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邢台市历史悠久,距今已经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遗留下很多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民俗文化资源。但在历史遗产保护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章结合邢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的重点。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
引言: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属古代地理书籍《禹贡》古冀州之域,又为燕赵故地。西接太行山与山西省晋中市,东邻山东临清市,北接石家庄市,南邻邯郸市,北距首都北京38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08公里。市区辖2区,市域辖2县级市、15个县。
“邢”名称的由来:邢字最早为“井”,商代设邢侯、西周建邢侯国。“井”喻为多泉,掘地为井,后在邢地筑城邑,井加邑为现“邢”字。古邢台北通幽州,南达黄淮,西抵太行之三川隘口,东为广阔的华北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素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里,依山凭险,地腴民丰”之誉。
1、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
邢台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民俗文化资源。
1.1物质文化遗产
邢台历史上曾四建国,两次定都,公元前1438年为殷商都邑,公元317年又为后赵国都,取名建平城,俗称卧牛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邢台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积淀厚重。邢台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49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即普利寺塔、邢窑遗址、邢台开元寺、邢国墓地、东先贤遗址、隆尧唐祖陵、扁鹊庙、宋璟碑、义和拳议事厅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37处。
1.2传统工艺、民俗文化资源
邢台的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如内丘神码、巨鹿织锦、邢台皮影、太平道乐、传统习尚等等,均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2、历史文化遗产保存状况及保护问题
与全国大多数历史古城一样,邢台古城也面临着物质环境的衰退和功能的不完善的双重压力。
物质环境的衰退,表现在房屋质量逐渐变差,很多房屋成为危房,古城空间结构被新的建设和旧城改造所破坏等。功能的不完善,表现在交通可达性差、传统商业衰退、市政设施缺乏、生活服务设施的相对落后、居住人口的相对贫困等。
除邢台古城外,其它体现名城特色的泉水区和遗址区也面临着各自的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1)天宁寺和开元寺内唐代经幢等文物古迹亟待抢修。
(2)古城格局湮没在现代建筑群中,古城范围不清晰,护城河成为排污盖板河。
(3)历史景观遭到破坏,如明月楼遮挡了南关历史街区与清风楼之间的视线联系,邢台八景之一的“郡楼远眺”景观难以展现。
(4)历史街区中传统建筑分布较分散,夹杂着大量简单翻新的房屋,使得历史风貌特色不突出。
(5)受整个北方缺水的气候影响,并由于过量采用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降低,泉水干涸。
(6)东先贤遗址、邢国墓地遗址等体现邢台悠久历史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址保护范围模糊,面临城市建成区压占的危险。
这些不足之处,使得邢台历史文化特色隐没,古城形象风貌受损。
3、邢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修正、更新、展示和再利用,必须充分保存与发扬历史文化名城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和延续名城物质与精神文化资源的积淀,同时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相协调。邢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应该是名城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积淀与延续。
3.1物质文化的保护
物质文化的保护确立的三个层次是:文物古迹的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古城整体格局及风貌的保护。
3.1.1系统的整理散布的文物古迹,缝合历史记忆碎片,提升文物古迹在城市景观系统中的影响力
邢台历史文物古迹众多,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如扁鹊庙、普利寺塔、邢台开元寺、火神庙、清风楼等文物本体得到了有效保护,但由于受经费、人员等限制,很多文物保护工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1)东先贤遗址、邢國墓地遗址、曹演庄遗址、邢窑遗址等大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尚没有准确落实到空间上,保护标志、信息记录、考古资料整理等后续保护工作有待深入开展。(2)曹演庄遗址、邢国墓地遗址被邢台粮库、轮胎厂等单位的建筑叠压。(3)天宁寺大殿亟待抢修,开元寺内唐代经幢等需要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开元寺和天宁寺周边环境需要进行风貌整治。(4)目前没有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对邢台文物古迹进行综合展示,文物保护单位附属的可移动文物和配合基建发掘的文物没有专门的仓库储存。如开元寺中收集的碑刻缺乏妥善的保存和保护,商周战国时期的陶鼎、鬲等器皿存放于缺乏安防措施的普通仓库中。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缺乏良好的保护和展示,其自身对对周边的景观辐射力和影响力甚微,我们可以通过对文保单位的保护、抢修和利用展示,将离散分布的文物古迹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历史主线的联系,加强文物古迹之间的彼此关联,拓展文保单位的景观张力,提升文物古迹在城市景观系统中的地位,更大程度的缝合历史记忆的碎片,强化邢台历史的悠久和丰厚。
3.1.2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
