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国:外国友人撑起一台春晚,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在异国他乡过年,那些往日不在意的过年习俗突然被我重视起来,看春节联欢表演便是其中一项。伦敦有欧洲最大的中国城和数量庞大的华人群体,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年味还是比较浓的。伦敦中国城一月初就挂起了春节大红灯笼,不少学校也组织了春节联欢晚会。在一位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的朋友的邀请下,我也去他们学校的春晚凑凑热闹。
这台春晚在学校的室内会场举办,从主楼门口到会场门口一路上都贴满了中国年的装饰,签到处还给所有来宾发大白兔奶糖。走进会场是红色的海洋,舞台是大红色的吉祥挂饰,观众也不约而同地穿上红色的服装。和我以往参加的春节联欢表演不同,这一场春晚,从工作人员到台上的表演者,到台下的观众,大多都是外国人。来参加晚会的不少人都穿上了旗袍或唐装,看着许多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不约而同穿上中国风服饰,感觉十分奇妙。
伦敦不少学联都会组织春晚,表演者大多是中国留学生。然而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这场春晚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场外国友人撑起的一台春晚,从主持人、表演者到幕后工作人员大多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他们当中有的是亚非研究院汉学专业或者孔子学院的学生,有的是对古老东方文化非常感兴趣的志愿者。从相声小品到中国古典乐器吹拉弹唱,我惊叹于這些外国友人的普通话甚至比我还标准,绕口令说得比我还顺溜,对中国古典乐器技艺精湛程度比我还高许多。我不禁跟友人自嘲道,我像是个“假的”中国人。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节目是一个英国小哥的中文饶舌曲(Rap)表演,他曾以交换生的身份在北京生活了一年。在春晚上,他表演了一首中文饶舌曲(Rap),把全场气氛带到高潮。这首歌是根据他在中国一年的生活经历,自己填词作曲,自编自唱的。音乐是欧美流行饶舌曲(rap)的风格,歌词则以中国的手机支付、快递、外卖为例,讲述了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体验。一个母语为英语的人唱中文饶舌曲,其出色的歌喉和中文水平也让台下爆发阵阵掌声。
通过这次春晚,我第一次知道英国有这么多人在学中文,并且为春节的到来快乐地忙活着,我感到温暖。
在德国:和联合国的同事欢度新春,坐一小时火车吃口热火锅
2019年的春节,我在德国。在英国读完研究生后,我来到了位于德国波恩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跟英国伦敦不一样,德国波恩的华人团体非常少,完全没有过年的气氛。然而,办公室里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同事跟我庆祝春节,也算过了一个特别的年。
一大早打开工作邮箱,我看到了一份标题为 ”Gong Xi Fa Cai” 的邮件,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是中文“恭喜发财”的意思,还在思考这是什么单词。点开看邮件看,这是老板给我发的春节祝福邮件,这让大年初一来上班的我感到十分暖心。午休期间,同事为我组织了一场简单的年会,桌上摆着瓜子、花生酥、酸梅汤等年货,都是红色的包装,相当喜庆,中间还放着一个“福”字的贴画。
看着同事们给我准备的礼物,加上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绪,我眼眶瞬间红了。然而这感动的情绪很快被这些礼物背后的喜剧故事打破,当我把瓜子倒出来的时候,我发现大家并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吃。了解后我才知道,给我买这些礼物的同事们,既不知道这是什么零食,也不知道春节贴画上“福”原来是汉字,还以为是代表幸运的神秘符号。我想象了一下他们去亚洲超市采购的场景,请店员帮忙挑选一堆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年货,这情景也是非常喜剧了。又哭又笑地在办公室里简简单单过了个年。
过年还是要有些仪式感,对于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人而言,吃就是对想家最深情的表达,于是我约上同在波恩的几个中国朋友在春节这天下班去吃个火锅。波恩是个小城市,中餐馆的选择非常有限。为了能在过年这天吃上一口热腾腾的火锅,我们决定下班以后坐一小时火车去最近的大城市杜塞尔多夫吃火锅。当天不巧还下起了雪,下班后冒着风雪往火车站狂奔,好不容易赶上了火车。到火锅店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我们一行人又冷又饿,饥肠辘辘,但是当热腾腾的火锅上端上桌来,我们在翻滚的红油里涮着肉的时候,疲惫感瞬间烟消云散。大年初一,中餐厅非常热闹,食客们举杯欢庆说着吉祥话,这气氛瞬间把我带回了中国。
我以前从不在意团年饭,甚至觉得大家族吃饭很麻烦。然而,离开家在外独自打拼才知道,热热闹闹的团年饭如此珍贵。
归国:欧洲回来成“土人”,过上最“土味”的春节
出国的两年,身处异国会不自觉地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特征,我开始关注很多以前觉得很“土气”的春节习俗,其中做酥角就是广州春节重要习俗。广州酥角是大拇指大小的一个弯弯月牙型的点心,月牙型的弧线是手指一点一点捏出的整齐花纹。跟北方的饺子不一样,广州酥角是甜的,由花生芝麻椰子丝和糖捣碎成馅,包好后放到油锅里炸,这是广州最有年味的食品。几十年前,春节前半个月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动手做酥角。
做酥角是个耗时间的技术活,在小小的月牙型上捏一圈整齐的花纹费时费力,因此大家一般都会叫上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一起来做酥角,一边聊天一边比赛谁的花纹捏得最整齐最漂亮,热热闹闹。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少家庭会自己做酥角了,大多都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也越来越少年轻人知道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以前我也不愿意做酥角,觉得不如做蛋糕、做曲奇等西点洋气,还费时间。今年过年回家,我叫上表弟表妹,邀请外婆做技术指导,一起动手做酥角,我还全程拍摄了视频,准备剪成短片传到网上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传统民俗。除了做酥角以外,我还去逛花市,听粤曲,买桃花树和金桔树装点家里,过了一个传统的“土味”年。
在国外生活这些日子,让我更加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春节习俗,也更加理解“春节”二字的厚重感。
责任编辑:陈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