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河北梆子势渐衰微,发展很不景气,剧团数目越来越少,演出市场日渐萎缩。河北梆子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讲一方面音乐唱腔定调偏高,不易传唱;另一方面唱腔老化,没有新东西,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如果说剧本是一剧之本,那么,音乐唱腔则是一剧之魂,因此河北梆子改革创新音乐唱腔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河北梆子;唱腔;继承;创新;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河北省的地方剧种——河北梆子脱胎于清代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后来于道光年间(1820-1850年)经过河北人民按照自己的语言音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对其进行改造、培育后 ,形成了有自身鲜明性格的新剧种,迄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河北梆子的形成正是中华大地身处清代没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的时期,内忧外患、自然灾害、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的愤懑需要发泄,百姓的疾苦需要诉说。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既拥有西北高原的粗犷豪迈、苍凉悲壮,又饱含华北平原的凄苦哀怨、慷慨激昂风格的河北梆子成了人们吐露心声的重要文化载体。它不仅风靡河北,也迅速蔓延到内蒙、东北、山东、河南等地,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
河北梆子在唱腔音乐艺术设计上采用了特性音调,主要旋律以纯四、纯五度为主,体现了燕赵慷慨激越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该剧种音乐体制为板腔体,男女唱腔采用同腔同调,具有高亢激越、慷慨苍凉的特点,尤其是生、旦行的唱腔较为丰富多彩。音乐是一个剧种的标志,没有唱腔就没有剧种。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没有高亢激越就没有梆子味,但只注重这一面,高得让人不能接受,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好东西就要传下去,但如何传、传的好,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大课题。因此,要针对河北梆子的发展困境和改革路径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改革创新中如何既能跟上时代步伐,跟上现代人欣赏需求变化,又能不丢掉剧种本质特征,进行适度的调整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北梆子发展改革的良策,多出精品,让河北梆子重现往日辉煌,让更多的人喜爱传唱,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目前河北梆子势渐衰微,发展很不景气,剧团数目越来越少,演出市场日渐萎缩。河北梆子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讲一方面音乐唱腔定调偏高,不易传唱;另一方面唱腔老化,没有新东西,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河北梆子在唱腔音乐艺术设计上采用了特性音调,主要旋律以纯四、纯五度为主,体现了燕赵慷慨激越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该剧种音乐体制为板腔体,男女唱腔采用同腔同调,具有高亢激越、慷慨苍凉的特点,尤其是生、旦行的唱腔较为丰富多彩。如果说剧本是一剧之本,那么,音乐唱腔则是一剧之魂,因此河北梆子改革创新音乐唱腔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梆子腔的共性,不仅表现在唱腔的结构形态方面,同时在唱腔的旋律方面也有其共性。不论各种梆子腔剧种之间,地方性多么强烈,如果与其它声腔剧种的音乐一比较,梆子腔的音乐特征就会是非常鲜明的。梆子腔音乐中的“花音”与“苦音”陕西、山西的梆子腔由汉中流入川、鄂以及西南的云贵,东至粤闽等沿海一带。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丑四行。属于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老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屬于旦行的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等则用青衣唱腔,亦很少唱大慢板;净行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基本板式,有小慢板、二六、尖板、流水四种,但不甚完备;丑行也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唱腔,除无大慢板外,其他板式俱全。男女声唱腔,采用同宫同腔,男演员唱来较为吃力。正调唱腔是微调式,反调唱腔为宫调式。唱腔中的四、五度大跳进,是旋律进行的突出特点。演唱上讲究"腭嗽"、"喷口"、"砸夯"等特殊技巧,所来慷慨激越,淋漓痛快。
高亢、激越、慷慨、悲忍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但河北梆子音乐由于唱腔很高,专业演员唱得都很费力,一般观众更无法演唱。因此,很难普及。难普及就没有观众,因此河北梆子音乐唱腔的音高、音域是首先要改的。如何去改,就此谈一下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河北梆子音乐唱腔应大众化、通俗化。比如说:是否可以从定调上入手,通常我们传统定调大都是定“C”调,就此定调对于个别女演员来说尚且可以,但大多女演员唱起来还是声嘶力竭,尤其男生演员也和女演员唱同调,声音出来更是不堪入耳,让人听后很不舒服。
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是第一代河北梆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主演的《夜宿花亭》《望江亭》《陈三两》《秦香莲》《蝴蝶杯》等剧目久演不衰。1964年受到周总理亲切地接见。去年她携亲传弟子彭艳琴等名角现身保定市高阳县,为家乡父老带来《大登殿》等经典唱段。张惠云在义演现场表示,艺术要传承更要创新。她认为,当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河北梆子等戏曲市场萎靡,遭遇发展瓶颈。河北梆子要想发展,唱腔就绝不能一味停留在过去,要传承更要创新,要尊重听众的接受水平,不能保守,更不能激进,要让观众感受到梆子的魅力。其演绎的《大登殿》就是经过改编的,去除了一些重复的唱腔,观众更易接受。