保护历史风貌区的目的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和延续名城特色和风貌,历史文化街区是以保存有一定数量和比例、并记载着真实的历史信息的历史建筑为基本特征,邢台的历史悠久,其历史建筑及街区大部分分布在现在的桥东老城区范围内,我们从街区道路格局保存状况、历史建筑的分布、街区整体风貌等角度,可以划分为北关、北长街、南长街、纳凉园、崇礼街、南关、南头村共七个大小不等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风貌区与文保单位的结合,形成一个由点到面的体系,拓展城区内传统景观的影响力,支持这些历史景观的合理展示,给予邢台古城一个完整的历史风貌展示平台。 3.1.3古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卧牛城”城市意向是邢台城市格局特点的拟态表达,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羊市水台、靛市水坑、牛市水坑可结合水坑整治、居住環境改善建设小型社区级别的绿地,设立说明牌、雕塑来向人们解释“牛”形象的构成。南头村、东牛角村、西牛角村分别建设广场和雕塑来提示“牛头”意向。并可以通过环城墙绿带来标识城墙的位置,加强城墙遗址地上残留段的保护和展示。通过文保单位、历史文化风貌区、古城整体格局的逐层保护和联系,将邢台的历史文化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体现细致、层次、传统、整体的氛围,使古邢台有一个从细节到宏观的完整的展示平台。
3.2保护与延续精神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除了保护和延续厚重的物质文化几点之外,挖掘城市精神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为名称风貌的再现,以及名城物质景观的塑造提供借鉴和内涵的支持,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定城市的精神文化沃土滋养着城市中的人的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社会心理。那么,保护好城市精神文化的所在,就是要努力保护和延续城市的主体“人”的思想行为的精华,这样,才能较好地保留特色的城市生活。邢台传统城市生活的再现,就是要寻找迷失的传统文化生活,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传统文化生活场所,比如:在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配合相应的文物古迹,在其周边环境中设定相应的传统文化生活场所,将昔日邢台传统的街道生活、庙会、戏曲、名吃、民歌、民曲、民舞等,重新纳入邢台历史文化风貌的有机组成中。从城市精神文化的深层次保护构架中,支持城市物质文化的显现和延续,真正使邢台成为可记忆的历史名城。
4结束语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在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邢台不但有辉煌的昨天,也有灿烂的今天。因此,加强邢台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对于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协调历史文物、革命文物的保护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之间的关系,优化邢台市城市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炜.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J].财经科学,2007(6).
[2]周干峙.城市化与历史文化名城[J].城市规划,2002(4).
[3]汪洪涛.略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2002(3).
[3]木基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3(5).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
引言: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属古代地理书籍《禹贡》古冀州之域,又为燕赵故地。西接太行山与山西省晋中市,东邻山东临清市,北接石家庄市,南邻邯郸市,北距首都北京38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08公里。市区辖2区,市域辖2县级市、15个县。
“邢”名称的由来:邢字最早为“井”,商代设邢侯、西周建邢侯国。“井”喻为多泉,掘地为井,后在邢地筑城邑,井加邑为现“邢”字。古邢台北通幽州,南达黄淮,西抵太行之三川隘口,东为广阔的华北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素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里,依山凭险,地腴民丰”之誉。
1、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
邢台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民俗文化资源。
1.1物质文化遗产
邢台历史上曾四建国,两次定都,公元前1438年为殷商都邑,公元317年又为后赵国都,取名建平城,俗称卧牛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邢台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积淀厚重。邢台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49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即普利寺塔、邢窑遗址、邢台开元寺、邢国墓地、东先贤遗址、隆尧唐祖陵、扁鹊庙、宋璟碑、义和拳议事厅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37处。
1.2传统工艺、民俗文化资源
邢台的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如内丘神码、巨鹿织锦、邢台皮影、太平道乐、传统习尚等等,均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2、历史文化遗产保存状况及保护问题
与全国大多数历史古城一样,邢台古城也面临着物质环境的衰退和功能的不完善的双重压力。
物质环境的衰退,表现在房屋质量逐渐变差,很多房屋成为危房,古城空间结构被新的建设和旧城改造所破坏等。功能的不完善,表现在交通可达性差、传统商业衰退、市政设施缺乏、生活服务设施的相对落后、居住人口的相对贫困等。
除邢台古城外,其它体现名城特色的泉水区和遗址区也面临着各自的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1)天宁寺和开元寺内唐代经幢等文物古迹亟待抢修。
(2)古城格局湮没在现代建筑群中,古城范围不清晰,护城河成为排污盖板河。
(3)历史景观遭到破坏,如明月楼遮挡了南关历史街区与清风楼之间的视线联系,邢台八景之一的“郡楼远眺”景观难以展现。
(4)历史街区中传统建筑分布较分散,夹杂着大量简单翻新的房屋,使得历史风貌特色不突出。
(5)受整个北方缺水的气候影响,并由于过量采用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降低,泉水干涸。
