模式。通过君子的从政即“修己”、“安人”,达到“复礼”。所以孔子主张“举贤才”。而孔子的一生也为“举贤才”而努力。
君子的要求是德才兼备,但最重要的品质是“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主要体现在忠恕两个方面。“忠”是尽心竭力,主动为人谋。“恕”是推己及人。君子把仁德看得高于一切,片刻不离,“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生命和“仁”发生冲突后,“杀身以成仁”。君子要“不忧、不惧、不惑”,兼具仁智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乐天知命就可以“不惑”,胸怀坦荡就可以做到“不惧”,视野宽阔,眼光长远就可以做到“不忧”。知者“知人”、“利仁”。“知人”是“爱人”的前提,“知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爱人”,“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孔子赞赏的是仁、义、礼统帅下的勇。他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他还说:“勇而无礼则乱。”做“君子”是孔子激励人们前进的发展愿景,这个愿景在孔子那里是至高无上的,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四、孔子的“力行中庸”的教育领导原则
人的行为不一定都合乎道德准则,常有做得过分或者不及的情况。孔子认为,那样都不好,最好是做得恰到好处,强调“中庸”。而中庸之道又是孔子的重要领导与管理思想。教育领导主要面对的是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领导人。中庸之道恰恰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更是教育领导的重要原则。孔子的“中庸”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它既有孔子的道德观,也有他的立身处世之道;既有他的审美观,也有他的治国安邦之道。孔子的社会实践表明,他所说的“中庸”是要人们抓住事物矛盾的中节即关节点和规律性,办事要恰到好处。中庸是恰当处理人们的感情和行为的正确态度,在孔子看来,“过犹不及”,过与不及都不是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都是有害的。而“中庸”则具有适度的特性,是善的象征。
“中庸”的内涵是丰富而又深刻的,要想在任何场合都能做到用一种适度的方法去处世是不容易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走极端,我们往往能够避免较大的极端,却容易疏忽于危害较小或无明显危害的极端,按照自己的偏好做事,所以容易走向谬误。尤其是处于领导岗位的人,需要能够掌控全局,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这就需要时刻谨记“中庸”,行为中要做到中庸,把握好事物或处世的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实践中只有力行中庸掌握好这个度,才能远离自己的过与不及。
五、孔子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领导方法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即领导方法得当,领导时机适宜,领导因被领导对象和领导情境的不同而不同。孔子在教导弟子时,常采用启发式教育,孔子解惑答疑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先让弟子自己思考解答,当弟子无法解答时,孔子才去开导他们。此外,孔子还观察受过启发的弟子们能否依据自己的指导去作进一步的探索反省,从而举一反三,对于同类问题有所理解、有所解答。如果弟子不能做到这一点,孔子则说此子不可教,不想再开导启发他了。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视应用这种教育方法,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领导弟子最善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首先应该熟知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实施教育,把握学生特点,是孔子因材施的基础。对所要领导的人有所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情况施以教育。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是以其对弟子的深刻了解为基础的。如果不熟悉所教之人,就不可能在教育过程中针对他们的问题对症下药,也就不可能使该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这种注重了解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法的领导无疑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温恒福.重视和加强教育领导学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4,(9):60.
[2]温恒福.教育领导的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4]韦感恩.“中庸”——孔子的矛盾方法论[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1)101.
[5]李国庆.孔子教育思想浅析[J].教育研究,2007,(3):42.