唱腔要改革,首先要有改革出新的意识。戏剧界、文化界和有关领导层都得要有这种意识。要能沉下心来,舍得花时间精力去组织戏剧专家对唱腔设计进行改革、出新,拿出三年、五年磨一剑的精神。要对河北梆子唱腔的形态特征、唱法的运用及审美、改革、进行探讨,尤其对河北梆子演唱方法的重要技巧中真假参半的发声美、腹主胸辅的呼吸美、喷收到位的吐字美和特性技巧中夯音、宽音、硬上弓等的运用,进而上升到其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关键词:河北梆子;唱腔;继承;创新;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河北省的地方剧种——河北梆子脱胎于清代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后来于道光年间(1820-1850年)经过河北人民按照自己的语言音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对其进行改造、培育后 ,形成了有自身鲜明性格的新剧种,迄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河北梆子的形成正是中华大地身处清代没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的时期,内忧外患、自然灾害、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的愤懑需要发泄,百姓的疾苦需要诉说。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既拥有西北高原的粗犷豪迈、苍凉悲壮,又饱含华北平原的凄苦哀怨、慷慨激昂风格的河北梆子成了人们吐露心声的重要文化载体。它不仅风靡河北,也迅速蔓延到内蒙、东北、山东、河南等地,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
河北梆子在唱腔音乐艺术设计上采用了特性音调,主要旋律以纯四、纯五度为主,体现了燕赵慷慨激越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该剧种音乐体制为板腔体,男女唱腔采用同腔同调,具有高亢激越、慷慨苍凉的特点,尤其是生、旦行的唱腔较为丰富多彩。音乐是一个剧种的标志,没有唱腔就没有剧种。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没有高亢激越就没有梆子味,但只注重这一面,高得让人不能接受,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好东西就要传下去,但如何传、传的好,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大课题。因此,要针对河北梆子的发展困境和改革路径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改革创新中如何既能跟上时代步伐,跟上现代人欣赏需求变化,又能不丢掉剧种本质特征,进行适度的调整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北梆子发展改革的良策,多出精品,让河北梆子重现往日辉煌,让更多的人喜爱传唱,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目前河北梆子势渐衰微,发展很不景气,剧团数目越来越少,演出市场日渐萎缩。河北梆子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讲一方面音乐唱腔定调偏高,不易传唱;另一方面唱腔老化,没有新东西,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河北梆子在唱腔音乐艺术设计上采用了特性音调,主要旋律以纯四、纯五度为主,体现了燕赵慷慨激越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该剧种音乐体制为板腔体,男女唱腔采用同腔同调,具有高亢激越、慷慨苍凉的特点,尤其是生、旦行的唱腔较为丰富多彩。如果说剧本是一剧之本,那么,音乐唱腔则是一剧之魂,因此河北梆子改革创新音乐唱腔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梆子腔的共性,不仅表现在唱腔的结构形态方面,同时在唱腔的旋律方面也有其共性。不论各种梆子腔剧种之间,地方性多么强烈,如果与其它声腔剧种的音乐一比较,梆子腔的音乐特征就会是非常鲜明的。梆子腔音乐中的“花音”与“苦音”陕西、山西的梆子腔由汉中流入川、鄂以及西南的云贵,东至粤闽等沿海一带。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丑四行。属于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老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屬于旦行的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等则用青衣唱腔,亦很少唱大慢板;净行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基本板式,有小慢板、二六、尖板、流水四种,但不甚完备;丑行也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唱腔,除无大慢板外,其他板式俱全。男女声唱腔,采用同宫同腔,男演员唱来较为吃力。正调唱腔是微调式,反调唱腔为宫调式。唱腔中的四、五度大跳进,是旋律进行的突出特点。演唱上讲究"腭嗽"、"喷口"、"砸夯"等特殊技巧,所来慷慨激越,淋漓痛快。
高亢、激越、慷慨、悲忍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但河北梆子音乐由于唱腔很高,专业演员唱得都很费力,一般观众更无法演唱。因此,很难普及。难普及就没有观众,因此河北梆子音乐唱腔的音高、音域是首先要改的。如何去改,就此谈一下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河北梆子音乐唱腔应大众化、通俗化。比如说:是否可以从定调上入手,通常我们传统定调大都是定“C”调,就此定调对于个别女演员来说尚且可以,但大多女演员唱起来还是声嘶力竭,尤其男生演员也和女演员唱同调,声音出来更是不堪入耳,让人听后很不舒服。
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是第一代河北梆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主演的《夜宿花亭》《望江亭》《陈三两》《秦香莲》《蝴蝶杯》等剧目久演不衰。1964年受到周总理亲切地接见。去年她携亲传弟子彭艳琴等名角现身保定市高阳县,为家乡父老带来《大登殿》等经典唱段。张惠云在义演现场表示,艺术要传承更要创新。她认为,当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河北梆子等戏曲市场萎靡,遭遇发展瓶颈。河北梆子要想发展,唱腔就绝不能一味停留在过去,要传承更要创新,要尊重听众的接受水平,不能保守,更不能激进,要让观众感受到梆子的魅力。其演绎的《大登殿》就是经过改编的,去除了一些重复的唱腔,观众更易接受。
唱腔要改革,首先要有改革出新的意识。戏剧界、文化界和有关领导层都得要有这种意识。要能沉下心来,舍得花时间精力去组织戏剧专家对唱腔设计进行改革、出新,拿出三年、五年磨一剑的精神。要对河北梆子唱腔的形态特征、唱法的运用及审美、改革、进行探讨,尤其对河北梆子演唱方法的重要技巧中真假参半的发声美、腹主胸辅的呼吸美、喷收到位的吐字美和特性技巧中夯音、宽音、硬上弓等的运用,进而上升到其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研究。