(6)东先贤遗址、邢国墓地遗址等体现邢台悠久历史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址保护范围模糊,面临城市建成区压占的危险。
这些不足之处,使得邢台历史文化特色隐没,古城形象风貌受损。
3、邢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修正、更新、展示和再利用,必须充分保存与发扬历史文化名城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和延续名城物质与精神文化资源的积淀,同时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相协调。邢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应该是名城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积淀与延续。
3.1物质文化的保护
物质文化的保护确立的三个层次是:文物古迹的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古城整体格局及风貌的保护。
3.1.1系统的整理散布的文物古迹,缝合历史记忆碎片,提升文物古迹在城市景观系统中的影响力
邢台历史文物古迹众多,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如扁鹊庙、普利寺塔、邢台开元寺、火神庙、清风楼等文物本体得到了有效保护,但由于受经费、人员等限制,很多文物保护工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1)东先贤遗址、邢國墓地遗址、曹演庄遗址、邢窑遗址等大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尚没有准确落实到空间上,保护标志、信息记录、考古资料整理等后续保护工作有待深入开展。(2)曹演庄遗址、邢国墓地遗址被邢台粮库、轮胎厂等单位的建筑叠压。(3)天宁寺大殿亟待抢修,开元寺内唐代经幢等需要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开元寺和天宁寺周边环境需要进行风貌整治。(4)目前没有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对邢台文物古迹进行综合展示,文物保护单位附属的可移动文物和配合基建发掘的文物没有专门的仓库储存。如开元寺中收集的碑刻缺乏妥善的保存和保护,商周战国时期的陶鼎、鬲等器皿存放于缺乏安防措施的普通仓库中。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缺乏良好的保护和展示,其自身对对周边的景观辐射力和影响力甚微,我们可以通过对文保单位的保护、抢修和利用展示,将离散分布的文物古迹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历史主线的联系,加强文物古迹之间的彼此关联,拓展文保单位的景观张力,提升文物古迹在城市景观系统中的地位,更大程度的缝合历史记忆的碎片,强化邢台历史的悠久和丰厚。
3.1.2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
保护历史风貌区的目的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和延续名城特色和风貌,历史文化街区是以保存有一定数量和比例、并记载着真实的历史信息的历史建筑为基本特征,邢台的历史悠久,其历史建筑及街区大部分分布在现在的桥东老城区范围内,我们从街区道路格局保存状况、历史建筑的分布、街区整体风貌等角度,可以划分为北关、北长街、南长街、纳凉园、崇礼街、南关、南头村共七个大小不等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风貌区与文保单位的结合,形成一个由点到面的体系,拓展城区内传统景观的影响力,支持这些历史景观的合理展示,给予邢台古城一个完整的历史风貌展示平台。 3.1.3古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卧牛城”城市意向是邢台城市格局特点的拟态表达,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羊市水台、靛市水坑、牛市水坑可结合水坑整治、居住環境改善建设小型社区级别的绿地,设立说明牌、雕塑来向人们解释“牛”形象的构成。南头村、东牛角村、西牛角村分别建设广场和雕塑来提示“牛头”意向。并可以通过环城墙绿带来标识城墙的位置,加强城墙遗址地上残留段的保护和展示。通过文保单位、历史文化风貌区、古城整体格局的逐层保护和联系,将邢台的历史文化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体现细致、层次、传统、整体的氛围,使古邢台有一个从细节到宏观的完整的展示平台。
3.2保护与延续精神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除了保护和延续厚重的物质文化几点之外,挖掘城市精神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为名称风貌的再现,以及名城物质景观的塑造提供借鉴和内涵的支持,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定城市的精神文化沃土滋养着城市中的人的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社会心理。那么,保护好城市精神文化的所在,就是要努力保护和延续城市的主体“人”的思想行为的精华,这样,才能较好地保留特色的城市生活。邢台传统城市生活的再现,就是要寻找迷失的传统文化生活,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传统文化生活场所,比如:在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配合相应的文物古迹,在其周边环境中设定相应的传统文化生活场所,将昔日邢台传统的街道生活、庙会、戏曲、名吃、民歌、民曲、民舞等,重新纳入邢台历史文化风貌的有机组成中。从城市精神文化的深层次保护构架中,支持城市物质文化的显现和延续,真正使邢台成为可记忆的历史名城。
4结束语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在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邢台不但有辉煌的昨天,也有灿烂的今天。因此,加强邢台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对于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协调历史文物、革命文物的保护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之间的关系,优化邢台市城市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炜.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J].财经科学,2007(6).
[2]周干峙.城市化与历史文化名城[J].城市规划,2002(4).
[3]汪洪涛.略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2002(3).
[3]木基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