编辑/张铁辉
关键词:孔子;教育领导;儒家思想
教育领导就是确定教育组织的发展方向与愿望,对全体成员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其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与活动。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教育领导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领导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孔子的教育领导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领导角色
孔子的教育领导角色更多地体现在其自觉修养与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虚怀若谷、学而不厌和重行重信之中。
在自觉修养上,孔子主张勤奋,学而知之。作为领导者首先做到了以身作则,因为孔子本身不仅善于学习而且乐于学习,将学习作为自己的终身的事业。但并没有因此而强求学生,他遵循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行为上领导人,以情感人。孔子多次对弟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耻下问,敏而好学”,“学而知之”,“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认为,在学习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够学到知识。孔子倡导学习要“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就比较难了,关键就在于有无恒心。学习目的是为“道”,不是欲求功利。若为了求逐功利,如在一定的时间内未达目标,必会对求知灰心丧气。俗话说,无欲则刚。若求知的目的是为了信仰、为了事业,则会在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本身就是目的,从而感到学无止境。这样去做了,必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才能真正做到“学而不厌”。孔子曾对弟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的弟子们也非常佩服孔子的这种求知精神,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言、行之间,他更重“行”,注重行为和实践。他主张出言要慢,行动要快,先做后说,多做少说,说了就一定做到。他标榜古人“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说古代杰出人物言语所以不轻易出口,是因为如果做不到会感到可耻的。所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以言、行关系的准则教育领导学生,在实践中,他也注意“听其言而观其行”。他的学生宰予在白天睡了觉,他十分气愤,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接着他发表议论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他教育学生言行统一,不光要听别人怎么说,更重要的是要观察他怎么做的。应指出,孔子并非轻视言语,只是反对那些花言巧语的人。要言而有信才是君子所为。这不仅是教育领导者自身应力行的,也是领导者成功领导的关键所在。
二、孔子的课程领导思想
孔子所要培养的是从政的君子,是有道德文化的人,既要德才兼备,又要文武双全。为了实现这种教育目的,他有选择地设置了全面合理的课程。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沿袭用“六艺”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据考证,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的时间共修订了6种经典著作,有《诗》《书》《礼》《乐》《易经》《春秋》,其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丰富且系统,为中国古代文献的传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辟了我国课程领导的先河。孔子还把这些课程传授给他的学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把学生引向君子之路,正是这样和谐的课程体系培养出了一批社会的栋梁之材。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没有天命和鬼神的内容,教育思想是唯物的,这在2500年前的战国时代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从流传下来的《论语》一书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学生把他像父亲一样尊敬和爱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是现代教育体制下很难体会到的。
三、孔子的以“仁”为本的教育领导理论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贤才,为新兴的社会力量找到政治保障,从而改变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犯上作乱、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以实现其“仁”、“礼”统一的理想的社会模式。通过君子的从政即“修己”、“安人”,达到“复礼”。所以孔子主张“举贤才”。而孔子的一生也为“举贤才”而努力。
君子的要求是德才兼备,但最重要的品质是“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主要体现在忠恕两个方面。“忠”是尽心竭力,主动为人谋。“恕”是推己及人。君子把仁德看得高于一切,片刻不离,“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生命和“仁”发生冲突后,“杀身以成仁”。君子要“不忧、不惧、不惑”,兼具仁智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乐天知命就可以“不惑”,胸怀坦荡就可以做到“不惧”,视野宽阔,眼光长远就可以做到“不忧”。知者“知人”、“利仁”。“知人”是“爱人”的前提,“知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爱人”,“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孔子赞赏的是仁、义、礼统帅下的勇。他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他还说:“勇而无礼则乱。”做“君子”是孔子激励人们前进的发展愿景,这个愿景在孔子那里是至高无上的,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四、孔子的“力行中庸”的教育领导原则
人的行为不一定都合乎道德准则,常有做得过分或者不及的情况。孔子认为,那样都不好,最好是做得恰到好处,强调“中庸”。而中庸之道又是孔子的重要领导与管理思想。教育领导主要面对的是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领导人。中庸之道恰恰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更是教育领导的重要原则。孔子的“中庸”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它既有孔子的道德观,也有他的立身处世之道;既有他的审美观,也有他的治国安邦之道。孔子的社会实践表明,他所说的“中庸”是要人们抓住事物矛盾的中节即关节点和规律性,办事要恰到好处。中庸是恰当处理人们的感情和行为的正确态度,在孔子看来,“过犹不及”,过与不及都不是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都是有害的。而“中庸”则具有适度的特性,是善的象征。
“中庸”的内涵是丰富而又深刻的,要想在任何场合都能做到用一种适度的方法去处世是不容易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走极端,我们往往能够避免较大的极端,却容易疏忽于危害较小或无明显危害的极端,按照自己的偏好做事,所以容易走向谬误。尤其是处于领导岗位的人,需要能够掌控全局,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这就需要时刻谨记“中庸”,行为中要做到中庸,把握好事物或处世的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实践中只有力行中庸掌握好这个度,才能远离自己的过与不及。
五、孔子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领导方法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即领导方法得当,领导时机适宜,领导因被领导对象和领导情境的不同而不同。孔子在教导弟子时,常采用启发式教育,孔子解惑答疑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先让弟子自己思考解答,当弟子无法解答时,孔子才去开导他们。此外,孔子还观察受过启发的弟子们能否依据自己的指导去作进一步的探索反省,从而举一反三,对于同类问题有所理解、有所解答。如果弟子不能做到这一点,孔子则说此子不可教,不想再开导启发他了。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视应用这种教育方法,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领导弟子最善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首先应该熟知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实施教育,把握学生特点,是孔子因材施的基础。对所要领导的人有所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情况施以教育。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是以其对弟子的深刻了解为基础的。如果不熟悉所教之人,就不可能在教育过程中针对他们的问题对症下药,也就不可能使该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这种注重了解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法的领导无疑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温恒福.重视和加强教育领导学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4,(9):60.
[2]温恒福.教育领导的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4]韦感恩.“中庸”——孔子的矛盾方法论[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1)101.
[5]李国庆.孔子教育思想浅析[J].教育研究,2007,(3):42.
编辑/张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