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国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就城镇化问题先后提出了许多观点。本文在回顾中国城镇化道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城镇化理论研究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未来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中国特色 城镇化 回顾 述评
作者简介:张婧(198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区域发展。
1中国城镇化道路发展的理论研究轨迹
早期的城镇化理论在建国初期形成,很多见解和观点的提出被认为是偏左的思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是中国城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时期。在最近的二十年中,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其研究成果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中国城镇化理论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建国初期发展阶段、逆城镇发展阶段、新时期发展阶段。由于不同发展阶段都有鲜明时代背景,因此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研究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2 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内容及特征述评
2.1建国初期城镇化理论研究的内容及特征(1949—1957年)
从1953至1957年,国家首次提出“五年计划”,156个重点项目在各大城市中纷纷上马,最主要的成绩就是诞生了十一座新城市。这个时期,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的特征为“城市领导农村”和“城市恢复重建”。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农村转向城市后的社会经济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城市与乡村的衔接等方面的问题研究[1]。
2. 2逆城镇发展阶段的研究内容及特征(1958—1977年)
1958年,历史上的“大跃进”时期,大量农村务农人员进入城市,到1960年前后,中国城镇人口已高达一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膨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到1961年底,中国国民经济开始进入调整期,全国范围内城镇人口压缩三千多万,第一次逆城镇化现象出现[2]。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历史上著名的“上山下乡,先苦后甜”导致大批城镇青年涌入农村,第二次逆城镇化现象出现。这个时期的研究特征为“逆城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何有效压缩城镇人口;如何动员职工和家属下乡;如何引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问题。
2.3 新时期发展阶段的研究内容及特征(1978年至今)
直到 1978 年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领导及时作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1998年10月,国务院党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构想。时隔两年“小城镇大战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通知》中进行了细致的阐述[3]。这一时期的研究特征为“现代化城镇建设”,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小城镇问题研究;民工潮的出现与解决问题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问题研究;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
3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纵观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全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研究特征存在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也正是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制约了城镇化理论的发展。所以,未来中国城镇化理论的研究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3.1 提倡城乡统籌、合理布局、节约土地
所谓“城乡统筹”就是需要我们改变和抛弃固有的重城市、轻农村的传统理念,不能搞区域特殊化,即“城乡分治”,城乡分治的结果就是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合理布局”是指,城镇间产业结构分布及规模要合理,特别是要与区域经济配套发展。“节约土地”是指,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要讲究时效性,不宜过度开发。
3.2 实现“以大带小”促进立体化新农村的形成
“以大带小”是指,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通过产业辐射功能将周边中小城市和城镇带动起来,促进人口质量升级和城镇规模扩张,从而达到不同城市和城镇间的协调发展局面。通过“以大带小”组建起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网络体系,更好地发挥城乡之间的资源优势。“以大带小”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实现立体化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3.3立足“主体功能区”理论挖掘城市职能
“主体功能区”理论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城乡道路具有指导性意义。完善功能区职能就是要把城镇通过集聚、带动以及扩散等方式确保自己所占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城市在多元功能统筹的基础上进入更合理的运行模式。
3.4 建立“城市群”实现“集合体”效应
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过程:以一个区域内城市为中心,通过政策引导产生极化效应,使大批相近产业的人口汇聚,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综合实力增强,迅速使该城市成为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
结语: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正在尝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研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及社会价值,它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解决学术纷争纠正片面的认识,而且还能够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指明方向。在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朱兰.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简评[J].湖南农机,2013(11):229-230.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
关键字:中国特色 城镇化 回顾 述评
作者简介:张婧(198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区域发展。
1中国城镇化道路发展的理论研究轨迹
早期的城镇化理论在建国初期形成,很多见解和观点的提出被认为是偏左的思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是中国城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时期。在最近的二十年中,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其研究成果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中国城镇化理论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建国初期发展阶段、逆城镇发展阶段、新时期发展阶段。由于不同发展阶段都有鲜明时代背景,因此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研究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2 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内容及特征述评
2.1建国初期城镇化理论研究的内容及特征(1949—1957年)
从1953至1957年,国家首次提出“五年计划”,156个重点项目在各大城市中纷纷上马,最主要的成绩就是诞生了十一座新城市。这个时期,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的特征为“城市领导农村”和“城市恢复重建”。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农村转向城市后的社会经济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城市与乡村的衔接等方面的问题研究[1]。
2. 2逆城镇发展阶段的研究内容及特征(1958—1977年)
1958年,历史上的“大跃进”时期,大量农村务农人员进入城市,到1960年前后,中国城镇人口已高达一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膨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到1961年底,中国国民经济开始进入调整期,全国范围内城镇人口压缩三千多万,第一次逆城镇化现象出现[2]。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历史上著名的“上山下乡,先苦后甜”导致大批城镇青年涌入农村,第二次逆城镇化现象出现。这个时期的研究特征为“逆城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何有效压缩城镇人口;如何动员职工和家属下乡;如何引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问题。
2.3 新时期发展阶段的研究内容及特征(1978年至今)
直到 1978 年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领导及时作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1998年10月,国务院党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构想。时隔两年“小城镇大战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通知》中进行了细致的阐述[3]。这一时期的研究特征为“现代化城镇建设”,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小城镇问题研究;民工潮的出现与解决问题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问题研究;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
3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纵观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全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研究特征存在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也正是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制约了城镇化理论的发展。所以,未来中国城镇化理论的研究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3.1 提倡城乡统籌、合理布局、节约土地
所谓“城乡统筹”就是需要我们改变和抛弃固有的重城市、轻农村的传统理念,不能搞区域特殊化,即“城乡分治”,城乡分治的结果就是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合理布局”是指,城镇间产业结构分布及规模要合理,特别是要与区域经济配套发展。“节约土地”是指,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要讲究时效性,不宜过度开发。
3.2 实现“以大带小”促进立体化新农村的形成
“以大带小”是指,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通过产业辐射功能将周边中小城市和城镇带动起来,促进人口质量升级和城镇规模扩张,从而达到不同城市和城镇间的协调发展局面。通过“以大带小”组建起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网络体系,更好地发挥城乡之间的资源优势。“以大带小”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实现立体化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3.3立足“主体功能区”理论挖掘城市职能
“主体功能区”理论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城乡道路具有指导性意义。完善功能区职能就是要把城镇通过集聚、带动以及扩散等方式确保自己所占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城市在多元功能统筹的基础上进入更合理的运行模式。
3.4 建立“城市群”实现“集合体”效应
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过程:以一个区域内城市为中心,通过政策引导产生极化效应,使大批相近产业的人口汇聚,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综合实力增强,迅速使该城市成为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
结语: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正在尝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研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及社会价值,它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解决学术纷争纠正片面的认识,而且还能够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指明方向。在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朱兰.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简评[J].湖南农机,2013(11):229-230.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