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学习的内在本质机制的揭示,引发了人们对教学本质和方法的重新思考和认识。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成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遭到理论界的颠覆。质疑、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成为世界先进国家教育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推崇的教学方法。我认为通过一种承载着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推进,是实现教师教学行为尽快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校开始了“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探索。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阶段主要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主要是教师编制、下发、批阅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学生做导学案,预习自学,完成学习任务。课中主要分成八个环节,点评导学案、出示学习目标、互帮互纠、合作探究、学生展示和点评、教师点拨提升、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课后主要是巩固与预习,复习巩固所学内容,然后预习下次上课的内容。
随着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根据学科特点,我们又将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操作方式进行了细化,让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科教学实际,更具学科特点和可操作性。例如语文学科制定了阅读鉴赏课、写作指导课、语文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四种课堂实施模式;英语制定了词汇课、阅读课、写作课三种课堂模式。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教师组成,下设教学部门和德育部门,带领学科组和年级组以及全校教师共同研究课题。同时,各个部门、学科组、年级组、班级都制定了完善的制度。
课题研究中注重教师团队的校本研修。一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团队互助,即时研讨。教师有新的思考先尝试,之后进行组内展示,集体研讨,最后决定如何将一节课固化下来。二是领导听课评课,和教师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碰撞。三是考察学习,汲取新的思想,定期研讨,及时总结、提升、固化研究成果。四是搭建平台,鼓励交流展示,引领教师的专业研究。学校聘请首师大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跟进指导,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3年来,我校承担区内、市内乃至省际间观摩研讨活动10余次,不仅给教师展示成果提供平台,更多的是通过研讨,从其他专家、领导审视、评价课堂的这种模式中,对课堂进行深入的思考,引领教师进行深入的专业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构建“自主—互助”教学模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组建设的成败关系到该模式的成败。在小组建设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有的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不知如何建立完善的小组评价机制等。为此,我们的小组建设,结合了我校班级管理改革成果“学生主体发展型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模式”(即班级内设常设班委和执行班委。常设班委有学生竞选产生,任期一个学期;执行班委由学生分组担任,任期一个月,期满述职换届。目的是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主体参与意识、集体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发展)。现在的课改小组与此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小组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我们在小组构成、组长培训与使用、小组文化、小组评价等各方面建立系统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形成了新的班级文化,成为教学模式研究的坚实基础。
作一两节展示课是容易的,但是要让它们成为常态就很困难,所以我们进行了“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常态课验收工作,课题的主要领导和核心成员进行分组,进行常态课的验收,并将常态课的验收情况,纳入教师日常工作评价,实现以管理促进模式推进的常态化。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要求与之适应的新的课堂评价标准。因此,我们制定了“自主—互助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追求课堂的优质。
可喜的是,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完成了29种课型的模式固化,积累了各学科高中三年的导学案,成为校本教学资源。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促进了班级文化的建设,全面推动了学校的工作。一批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教师脱颖而出,他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迅速成长,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接受式,转化为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多向主动获取式,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我们坚信我们的课堂给予了学生十年后用得着的素质。
编辑 吴君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阶段主要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主要是教师编制、下发、批阅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学生做导学案,预习自学,完成学习任务。课中主要分成八个环节,点评导学案、出示学习目标、互帮互纠、合作探究、学生展示和点评、教师点拨提升、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课后主要是巩固与预习,复习巩固所学内容,然后预习下次上课的内容。
随着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根据学科特点,我们又将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操作方式进行了细化,让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科教学实际,更具学科特点和可操作性。例如语文学科制定了阅读鉴赏课、写作指导课、语文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四种课堂实施模式;英语制定了词汇课、阅读课、写作课三种课堂模式。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教师组成,下设教学部门和德育部门,带领学科组和年级组以及全校教师共同研究课题。同时,各个部门、学科组、年级组、班级都制定了完善的制度。
课题研究中注重教师团队的校本研修。一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团队互助,即时研讨。教师有新的思考先尝试,之后进行组内展示,集体研讨,最后决定如何将一节课固化下来。二是领导听课评课,和教师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碰撞。三是考察学习,汲取新的思想,定期研讨,及时总结、提升、固化研究成果。四是搭建平台,鼓励交流展示,引领教师的专业研究。学校聘请首师大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跟进指导,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3年来,我校承担区内、市内乃至省际间观摩研讨活动10余次,不仅给教师展示成果提供平台,更多的是通过研讨,从其他专家、领导审视、评价课堂的这种模式中,对课堂进行深入的思考,引领教师进行深入的专业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构建“自主—互助”教学模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组建设的成败关系到该模式的成败。在小组建设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有的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不知如何建立完善的小组评价机制等。为此,我们的小组建设,结合了我校班级管理改革成果“学生主体发展型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模式”(即班级内设常设班委和执行班委。常设班委有学生竞选产生,任期一个学期;执行班委由学生分组担任,任期一个月,期满述职换届。目的是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主体参与意识、集体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发展)。现在的课改小组与此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小组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我们在小组构成、组长培训与使用、小组文化、小组评价等各方面建立系统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形成了新的班级文化,成为教学模式研究的坚实基础。
作一两节展示课是容易的,但是要让它们成为常态就很困难,所以我们进行了“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常态课验收工作,课题的主要领导和核心成员进行分组,进行常态课的验收,并将常态课的验收情况,纳入教师日常工作评价,实现以管理促进模式推进的常态化。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要求与之适应的新的课堂评价标准。因此,我们制定了“自主—互助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追求课堂的优质。
可喜的是,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完成了29种课型的模式固化,积累了各学科高中三年的导学案,成为校本教学资源。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促进了班级文化的建设,全面推动了学校的工作。一批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教师脱颖而出,他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迅速成长,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接受式,转化为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多向主动获取式,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我们坚信我们的课堂给予了学生十年后用得着的素质。
编辑 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