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大纲》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其中有一项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并列举出了18个需要学生掌握的文言虚词。文言文之所以难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言虚词难以把握。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有的文言虚词兼有虚实两种词性,有的即使同为虚词,在不同语境中,也有不同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便于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分为三步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文言虚词的掌握,1、背口诀记词性,2、理解掌握五类词性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用词性界定法判定同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一、背口诀记词性
《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这18个虚词所涉及的词类大多不止一类,有的还身兼虚词和实词。对于文言虚词的这种不确定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起来很是困难,在以往的教学中以及各类教辅材料,对这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是采用分别讲解的方法来处理的。比如:“而”(1)作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但是、却”等;(2)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代词;(3)复音虚词“而已”、“而况”、“既而”等。这种讲解方法虽然全面、详细,但对于学生来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以至于有的学生干脆就采取放弃的态度,解题时凭感觉碰运气。为解决这一难点,可将这18虚词作一个整合,编成口诀,先了解它们所能充当的词性。为了顺口,我编成了这样的形式。
焉之(代助)若(代连)
何乃其而(代)前三作(副)后二(连)其(助)
以(连)(介助)乎为于
所者也(助),则且(连副)
因与(介连)前(副)后(语助)
(说明:括号里的词性,表示可作前面虚词的词性用。比如:“焉、之”可作“代词、助词”,“若”可作“代词、连词”,“以”可作“连词、介词、助词”,“乎、为、于”可作“介词、助”——考虑到音韵节奏感, “以、乎、为、于”四个虚词采用了这种编排形式)。
通过这个口诀,学生能比较轻松地记住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以及它们所涉及到的词性。同时还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
二、理解掌握五类词性的语法特点
通过以上这个口诀,我们可以看出,这18个虚词所涉及到的词性有五类:代词、助词、副词、连词、介词。这五类词是高考中会涉及到的文言虚词词类,要给学生讲清楚它们的语法特点。
代词: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
介词是用来介绍名词、代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
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意义的词。
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者句子与句子的词。
助词是依附在别的词、词组或句子上,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以及表达某种语气或音节的虚词。
学生只要记住了以上的口诀和五类词性的语法特点,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章可遁,有据可依。
三、用词性界定法判定不同语境中的虚词的用法
由于文言虚词的用法灵活,有的又兼有虚实(比如“之”可作“代词,动词”)两种性质,有的即使同为虚词,在不同语境中,也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根据上下文语义的联系,只要能确定其词性,其意义和用法也就能确定了。
比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两句中的“乃”字。首先根据口诀“何乃其而(代)前三作(副)后二(连)其(助)”,我们马上就能知道“乃”字可作“代词、副词”两类词性,接下来根据代词和副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语法特点来分析,《黔之驴》句中的“乃”字是用在动词谓语前,是前面某种情况出现后,承接出现的某种动作或行为,对该动作或行为起修饰或限制作用,“乃”字在此处作副词用。而《〈伶官传〉序》中的“乃”字是用在名词“父”的前面,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因此这一句中的“乃”字只能用作代词。
记住了口诀和五类词的语法特点,也就掌握了学习文言虚词的基本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记忆方法来说,用这种背口诀记词性运用词性界定法的方法要方便省时得多,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有的虚词在词性相同而用法上的有所不同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在运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在练习中逐渐得到掌握。
至于某些虚词的特殊用法(复合虚词、兼词等),我们只要能熟练掌握这种方法,这些特殊用法掌握起来也就要简单方便得多了。
一、背口诀记词性
《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这18个虚词所涉及的词类大多不止一类,有的还身兼虚词和实词。对于文言虚词的这种不确定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起来很是困难,在以往的教学中以及各类教辅材料,对这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是采用分别讲解的方法来处理的。比如:“而”(1)作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但是、却”等;(2)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代词;(3)复音虚词“而已”、“而况”、“既而”等。这种讲解方法虽然全面、详细,但对于学生来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以至于有的学生干脆就采取放弃的态度,解题时凭感觉碰运气。为解决这一难点,可将这18虚词作一个整合,编成口诀,先了解它们所能充当的词性。为了顺口,我编成了这样的形式。
焉之(代助)若(代连)
何乃其而(代)前三作(副)后二(连)其(助)
以(连)(介助)乎为于
所者也(助),则且(连副)
因与(介连)前(副)后(语助)
(说明:括号里的词性,表示可作前面虚词的词性用。比如:“焉、之”可作“代词、助词”,“若”可作“代词、连词”,“以”可作“连词、介词、助词”,“乎、为、于”可作“介词、助”——考虑到音韵节奏感, “以、乎、为、于”四个虚词采用了这种编排形式)。
通过这个口诀,学生能比较轻松地记住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以及它们所涉及到的词性。同时还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
二、理解掌握五类词性的语法特点
通过以上这个口诀,我们可以看出,这18个虚词所涉及到的词性有五类:代词、助词、副词、连词、介词。这五类词是高考中会涉及到的文言虚词词类,要给学生讲清楚它们的语法特点。
代词: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
介词是用来介绍名词、代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
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意义的词。
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者句子与句子的词。
助词是依附在别的词、词组或句子上,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以及表达某种语气或音节的虚词。
学生只要记住了以上的口诀和五类词性的语法特点,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章可遁,有据可依。
三、用词性界定法判定不同语境中的虚词的用法
由于文言虚词的用法灵活,有的又兼有虚实(比如“之”可作“代词,动词”)两种性质,有的即使同为虚词,在不同语境中,也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根据上下文语义的联系,只要能确定其词性,其意义和用法也就能确定了。
比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两句中的“乃”字。首先根据口诀“何乃其而(代)前三作(副)后二(连)其(助)”,我们马上就能知道“乃”字可作“代词、副词”两类词性,接下来根据代词和副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语法特点来分析,《黔之驴》句中的“乃”字是用在动词谓语前,是前面某种情况出现后,承接出现的某种动作或行为,对该动作或行为起修饰或限制作用,“乃”字在此处作副词用。而《〈伶官传〉序》中的“乃”字是用在名词“父”的前面,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因此这一句中的“乃”字只能用作代词。
记住了口诀和五类词的语法特点,也就掌握了学习文言虚词的基本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记忆方法来说,用这种背口诀记词性运用词性界定法的方法要方便省时得多,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有的虚词在词性相同而用法上的有所不同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在运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在练习中逐渐得到掌握。
至于某些虚词的特殊用法(复合虚词、兼词等),我们只要能熟练掌握这种方法,这些特殊用法掌握起来也就要简单方便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