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乔治·莱考夫( George Lakoff)发现隐喻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思维中无所不在,人们的概念系统大部分是隐喻。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红色的隐喻意义却不尽相同。本文尝试通过对比研究英汉语言中红色的隐喻意义的异同,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更有效地促进英汉文化传播和语言交流。
【关键词】红色;概念隐喻;认知视角
【作者简介】徐海潮,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在读研究生。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之间的关系,认知和语言的发展与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经验有关。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某一类事物来理解其他事物。红色存在于人类客观世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英汉的语言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红色的认知与理解也会不同。本文将对英语和汉语中红色的隐喻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并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加深人们对红色所代表的隐喻意义的理解以及促进文化传播与语言交流。
二、概念隐喻
1.概念隐喻的提出。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Lakoff 与 Johnson(1980)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具有抽象思维的一种重要体现,是人类对事物进行抽象解释的重要途径之一。 概念隐喻是人们用具体的、熟悉的、简单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不熟悉的、复杂的、无形的概念。
2.概念隐喻在我国的发展。概念隐喻在我国的研究呈上升趋势,研究趋势也渐趋多元化且大都集中于三大主题: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概念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尽管在不同的领域中,概念隐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时存在,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需要将语料、文化、社会环境和人们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考量。本文旨在英汉语言中红色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探究产生差异的根源,从而加深人们对红色的理解和促进跨文化交際。
三、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色的概念隐喻现象对比
英语和汉语中的红色在表达颜色的同时,在多种情况下,也表达隐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历史背景、传统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两种语言中红色的概念隐喻现象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与不同。
1.相似性。红色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基本色。英语和汉语都把红色定义为 “火或血” 的颜色,两种语言中有共通之处。
(1)愉悦和喜庆。在风俗习惯的社会领域 ,祥和喜庆、愉悦幸福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红色的主要象征意义,与庆祝的活动和快乐的情境相关。例如,在中国的民俗中,人们会在佳节到来之际挂上“红”灯笼,贴上“红”对联,发出“红”包,来增加喜气。同样的,西方人把圣诞节和其他重要的节日称为 red- letterdays, 这些节日在日历上都被用红色标明突显。每当重要的客人到来之时,人们会在地上铺红色地毯(red carpet)来迎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欢迎。
(2)生气和羞愧。当我们察看色谱时不难发现,红色的波长很长,看起来非常明显,非常容易被人察觉,所以愤怒、羞愧、嫉妒等负面情绪就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了。 如在英语中,be- come red-faced 表示“羞愧,难为情”;to see red 是“勃然大怒”的意思;a red rag to a bull 表示“可能激 起愤怒、憎恨等”;red as a turkey cock 表示 “某人因 为害臊、尴尬或发怒而满脸通红” 。 同样,在汉语中, 用 “面红耳赤、气得脸红脖子粗”表示“生气”;用“红眼病”形容“嫉妒”等。
(3)危险和警示。人们对于红色普遍意义的认识,来源于鲜血的颜色。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血液在身体内的循环,所以人们将红色用作一种警示,来表示危险。 如,十字路口的 “红灯 ( red light )”是“不能通行”之意; 而当财务工作人员遇到财政亏损时,会用红墨水记录,于是就有了 “赤字”( red ink )的说法。英语当中也有很多累似的表达,比如 a red flag 表示危险信号旗; red alert 指空袭时的紧急警报; go into the red 指负债累累。
2.差异性。世界上有着5000多种不同的语言,各民族夜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红色常带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和隐喻色彩。
与英语相比,汉语则对红色表示出了较多喜爱。在汉语中,“红”与“鸿”谐音,所以红取兴旺、红火之意。 如生意红火形容生意兴旺发。红色在汉语文化中还是具有政治色彩的词语,象征着革命,而且还代表着一段中国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再如一颗红心、红色政权、红色革命根据地、洪湖赤卫队等。由此可见,在汉语中红色的隐喻意义多数是褒义的。
