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多校区模式下分校区与其他校区相比,在管理模式、环境上有自身的特点、探讨和研究分校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实事求是地了解多枝区办学模式下分校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这种办学模式的特点及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为分校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建议,有助于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多枝区;分校区;大学生;心理
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大学。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办学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国逐渐产生多校区大学。目前我们的多校区管理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在核心校区的统一管理下。分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学院相对独立,有各自独立的体系;二是核心校区统一管理,分校区作为其下属学院所在地,教学组织及其管理统一安排;三是分校区作为部分年级学生所在地,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进行管理。本研究主要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针对第三种模式进行探讨。
一、研究背景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高校在自己的核心校区之外建立一个或几个分校区,分校区以低年级学生为主。该模式下分校区一般是在核心校区直接领导下,进行条块管理。在分校区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一些日常性的事务进行管理。如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其他一切工作如教学运行及安排、资源利用等均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
该种模式优势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便于管理。不利的方面是地域较远,信息传递不畅,管理上存在困难,容易造成效率不高的现象。同时。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造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较少,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核心校区的文化氛围,学生在选课和各种交流上产生困难。处于这样一种特别的校园环境下。分校区的大学生与其他的群体相比在心理健康状况上有其独特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
以上海理工大学分校区2200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采用UPI心理问卷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测的结果,向周围有关人员调查并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同时结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对分校区新生在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结果显示,15.1%的学生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水产大学等周边大学相比“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偏高。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
调查中45%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如自我意识模糊、生活目标缺失等。18%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53%的学生对大学生涯没有具体的规划,13%的学生对各方面求全求美,一旦遭遇挫折。通常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而是以消极的方式来面对,如得过且过、通过网络麻痹自己等。同时。面对挫折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在调查中,同学用来形容自己的情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郁闷和焦虑。80%的同学表示面对大学里环境、生活和个人地位的变化等因种种不适导致不知所措,从而常会产生烦躁和焦虑感: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同学,身处陌生的环境,心理上有强烈的孤独感。
2,学习上的不适应
大学的学习同高中时代有很大差别,无论是学习的内容、方法,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大多数大一新生在刚入学时仍沿袭中学时代完全由老师主宰教学的传统方式,过多地依赖老师,进入大学后对大学教师的启发式授课方式和以自学为主的学习特点往往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因此很多学生尽管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学习上依然做佼佼者,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没有变通学习方法和具体的学习计划,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所在学校或专业不是自己的首选,对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带有偏见。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对就业前途没有信心,因此学习上缺乏动力,既没有恰当的学习目标也没有具体的学习计划。
3,人际关系障碍
根据对心理咨询记录的统计,70%的学生对人际交往感到困惑,就是渴望交往但不会交往。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寝室关系和异性交往方面。在大学生活之初,寝室关系是最突出的,寝室成员来自不同地域,生活习惯、性格修养差异大,极易产生分歧摩擦,对集体生活不适应。如何与异性交往也是新生普遍面临的一个困惑。考虑到校园爱情可能会影响学习、就业,很多学生害怕自己把握不好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因此内心里充满了犹豫、彷徨、压抑等心理矛盾。
三、原因分析
分校区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在内在因素上,大学生处在心理“心理断乳期”,心理、情绪处于动荡期,容易产生种种内心矛盾和迷惘。尤其是大一新生,一直成长在顺境和受宠的环境中,心理比较脆弱,难以承受生活中的挫折,教育一旦滞后。极易导致心理不适或障碍。
外部环境上,首先是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大一新生大多第一次离开家到一个新的环境独立生活,同时还要适应大学里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次是与大学核心校区相比,分校区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规模较小,设施不足。一般而言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教育系统,它包括多个专业和研究机构,不但有强大的教师队伍、实践基地。还应有种类繁多的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相比之下,分校区校园面积较小,绿化环境较差。娱乐设施和教学设施相对较匮乏。第二,学生成分单一,缺少竞争与交流平台。核心校区有数千数万人。包括数量众多的硕士、博士、导师等,学生在教学和各类活动中有很多机会能与各种才能的同学、师长同台竞技和切磋交流。而分校区地处偏远,任课老师不住校,学生对环境和专业还比较陌生,与本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专业课教师交流的机会较少。第三,学习氛围好但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刚刚上大学的学生大多还没有真正从高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还保持着原来的学生习惯,而且学校在郊区,各方面的娱乐场所也比较少,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相对核心校区,分校区的各类竞赛和娱乐活动要少得多,每年所有学生全部返回本校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因此缺乏浓厚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四、建议
分校区应该在核心校区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充分考虑到分校区的具体环境和管理方式,针对分校区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有特色、有活力的相关活动,包括做好新生心理普测工作,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利用多方资源在分校区开设心理类课程、心理讲座、团体训练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心理健康的意识、了解心理求助的途径、掌握基本的自我调节方法。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鉴于二者的工作内容和目标有很大程度的融合,应鼓励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介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逐步培养一支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健康教育维护方面知识的辅导员队伍,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分校区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质量的目的。要加强校园的环境建设,丰富教学、娱乐、运动设施。做好校园内物质环境的美化工作,并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关心健康,人人维护健康”的氛围,创建积极向上、放飞心灵、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
通过对分校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他们的心理特点,这有助干提高分校区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必要从大学生入学起就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八到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机地结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中,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中。让学生在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多枝区;分校区;大学生;心理
