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德育课程开发与实践探析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r2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教育的改革浪潮中,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一些课程重叠或课程真空的状态,针对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结合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德育课程;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35-02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对于职业教育又重新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在职业教育中,主要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为学生开打继续学习的通路,中高职现在出现了很多联合办学,共同培养的学习模式。新的模式出来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处理和磨合,本人在高职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对此研究并分析其中的缘由,并对一些问题进行探析。
  一、中高职衔接现状调查
  (一)中职课程设置情况
  在对项目研究过程中,我院主管教学院长亲自带队,到多所中等职业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学校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其学生情况,教师情况,课程设置情况等,并将我们的建议与其讨论,听取他们对我们的建议。目前,中职院校几乎没有统一的,与高职衔接的两课用书。除了对河北省内的院校进行考察,我们还对南方一些职业教育发展较好地区的学校进行研究学习,找出差距,了解发展前沿。
  (二)高职课程设置
  目前,在高职院校,德育课程主要有如下:
  1.两课。两课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我院这两门课程已经改革多年,在河北省的课程改革中走在了前沿,加入了更多的学生互动和翻转课堂,并在围绕课程改革的竞赛中取得了多个奖项。
  2.职业指导课程。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背景下,对大学生的人生规划,职业指导、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已经成立了创业学院并开设多年人生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出版教材多部。
  二、中职德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安排、目标、深度差异大
  由于一些中职院校的发展及主要专业的不同,学校对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这样就造成了在实际的授课安排过程中,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另外由于其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致使授课内容差异也非常之大。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多以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
  当前,高等教育一般都有比较统一的,标准的课程体系,但中等职业教育现在多数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课程概况,各个学校又是在这个大框架下自由搭建,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结果导致不同的学校的学生到了一个高职院校后,其基础差异很大。
  (三)课程教学研究欠缺
  中职德育课程,教师主要参看课本知识,按照课本顺序进行讲授,没有能够更好的将课本与当前时政联系起来。教师在上课之前也没能更好的对上课方法,技巧等进行更好的研究,考核方式也简单,这导致了这门课程变成了一个形式,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四)课本之外的课程建设迟缓
  1.职业课程
  职业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重要的在于实践。中职教育当前几乎没有职业规划课程,对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也不足,老师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理论,对一些知识点都不能好好理解消化,更谈不上实践。
  2.行为规范
  中职教育对于管理上是非常严格的,和高中类似,如旷课的管理,作息时间等,通学生基本都比较认真的遵守,而高职教育是一个大学模式教育,开放的校园和没有班主任的整天盯着,多数情况下靠其自觉性,这使一部分同学逐渐懒惰起来,各种问题逐渐暴露。
  3.环境营造
  中职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學校领导重视不够,对于各种环境的关注不够,不能再非教室的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在一起其他方面的发展或特长有了不小的磨灭,等到高职之后,再开始影响,已经有些晚了。
  三、中高职衔接德育课程建设的意见
  (一)合理安排课程
  不管是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定要多沟通,多调研,最重要的是相互衔接学校间的有效沟通,让课程在目标、知识内容,知识深度等方向相互之间有呼应。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政策上打通中高職衔接的壁垒
  作为学校间的沟通交流,仍只是部分院校的行为,要想整个中高职教育衔接好,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时代发展过程中对人才需要的变化,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并规划统一的教育指导方针,让中职和高职都来参与讨论指导方针的制定,让整个教育过程更加系统,有效衔接。
  (三)更新教学评价机制
  德育课的授课,不仅仅要评价学生学的情况,同时也要评价教师教的情况,这就要综合制定一个考核机制了,包括平时评价,期末评价,师生互评,同行互评等。
  (四)德育课程设置问题
  德育课程应该将主要内容进行划分,中职和高职各有自己的重点,相互之间还有衔接,但不出现大面积重复现象,必要的时候可以统一教材或共同编写教学大纲。在缺漏内容的课上,应该在不同阶段利用选修课或其他形式进行有效的补充。
  (五)职业课程学习
  中职阶段应该参考高职阶段的职业规划课程,进行一些前期的理论教育作为课程引导,其方式可以利用课堂、社团、竞赛、模拟职场等多种形式。
  (六)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教师作为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仍要不断学习,特别是教师间相互学习。德育课教师的学习要纳入制度中,让其学习有保障,教学有动力,待遇不下降,真真正正的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来。
  总之,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变化,中高职衔接将会越来越紧密,这不仅拓宽了学生升学学习的途径,更多的培养了人才,还缓解了中职教育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好的机会提升自己,能够胜任更高,更好的工作岗位,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刘娜(1978.6— ),女,汉,河北保定市安新县, 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课题项目: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教学改革课题:“中高职衔接”德育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畅. 中职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研究[J].《佳木斯学院学报》,2013(1).
  [2] 陆国民.王玉欣、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开发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6).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英语是一门语言,说英语是一种语言的交际. 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本质,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借助英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和交流。小学英语教师应做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时不拘泥于教材,一切活动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从而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英语;感情;兴趣;活动;表演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也突显了出来,但是作文写作中尤其是议论文是最令高中生头疼的一项任务,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议论文的写作时,只会东拼西凑的找材料,凑篇幅,找不到论点和论据,更不能进行深入的论证。因此,本文从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现状出发,对其解决策略和办法进行入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4.1
期刊
摘 要: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中成绩较差或者厌学的孩子,其主要原因是存在着错误的学习意识,从而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讲,数学是另他们十分苦恼的学科,如何对学困生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矫治,是目前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大问题。此文章通过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以及矫治方法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矫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
期刊
摘 要:对于精细化管理来说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精细化管理。在初中德育教学中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实际管理中的具体体现,而且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够解决德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真正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因此当前在德育教育中追求精细化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初中德育;积极影响;有效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31-0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教育也明确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那么,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注入孩子们的心田,从小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扎下深根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依托语文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怎样才能教好小学科学教学?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有如下体会: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10-01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采取多层次互动教学,可以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小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互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03-02  一、加强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教师通
期刊
摘 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并发表了讲话。并用“四有”标准定义“好老师”,即: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做一位好老师,成为我们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好老师;良好品格;扎实知识;仁爱之心;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以德育为视角,通过对中职法律意识培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梳理,从中职德育工作的现状入手,以培养学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为目标。  关键词: 中职学生;德育;法律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40-02  从个体角度出发,法律意识可概括为: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
期刊
摘 要:青年教师作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本文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内涵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民辦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探讨了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