与汉语相比,红色在英语之中则多为贬义。英语中red 经常流血、牺牲或者与之相关的事情,是危险、暴力、血腥等的代表。 如 red hands表示沾满鲜血的双手, red battle指血战, red- ruin指战祸。在英语中,red 常常与叛乱、反动革命、政治激进等联系在一起,充斥着贬义。 英语中还有一种说法“ See red ”,意为勃然大怒。这种说法最早起源于斗牛的传统,斗牛士手持“ red rag ”红布,激怒公牛,因此“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 指的是令人愤怒的或令人苦恼的。 英语中还有一种说法“in the red ”,意为亏欠,有赤字。此外“ out of the red ”是没有亏欠,没有赤字的意思。该隐喻来源于英语文化中记账时用红色的墨水字来表示亏欠,而用黑色的墨水字表示盈余。
四、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色隐喻现象异常的原因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从一般日常语言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因为尽管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但是人类在认知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所以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夜具有一定相似性。 然而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历史背景和政治体制各有不同,各族人民对相同事物、相同概念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人类对颜色的认知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既與人的生理机制有关,又与语言文化的演变密切相关。当我们用颜色的基本范畴来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红色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色隐喻有相似之处,这是因为人类的一些经验和认识世界共通的。而由于受到各自的文化价值观念、信仰、历史传统、生存环境、生活经历、习俗等因素的影响,英汉两民族的红色隐喻认知会呈现出许多差异。
红色在汉文化中极受推崇,因此,“红”色词往往蕴含积极隐喻; 在传统的英语文化中却常常与消极隐喻相关联。不过,随着不同文化间认知的相互渗透与影响,汉英“红”色 词的相同隐喻范畴正逐步扩大。“红色旅游”可直 接理解为 “red tourism ” ; 埃德加 施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英文版直接命名为 Red Star across China。 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只有既清楚地认识到不同民族对同一词汇的不同隐喻联想,又敏锐地感知某些隐喻趋同现象的产生,人们才能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避免隐喻误用,达到顺畅交流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概念隐喻作为人类认知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人类认知世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红,表达的含义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只弄清楚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使沟通更加顺畅、便利、高效。红色的概念隐喻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真实、鲜明而生动,也使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
参考文献:
[1]Lakoff George
【关键词】红色;概念隐喻;认知视角
【作者简介】徐海潮,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在读研究生。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之间的关系,认知和语言的发展与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经验有关。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某一类事物来理解其他事物。红色存在于人类客观世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英汉的语言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红色的认知与理解也会不同。本文将对英语和汉语中红色的隐喻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并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加深人们对红色所代表的隐喻意义的理解以及促进文化传播与语言交流。
二、概念隐喻
1.概念隐喻的提出。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Lakoff 与 Johnson(1980)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具有抽象思维的一种重要体现,是人类对事物进行抽象解释的重要途径之一。 概念隐喻是人们用具体的、熟悉的、简单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不熟悉的、复杂的、无形的概念。
2.概念隐喻在我国的发展。概念隐喻在我国的研究呈上升趋势,研究趋势也渐趋多元化且大都集中于三大主题: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概念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尽管在不同的领域中,概念隐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时存在,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需要将语料、文化、社会环境和人们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考量。本文旨在英汉语言中红色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探究产生差异的根源,从而加深人们对红色的理解和促进跨文化交際。
三、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色的概念隐喻现象对比
英语和汉语中的红色在表达颜色的同时,在多种情况下,也表达隐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历史背景、传统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两种语言中红色的概念隐喻现象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与不同。