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大学。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办学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国逐渐产生多校区大学。目前我们的多校区管理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在核心校区的统一管理下。分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学院相对独立,有各自独立的体系;二是核心校区统一管理,分校区作为其下属学院所在地,教学组织及其管理统一安排;三是分校区作为部分年级学生所在地,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进行管理。本研究主要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针对第三种模式进行探讨。
一、研究背景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高校在自己的核心校区之外建立一个或几个分校区,分校区以低年级学生为主。该模式下分校区一般是在核心校区直接领导下,进行条块管理。在分校区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一些日常性的事务进行管理。如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其他一切工作如教学运行及安排、资源利用等均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
该种模式优势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便于管理。不利的方面是地域较远,信息传递不畅,管理上存在困难,容易造成效率不高的现象。同时。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造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较少,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核心校区的文化氛围,学生在选课和各种交流上产生困难。处于这样一种特别的校园环境下。分校区的大学生与其他的群体相比在心理健康状况上有其独特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
以上海理工大学分校区2200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采用UPI心理问卷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测的结果,向周围有关人员调查并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同时结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对分校区新生在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结果显示,15.1%的学生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水产大学等周边大学相比“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偏高。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
调查中45%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如自我意识模糊、生活目标缺失等。18%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53%的学生对大学生涯没有具体的规划,13%的学生对各方面求全求美,一旦遭遇挫折。通常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而是以消极的方式来面对,如得过且过、通过网络麻痹自己等。同时。面对挫折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在调查中,同学用来形容自己的情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郁闷和焦虑。80%的同学表示面对大学里环境、生活和个人地位的变化等因种种不适导致不知所措,从而常会产生烦躁和焦虑感: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同学,身处陌生的环境,心理上有强烈的孤独感。
2,学习上的不适应
大学的学习同高中时代有很大差别,无论是学习的内容、方法,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大多数大一新生在刚入学时仍沿袭中学时代完全由老师主宰教学的传统方式,过多地依赖老师,进入大学后对大学教师的启发式授课方式和以自学为主的学习特点往往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因此很多学生尽管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学习上依然做佼佼者,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没有变通学习方法和具体的学习计划,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所在学校或专业不是自己的首选,对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带有偏见。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对就业前途没有信心,因此学习上缺乏动力,既没有恰当的学习目标也没有具体的学习计划。
3,人际关系障碍
根据对心理咨询记录的统计,70%的学生对人际交往感到困惑,就是渴望交往但不会交往。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寝室关系和异性交往方面。在大学生活之初,寝室关系是最突出的,寝室成员来自不同地域,生活习惯、性格修养差异大,极易产生分歧摩擦,对集体生活不适应。如何与异性交往也是新生普遍面临的一个困惑。考虑到校园爱情可能会影响学习、就业,很多学生害怕自己把握不好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因此内心里充满了犹豫、彷徨、压抑等心理矛盾。
三、原因分析
分校区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在内在因素上,大学生处在心理“心理断乳期”,心理、情绪处于动荡期,容易产生种种内心矛盾和迷惘。尤其是大一新生,一直成长在顺境和受宠的环境中,心理比较脆弱,难以承受生活中的挫折,教育一旦滞后。极易导致心理不适或障碍。
外部环境上,首先是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大一新生大多第一次离开家到一个新的环境独立生活,同时还要适应大学里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次是与大学核心校区相比,分校区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规模较小,设施不足。一般而言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教育系统,它包括多个专业和研究机构,不但有强大的教师队伍、实践基地。还应有种类繁多的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相比之下,分校区校园面积较小,绿化环境较差。娱乐设施和教学设施相对较匮乏。第二,学生成分单一,缺少竞争与交流平台。核心校区有数千数万人。包括数量众多的硕士、博士、导师等,学生在教学和各类活动中有很多机会能与各种才能的同学、师长同台竞技和切磋交流。而分校区地处偏远,任课老师不住校,学生对环境和专业还比较陌生,与本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专业课教师交流的机会较少。第三,学习氛围好但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刚刚上大学的学生大多还没有真正从高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还保持着原来的学生习惯,而且学校在郊区,各方面的娱乐场所也比较少,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相对核心校区,分校区的各类竞赛和娱乐活动要少得多,每年所有学生全部返回本校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因此缺乏浓厚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四、建议
分校区应该在核心校区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充分考虑到分校区的具体环境和管理方式,针对分校区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有特色、有活力的相关活动,包括做好新生心理普测工作,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利用多方资源在分校区开设心理类课程、心理讲座、团体训练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心理健康的意识、了解心理求助的途径、掌握基本的自我调节方法。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鉴于二者的工作内容和目标有很大程度的融合,应鼓励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介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逐步培养一支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健康教育维护方面知识的辅导员队伍,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分校区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质量的目的。要加强校园的环境建设,丰富教学、娱乐、运动设施。做好校园内物质环境的美化工作,并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关心健康,人人维护健康”的氛围,创建积极向上、放飞心灵、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
通过对分校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他们的心理特点,这有助干提高分校区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必要从大学生入学起就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八到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机地结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中,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中。让学生在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