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需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学原则。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开始探索将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方法。因为幼儿园的孩子的年龄段一般为3~6岁,身体、心理、智力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待开发阶段,将游戏渗透到日常区域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更可以优化教学效果,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落实课程游戏化这一论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区域活动;结合策略
引言: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任务与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任务不同,因为儿童年龄尚小,缺乏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本领,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而孩子的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的。幼儿一般为3~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分散,这就需要老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将课程游戏化落实到日常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等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充满童趣的游戏化课程,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中学习,从而提升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一、合理划分活动区域
区域活动的场地如果是单一的,最终的教育效果将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幼儿教师在创设区域空间的时候应该结合孩子的具体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区域更具多样性和趣味性。比如,可以设置角色扮演区,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但是角色扮演的情境是多样的,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比如,在进行数学加减法的教学的时候,可以创设便利超市的情境,放置一些常见的水果、蔬菜、文具等,并且进行标价;在进行“看病”为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时,应该创设医院急诊室的情境,提供听诊器、白大褂、病历本等道具。人文科学区可以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探索科学世界奥秘的欲望,教师可以创设天文区、地形地貌区、自然风景区等[1]。在美工创意区,可以将幼儿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培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建构区,幼儿可以通过叠加、拼接活动材料培养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在阅读区,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进行阅读。通过创设主题多样的区域环境,为幼儿提供了进行不同游戏活动的场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空间,进行课程游戏,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从而有效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二、投放适合的区域游戏材料
不论是游戏还是区域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材料为媒介的。因为幼儿年龄尚小,教师在选择区域活动材料的时候更应该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趣味性和益智性。合理的区域活动材料应该具备以下几点,一方面应该具有教育意义和探究价值的,可以引导幼儿既动手又动脑,比如,乐高、拼图、积木等都是不错的游戏活动材料,可以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鍛炼手指的灵活程度。另一方面,投放的材料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能够激发孩子探索欲望的游戏材料。比如,对于男孩,可以投放一些小汽车、变形金刚、玩具手枪等游戏材料;对于女孩则可以投放一些芭比娃娃、动画贴纸、变装的小裙子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保证区域活动材料的干净、卫生、结实、环保、不具有伤害性,对于污染或者破损的材料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幼儿在干净、卫生、安全的环境中游戏[2]。
三、开展生活化游戏
培养孩子的生活基本技能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但因为幼儿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在进行生活技能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生活化游戏。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在角色扮演区进行“我是动物饲养员”的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吃饭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为每一位孩子提供一个动物模型、一个汤匙、一个小碗、一些玻璃珠,玻璃珠可以用来充当食物。要求幼儿模仿自己的动作,用汤匙将小碗中的玻璃珠舀起来,并且慢慢送到动物模型的口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舀、喂、抓等动作,掌握自己用勺子吃饭的生活技能。需要注意的是,玻璃珠属于危险物品,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和叮嘱孩子不要将玻璃珠放到口中,为了提升游戏课程的有效性,教师也可以直接将玻璃珠更换成糖果、豌豆粒、樱桃等食物[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为了提升区域化课程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巧妙采用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区域活动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并且合理划分出不同的游戏区域,投放健康安全、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充分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娟.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专用场室活动的再思考[J].清风,2020(24):79-80.
[2]倪明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309.
[3]张玲.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3):165-166.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区域活动;结合策略
引言: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任务与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任务不同,因为儿童年龄尚小,缺乏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本领,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而孩子的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的。幼儿一般为3~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分散,这就需要老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将课程游戏化落实到日常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等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充满童趣的游戏化课程,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中学习,从而提升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一、合理划分活动区域
区域活动的场地如果是单一的,最终的教育效果将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幼儿教师在创设区域空间的时候应该结合孩子的具体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区域更具多样性和趣味性。比如,可以设置角色扮演区,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但是角色扮演的情境是多样的,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比如,在进行数学加减法的教学的时候,可以创设便利超市的情境,放置一些常见的水果、蔬菜、文具等,并且进行标价;在进行“看病”为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时,应该创设医院急诊室的情境,提供听诊器、白大褂、病历本等道具。人文科学区可以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探索科学世界奥秘的欲望,教师可以创设天文区、地形地貌区、自然风景区等[1]。在美工创意区,可以将幼儿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培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建构区,幼儿可以通过叠加、拼接活动材料培养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在阅读区,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进行阅读。通过创设主题多样的区域环境,为幼儿提供了进行不同游戏活动的场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空间,进行课程游戏,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从而有效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二、投放适合的区域游戏材料
不论是游戏还是区域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材料为媒介的。因为幼儿年龄尚小,教师在选择区域活动材料的时候更应该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趣味性和益智性。合理的区域活动材料应该具备以下几点,一方面应该具有教育意义和探究价值的,可以引导幼儿既动手又动脑,比如,乐高、拼图、积木等都是不错的游戏活动材料,可以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鍛炼手指的灵活程度。另一方面,投放的材料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能够激发孩子探索欲望的游戏材料。比如,对于男孩,可以投放一些小汽车、变形金刚、玩具手枪等游戏材料;对于女孩则可以投放一些芭比娃娃、动画贴纸、变装的小裙子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保证区域活动材料的干净、卫生、结实、环保、不具有伤害性,对于污染或者破损的材料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幼儿在干净、卫生、安全的环境中游戏[2]。
三、开展生活化游戏
培养孩子的生活基本技能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但因为幼儿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在进行生活技能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生活化游戏。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在角色扮演区进行“我是动物饲养员”的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吃饭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为每一位孩子提供一个动物模型、一个汤匙、一个小碗、一些玻璃珠,玻璃珠可以用来充当食物。要求幼儿模仿自己的动作,用汤匙将小碗中的玻璃珠舀起来,并且慢慢送到动物模型的口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舀、喂、抓等动作,掌握自己用勺子吃饭的生活技能。需要注意的是,玻璃珠属于危险物品,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和叮嘱孩子不要将玻璃珠放到口中,为了提升游戏课程的有效性,教师也可以直接将玻璃珠更换成糖果、豌豆粒、樱桃等食物[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为了提升区域化课程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巧妙采用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区域活动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并且合理划分出不同的游戏区域,投放健康安全、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充分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娟.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专用场室活动的再思考[J].清风,2020(24):79-80.
[2]倪明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309.
[3]张玲.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3):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