1.相似性。红色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基本色。英语和汉语都把红色定义为 “火或血” 的颜色,两种语言中有共通之处。
(1)愉悦和喜庆。在风俗习惯的社会领域 ,祥和喜庆、愉悦幸福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红色的主要象征意义,与庆祝的活动和快乐的情境相关。例如,在中国的民俗中,人们会在佳节到来之际挂上“红”灯笼,贴上“红”对联,发出“红”包,来增加喜气。同样的,西方人把圣诞节和其他重要的节日称为 red- letterdays, 这些节日在日历上都被用红色标明突显。每当重要的客人到来之时,人们会在地上铺红色地毯(red carpet)来迎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欢迎。
(2)生气和羞愧。当我们察看色谱时不难发现,红色的波长很长,看起来非常明显,非常容易被人察觉,所以愤怒、羞愧、嫉妒等负面情绪就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了。 如在英语中,be- come red-faced 表示“羞愧,难为情”;to see red 是“勃然大怒”的意思;a red rag to a bull 表示“可能激 起愤怒、憎恨等”;red as a turkey cock 表示 “某人因 为害臊、尴尬或发怒而满脸通红” 。 同样,在汉语中, 用 “面红耳赤、气得脸红脖子粗”表示“生气”;用“红眼病”形容“嫉妒”等。
(3)危险和警示。人们对于红色普遍意义的认识,来源于鲜血的颜色。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血液在身体内的循环,所以人们将红色用作一种警示,来表示危险。 如,十字路口的 “红灯 ( red light )”是“不能通行”之意; 而当财务工作人员遇到财政亏损时,会用红墨水记录,于是就有了 “赤字”( red ink )的说法。英语当中也有很多累似的表达,比如 a red flag 表示危险信号旗; red alert 指空袭时的紧急警报; go into the red 指负债累累。
2.差异性。世界上有着5000多种不同的语言,各民族夜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红色常带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和隐喻色彩。
与英语相比,汉语则对红色表示出了较多喜爱。在汉语中,“红”与“鸿”谐音,所以红取兴旺、红火之意。 如生意红火形容生意兴旺发。红色在汉语文化中还是具有政治色彩的词语,象征着革命,而且还代表着一段中国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再如一颗红心、红色政权、红色革命根据地、洪湖赤卫队等。由此可见,在汉语中红色的隐喻意义多数是褒义的。
与汉语相比,红色在英语之中则多为贬义。英语中red 经常流血、牺牲或者与之相关的事情,是危险、暴力、血腥等的代表。 如 red hands表示沾满鲜血的双手, red battle指血战, red- ruin指战祸。在英语中,red 常常与叛乱、反动革命、政治激进等联系在一起,充斥着贬义。 英语中还有一种说法“ See red ”,意为勃然大怒。这种说法最早起源于斗牛的传统,斗牛士手持“ red rag ”红布,激怒公牛,因此“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 指的是令人愤怒的或令人苦恼的。 英语中还有一种说法“in the red ”,意为亏欠,有赤字。此外“ out of the red ”是没有亏欠,没有赤字的意思。该隐喻来源于英语文化中记账时用红色的墨水字来表示亏欠,而用黑色的墨水字表示盈余。
四、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色隐喻现象异常的原因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从一般日常语言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因为尽管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但是人类在认知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所以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夜具有一定相似性。 然而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历史背景和政治体制各有不同,各族人民对相同事物、相同概念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人类对颜色的认知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既與人的生理机制有关,又与语言文化的演变密切相关。当我们用颜色的基本范畴来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红色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色隐喻有相似之处,这是因为人类的一些经验和认识世界共通的。而由于受到各自的文化价值观念、信仰、历史传统、生存环境、生活经历、习俗等因素的影响,英汉两民族的红色隐喻认知会呈现出许多差异。
红色在汉文化中极受推崇,因此,“红”色词往往蕴含积极隐喻; 在传统的英语文化中却常常与消极隐喻相关联。不过,随着不同文化间认知的相互渗透与影响,汉英“红”色 词的相同隐喻范畴正逐步扩大。“红色旅游”可直 接理解为 “red tourism ” ; 埃德加 施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英文版直接命名为 Red Star across China。 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只有既清楚地认识到不同民族对同一词汇的不同隐喻联想,又敏锐地感知某些隐喻趋同现象的产生,人们才能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避免隐喻误用,达到顺畅交流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概念隐喻作为人类认知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人类认知世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红,表达的含义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只弄清楚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使沟通更加顺畅、便利、高效。红色的概念隐喻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真实、鲜明而生动,也使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
参考文献:
[1]Lakoff Geo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